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摘要] 北京中軸線文化內(nèi)涵博大精深,涉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以及都城營建實踐。北京作為遼、金、元、明、清五朝古都,遺存有兩條城市中軸線,一條是金中都城市中軸線,雖然地面上無建筑遺存,卻有800多年的歷史;另一條是由元大都營建時確定的城市中軸線,歷經(jīng)明北京城向南拓展、清北京城進一步完善、民國北京城的城市改造、新中國天安門廣場改造,成為有750多年歷史的城市中軸線。這條中軸線作為今日北京城市的脊梁與靈魂,仍呈現(xiàn)活態(tài)的文化遺產(chǎn)狀態(tài),正在積極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在這個過程中特別需要揭示其文化內(nèi)涵。為此,本文從現(xiàn)存活態(tài)的北京中軸線與都城的關(guān)系、中軸線遺留下來的歷史建筑,特別是建筑名稱和建筑匾額所提示的文化寓意入手,梳理其文化內(nèi)涵,提出“中正和諧”這一文化現(xiàn)象,作為北京中軸線文化內(nèi)涵的精髓。
[關(guān)鍵詞]北京城;中軸線;中正和諧;文化內(nèi)涵與精髓
[中圖分類號] G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2-4917(2020)04-0001-07
一、 北京有兩條中軸線
北京城有兩條中軸線,一條在今廣安門外濱河路,是金中都城市中軸線,距今有860多年,是北京地區(qū)第一次大規(guī)模營建都城——金中都留下的城市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南北走向,南起金中都城豐宜門,北止通玄門,主要建筑有豐宜門、龍津橋、宣陽門、應天門、大安殿、仁政殿、拱辰門、通玄門等。這條中軸線因地上建筑都已經(jīng)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只能通過歷史文獻和考古勘探找到其遺跡,一般人們很少提及和了解它。經(jīng)過北京市文物局對金中都遺址的努力保護和2004年西城區(qū)人民政府大量投入修建金中都公園,現(xiàn)在人們能夠在廣安門濱河綠化帶看到金中都宮城大安殿遺址以及白紙坊立交橋西魚藻池遺址等。其中大安殿遺址建有青銅紀念闕,魚藻池遺址立有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標識。最重要的是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撰寫了《金中都城魚藻池遺址簡介》將二者緊密聯(lián)系起來。侯仁之指出“金中都城宮苑遺址可見者,唯魚藻池一處?!隊I建西廂工程,于魚藻池以東約二百米,發(fā)現(xiàn)大型建筑遺址夯土層二處,南北相直,可以確定為金中都大安殿與大安門故址所在?!盵1]這條中軸線雖然歷史建筑遺存少,仍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是北京地區(qū)傳承中國早期城市中軸線的重要實踐,建筑規(guī)模和形式仿照了北宋都城汴京城中軸線,而宋都汴京城中軸線又傳承了北魏、隋唐以來中國古代都城中軸線的特點。這個特點就是以皇城、宮城,尤其是以皇宮大殿為中心,城市中軸線向南直抵都城正南門,向北直抵都城正北門,軸線不僅使都城、皇城、宮城布局莊重、大氣,一貫到底,而且將都城和展現(xiàn)皇權(quán)的重要建筑都安排在軸線上。另一條中軸線就是北京老城現(xiàn)存的城市中軸線,它是繼金中都城中軸線之后,重新規(guī)劃確定的北京城市中軸線,距今有750多年,是經(jīng)過元大都城創(chuàng)建、明北京城完善、清北京城提升、民國和新中國北京城進一步改造,成為我國現(xiàn)存最長、保存相對完整、設計理念神圣、更加體現(xiàn)中正和諧的城市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止鐘樓,全長78公里,已經(jīng)成為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資源所在、優(yōu)勢所在、魅力所在,成為人類城市規(guī)劃的經(jīng)典之作,成為北京城市看得見、摸得著,仍然起著城市文化發(fā)展脈絡的活態(tài)文化遺產(chǎn)。
二、北京中軸線的文化特點
北京中軸線正在推進世界文化遺產(chǎn)申報。2012年,北京中軸線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北京市主管部門和專家團隊開始起草申報文本,加強文物保護與環(huán)境整治。經(jīng)過專家團隊調(diào)研,主管部門初步確定14處歷史建筑:永定門、先農(nóng)壇、天壇、正陽門城樓及箭樓、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廣場、天安門、社稷壇、太廟、故宮、景山、萬寧橋、鼓樓及鐘樓。這些初步確定的歷史建筑已經(jīng)說明,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樓不是虛軸,而是由眾多歷史建筑群組成。我們常說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結(jié)晶,中軸線上這些建筑,每一處都有自己的文化特點或寓意,串聯(lián)起來,就成為北京都市規(guī)劃最富有文化內(nèi)涵的遺產(chǎn),成為支撐城市骨架的脊梁,展示中華文化的窗口。
在北京中軸線申遺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開始了解和認知北京中軸線。例如,北京演藝集團旗下的北京民族樂團為了向世人展示北京中軸線魅力,用民族管弦樂演奏 《中軸》 樂章,從永定門至鐘樓將北京中軸線分為八個樂章,即展示北京城門文化的“一城永定”;講述北京市井民俗的“壇根兒情”;展現(xiàn)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砥礪前行精神的“正陽雨燕”;頌揚華夏江山社稷的“天安九州”;彰顯皇家文化的“紫禁三和”;展示風花雪月的“春度景山”;聆聽水文化的“水潤萬寧”;奏響和諧之音的“鐘鼓和鳴”。八個樂章創(chuàng)意完全依賴對北京中軸線文化內(nèi)涵的了解和升華。為此,系統(tǒng)了解北京中軸線文化內(nèi)涵,對宣傳、展示北京中軸線十分重要。 由此,本文從南向北將北京中軸線上建筑文化寓意梳理如下:
1.一城永定,左右相安(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古代修建城池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城內(nèi)人的生活,永定門修建于明嘉靖年間,當時北方游牧民族不斷南下,尤其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變”,南下的蒙古部族對北京城周邊進行劫掠。由此,北京開始修建外城,永定門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修建的。永定門既是外城的重要標識,又是“城以衛(wèi)民”、期盼永遠安定的象征。永定門位于外城南城墻正中,同時成為78公里北京中軸線的最南端。當人們從城市南郊鄉(xiāng)間道路來到永定門前,看到城樓,就知道要進城了。這座城門的文化內(nèi)涵與北京的永定河、永定樓、永定閣、永寧閣一樣,追求的是天下永遠安定。在外城南城墻上,永定門居中,左安門與右安門東、西對稱,相互呼應,形成“一城永定、左右相安”的文化寓意,這也是人們對城市保障人們安定生活的一種祈盼。 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追蹤其文化淵源也是出自“城以衛(wèi)民”之說。
2.天子出巡,敬天厚土(天橋、天壇、先農(nóng)壇、市井民俗)。天橋既是明清北京帝都文化的標識,也是清末民初北京市井民俗文化聚集的場地。說是帝都文化標識,是說天橋修建于元明清三代,位居中軸線上,是天子南郊祭天、南苑狩獵必然經(jīng)過的橋梁。北京老城從正陽門到永定門直線距離是3公里,從明朝開始就修建有一條專門供皇帝行走的御路。說“敬天”,就是皇帝從皇宮紫禁城出發(fā),經(jīng)午門、端門、天安門、大清門、正陽門,一直到天橋后折向東去天壇;說“厚土”是指皇帝從正陽門出來,經(jīng)過天橋后折向西去先農(nóng)壇。古代天壇沒有東門、南門、北門,只在面向中軸線的西壇墻開兩門,皇帝去圜丘壇進西壇墻南門,名“圜丘壇門”;去祈谷壇進西壇墻北門,名“祈谷壇門”。同樣,先農(nóng)壇也是面向中軸線在東壇墻開兩門,皇帝去先農(nóng)壇進東壇墻南門,名“先農(nóng)壇門”;去太歲殿入東壇墻北門,名“太歲壇門”。當下,對古代社會皇帝“敬天厚土”的出行路線人們了解不多,需要進一步梳理和挖掘,可以古為今用,成為游覽中軸線的文化旅游資源;同時,對北京中軸線上的天橋、御道,以及天壇、先農(nóng)壇歷史文化又是一個整合,有利于整體了解天橋、天壇、先農(nóng)壇的歷史與文化。
北京老天橋的市井民俗文化是在清末和民國期間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天橋兩側(cè)形成了東、西市場,后期漫延到北至珠市口大街,東至金魚池,南至天壇、先農(nóng)壇壇墻根,西至香廠路。如今在地鐵8號線天橋站西出口新修復了天橋小廣場,有“四面鐘”“四面鐘”為北京老天橋,也就是天橋市場標識性建筑,原址在市場西南角,也就是先農(nóng)壇壇根,是民國后引入西洋風的建筑。因建筑頂端四面均有圓形的計時鈡,俗稱“四面鐘”。的建筑標識,周圍有青銅質(zhì)地的“天橋八怪”雕塑;在天壇北墻根外金魚池小區(qū),有北京著名戲劇作家老舍的塑像,以及他的代表作品《茶館》《駱駝祥子》《龍須溝》雕塑,在金魚池居民小區(qū)內(nèi)還有龍須溝遺址和小妞妞塑像等。
3.圣主當陽,崇文宣武(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正陽門是對元大都麗正門的文脈傳承,得名于明朝正統(tǒng)年間,文化寓意是“圣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2]。 正陽門素有“國門”之稱,是皇帝出巡、外來使節(jié)出入的都城之正門;正陽門左為崇文門,右為宣武門,是“左文右武”的象征。 正陽門的文化內(nèi)容十分豐富,北京人因其在皇城前面,俗稱其為“前門”“大前門”?!按蟆薄按髿狻笔钦栭T的特點,也是北京文化特點?!扒伴T樓子九丈九”就是說其城樓高大。正陽門由城樓、甕城、箭樓、閘樓、護城河、正陽橋以及牌樓組成。民國初年為了便于市民出行,正陽門城樓、甕城、箭樓進行了改造,留下最深刻的歷史烙印是正陽門箭樓成為觀景建筑,在箭樓后面修建了登樓梯道和觀景平臺,箭樓箭窗裝飾了水泥遮檐,墻體外延伸出水泥護欄以及西洋圖案,新建筑材料水泥的使用,標志著北京由古老城市走向現(xiàn)代城市。在這種變化中,新型建筑材料鋼鐵、水泥起到了引領(lǐng)作用。由此,正陽門箭樓的裝飾與法國巴黎用鋼材修建埃菲爾鐵塔表現(xiàn)為異曲同工。
正陽門是北京雨燕棲息地。北京人,特別是北京中軸線要講好雨燕的故事。1870年,一位英國科學家在北京采集到雨燕的標本,命名“北京雨燕”[3]。北京雨燕每年立秋日之前就開始飛向蒙古高原,然后南下,沿著天山北麓到達中亞,向南穿過阿拉伯半島,到達非洲最南端的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在那里越冬后,于次年清明前后開始飛回北京城,雨燕有驚人的毅力,上萬公里的飛翔不停歇,能夠在空中覓食、調(diào)節(jié)體力,最后準時、準確地回歸到正陽門城樓、箭樓,這種努力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也是北京人的特點和精神。同時,“燕”還是北京的歷史地名和文化標識,歷史上北京有燕山、燕水、燕京、燕民等稱呼,北京最早的先民可追溯到黃帝之后,為商人部落時部族崇拜物為玄鳥,有專家考證玄鳥就是燕子。
4.奉天承運,長治久安(承天門、天安門、長安街)。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最初稱“承天門”,是仿照應天(即南京)承天門建造的,是一座黃瓦飛檐三層樓式木牌樓[4],后改為城臺式建筑。承天門是封建社會皇權(quán)承天啟運、受命于天的標志性建筑。清順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臨下詔,重修承天門,工程竣工后改稱“天安門”,同時將皇城后門——北安門改為地安門,表明大清王朝希望天下安定,國泰民安。 天安門前為天街,兩側(cè)各有長安街,文化淵源于古長安,文化寓意是“長治久安”。在古代社會,每遇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重大慶典在天安門城樓舉行頒詔。頒詔時在城樓上設黃色宣詔臺,宣詔官員要朗讀昭文,然后由漆成金黃色的木雕鳳凰口銜詔書從天安門城樓上墜下,城樓下由禮部官員用雕成云朵狀的木盤承接。這個莊重、神圣的儀式被稱為“金鳳頒詔”,是明清兩朝在天安門城樓舉行的重大國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這里舉行,天安門成為新中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的重要標識。
5.以人為本,人民至上(正陽門與天安門廣場改造)。伴隨著清朝最后一個皇帝溥儀遜位,北京開始進入了民國時代,當時中軸線上發(fā)生的一件大事就是紫禁城變成了故宮,長安街被打通,正陽門甕城被拆除,便于市民出行。第二件大事是20世紀50年代天安門廣場改造,人民英雄紀念碑修建,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人民大會堂修建,突出了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人民當家做主的城市政治文化新主題。其中,人民英雄紀念碑記載著從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人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前仆后繼的歷史畫卷;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講述勞動創(chuàng)造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發(fā)展的真正動力;人民大會堂是人民代表商討國家大事的地方;裝飾一新的天安門城臺下,修建了人民觀禮臺;兩條醒目的標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jié)萬歲”;在天安門東西兩側(cè)的太廟、社稷壇也賦予了新的功能,太廟辟為勞動人民文化宮,社稷壇對市民開放為中山公園。在改造后的天安門廣場最體現(xiàn)人民當家做主的建筑是人民大會堂。據(jù)參加人民大會堂建設的北京城建集團老領(lǐng)導沈勃回憶,1959年9月9日凌晨,毛澤東主席來到大會堂工地,詢問建筑的名稱是什么,萬里說“大會堂”或“人大會堂”,毛主席與大家討論后確定叫“人民大會堂”。[5]
值得關(guān)注的還有天安門前、后的四座華表,它不僅是天安門的裝飾,更是古代社會老百姓對封建皇權(quán)監(jiān)督的一種祈盼。華表原型為“誹謗木”。傳說在堯舜時期,官宅或衙署前豎立木桿,可以通過在木桿上刻畫題寫意見,起監(jiān)督作用。進入封建社會,為突出皇權(quán),“誹謗木”演變?yōu)榈窨逃畜待?、祥云紋飾的漢白玉華表,成為皇宮正門前面的裝飾。華表上的望獸傳說為龍生九子之一的“犼”。犼形似獅子,好高處蹲守和瞭望。天安門前后四座華表在民間有著豐富的傳說,屬于老北京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天安門城樓前的一對華表為 “望君歸”,城樓后的一對華表為“望君出”,是古代社會老百姓對至高無上的封建皇權(quán)最樸素的監(jiān)督與祈盼。
6.左祖右社,端正莊嚴(端門、太廟、社稷壇)。在古代社會中,端門與天安門是一模一樣的城樓式建筑,只是兩座建筑位置分前、后,均坐落在中軸線上,是“天子五門”(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正中間的城門,也被稱為禮儀之門,文化內(nèi)涵豐富。端門突出“端”字?!岸恕庇袃蓚€含義,一是開端,事物開始、起點,明清皇帝出巡儀仗存放于此,皇帝出巡端門城樓正中懸有大鐘,出巡時鐘聲撞響,表示良好的開端;二是端正,即“端”有“正”“正中”之意,強調(diào)莊嚴中正。端門前有皇城兩門(大清門、天安門),后有宮城兩門(午門、太和門),前面是大清王朝、天下安定,后面是正午時刻,天下和諧;尤其是“端”與“午”組合,“端”為開始,“午”為正中;同時,“端”與“午”組合為“端午”,又是盛夏時節(jié),天象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易經(jīng)·乾卦》爻辭“飛龍在天”的吉祥卦象。
“左祖”為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右社”為社稷壇,今中山公園。 左祖右社為都城中軸線最經(jīng)典的左、右對稱,也是古代都市規(guī)劃的重要標識性建筑。作為古代社會重要文化遺產(chǎn)——北京老城中太廟和社稷壇,我們既要珍惜、妥善加以保護,同時中山公園(社稷壇)又是最早對市民開放的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是人民當家做主的一種體現(xiàn),其近現(xiàn)代文化內(nèi)涵亦應得到維護和傳承。
7.朱雀展翅,子午陽線(朱雀、午門)。午門是故宮(紫禁城)正南門,建筑造型不僅大氣、莊重,而且像一個巨人擁抱天地宇宙。戲詞“推出午門斬首”沒有事例,迎接勝利歸來的將軍、舉行重大國事活動有之。午門由于位于南北走向?qū)m城南端,又被寓為太陽子午線,突出城樓面南正中位置。北京故宮是按照天之四野劃分的方位,即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午門位于前,也就是南的方位,古年間還被稱之為“朱雀門”或“五鳳樓”(午門建筑體量為鳳凰造型,有一對雁翅樓)。由此,清華大學美術(shù)學院設計“中國公路零公里標識”(位于正陽門城樓南向中軸線上)就傳承了故宮設計的傳統(tǒng)文化理念,在“0”的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四個方位分別用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圖案標識。尤其是2019年通航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由于是沿著中軸線一直向南延伸,機場候機樓建筑采用金鳳凰造型,寓意朱雀展翅,飛翔大興。
8.中正和諧,內(nèi)和外安(太和、中和、保和、天安、地安、東安、西安)。故宮(紫禁城)前朝三大殿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為天地陰陽之大和;“中和”為致中和;“保和”為圓滿之諧和。位于北京中軸線上的“紫禁三和”講述的是中華文化精髓——“和”文化,體現(xiàn)的是中正和諧的城市特點和景觀。太和殿及太和廣場是“和”文化最大氣場;而“和”文化最高境界在于“中和”,也稱“致中和”,達到不偏不倚的境界,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保和”是“和”文化吉祥、圓滿的象征。三大殿與皇城四門(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在名稱上形成“內(nèi)和外安”,即宮城內(nèi)“三和”,皇城外“四安”,諧音“思安”。
9.前朝后寢,天上人間(紫微星、紫禁城、象天法地)。明朝修建紫禁城的時候,傳承的是象天法地的營建手法——天上有紫微垣、人間有紫禁城。古人認為,人間之上有天,天上也有管理者,即天帝,老百姓將其具化為玉皇大帝?;实圩苑鉃樘斓壑樱史Q“天子”,按照這個邏輯,天子是受天帝指派管理人世間的。由此,天帝居天之中紫微宮(天體紫薇垣),天子居地之中紫禁城,這里是人世間的中心。 依據(jù)天象,天上紫薇垣內(nèi)有15顆星宿,人世間紫禁城后寢宮也是15座宮殿,即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加上東六宮、西六宮,總計15座宮殿,這樣就形成了象天法地、天上人間的宮殿建筑布局,故宮(紫禁城)成為天地日月星辰在人世間的化身。
10.景仰萬春,江山永固(萬歲山、煤山、景山)。景山筑于明代,是明朝永樂年間修建紫禁城時采取“挖湖堆山”的造園手法,利用挖紫禁城護城河的泥土在紫禁城后面堆積成靠山,被視為大明江山的 “鎮(zhèn)山”,稱“萬歲山”或“萬壽山”。明代景山還有“煤山”的俗稱,是因在北方游牧民族圍困京城時老百姓對外講,景山下面是由煤層堆積而成,整座城市或?qū)m城燒火做飯,包括冬季取暖不成問題,以此堅定守衛(wèi)京城的信心,屬于北京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清朝初年將明代“萬歲山”改名稱為“景山”。清朝不僅改了名稱,對景山園內(nèi)建筑景觀也進行了全面梳理,例如在山前修建綺望樓;山后重建壽皇殿并將其建筑位置精準地放在中軸線上;最為經(jīng)典之作是清朝乾隆年間在山頂修建五亭,準確說是五座亭式佛堂建筑,內(nèi)置“五方佛”,藏傳佛教稱“五方贊”。 景山五座亭式建筑以萬春亭居中,為正方形,體量最大,建筑樣式為三重檐黃琉璃瓦;萬春亭兩側(cè)為綠琉璃瓦黃剪邊、重檐八角的亭式建筑,分別為富覽亭、周賞亭;再外兩側(cè)為藍琉璃瓦重檐圓形的亭式建筑,分別為輯芳亭、觀妙亭。五座亭式建筑將北京中軸線上左右對稱、中正和諧推向極致。
景山還是北京城的制高點,山高457米,萬春亭高174米,總高度631米。站在萬春亭向南眺望,可以看到故宮中軸線上宮殿屋脊一層層猶如龍脊,卻看不見宮內(nèi)人的活動,私密性很強;站在萬春亭向北展望,可以看到中軸線北端高大的鼓樓和鐘樓,整座城市在暮鼓晨鐘統(tǒng)領(lǐng)下,炊煙裊裊,景象和諧。今日用望遠鏡再向正北遠處看,景山與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中的仰山,以及遠處的燕山山脈連成一線,仿佛能感受到從燕山奔騰而來的龍脈。
11.一橋萬寧,水穿京城(海子橋、萬寧橋、澄清閘)。北京中軸線上最古老的建筑為萬寧橋,也被稱為“中軸線上第一橋”。萬寧橋在元代俗稱“海子橋”,因其西側(cè)什剎海水波浩渺而得名;又因橋位于皇城后門,被老百姓俗稱為“后門橋”。萬寧橋為石拱橋,橋身、橋欄莊重大氣,雕刻古樸富有生氣。萬寧橋名稱的文化寓意是江山永固,萬年永寧。此橋位于大運河的重要節(jié)點——澄清閘東側(cè)。萬寧橋與京杭大運河杭州城北的拱宸橋遙相呼應,拱宸橋向著北方、天子;萬寧橋在京城中軸線上,預示京城江山社稷永固。萬寧橋與中軸線南段的天橋南北呼應,體現(xiàn)天南地北、天高地矮的北京城傳統(tǒng)建筑文化,即天橋高拱,萬寧橋平緩,由此在適應現(xiàn)代城市軌道交通時天橋被拆除,萬寧橋有幸保存下來。在萬寧橋東、西兩側(cè)還有四只石螭,是一種四腳爬行怪獸,用于鎮(zhèn)水,又被俗稱為“鎮(zhèn)水獸”。什剎海的水通過萬寧橋流入玉河,由此形成藍綠交織、水穿京城的景觀。萬寧橋還有豐富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例如“火燒潭柘寺,水淹北京城”的傳說俗話說水火無情。傳說在萬寧橋下有一塊漢白玉石匾,豎著刻有“北京城”三個字,每當北京城雨季,地下水位上升到“北京城”石匾時,北京城就要防止洪澇災害了;同樣在潭柘寺內(nèi)伙房灶臺前也有一塊漢白玉石匾,豎著刻有“潭柘寺”三個字,每當燒火做飯的火苗竄到“潭柘寺”石匾時,潭柘寺就要警惕火災的發(fā)生。,以及橋下石鼠與正陽門外石馬組成子午線的傳說等。
12.鐘鼓齊鳴,和諧之聲(鼓樓、鐘樓)。 鼓樓、鐘樓為古代社會中的“歲時”建筑,鐘鼓之聲負責統(tǒng)領(lǐng)全城開關(guān)城門,規(guī)定作息時間,其方式是: 戌時為“定更”,擊鼓鳴鐘,城門徐徐關(guān)閉,交通斷,凈街;二至四更鳴鐘不擊鼓;寅時“亮更”擊鼓鳴鐘開城門,通行人。鐘樓保存有明朝永樂年間鑄造的大銅鐘, 每次撞鐘有特點,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再十八,撞擊兩遍,為108聲。鐘樓還有鑄鐘娘娘的傳說,與鐘樓附近的鑄鐘娘娘廟一起構(gòu)成老北京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鼓樓在前,為陽;鐘樓在后,為陰。在鐘鼓樓周圍是大片的四合院落,古年間鐘鼓齊鳴構(gòu)成北京老城最和諧宜居之地。
三、 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內(nèi)涵與精髓
在北京中軸線上“中”與“和”是文化精髓?!爸小敝v究中心、中正,“和”強調(diào)中和、和諧。北京中軸線雄踞城市正中,既是城市左(東)、右(西)的中心,貫穿城市南北的脊梁;又是太陽子午線的象征,統(tǒng)領(lǐng)天地日月運轉(zhuǎn)、春夏秋冬軌跡變化,成為城市的魂魄,展示出天、地與人莊重、大氣的城市規(guī)劃設計理念。人們將這種文化現(xiàn)象稱之為“尚中”,也就是中國的“中”,其形態(tài)是由方正的宮城(紫禁城)和中間穿過的軸線組成漢字“中”。“尚中”使遠古先民確認自己在天地之中,是中央之國。而北京老城以故宮為核心,前(南)后(北)起伏、左(東)右(西)對稱、整體布局猶如棋盤狀,展現(xiàn)出一種吉祥、寧靜與和諧。清初來北京的“腦木汗”大和尚認為整座北京老城與藏傳佛教壇城相似,是吉祥之地。這種中正與和諧的文化內(nèi)涵集中展現(xiàn)在中軸線核心段,也就是故宮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名稱上。故宮在明清兩朝被稱為紫禁城,是仿照天宮紫薇垣在人間修建的。當時突出皇帝統(tǒng)治人間是奉天承運,由此,天安門在明朝稱“承天門”,太和殿被稱為“奉天殿”,當時前朝三大殿分別的名稱是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到明朝嘉靖年間改名稱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文化寓意有變化,增加了中華傳統(tǒng)道家文化;到了清朝初年文化內(nèi)涵又再次升華,這就是與中華“和”文化融合,三大殿分別改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被稱為“紫禁三和”。其中,太和是指天地、陰陽之大和。天與地是對立統(tǒng)一的,陰與陽也是對立統(tǒng)一的,這不僅是道家思想的淵源,也是中華先民的世界觀和哲學的辯證法展現(xiàn),因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都是對立統(tǒng)一的;對立是矛盾,統(tǒng)一是和諧,中華民族在“和”文化中非常重視“和而不同”,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和共生,和諧共榮。在太和殿之后是中和殿,“中和”是中華儒家文化的精髓,境界為“致中和”,也被人們稱為“中庸”“中道”“中觀”。中和殿之后是保和殿,“保和”是吉祥、圓滿之和,是佛教與中華文化融合后的一種境界,《易經(jīng)·乾卦》篆詞中提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庇纱?,我們可以看到,中華“和”文化是多么豐富多彩與博大精深。同時,我們也能感覺到北京中軸線跳動的生命曲線,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
遼、金、元、明、清的北京不僅開始成為政治中心,中華南北文化融合也在這里得到充分展現(xiàn),特別是元大都的開放包容、明北京城中原文化北上與清王朝北方山林、草原文化并肩南下,進一步促進了中華多民族、多種宗教文化的融合。這種文化的融合是相互吸收和借鑒的,進一步抬升了中華民族多元一統(tǒng)的文化精神和理念。這種文化融合在中軸線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xiàn)。北京中軸線,不僅 “尚中”,而且“中”與“和”的組合更是一種提升。其中,“中”是“和”的基礎,“和”是“中”的展現(xiàn),兩者形成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在中華文化中,“中”講居中、正中、向心、凝聚,“和”講親和、仁和、和諧、和平。“中和”是中華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是中國人的一種待人處事方法,或稱生活方式。儒家經(jīng)典《禮記·中庸》這樣論述“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白話文就是人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叫作“中”;表現(xiàn)出來以后符合節(jié)度,叫作“和”?!爸小笔侨巳硕加械谋拘?“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這種“中和”文化本質(zhì)是中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突出表現(xiàn)在紫禁城中和殿內(nèi)“允執(zhí)厥中”匾。這塊匾的文化思想是昭示帝王的言行要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符合“中庸之道”或稱“中正之道”。這一思想繼承者是雍正皇帝,他在養(yǎng)心殿中置放“中正仁和”匾。“中正仁和”是雍正從乾清宮搬到養(yǎng)心殿后所題寫,從題匾內(nèi)容來看是他對自己行為準則的要求,是座右銘,體現(xiàn)的是中華儒家的治國思想,即“中庸、仁愛”之道。而我們今天傳承“中正”,就是要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傳承其公平、正義之思想。
北京中軸線不僅位居城市正中,而且前后建筑呼應,左右建筑或空間布局明朗而對稱,形成對中軸線的拱衛(wèi)。由此,北京中軸線不僅“尚中”,而且強調(diào)中正。這是不同于河南嵩山天地之中文化遺產(chǎn)所揭示的自然現(xiàn)象,是中華“尚中”文化思想的進一步升華。中正和諧的思想在北京中軸線上得到了實際應用和充分的展示。例如,以故宮三大殿為核心,向南,從正陽門到永定門,長長的御路是“中”,而永定門、正陽門是“和”,御路是皇帝出巡專用通道,是皇權(quán)威儀的展示,是中正、凝聚、向心;而永定門彰顯的是“永遠安定”的文化寓意,正陽門昭示的是“正陽時光、萬國來朝”的文化寓意,均是對城市、社會、國家繁榮、富強、和諧的祈盼。天安門及廣場也是一樣,由奉天承運的理念到天下安定的祈盼,文化寓意中既有“尚中、中正”的文化思想,又有“安定、和諧”的文化理念,是社會秩序和諧的一種文化展現(xiàn)。20世紀50年代,經(jīng)過改造,天安門廣場這組建筑群的寓意由封建皇權(quán)至上變?yōu)槿嗣癞敿易鲋?,文化主題雖然變了,但中正和諧的文化精髓沒有變,人民英雄紀念碑、國旗、天安門城樓仍舊是莊嚴、中正文化的展現(xiàn),而曠闊的廣場、對稱的國家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仍然是左右和諧的空間與建筑布局,包括原來的左祖(太廟)右社(社稷壇)變?yōu)橹猩焦珗@和勞動人民文化宮,既保留了古代建筑文化遺產(chǎn),又給現(xiàn)代人們社會生活提供了新的空間,仍然是古今和諧的展現(xiàn)。由故宮三大殿沿著中軸線向北也是一樣,景山居中,為整座城市的中心點和制高點,有中正、凝聚的文化寓意,尤其是五座左右對稱的亭式建筑將北京城“中心明顯、左右對稱”推向極致;而整座山體是和諧的,尤其是與故宮(紫禁城)是和諧的,成為故宮“前有照、后有靠”的靠山,布局完美和諧。再向北,鼓樓在前,鐘樓在后,中間有百米小廣場連接,由南向北是中正,而鐘鼓樓與周邊的院落是和諧的,古年間,鐘鼓之聲引導人們?nèi)粘龆?,日落而息,具有統(tǒng)領(lǐng)作用。當下,鐘鼓樓地區(qū)低矮的院落與高大的鐘鼓樓是和諧的,經(jīng)過疏解、治理,特別是環(huán)境治理,這里將成為北京老城最典型的和諧宜居之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