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某,男,患者胃脘脹痛并噯氣吐酸2年,鋇餐透視檢查診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服用中西藥物,療效不顯。
刻診:胃脘脹痛,牽及脅肋背部亦痛,中脘嘈雜,泛酸吐酸,時有噯氣,大便干結,口干喜飲,食冷即瀉,情緒不佳或勞累、受涼后胃痛加重;舌淡暗尖紅、苔薄白稍黃,脈沉緩稍弦。
證屬脾胃虛寒,邪熱郁阻,肝氣橫逆,升降失職,胃氣失和。治宜溫脾清胃,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止痛止酸。
藥方:半夏10g、黃芩10g、黃連6g、黨參10g、炙甘草10g、炮姜10g、白芍20g、木香10g、白芷12g、川楝子10g、延胡索12g、煅瓦楞子20g、海螵蛸15g、枳實10g、代赭石20g、萊菔子15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上方連服2周,諸證緩解。小作調(diào)整,又服半月,證情穩(wěn)定。后改湯為散,入膠囊內(nèi),每日3次,飯前服用,又服1個月,胃脘脹痛、嘈雜吐酸等癥全消。
囑患者停藥,并注意飲食、情志等方面的調(diào)節(jié)。半年后胃鏡檢查,十二指腸球部潰瘍?nèi)?/span>
醫(yī)案出處:于己百
潰瘍病屬常見多發(fā)病,臨床上以胃脘疼痛、痛連兩脅、嘈雜吐酸為主證。于氏將其歸結到“胃脘痛”、“肝胃氣痛”的范圍。
本方以半夏瀉心湯為主,芍藥甘草湯與川楝子散為輔,又隨癥加減,用以治療潰瘍病,收效也十分理想。
基本藥方常見加減:
(1)胃脘痛較甚者加細辛10g、花椒10g、三七3g,以溫中散寒、活血定痛;
(2)中脘嘈雜者加黃連3g、竹茹10g,以清胃降逆;
(3)胃脘痞悶、呃逆噯氣者加代赭石20g、萊菔子15g,以降胃、除痞、止噫;
(4)大便稀軟或泄瀉者加焦山楂15g,以溫中健胃、散寒止瀉;
(5)嘔血、便血者加白及12g、浙貝母12g或三七3g,以澀血止血。
(部分圖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