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用量6一12克
別名:蚳母、連母、野蓼、地...
滋陰降火,潤燥滑腸。治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jié),小便不利... +更多
藥材詳情
常見藥方
入藥方劑
用藥咨詢
藥品名稱:
別 名:蚳母、連母、野蓼、地參、水參、水浚、貨母、蝭母、芪母、提母、女雷、女理、鹿列、韭逢、兒踵草、東根、苦心、兒草、水須、昌支、蒜瓣子草、兔子油草、山韭菜、羊胡子根、穿地龍、蝦草、馬馬草、淮知母
藥用部位:
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
性味:
苦,寒。①《本經(jīng)》:"味苦,寒。"②《藥性論》:"性平。"③《日華子本草》:"味苦甘。"④《藥品化義》:"味微苦略辛。"入肺、胃、腎經(jīng)。①《珍珠囊》:"腎經(jīng)。"②《湯液本草》:"入足陽明經(jīng)、手太陰經(jīng)。"③《本草經(jīng)解》:"入足少陰腎經(jīng)、手少陰心經(jīng)。"
宜忌:
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①《別錄》:"多服令人泄。"
②《醫(yī)學(xué)入門》:"凡肺中寒嗽,腎氣虛脫,無火癥而尺脈微弱者禁用。"
③《本草經(jīng)疏》:"陽痿及易舉易痿,泄瀉脾弱,飲食不消化,胃虛不思食,腎虛溏泄等證,法并禁用。"
④《本經(jīng)逢原》:"外感表證未除、瀉痢燥渴忌之。脾胃虛熱人誤服,令人作瀉減食,故虛損大忌。"
用量6~12克
功能主治:
滋陰降火,潤燥滑腸。治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jié),小便不利。
?? 用于溫熱病,邪熱亢盛、壯熱、煩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證。
知母有清熱瀉火除煩的作用。與石膏配伍有協(xié)同之效,如白虎湯。
?? 用于肺熱咳嗽或陰虛燥咳、痰稠等證。
本品有清瀉肺火,滋陰潤肺之效,常與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 用于陰虛火旺,肺腎虧所致的骨節(jié)蒸潮熱、盜汗、心煩等癥。
知母有滋陰降火的作用。常同黃柏相須為用,配入養(yǎng)陰藥中,如知柏地黃丸。
??可用于陰虛消渴,癥見口渴、飲多、尿多者。
本品有滋陰潤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強療效,如玉液湯。
清熱瀉火:
?? 用于高熱煩渴,常配生石膏;
??用于肺熱咳嗽,常配貝母。
滋陰降火:
??用于陰虛之發(fā)熱、盜汗,常配黃柏、地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