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21日18:02 來源:360經(jīng)驗口袋
彩陶 即彩色陶器,系利用赤鐵礦粉和氧化錳作顏料,使用類似毛筆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繪各種圖案,入窯經(jīng)900 ℃"1050 ℃火燒后,在橙紅的底色上,呈現(xiàn)出黑、紅、白等顏色的圖案。自1912年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fā)現(xiàn)后,甘肅、青海、陜西、寧夏、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四川、湖北等省區(qū)均陸續(xù)出土,它們分別屬于不同的文化類型 -彩陶甕(半山類型)
高34.5厘米,口徑17厘米 甘肅省廣河縣地巴坪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彩陶人面魚紋盆(仰韶文化半坡類
高16.5厘米,口徑39.5厘米 陜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彩陶三足缽(大地灣文化)
高12.5厘米,口徑27厘米 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一期遺址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彩陶人面魚紋盆(仰韶文化半坡類型)
高16.5厘米,口徑39.5厘米 陜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彩陶魚鳥紋細(xì)頸瓶(半坡類型)
高19.1厘米,口徑4.2厘米 1958年陜西省寶雞北首嶺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指甲紋罐(半坡類型)
左邊高17.8厘米,口徑5厘米 陜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出土,陜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館藏。 幾何紋缽(半坡類型)
左邊高9厘米,口徑14.8厘米 陜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出土,陜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館藏。 紅陶小口尖底瓶(半坡類型)
高54厘米,口徑6.5厘米 1972年陜西省臨潼姜寨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彩陶鹿紋盆(半坡類型)
高21.6厘米,口徑2.1厘米 1958年陜西省寶雞北首嶺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小口細(xì)頸錐刺紋壺(半坡類型)
高16.2厘米,口徑42厘米 陜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出土,陜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館藏。 彩陶魚紋盆(半坡類型)
高17厘米,口徑31.5厘米 陜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彩陶盆(廟底溝類型)
高18厘米,口徑38厘米 山西省洪洞縣出土,故宮博物院藏。 彩陶渦紋曲腹盆(廟底溝類型)
高20厘米,口徑33.3厘米 河南省陜縣廟底溝出土,西安半坡博物館藏。 彩陶舞蹈紋盆(馬家窯類型)
高14厘米,口徑28厘米 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彩陶花瓣紋盆(廟底溝類型)
高10.4厘米,口徑29厘米 1975年甘肅省臨夏水地陳家出土,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藏。 彩陶罐(半山類型)
高15.4厘米,口徑12.8厘米 1975年甘肅省蘭州沙井驛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彩陶雙耳罐(馬廠類型)
高12厘米,口徑9.5厘米 青海省民和縣出土,青海省考古研究所藏。 雙大耳罐(齊家文化)
高10.5厘米,口徑7.5厘米 青海省大通縣出土,青海省考古研究所藏。 紅陶雙耳三足壺(裴李崗文化)
高12.2厘米,口徑20.3厘米 河南省陜縣廟底溝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彩陶缽(馬家窯類型)
高13.9厘米,口徑6厘米 1978年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彩陶鸛鳥石斧甕(廟底溝類型
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 河南省臨汝縣閻村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彩陶人頭器口瓶(廟底溝類型)
高31.8厘米,口徑4.5厘米 1973年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彩陶鯢魚紋瓶(廟底溝類型)
高38厘米,口徑6.8厘米 1958年甘肅省甘谷縣西坪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彩陶旋渦紋瓶(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
高50厘米,口徑18.4厘米 甘肅省永靜縣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彩陶旋渦紋尖底瓶(馬家窯文化)
高25.5厘米,口徑7厘米 1971年甘肅省龍西縣呂家坪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彩陶束腰罐(馬家窯文化)
高18.3厘米,口徑15.2厘米 1958年甘肅省永登縣杜家坪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彩陶旋渦紋壺(馬家窯類型)
高26厘米,口徑7.2厘米 1973年甘肅省蘭州杏核臺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彩陶菱紋網(wǎng)紋壺(半山類型)
高19.5厘米,口徑8.4厘米 1973年甘肅省景泰縣張家臺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彩陶壺(半山類型)
高32.5厘米,口徑12厘米 1975年甘肅省蘭州沙井驛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雙耳壺(半山類型)
高42厘米,口徑10厘米 青海省循化縣出土,青海省考古研究所藏。 彩陶蛙紋罐(馬廠類型)
高52厘米,口徑19厘米 青海省柳灣出土,青海省彩陶中心藏。 單耳帶流罐(馬廠類型)
高22厘米,口徑16.4厘米 1965年甘肅省永登縣中堡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彩陶壺(馬廠類型)
高34.4厘米,口徑9.3厘米 青海省樂都柳灣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刻紋陶尊(大汶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