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游資老師們很煩躁。
每天都眼巴巴地看著指數(shù)瘋漲,以及機構抱團的大白馬們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卻沒有一個稍微有點持續(xù)性的題材。
于是不少游資放話,必須學習機構做價投了。
那么,機構是誰?他們喜歡買什么樣的股票?如何抄他們的作業(yè)?
今天,我重點回答這三個問題。
一,機構是誰
一般來說,人們口中的“機構”主要包括公募基金,保險,社保,券商自營,私募基金,其他機構等。
但我們每天在龍虎榜上看到的“機構專用”,主要是指公募,保險,社保等。
私募雖然也是“機構”,但一般會像游資一樣,如果上龍虎榜,只會顯示基金開戶的營業(yè)部。
另外,境外投資者的交易則通過“滬(深)股通專用”來顯示。
雖然外資當中,也有一些是散戶,但專業(yè)投資者是主要的。而且在投資風格上,外資跟國內的公募比較類似。所以也可以籠統(tǒng)地把“外資”當作“機構”。
wind數(shù)據顯示,截至到2020Q1,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占比達到28.6%。
今年上半年外資持續(xù)流入,公募基金發(fā)行規(guī)模已超過2019年全年,機構目前的持股比例很有可能已經超過了30%。
看起來,個人投資者持股市值依然超過70%,但其中有一半都是上市公司的個人大股東。真正的散戶持股市值,應該在35%左右。
今年基金發(fā)行規(guī)模爆炸,說明很多散戶開始習慣把資金交給專業(yè)人士來打理。參考國外的經驗,這應該是一個不可逆的大趨勢。
說這么多,只想證明一個結論:機構資金是今年以及未來幾年A股最大的增量!其中,公募和外資是機構資金中最大的兩股增量。
這也正是我們要研究機構投資偏好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機構喜歡什么樣的股票
大家都知道,機構都比較喜歡買各行各業(yè)的龍頭,或者叫“白馬”。
因為,歷史一再證明,龍頭往往能穿越周期,穿越牛熊。它們在“經濟上行時收獲利潤,在經濟下行時收割份額”。
尤其在當前“低利率,低增長”的經濟環(huán)境下,“資產荒”成為最大矛盾,白馬股就顯得更加珍貴,成為機構們重點抱團的對象。
進一步分析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機構所喜歡的白馬,有一些明顯的差別。
(圖:A股機構投資者前20大重倉股)
從PE估值來看:公募和外資偏好高估值(30-100倍)品種,而保險和社保更喜歡低估值(30倍以內)股票。
從流通市值來看:保險和社保更偏好大票,公募和外資更偏好小票。
從行業(yè)配置來看:公募和外資青睞可選消費、醫(yī)療保健、信息技術;保險和社保更喜歡銀行、房地產等。
由此可見,公募和外資更像是“成長投資者”,而保險和社保更像是“價值投資者”。
既然公募和外資是機構資金最主要的增量,他們的偏好就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概括起來,公募喜歡的股票具有“高盈利(ROE)”、“高成長”,“高估值”這三大特征。
三,如何抄機構的作業(yè)
很多人簡單地認為,要想抄機構的作業(yè),那么就買機構重倉的股票。
但國泰君安通過數(shù)據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
機構顯著增持的股票,超額收益并不明顯;而新入圍公募基金名單的個股,往往會有明顯的超額收益(2011年以來,新入圍公司累計超額收益率達163%。)
目前,機構重點關注的公司有300-500家,而每半年有約30-50家公司新入圍“機構關注名單”。這30-50家“新入圍”的公司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Ps. 這里的新入圍標準是:公募基金持股比例從不足1%升至10%以上,或分析師跟蹤家數(shù)從小于3家升至至少7家。)
國泰君安研究發(fā)現(xiàn):
2019年下半年,76家新入圍機構關注名單中,主要是:新股、重組股、轉型股、困境反轉股、優(yōu)質賽道的二線龍頭、具有稀缺性的龍頭、盈利高成長股等7種類型。
事實上,從我的經驗來看,新股、重組股、困境反轉股等的確是誕生大牛股最多的方向。
今天就不展開了,后面我會細說。
今天,我整理了一份機構持股名單,包括:
1)高估值+高盈利+高成長的股票,具體為:三年平均ROE>=20%,PE(TTM)>30,過去三年營收符合年增速>=25%篩選了一份名單。
2)2019年12月31日-2020年3月31日,新入圍機構持股名單的股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