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長樹(ID:chengzhangshu9)
最近,看到清華學生對楊振寧教授的一段采訪,很有感觸。
學生問楊教授:
“如何在年輕時,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
楊教授就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父親講“雞兔同籠”、“韓信點兵”這類數(shù)學問題,自己學得很快。
后來自己當了父親,也給三個孩子講類似的數(shù)學題。
孩子們雖然學得很快,但和他有很明顯的區(qū)別:
教了一年之后,“雞兔同籠”怎么算,他記得清清楚楚,孩子卻忘得干干凈凈,就好像從來沒聽過一樣。
這個區(qū)別,讓楊振寧意識到:自己對數(shù)學很敏感,而三個孩子能學好數(shù)學,卻不像自己那么喜歡。
后來,父子兩代人果然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楊振寧擅長也喜歡數(shù)學,數(shù)學又是一切理工科的基礎。所以他才能在物理方向深耕下去,最終獲得諾貝爾獎。
而楊振寧的3個孩子,沒有一個從事相關行業(yè)的。
楊振寧最后說:
“一個人如果能夠很早知道,自己對哪方面特別接近,對某個東西特別有興趣,這可能就是將來值得發(fā)展的方向……天生的偏愛值得加以培養(yǎng)?!?/span>
這一點,我真的特別認同。選對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得多。
人這一生中,真正能決定命運走向的因素,寥寥無幾。
像出身、婚姻,或者是其他機遇,這些都屬于不可控的外界因素。
孩子唯一能掌控的,也能培養(yǎng)出來的,就是自我認知能力。
如果孩子會客觀的評估自己,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在哪里,他就能揚長避短,人生少走很多彎路。
相反,如果只知道埋頭蠻干,他就很容易因為失去方向而陷入困局。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勝過一萬件事的平庸
大家應該都聽過那個著名的“木桶理論”: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板子。
在這種思維引導下,很多父母都把重心放在了補齊孩子的“短板”上。
只是短板之所以會成為短板,就是因為孩子天生不擅長,也很難改變。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總是消耗在這些事上,就會低效且痛苦。
可是,如果我們把木桶傾斜,木桶能裝多少水,就會由長板來決定。
當我們把孩子的長板無限延伸,不僅會事半功倍,孩子也更容易脫穎而出。
還記得那個多次上熱搜的北大天才數(shù)學教授韋東奕嗎?
他在數(shù)學方面的確天賦異稟,但也有人吐槽過:
“韋東奕口齒不清,性格內向,不善交際?!?/span>
甚至還有人說:
“如果北大教授都這樣,我的孩子還是別去了吧?!?/span>
事實上,韋東奕性格方面的缺點,父母和老師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
網(wǎng)友@學術狀態(tài)帝曾分享過這么一件事:
小學時,老師要求寫周記,韋東奕卻寫出這樣一段話:
可想而知,這樣的“怪”孩子,是很難被其他孩子接受的。
如果是普通父母,看到孩子這樣孤僻不合群,早就該焦慮擔心了。
但韋東奕的父母接受了孩子的不同,尊重了他的天性,讓他鉆進自己擅長且喜歡的領域內。
無獨有偶,韋東奕的恩師張永華,也是這么做的。
中學時,韋東奕常常會上課時,突然站起:
“錯了,太麻煩,我來講”。
這樣的孩子雖然聰明,但在老師眼里,難免會有些不討喜。
但張永華卻非常欣賞韋東奕的數(shù)學天賦,以及他那份赤誠和熱愛所打動,帶他做奧數(shù)訓練。
正是因為父母的引導,老師的賞識,擅長數(shù)學卻總分不高的韋東奕,最后才能被山大附中免試錄取。
這才有了后來那個拿下2次奧賽金牌,保送北大的韋神。
記得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這一生短的部分我不管了,我只想做好我這塊長板,然后再找別人的長板拼起來,這樣就一個高桶了。”
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成功的最優(yōu)攻略,不是要求十全十美,而是做到單點極限。
試想下,如果父母和老師,只把目光集中在他的短板上,比如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偏科……最后會怎樣呢?
一個孩子總是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上打轉,天賦和內驅力就會被慢慢消磨掉。
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世界上沒有那個在數(shù)學領域,閃閃發(fā)光的韋神,而是多了一個迷茫平庸的普通人。
在知識爆炸,社會分工精細的時代,指望孩子面面俱到,顯然不可能了。
即便可以,大多數(shù)孩子也會因為缺乏核心競爭力,泯滅與眾人。
因為一萬件事做得平庸,都不如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會把目光放幫孩子找到自己的長板,把目光鎖定在他的優(yōu)點上,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對的地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