大家好,我是中醫(yī)劉醫(yī)生
“濕氣重”這是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濕氣重是濕邪侵襲人體所致的一種疾病狀態(tài)。濕邪和風(fēng)、寒、暑、燥、火并稱為外感六淫邪氣。濕邪的特點(diǎn)就是黏黏糊糊,不清爽,呈現(xiàn)裹束感。致病,很少單獨(dú)出現(xiàn),經(jīng)常和寒邪、熱邪搭檔組隊(duì),侵襲我們的身體,引發(fā)各種疾病。
正值夏季的到來,許多人感覺身體的濕氣越來越重,這其實(shí)主要是濕熱重,下面老劉就教大家用好2味草藥,助大家趕走“濕熱”!
1、黃芩——清熱燥濕、清肺火、解毒、安胎
《本草經(jīng)疏》:黃芩『其性清肅,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濕;陰寒所以勝熱,故主諸熱』。
別名 淡黃芩、淡芩、子芩。
性味 性寒,味苦。
歸經(jīng) 入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
用量 3~9克,煎服。
養(yǎng)生功效
黃芩本名“芩”,是為芩草,因草色黃而有俗名“黃芩”。黃芩以根入藥,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等功效。黃芩能瀉上焦肺火,清腸中濕熱,為臨床常用藥物。
清熱燥濕
黃芩清熱燥濕作用頗強(qiáng),適用于濕溫發(fā)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濕熱瀉痢、黃疸等癥。
瀉火解毒
黃芩能清實(shí)熱,瀉肺火,用于熱病高熱煩渴,或肺熱咳嗽,或熱盛迫血外溢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以及熱毒瘡瘍等癥。
安胎
黃芩又有清熱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動不安,常與白術(shù)、竹茹等配合應(yīng)用。
消炎抗菌
黃芩所含的黃芩苷等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對多種細(xì)菌、皮膚真菌、鉤端螺旋體等都有抑制作用。
服用指導(dǎo)
脾肺虛熱者忌之。
黃芩惡蔥實(shí),畏丹砂、牡丹、藜蘆,不可同用。
黃芩生用,清熱瀉火;炒用,減弱寒性,用于安胎;用酒炒制,清上焦?jié)駸?;炒至黑色,即成黃芩炭,用于止血。
黃芩配以柴胡,則清透解熱;配桑白皮,則瀉肺火;配黃連,則清熱瀉火而燥濕;配白芍,則清熱止痢而除痛;配白術(shù),則清熱補(bǔ)脾而安胎。
藥飲養(yǎng)生方
黃芩白術(shù)湯——清熱安胎
黃芩3~5克,白術(shù)15~20克。取黃芩研為細(xì)末,用白術(shù)煎濃湯調(diào)服。有清熱安胎的功用,可治熱甚所致的胎動不安、滑胎等癥。
黃芩茶——止嘔
黃芩10克。黃芩用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分次頻頻飲服,可治妊娠嘔吐。
2、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黃連『主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
別名 川連、川雅蓮、細(xì)川連、小川連。
性味 性寒,味苦。
歸經(jīng) 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
用量 2~5克,煎服。
養(yǎng)生功效
黃連性寒,味甚苦,能瀉心火、解熱毒,為治痢止嘔的要藥。
清熱燥濕
黃連清熱燥濕的作用很強(qiáng),適用于濕熱內(nèi)蘊(yùn)、胸中煩熱痞滿、舌苔黃膩、黃疸,及腸胃濕熱、嘔吐、瀉痢、痔瘡等癥。
瀉火解毒
黃連為瀉火解毒要藥,用于熱病高熱、口渴煩躁、心火亢盛、失眠、心煩、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及熱毒瘡瘍等癥。
瀉胃火
黃連還可用于胃火熾盛的中消證。以黃連汁點(diǎn)眼治火盛目赤,涂口治口瘡。
服用指導(dǎo)
黃連大苦大寒,過服久服易傷脾胃,脾胃虛寒者忌用。苦燥傷津,陰虛津傷者慎用。胃虛嘔惡、脾虛泄瀉、五更腎瀉者慎服。
黃連生用,清熱瀉火;炒用,減低寒性;用姜汁拌炒,用于止嘔;用酒拌炒,上行,可清上焦火。
藥飲養(yǎng)生方
瀉心湯——瀉心火
黃連35克。黃連用600毫升水煎煮,煎至余200毫升,溫服,小兒減之。治心經(jīng)實(shí)熱。
黃連姜汁茶——清熱和胃
黃連6克,綠茶10克,姜汁3克。將黃連、綠茶用沸水沖泡,加蓋悶5分鐘后倒入姜汁,即可飲用。每天2次,有很好的清熱、和胃、止痢作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