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巧云
一、
我出生在平原,第一次進山,就被秦嶺山水人文深深吸引。從長安出發(fā),我們沿G210國道,迂回曲折,在山路盤旋了十四、五個小時,到達下鄉(xiāng)的鎮(zhèn)巴縣。醫(yī)療隊驅(qū)車到各鄉(xiāng)鎮(zhèn)義診走訪,三個月時間,我爬遍了周邊的山,觸摸了無數(shù)變幻莫測的云。這里民風(fēng)淳樸,山水清秀,人們雖然貧窮,卻也安逸自在。這種與山與水的情結(jié)從此根植于心?;氐介L安,我開始游歷秦嶺的名山大川。
秦嶺山脈位于中國版圖的中心位置,東西綿延一千六百千米,像一條巨龍橫臥在南北中央,成為中國南北方的界墻。秦嶺山脈是在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下,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主峰海拔3771.2米的太白山,宛如巨龍的龍脊,揮舞在秦嶺主脈。那里終年積雪,六月不減,冬日的太白峰頂,溫度超過零下五十度。就是這條龍脊,冬天抵御北方的寒流南下,夏日阻擋南方的濕潤海風(fēng)入北,使秦嶺成為南北方天然的分界線,長江黃河的分水嶺。秦嶺以南屬亞熱帶氣候,自然條件為南方。翻過秦嶺,就是暖溫帶氣候,降水明顯減少,成為實際意義的北方。秦嶺的阻隔,使南北方的農(nóng)作物也顯著差異,南北方民風(fēng)民俗截然不同。
中華文明形成時期,秦嶺是中國版圖中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朝起暮落的太陽,從東海升起,至大秦嶺之西而落,成語“日薄西山”說的是甘肅省天水的齊壽山,古時候的崦嵫山,位于大秦嶺的西秦嶺段。秦嶺被稱為華夏民族的龍脈。傳說這條龍脈是華夏民族的始祖伏羲女媧擁抱的合璧山,是我們的父親山。他孕育了中國的綠色水庫,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與長江。一山兩水,世世代代哺育華夏兒女繁衍生息,是華夏民族的文化根脈和搖籃。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前,秦嶺被稱為昆侖。古代最早記錄秦嶺的是《山海經(jīng)》,司馬遷在《史記》里正式提出秦嶺。我們民族發(fā)展的昆侖神話,也大多出自秦嶺。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站在太白峰頂,遙望無際的太白峰脊,那條脊梁通往大爺海,二爺海,東梁,跑馬梁,牛背梁,到草鏈嶺,一路延伸形成了無比壯觀的秦嶺梁脊。那是我第一次觸及山峰,那條終年積雪的白色龍脊,不禁讓人浮想聯(lián)翩。氣象學(xué)家稱,這座山峰如果低于3000米高度,中國的氣候環(huán)境就不是今天的格局。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guān)。愿乘冷風(fēng)去,直入浮云間”。站在太白峰頂,吟誦著李白名句,我真想順著那條山脈,那條龍脊走下去,走到山的另一頭,走向歷史,走向未來。去看看秦嶺縱橫南北的美,觸摸這條華夏龍脊,尋根中華民族生活的足跡。我欲乘風(fēng)歸去,愿與秦嶺齊舞。
二、
秦嶺北坡是一條極大的斷層,秦嶺循著斷層上升,渭河谷地循斷層下降。站在長安遙望,秦嶺山峰由西而東整齊地排列,崖陡壁峭,巍然突起。就是這條由西向東的秦嶺山脈,孕育了黃河最大支流渭河,上至隴水,黑河,灃河,灞水,下至洛河,眾多河流,川流不息。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華夏始祖炎帝和軒轅黃帝就曾生活在黃河流域一帶。河南與陜西,古稱中原,是當時的天府之國,這里的山水孕育了黃河流域的文明與文化,是華夏民族的發(fā)源地,中華兒女成長的搖籃。人們背靠秦嶺,依河而居,在黃河母親的哺育下世代繁衍,過著自給自足的農(nóng)耕生活,是華夏民族的本部所在。由伏羲女媧開啟的民族香火,生生不息,世代相傳。合陽的黃河灘,寶雞的隴水,咸陽的嶗河邊都留下了華夏祖先生息養(yǎng)生的生活足跡。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洛陽就是周王朝的都城。唐朝以后,嵩山更是佛教的發(fā)源地,少林寺傳承佛教佛法,將佛教發(fā)揚光大。由秦嶺北下的八條河流蜿蜒曲折,是渭河的主流,形成了八水繞長安的天府之都。締造了十三朝古都長安。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將,陜西的黃土埋皇上。八百里秦川,十萬座墓穴。都是見證。
東秦嶺的最高峰是位于華陰縣境內(nèi)的華山,是道教全真派圣地,為五岳之西岳,奇峰突兀,氣勢磅礴,以險著稱。中華和華夏之華都源于華山,華山又稱太華山,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自古華山一條道,我們連夜徒步。五月的華山夜晚陰風(fēng)習(xí)習(xí),為了觀賞日出,我們過蒼龍嶺,老君犁溝,長空棧道,一路攀爬,經(jīng)過鷂子翻身,登上云梯,于黎明前到達東峰。站在華山之頂,日出從東方冉冉升起,照耀著華夏大地。我仿佛看見我們的祖先在日月光輝下,吮吸著龍脈精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黃河蜿蜒流暢,幾千年不變,敘說著龍的傳人一代一代經(jīng)年的故事。站在華山之頂俯瞰中原大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飛流到海不復(fù)回”,這里是我生活的地方,這里有遠古人們農(nóng)耕的半坡遺跡,是我華夏祖先生養(yǎng)靜息的風(fēng)水寶地。
三、
翻過分水嶺,往南,山勢平緩,山脈大多低于海拔2000米,由于秦嶺主脈阻擋了北方的寒流南下,這里氣候濕潤,到處是水,人們在田野插秧,在水中養(yǎng)魚,這便是傳說中的魚米之鄉(xiāng)。隸屬于長江流域的南方,華夏民族的另一支。四川盆地,漢中盆地,安康盆地,商洛盆地,這里的人喜歡大米,播種水稻,飲食水里的魚。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修通了漢江流域至長安的道路,設(shè)置關(guān)隘。打通了秦嶺北麓和南嶺的通道,使得這條天險變?yōu)橥ㄍ?。如今走進秦嶺,依然能尋到古時的棧道、關(guān)口?!耙或T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吃的荔枝便走的子午道。
古時候,漢中屬'’楚地,漢水一路向東至楚匯入長江。武都地震后,形成堰塞湖,漢水被阻隔,從北向南拐道重慶,與寶雞發(fā)源的嘉陵江分別匯入長江。漢水是長江最大的支流。遠古人類一直生活在漢江邊上。巍峨秦嶺,既是南北雄霸的必爭之地,秦嶺深處又是軍隊休養(yǎng)的潛伏之處。項羽滅秦后,劉邦被封為漢中王,借著漢中盆地,屯兵,養(yǎng)精蓄銳,開啟了漢中的帝王軍事時代。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由古陳倉道攻入寶雞,敗了楚霸王項羽,占領(lǐng)中原,改寫了中國歷史,建立漢朝,大漢的稱號也由此而來。
三國時期,諸葛亮三分天下,占領(lǐng)漢中,建立蜀國,與東吳、曹魏抗衡,在漢中養(yǎng)兵屯糧,時機成熟,迎戰(zhàn)司馬懿。雖然兵敗,而曹操幾次三番攻打漢中,諸葛亮利用秦嶺山地優(yōu)勢,屢屢擊敗?,F(xiàn)在去漢中勉縣一帶,仍能看到諸葛亮曾經(jīng)用兵及生活的足跡。明末李自成整軍商州,為后來在河南的大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紅四方面軍也曾活躍于秦嶺,也是利用這里適宜運動游擊戰(zhàn)的地形。
四、
秦嶺,天下之大阻。秦嶺中央山脈,也阻隔著南北方的軍事統(tǒng)一,素有得秦嶺者得天下。今日前往秦嶺,無論是棧道還是關(guān)隘,背后都有著蕩人心魄的歷史故事。在古代,秦嶺天險阻隔,對于雄霸天下的有志之士,都是南北雙方激烈爭奪之地。秦嶺山地是決定南北博弈的關(guān)鍵戰(zhàn)場,誰得到這里誰就掌握了先機,能夠迅速機動地深入四川腹地作戰(zhàn),乃至順流東進,攻取荊襄、江東。歷來統(tǒng)一天下的南方戰(zhàn)局,大多從長江上游入手。秦滅巴蜀后東進橫掃楚國,西晉攻滅東吳也是以樓船下益州,后代的北魏、北周、隋代經(jīng)營巴蜀,一統(tǒng)天下都遵循著類似的足跡。從北方攻取秦嶺之后,控制四川并順流而下。
秦嶺是南北統(tǒng)一的障礙,他像一道阻隔,鎮(zhèn)守著南北方的關(guān)口。從長安到漢中,秦時修通了秦楚古道。共有八條,子午道是最短的一條,徒步得走一個星期,陳倉道,儻駱道,褒斜道,武關(guān)道,李白的《蜀道難》便是對秦嶺雄關(guān)最好的描寫。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我軍邁步從頭越。秦嶺就這樣一代一代見證著歷史,見證著人文。
如今,天塹變通途。舟橋、涵隧技術(shù)日新月異,鐵路,高速公路,飛機,新的交通模式代替了曾經(jīng)繁忙的古道。歷史進入新時代,秦嶺山水,秦嶺人文,都將隨著走出封閉,與世接通。吸引世界各地中華兒女,去尋根,親近,走進我們的父親山,母親河。欣賞秦嶺山水,閱讀秦嶺人文,擁抱這條亙古未變的中華龍脈,世世代代孕育著龍的傳人的大秦嶺。
五、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秦嶺中段終南山有七十二峪,惠澤長安,古時文人墨客帝王將相都喜歡終南山水。杜甫,李白,王維,白居易都曾游歷于此,并留下許多著名詩篇。唐王李世民做皇帝之前,曾在天子峪設(shè)唐王寨練兵,做皇帝后,更是經(jīng)常游歷終南山水。黃峪寺的翠微宮便是李世民在終南山的行宮,并留下有名的詩篇《望終南山》:“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疊松朝若夜,復(fù)岫闕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币淮弁豕P下終南山風(fēng)景秀麗可見一斑。
秦始皇陵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頭枕山,腳登川,左手抓玉,右手抓金,依山環(huán)水,意為江山世代永固。驪山腳下的華清池,記敘了楊貴妃與唐玄宗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老子云游終南山寫下《道德經(jīng)》,在樓觀臺設(shè)立道觀,講經(jīng)布道,終南山成了道家修行的隱地。古往今來有許多隱士在終南山修行,過著極簡原始的田園生活。唐代著名醫(yī)藥家藥王孫思邈愛好道家老莊學(xué)說,隱居在終南山研究藥材,著名的藥書《千金藥方》就在這里著成。終南山南五臺古稱太乙山,為終南神秀之區(qū),是中國佛教圣地之一。長安三千金世界,終南百萬五樓閣。佛塔廟宇之多可見一斑。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fēng)景這邊獨好。秦嶺七十二峪,峪峪相連,四通八達,每個峪中村莊融會貫通。古人就有云游山水的情結(jié)。戶外運動興盛起來,終南山成了驢友熱衷的地方。子午道,峪谷道,褒斜道,各古棧道。秦嶺梁,鹿角梁,跑馬梁各段秦嶺梁,營盤,大寺,石砭峪都成為驢友涉足穿越的線路。行走在古棧道,探尋古人的身影與蹤跡,聽茶馬古道上古人游歷的故事。
秦嶺的美不僅僅在于山水,也在于人文歷史,野生動物,原始森林,礦藏玉石,秦嶺的點點滴滴構(gòu)成了秦嶺文化的全部內(nèi)涵。作為中央山的秦嶺,成為秦嶺國家公園中央山脈。大秦嶺已不是狹隘意義的秦嶺,作為中華民族的龍脈,秦嶺肩負著中華龍騰圖的文化符號。
龍,集日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氣,具百獸之形,包容四海,吐納百川。龍,中華民族精神符號、文化標志,維系中華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發(fā)揮無與倫比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正因如此,龍圖騰一經(jīng)誕生,就在中華民族靈魂深處烙下最深刻的印記,被視為中華民族最神圣之寶物。大秦嶺不愧為中華龍脈,世代滋養(yǎng)著黑頭發(fā)黃皮膚龍的傳人,傳承龍的歷史,帶領(lǐng)中華民族走向新的文明時代。
二〇二〇年八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