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立仗馬,大唐的衰落

大唐

唐朝是個開放的時代,也是個讓中國人倍感自豪的時代。自618年開國以來,李淵、李世民、武則天在治國、用人、軍事等方面都相當靈活務實,唐朝的前100年開局相當好,李隆基繼位后,這種良好的發(fā)展勢頭又持續(xù)了三十多年,那時的長安是繁華都市,是世界文化中心,754年唐朝官方統(tǒng)計有1538個縣、16829個鄉(xiāng)、906萬戶、5288萬人,史稱“開元盛世”。

如果一個開放的朝代一直這樣美好下去那該多好,思想開放,政治有序,經濟發(fā)達,萬國來朝,各色人等在長安居住著,交融著,每天下午108個坊的酒吧開放著,胡姬在唱,詩人在喝,唐詩誕生在這片熱土,文化繁榮,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片盛世景象。

但歷史是有客觀規(guī)律的,總是盛極而衰,唐朝也不例外。755年唐朝發(fā)生了安史之亂,平定戰(zhàn)亂后,764年官方人口統(tǒng)計數(shù)字只有1690萬人,短短十年間,人口減少了68%。唐朝自此一蹶不振,大唐盛世轉眼就只在夢中。

為啥?一個安祿山就能搞這么大亂子嗎?唐朝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安史之亂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在哪里?前后看完三遍資治通鑒,我認為這個原因和時間點都與李林甫有關。李林甫有這么大破壞力嗎?有的。

林甫發(fā)跡

李林甫(683-752年), 祖籍隴西,唐朝宗室、宰相、奸臣。有的人只是小奸,有的人是大奸,有的影響小,有的影響太大,李林甫屬于大奸而又影響特別惡劣的。如果給資治通鑒中的人物排名,我覺得李林甫應該排奸臣榜第一名。為什么這么說,看我細細地捋一捋。

李林甫是李淵堂弟李叔良的曾孫,雖然貴為皇家宗室,李林甫走的卻是外戚路線,他抓住武惠妃(武則天侄孫女)想要立自己兒子為太子的心思,表達意愿,主動上前,一路升遷。

734年,李林甫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唐朝沿用三省六部制,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為正二品(唐代宗前為正三品,后為正二品,),尚書省長官左右仆射為從二品(李世民后尚書令一職空缺),三省長官即為宰相。尚書省六部尚書為正三品,李林甫此時雖不是正式的宰相,但“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個稱號有參與政務的權力,也算是事實的宰相了。

“[734年]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數(shù),深結宦官及妃嬪家,伺候上動靜,無不知之,時武惠妃寵幸傾后宮,生壽王清,諸子莫得為比,太子浸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盡力保護壽王;惠妃德之,陰為內助,由是擢黃門侍郎。五月,戊子,以裴耀卿為侍中,張九齡為中書令,林甫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p>

立仗馬

李隆基在臨淄王時有三個兒子,太子瑛(二子)、鄂王瑤(五子)、光王琚(八子),即位后,武惠妃受寵,生了壽王瑁(十八子,原名清)。母以子貴,當娘的哪個不希望親生兒子當皇上呢,武惠妃有想法,有人就開始給前三個兒子編排故事、告黑狀了,“陰結黨與”、“指斥至尊”,各種流言蜚語。流言都是根據(jù)需要編的,自然都是假的。但李隆基身在山中云深不知處,聽說此事后大怒,要廢掉這三個兒子。

關鍵時刻,中書令張九齡堅持立場,以史為鑒,歷數(shù)晉獻公、漢武帝、隋文帝廢太子的故事,勸說李隆基要謹慎行事,堅決不同意廢太子。當面頂撞,官場大忌,李隆基自然很不高興。

這時候李林甫感覺機會來了。他是那種不惜一切機會搞鉆營的人,管你是真是假,只要對我有利,啥都干。他對人說了段話,“此主上家事,何必問外人!”關鍵時刻不說話,該管的不管,要你何用!

因為在牛仙客任用、嚴挺之案件處理等問題上與張九齡意見不同,736年李林甫終于逮住機會,借廢太子之事,將正直的張九齡排擠出朝廷,從正二品降為從二品,貶為右丞相(即右仆射),罷政事。

“[736年]于是上積前事,以耀卿、九齡為阿黨;壬寅,以耀卿為左丞相,九齡為右丞相,并罷政事。以林甫兼中書令;仙客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領朔方節(jié)度如故?!?/p>

李林甫接替張九齡任中書令,當上了名正言順的宰相,可謂意氣風發(fā),他對下屬說了如下一段話,不小心引發(fā)了一場“蝴蝶效應”:

“[736年]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視聽,自專大權,明召諸諫官謂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之不暇,烏用多言!諸君不見立仗馬乎﹖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谥渭?!」補闕杜琎嘗上書言事,明日,黜為下邽令。自是諫爭路絕矣?!?/p>

李林甫此言一出,誰敢再給皇帝提意見?李淵、李世民多年經營的民主決策氛圍被李林甫一下子輕輕地否決了。政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什么正衣冠知得失,官員都像那立仗馬一樣站場面充樣子,沒有人敢說真話,這個政治生態(tài)已然腐朽至極。雖然李隆基有領導責任,但李林甫確實是直接責任,他親手扼殺了各種不同意見,他是政治生態(tài)里傳染性最強的病毒。此種意義上講,李林甫確實是唐朝由盛轉衰的罪人。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辈皇菦]有原因的。正直的人往往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737年四月,張九齡因曾舉薦周子諒受牽連,再次被貶荊州長史,官階由從二品降為從三品。張九齡這次被貶職后,李隆基的三個兒子再也沒人庇護了,隨即被冤殺,史稱唐玄宗“一日殺三子”是也。如果李隆基不殺這三個兒子,是不是也沒有后來“被太上皇”這茬兒了?歷史真是不敢想象。

737年七月,李林甫進爵晉國公,牛仙客進爵豳國公。739年四月,李林甫任吏部尚書兼中書令,牛仙客任兵部尚書兼侍中,這倆人掌管了文武大權。一邊張九齡被貶職外放、李隆基三個兒子含冤被殺,一邊加官進爵毫不耽誤,張九齡如何不惆悵,李林甫何其風光,李隆基又何其荒唐!

口有蜜、腹有劍

人們都喜歡聽好聽的,好聽的話就像嘴里抹了蜜。殊不知,“厚幣甘言古人所畏也”,聽到別人吹捧你,你應該感到惶恐而不是沾沾自喜。為什么吹捧你?不要只受用,卻不知不覺地掉進溝里。李林甫就是當面說好話背后捅刀子的人:

“[742年] 李林甫為相,凡才望功業(yè)出己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將逼己者,必百計去之;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p>

這就是“口蜜腹劍”的典故??上藗冎幌矚g口有蜜,而忘記了腹有劍。

李林甫愛使陰招兒,不管是皇帝中意的人,還是位高權重的人,只要是影響到他發(fā)揮作用的,他必然想盡辦法陷害,或逼退、或外放、或下獄賜死,直至完全沒有抵抗能力為止。

李林甫一直想立武惠妃子壽王李瑁為太子。737年李隆基賜死三個兒子后,此時能影響到李瑁地位的還有忠王李亨(711-762年,又名李玙,李隆基第三子),李林甫雖堅持,但被李隆基輕輕地否決,好在李亨沉得住氣,沒有出錯牌。

738年李亨有險無驚地獲得了太子地位,但李林甫仍想盡一切辦法陷害他。746年正月十五,太子李亨出游,和大舅子韋堅見了一面,韋堅又和河西節(jié)度使皇甫惟明(李亨好友)見了一面,李林甫抓住這個機會,說外戚、邊將要謀立太子!好在李隆基有過前面三個兒子案例的慘痛教訓,這次選擇不張揚此事。太子雖無事,但韋堅和皇甫惟明被貶職,隨后被賜死。

還有本來與太子無關,但被李林甫硬扯上關系的,比如李適之、李邕、裴寬、裴敦復等。李適之(694-747年),李承乾的孫子,李世民的曾孫。742年牛仙客薨,李適之任左相(尚書左仆射)兼兵部尚書,與李林甫有矛盾。李林甫利用太子李亨大舅子韋堅一事,編造韋堅與李適之朋黨,747年逼李適之自殺。

還有更絕的。有一次李隆基陳樂勤政樓,覺得兵部侍郎盧絢風姿蘊藉,流露出一點“欣賞”的意思:“上目送之,深嘆其蘊藉?!本瓦@么個事,李林甫知道后,計上心頭,馬上跟盧絢底下人交代,讓他自動申請去交州、廣州補缺,并且說如果嫌路遠,那就降職任用。盧絢大懼,請求擔任太子賓客或太子詹事,實職變虛職。李林甫覺得這樣安排顯得太明顯,最后任命盧絢為華州刺史。結果盧絢上任沒幾天,李林甫說他有疾病,不能勝任,仍任太子詹事虛職,“林甫恐乖眾望,乃除華州史。到官未幾,誣其有疾,州事不理,除詹事、員外、同正。”與盧絢相比,戶部侍郎楊慎矜更慘,直接被編瞎話賜死,限于篇幅,不再贅述。

總之,李林甫做事太毒了,也太絕了!

野無遺賢

747年,李隆基想招人才,只要有一技之能,都可以直接來長安:“上欲廣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藝以上詣京師?!迸c常規(guī)科舉不同,這個是“制舉”,由皇帝直接選拔人才。政策是個好政策,但李林甫不這么想,他的邏輯很簡單,優(yōu)秀的人會有獨立的意見,選這些人進來議論,自己干的那些事就會被揭穿。

但是這事還不能不辦。李林甫很聰明,他先讓各個郡縣比試、挑選,選出有才能的,送尚書省復試,給這些人考“詩、賦、論”,結果無人及第,也許是題目太難,但這正是李林甫最想要的結果。

[747年] “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對策斥言其奸惡,建言:「舉人多卑賤愚聵,恐有俚言污濁圣聽?!鼓肆羁たh長官精加試練,灼然超絕者,具名送省,委尚書覆試,御史中丞監(jiān)之,取名實相副者聞奏。既而至者皆試以詩、賦、論,遂無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賀野無遺賢?!?/p>

李林甫居然能把這件事包裝成喜事,上表祝賀,有才能的人都在這了,野無遺賢。這話說得漂亮!他以一人之力凍結了社會階層流動。

朝中有能力的被害了,朝外上升的通道又被堵住,官場還怎么轉?此時唐朝的命運居然讓一個李林甫給控制住了。不過話說回來,造成這種局面,只怪李林甫奸詐恐怕也有失客觀,畢竟李隆基是主要領導人,要負主要領導責任,李林甫也就是個直接責任。

744年李隆基對高力士說了一段話,自己想“高居無為”,把全部政事交給李林甫處理,高力士規(guī)諫,天下威權不能出自別人,李隆基聽不進去啊,高力士見李隆基不高興,趕緊認錯,從此不再提建議了。如此看來,高力士是不是也不是那么小人?不但不是小人,而且還很有正義感。只是皇帝混蛋罷了。

“上從容謂高力士曰:「朕不出長安近十年,天下無事,朕欲高居無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對曰:「天子巡狩,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勢既成,誰敢復議之者!」上不悅。力士頓首自陳:「臣狂疾,發(fā)妄言,罪當死。」上乃為力士置酒,左右皆呼萬歲。力士自是不敢深言天下事矣?!?/p>

壞人未曾得惡報,干盡壞事卻善終

李林甫嫉賢妒能到了極致,禍害軍隊。747年李林甫唯恐王忠嗣因軍功入相,指使人編造其與太子謀反,革職查辦,最后被貶漢陽太守。當時王忠嗣身兼河東、河西、朔方、隴右四方節(jié)度使,防御西北吐蕃、突厥,一心為公,責任重大,因一人嫉妒之心,唐朝邊防遭受重大損失。

都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李林甫不然,只要對他個人有用的或者對他無害的,不管是誰,他都親近。李林甫拉攏安祿山,讓他一度擔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眼看著他勢力做大,威脅到朝廷,無動于衷。

李林甫干盡了壞事,他的出發(fā)點都是自己,完全不顧國家民族利益,別說古人之風了,起碼的良心都讓狗吃了。就這么個壞人,仇家滿天下,結局會怎樣,他自己不擔心嗎?

李林甫兒子李岫很惆悵:

[747年] “林甫子岫為將作監(jiān),頗以滿盈為懼,嘗從林甫游后園,指役夫言于林甫曰:「大人久處鈞軸,怨仇滿天下,一朝禍至,欲為此得乎!」林甫不樂曰:「勢已如此,將若之何!」”

李林甫也擔心自身安全,外出一堆扈從,回家睡覺一夜換好幾個床:

“先是,宰相皆以德度自處,不事威勢,騶[zōu]從不過數(shù)人,士民或不之避。林甫自以多結怨,常虞刺客,出則步騎百余人,為左右翼,金吾靜街,前驅在數(shù)百步外,外卿走避;居則重關復壁,以石甃[zhòu]地,墻中置板,如防大敵,一夕屢徙床,雖家人莫知其處。宰相騶從之盛,自林甫始?!?/p>

在跟楊國忠斗法之際,752年十一月69歲的李林甫病亡。善終。753年二月楊國忠指使安祿山誣陷李林甫與阿布思謀反,死無對證,李隆基也只好將李林甫當官的子孫流放而已。干了這么多壞事,與歷代宰相相比,李林甫成功軟著陸。子孫的結局也算是好的,至少保住了性命。

755年安祿山造反,大唐兵敗如山,動蕩的歷史開場了。

風雨如晦,不見雞鳴。大唐由盛轉衰,天子多次被逐出長安,割據(jù)藩鎮(zhèn)坐大,中央集權式微,唐朝此后150年的歷史很是無奈。不知能征善戰(zhàn)的李世民,見此此不肖子孫們所處的境地又作何想?

#資治通鑒# #唐朝# #李隆基# #歷史# #李林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此物最相思——王維傳(第193章)
二十六史精選故事450、這個大臣陰險,口有蜜腹有劍
李林甫:我的權術官場通用
安史之亂 |唐朝歷史
盛唐氣象的最后挽歌(5)拐點整個中國歷史的宰相粉墨登場
《長安十二時辰》的歷史背后,好色引發(fā)的國家劇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