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已重視道德的內化教育,并提出有價值的教育方法。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要達到“禮”與“仁”就要做到“內省”、“改過”、“克已”、“力行”。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和親身體味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span>
內化教育有以下特點:學生的主體性、目的的明確性、教育的反復性、教育時間的長期性等。其內在特點,必然要求教師努力創(chuàng)立內化教育模式,即在采用啟發(fā)式模式的基礎上增添新的內容,比如啟發(fā)討論,總結反思,實踐引導等教育模式,給學生參與的機會,使學生在參與中獲得體驗,在教師引導下學會選擇、學會評判等。
如果說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突出其說理性,啟發(fā)教育富有啟發(fā)性,而內化教育則集中表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更關注學生心理的變化。內化教育要求我們“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對學生的文明行為給予強化,最終促使學生能良好的內化。這種教育既與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有明顯的區(qū)別,它是思想教育與心理輔導的結合,它是課堂內教師的外在教育與課堂外的學生的自我教育的結合,更重要的是內化教育重視學生行為的信息反饋,更關注學生的進步。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內化道德觀念,養(yǎng)成文明行為。但道德教育卻往往脫離學生實際,教師道理講得一套一套,而學生覺得假、大、空,效果差。道德觀念的樹立、文明行為的養(yǎng)成如能從日常行為抓起,就能避免思想政治的空洞說教,這是貫徹內化教育實效性原則的必然要求。但這不意味著我們不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而是要求講道理時要有技巧,抓住教育的有利時機,要把理論與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倘若我們只是講解了集體主義的含義、產生的根源、以及列舉了一些離學生較遠的典型事例,而沒有去發(fā)現(xiàn)學生當中的具體事例,就會使學生誤以為集體主義只是偉人們才擁有的品格,與他們無關。審視一下我們學生的表現(xiàn),比如,有的學生在校運會上帶病上場,頑強拼搏,有的同學就寢時已養(yǎng)成的快、靜、齊的良好習慣,不正是集體主義的體現(xiàn)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發(fā)揚光大。
從學生的日常行為抓起,最大的優(yōu)越性還在于使內化教育具有可操作性。比如:為什么要學會學習,如何學會學習?為什么要學會關心,如何學會關心?為什么要有責任心,為了集體榮譽如何盡到自己的責任?如何克服心理障礙,重塑新的自我等等。這樣,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的內化就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一種道德觀念的滲透,是學生經驗的總結,是反思后的升華。
強調讓兒童觀察、實驗、操作、到大自然中去,就是為了讓他們盡早把自己(主體)和客體相結合,建立并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教育的目的要求、教育的各種措施都是外在的東西,只有通過兒童把它“內化”了,變成了內部的、主體的東西,才能真正提高兒童的科學素質,內化的好壞與教育效果的大小有成正比的關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