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品讀《道德經》


牟林

2019/7/7

過去多次瀏覽過《道德經》,沒有靜下來細讀,對其內容總是不甚了了。退休了,雖然帶孫孫還是挺忙的,心卻閑下來許多。沒事翻來品讀,倒覺得蠻有滋味,就順手把些許體會也記了來。

上篇: 《老子》其文

《道德經》又稱《老子》,這本書講了兩件事,一個是天道,即自然之道。一個是人道,即做人之道。天道,又叫“道”,人道又叫“德”。而老子重點講的不是“天道”而是“人道”。我以為他講天道,其目的是為講人道尋找最堅實的根據(jù),他的基本思想是: 人是自然的產物,人道必須服從天道。所謂“德”就是符合天道的人道。

一般認為《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從第三十八章開始說“德”。我讀了之后覺得未必,甚至連這章節(jié)可能都是后人重新整理的,標點是后人加的,順序未必是老子原來的模樣。所以我把我認為是說天道的部分和說人道的部分分別重新集中整理了一番。

第一章: 天道

天道是什么呢?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如果可以給“道”下個定義的話,那就不是永恒的自然之道了。“名可名,非常名?!币馑际?,如果可以給道的形式一個名稱的話,那就不是一個恒常的道的形式了。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币馑际?,有種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它無聲無形,不依靠任何其它事物而獨立存在,循環(huán)運行而永不衰竭,它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的母親。我也說不清楚道不明白它是什么東西,姑且叫它“道”好了。老子又引入了兩個概念“無”和“有”,并給它們下了定義“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奔窗烟斓氐拈_始叫做“無”,生成萬物的母親叫做“有”。如何才能體察到“道”呢?“故”即根據(jù)“無”和“有”的定義,老子給了兩種方法“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蹦蔷褪且棺约禾幱凇盁o(天地之始的混沌狀態(tài))”的狀態(tài)才能體察“道”的內容的玄妙,處于“有(萬物之母的生產狀態(tài))”的狀態(tài)才能體察“道”的形式的幽深。老子總結到,說了半天,這兩者都是同一個東西不同稱謂罷了,都可以稱之為“玄”。他無限感嘆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認為“道”雖然不可名狀,難以言表。但用他所給的兩種體察“道”的方法還是可以了解道的一些性質和特征的。比如他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意思是,“道”空虛,但它的作用卻沒有極限。他感嘆說,像深淵一樣看不到它的真容,似乎它又是萬物的本源。老子用擬人化的手法描述道說,“道”主動地它收斂了銳氣,解開了紛雜,調和了光芒,混同于塵垢。老子進一步感嘆說,它深湛難知??!像是時刻若有若無地存在于萬物之中。我不知道它是由誰生發(fā)而出的,好像在天帝出現(xiàn)之前它就已經存在了。我理解,這里的“帝”并不能說明老子認為有一個神格的“天帝”存在,只是一種借用罷了。就如我們有時發(fā)出一聲感嘆“上帝啊!”之類,并不真的以為有個上帝存在。我以為,老心里的“道”是沒有情感的物理化的存在,所以他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碧斓剡@里代指“道”,即“道”無所謂仁慈,所有事物在“道”那里就等同于用芻草扎成的狗。為了進一步說明“道”的性質“虛空”,他舉例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睔w納起來就是“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即只有“使其無(虛空),方能有用之利?!边@就是“無”和“有”的依存關系,“無”包含著“有”,無中生有,有歸于無,循環(huán)往復,生生不息。

他在《道德經》里,時時列舉生活的常見實例,比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眮碚f明美丑、善惡、有無、難易、長短等事物都是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是“道”的性質的一種表現(xiàn)。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狈矗粦撏纳x地理解成反復或回到,實際指矛盾運動,它就是“道”的動力。弱,即柔弱,他說它就是道的運用。天下萬物產生于形而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于形而上的無形質。老子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沖氣以為和?!痹诶献舆@里?!耙弧逼鋵嵕褪恰暗馈?,一生二的“二”就是“陰陽”。陰陽是僅次于“道”的哲學概念,陰陽相互依存,相互斗爭,相互轉化,這是一切事物產生、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動力,也就是“道之動”。

為了幫助人們體察“道”的性質與特點,老子大量地使用生活中的事物做比喻或象征。比如“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惫壬?,就是形容“道”像山谷一樣空虛且神妙莫測。老子認為“道”就是締造生命的神秘母體,就像生命的出口,可謂天地的根源。它如絲如縷、連綿不絕又難覓行跡,其作用卻無窮無盡。老子喜歡用水比喻“道”,他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币馑际恰八谋宰罱咏凇馈薄暗馈毕袼粯尤岷汀⑻幭?、不爭、綿延不絕。

老子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老子說“道”有三無: 無色、無聲、無形,即人的感官是無法感知的。且這“三無”不可分辨,渾然為一,它外顯卻不明亮,內隱卻不晦暗。它延綿不絕,不可言其狀,最后歸結為一種超物理性的存在。他把這種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象的形叫做惚恍。他形容說,迎接它吧,卻看不見它的開頭;追隨它吧,卻看不見它的末尾。他告誡人們要遵循古已有之“道”,用來駕馭今天的萬事萬物,才能認識宇宙的本始,這就叫做大道的法則。

不難看出,老子說的“道”就是那個產生萬物又推動萬物運動、變化、發(fā)展的那個我們熟知的“自然規(guī)律”。老子認為“道”的性質和特征表現(xiàn)為運動、永恒、綿延、虛空、守雌、柔弱、質樸、敦厚、居下、寧靜、恍惚、無形、無聲、無色、無名、無為、變化、玄妙、神秘、深不可測。

然而老子還有一句更重要的話“道法自然”,這才是整個《道德經》的精髓。自然,就是本來的樣子。沒有誰可以產生“道”?!暗馈钡拇嬖谇易裱姆▌t就是自然。自然,才是老子哲學的最高境界。在老子那里,沒有一個具有神格的存在先于自然來設計“道”和其它一切,世界就是一個物理性的存在,決定這個存在的法則就是“道”,“道”其實就是那個“自然”!

第二章:人道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痹诶献涌磥?,宇宙就是自然,人就是自然之子,人道自然服從于天道,即“德”服從于“道”?!暗馈庇弥谌耍礊椤暗隆?。應該說,這才是《道德經》全部的內在邏輯,也是該文的主旨。

第一節(jié) 老子論德

老子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以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边@是老子在《道德經》中首次提到“德”。由于“道”奧妙深邃,“德”也奧妙深邃,故老子叫它“玄德”。什么是“玄德”呢?老子巧妙的用了一串問來說明,那就是身心合一而不離、專氣致柔如嬰兒、滌除玄覽而無疵、愛民治國無以智、抱樸守雌而不移、明白四達而無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段話,把“德”一下子推高到至高境界“玄德”,而“德”性無一不是天道的秉性。

老子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崩献舆@段話進一步講“孔德”即“大德”是個什么樣子。他說,大德以道的容貌為容貌。所以,接著他不說“德”只說“道”。“道”是什么樣子的呢?他說“道”作為一種存在,恍兮惚兮中,似乎又有形有物。深遠幽暗中含有精微之氣。這精微之氣十分純真實在。自古及今,它從未泯滅,可用它來審視世間萬物的初始。我是如何來體察萬源之始呢?就是靠這精微之氣。

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边@段話,本文已經截尾用過一次??雌饋硭窃谡摗暗馈?,但最后四個“法”點了題,其實說的是“德”與“道”的關系。由于這種關系,老子繼續(xù)“以道論德”他說要勉強地形容“道”的話,那就是“大”即廣大。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深遠無際,深遠無際而又返歸本原。他提出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人)也大。宇宙中這四大,人是其中之一。這里,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并列為四大,說明老子的思想是以人為本的。他對人做了充分肯定,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由“法”的傳遞性,說明人只要遵從“道”,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這就是“德”,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我以為,他這種對人和自然關系的深刻認識是超越時空。他洋洋五千言都是“說給‘人’聽的”,表現(xiàn)了老子悲天憫人的崇高情懷。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這里老子繼續(xù)說明“道”和“德”的關系,在功能上它們還是有區(qū)別的。對萬物而言,“道”創(chuàng)生它,“德”畜養(yǎng)它,物賦其形狀,各種力量的相互作用促其成長。因此,萬物(包括人)無不尊崇“道”而重視“德”。之所以如此,這不是尊崇誰的命令的結果,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道”創(chuàng)生萬物,“德”蓄養(yǎng)萬物,進而成長、培育、安定、成熟、滋養(yǎng)、庇護萬物。但卻不予占有,不自恃有功,不加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這里再次提到“玄德”,即“德”最高的秉性和“道”一樣,生養(yǎng)萬物如此大的功勞,卻不主宰、不干預、不居功,一切順其自然。這就進一步為他論述圣人的德性奠定了邏輯基礎。

老子說“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攫鳥猛獸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嬰兒兒生殖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崩献影褢延猩詈竦滦缘娜吮茸鲖雰骸雰杭冋?,百毒不侵;筋骨弱而有力,精氣充盈;嗓音哭而不啞,和氣醇厚。他特別就“和”發(fā)出議論,和叫做恒常,知恒常叫做明智。他筆鋒一轉說,貪圖享受叫做災禍,被欲念操縱叫做逞強。事物壯盛就會衰老,這叫做不合常道,不合常道就會終結。

第二節(jié). 老子論做人

老子說的“德”表現(xiàn)在做人方面就是修身養(yǎng)性之道,也即做人之道。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他說,擁有最高修養(yǎng)的人就如同水。水善于滋養(yǎng)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處在眾人厭惡之地,所以水境界很接近于“道”。這類人,之所以能“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标P鍵就在于它“不爭”,也就不會引來責怪和怨恨。老子的意思是,修身養(yǎng)性達到“水”的境界的人就是“上善”。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根據(jù)“道”的特性講功成身退的道理。他說,自滿自驕,不如適可而止;尖銳之器,難以長時間保持。黃金碧玉堆滿廳堂,無人能長久守住它們;一個人若富貴且驕慢,那是自取其禍。功成名就了,就應急流勇退,這才合乎天地自然之大道。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边@是在告誡人們不要沉迷在物質享樂里。五彩繽紛的花花世界會讓人致盲;五音嘈雜的管弦之聲會讓人失聰;滋味不一的各類美食會讓人口不辨味;縱情騎馬射獵會讓人神志狂亂;奇珍異寶會讓人做出失德舉動。因此,圣人只求吃飽而不追逐聲色之犬馬,所以應該摒棄物欲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老子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這段話講如何正確對待寵與辱。與我們常言的寵辱不驚并不矛盾。寵辱不驚的意思是一種坦然的態(tài)度,不因受寵而自得,不因受辱而自卑。老子更進一步,受寵和受辱一樣都是卑下的,隱藏著禍患,因此要像大禍臨頭一樣重視它,才可以避開禍端。承受禍患的是身體,所以要減輕或避免禍患的傷害需要有健強的身體,因此他提出“貴身”這個概念。他甚至把“貴身”提高到這樣的高度:如果一個人為了天下而重視自己的身體,那么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給他。那么“貴身”與我們的“舍身取義”是否矛盾呢?也不矛盾?!百F身”不意味著貪生,它是修身的一部分。修身養(yǎng)性這個詞中,修身的含義本身就包括養(yǎng)性(身體承載的精神部分),為了“大義”而舍身是貴身的最高境界,也是修身養(yǎng)性的最高成就之一。

老子說“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老子善用比喻手法,他說古時候修身養(yǎng)性達較高境界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一般人難于理解。因此只能勉強形容他——他小心謹慎,好像冬天涉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好像防備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樸實,好像渾濁的河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出現(xiàn)生機?他最后歸結為,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舊存新。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边@段話的主旨是告誡人要按照“虛空”“靜謐”的“道”的特征修身養(yǎng)性,盡力使心靈虛空到極點,靜謐到極點。如此,萬物一齊生長,可以從中觀察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萬物繁茂,各自回歸其根本?;貧w根本叫做寂靜,寂靜就是回歸根本狀態(tài)。回歸根本狀態(tài)叫做永恒,了解這種永恒就叫做明智。不了解這種永恒就會妄為,就會帶來災難。認識了永恒才會大度包容,大度包容才能大公無私,大公無私才可能君臨天下,君臨天下才合乎自然,合乎自然才算得道。得了道才能長久,終身免于危難。這里翻譯成君臨天下,不是指統(tǒng)治天下,而是指達到一種至高的境界。

老子說“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馁?,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崩献佑蒙⑽陌愕恼Z言描述他享受得到“道”的那種渾然忘我的狀態(tài)。他先舉了兩對對立的概念:順從與違拗,善良和丑惡。他的意思是看起來差別很大的事物,真的差別就那么大嗎?在得“道”的他的眼里它們應該是渾然一體的。雖然眾人都害怕的事物,我也心存畏懼,但我與眾人是不同的。為了說明這一點,他寫了幾種“人我對比”的場景——遙遠廣袤啊!像是無有盡頭。眾人興高采烈,就像去赴豐盛的宴席,就像去登春天里的高臺。只有我淡泊寧靜,沒有萌發(fā)欲望的兆頭,如同嬰兒還不會發(fā)出笑聲;我一副疲憊的樣子,似無所歸宿。眾人都有余財,唯獨我匱乏。我只有一顆愚人的心啊!俗人都光輝自炫,唯獨我昏昏沉沉;俗人都明明白白,唯獨我渾渾噩噩。就像那茫無涯際的大海,飄泊而無處停留。世人都精明靈巧,唯獨我愚昧而笨拙。我唯一與人不同的是我得到了“道”。一般人以為老子真的認為“俗人昭昭,我獨昏昏”,其實應該反過來理解。得到“道”(擁有“玄德”)的人心地才是昭昭澄明的,而自以為得到一切名利的人才沉迷于物欲中昏昏迷迷,他其實表達的是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tài)。

老子說“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边@一段話充滿了生活的辯證法——委屈才能保全,彎曲才能伸展,低洼可以盈滿,破舊才會更新,欲望少反而收獲多,欲望多了反而迷惑。他提醒人們,有道的人以“道”作為天下范式。不自我顯擺,不自以為是,不自吹自擂,不自高自大。這段話最能反應老子思想的是“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p>

老子說“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边@段話是上一段的繼續(xù)——踮腳的人站不穩(wěn);跳躍的人走不遠。顯擺的人反而顯擺不成;自以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顯;自吹自擂的人得不到承認;自高自大的人難以成長。從“道”的角度來衡量,就像令人厭惡的殘羹剩飯和身上丑陋的贅瘤一樣,所以有道之人決不會這樣做。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崩献訌娬{的是,認識自己比認識別人更重要。與戰(zhàn)勝別人比能戰(zhàn)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人要知足,要堅持、不離開適于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尤其他的“死而不亡者壽”把人生觀和價值觀推高到一個極致的境界——長久的活著不等于長壽,為人類留下永久的精神財富才是真正的長壽——永垂不朽。

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崩献痈嬲]修德的人,修德行為本身也要遵守“道”做到“無為”“無以為”,要去掉功利心,不刻意為修德而失去本性,不要有過分的“有以為”,否則會適得其反。他對推行德、仁、義、禮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喪失了道,才講求本性;丟失了本性,才講求仁愛;失去了仁愛,才講求正義;失去了正義,才講求禮儀。他說,禮儀是忠厚誠實的社會風氣衰落的產物,也是禍亂的開始。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也是愚昧的開始。因此,大丈夫立身厚重,而不喜輕??;追求樸實,而不尚浮華。所以要舍棄淺薄虛華,保留厚重樸實的本性,修身養(yǎng)性只需遵從自己的自然本性就是。

老子說“上士聞道,僅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崩献又赋錾现邢氯N資質的人聽說道的不同反應——努力實踐,將信將疑,大笑不已。老子調侃似的說,不被下士嘲笑,就不足以稱為道了。所以立言的人曾說: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進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峽谷;潔白好似黑垢;廣大的德好似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質樸而純真好似污濁。最方整的東西沒有棱角,最大的器物往往最晚完成,最大的聲音幾乎沒有聲音,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象。大道總是潛隱不露,沒有名稱。只有大道善于幫助一切成事。不過,千萬不要以為老子的意思是即便光明也要“裝著”暗昧,一切自然而然就好。否則又落在“功利主義”的泥潭中了。

老子說“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這段話是講“損”與“益”的辯證關系——人們最厭惡淪為孤家、寡人、仆下,而王公卻樂于稱孤道寡。所以一切事物,有時是受損反而獲益,有時是獲益反而受損。別人教我的,我也用來教導別人。蠻橫霸道的人難得善終,我把這句話當做施教的指導思想。

老子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焉?!边@段話表明了老子的生死觀和養(yǎng)生觀: 人總是要死的。他用數(shù)據(jù)說明(這數(shù)據(jù)表明當時的平均壽命的確很短)過于看重養(yǎng)生反而不得長壽。遵道而行,無為養(yǎng)生反而長壽。至于他形容的猛虎不傷、刀槍不入,也只是一種夸張罷了,表達老子對能正確對待生命的人的贊許。

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于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這段話講柔可克剛的道理——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夠穿行于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中。無形的力量能夠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我由此懂得了無所作為是有益的。不用言辭的教化,無所作為的好處,天下很少有人能做得到。柔弱的和無有的都是指“道”。說白了,就是無為無不為,老子反復闡明這個道理。

老子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币馑际牵u與身體,哪個更值得珍惜?生命與財富,哪個更重要?獲得與喪失,哪個更有害?所以,過分地追名逐利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過度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慘重的損失。懂得滿足就不會受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這樣才能長久生存。老子旨在教導人們不要過分看重名利,不要過分在意得失,要懂得適可而止,知足常樂。

老子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崩献舆€是在講生活中的辯證法,這是老子最擅長的。他說,你看“道”,完美意味著不足,充盈又好似虛空。剛直好似彎曲,靈巧卻仿佛笨拙,雄辯好似木訥,但它的作用卻無窮無盡。疾走能克制寒冷,安靜能化解炎熱,所以清靜無為可以作為天下的準則。

老子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崩献右愂鲆粋€“小道理”習慣于先說“大道理”。為了說明如何做才能保證終身平安,他先告訴人們要去了解萬物的根源。知道了根源也就能認識萬物;認識了萬物也就把握住了其本源。根據(jù)這個大道理,堵塞嗜欲的孔穴,關閉貪婪的門徑,才能終身不受苦累;反之打開嗜欲的孔穴,用欲望去操縱世事,會終身不得安寧。察見細微叫做明;持守柔弱叫強。用目光照外察內,就不會給自己帶來災殃,這叫做遵循常道。

老子說“天下皆謂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恒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器長。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舍其后且先,則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建之,如以慈垣之?!崩献酉冉忉屨f,天下人都說我講的“道”太大了,似乎不像任何具體事物。正因太大,才不像嘛。如果它像,也就變得渺小了。以下老子講比較具體的三件事——我有三件法寶,固守且小心珍藏著。第一件是慈愛,第二件是儉約,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對人慈愛,所以能產生勇氣;有了儉約,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結果卻在眾人之前。如果舍棄了慈愛,而一味地好勇斗狠;舍棄了儉約,而一味地鋪張浪費;舍棄了甘居人后,而總是站在眾人前面,就會走向死亡。慈愛的人,用來作戰(zhàn)就能獲勝,用來防守就能鞏固。大概老子講到這里情緒激昂起來,也顧不得自己說過的“天地不仁”之類的論斷了,故以“上天要救助一個人就用慈愛來呵護他”來做這段話的結語。既然“不仁”,又何以“慈”呢?原來“道”是不仁而仁,不慈而慈。

第三節(jié). 老子論圣人

圣人,在《道德經》中指完全領悟“道”的真諦的人,是具備“玄德”的人,是上善之人,是教導天下人的人,是天下人學習的楷模。老子自己便是圣人的代表。

老子說“不出于戶,以知天下;不窺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彌遠者,其知彌鮮。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痹诶献涌磥?,圣人的悟性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圣人,不出門戶,便知天下諸事;不望窗外,就知寒來暑往。出門越遠,反而悟道越少。因此,圣人不必親歷就能推知事理,不必親睹就能明察秋毫,不必刻意去做就能成就功業(yè)。他要說的意思是,圣人就是以“道”求“道”,無為而得“道”??梢?,圣人之所以叫圣人,他天生就有通天徹地的能力,他與生俱來地和“道”融為一體。這段話,很容易被后人解讀為“唯心主義”。其實,這和開篇他指出的以“無“和“有”兩種狀態(tài)體察自然之道是一致的。文章中,老子列舉了一系列天地和人際的例證,說明他的思考是在觀察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本段文字重在描寫處于思考狀態(tài)的圣人悟出大道的那種通天徹地的心理感受,妙不可言姑且言之罷了,與唯心主義毫不沾邊?!捌涑鰪涍h者,其知彌鮮。”之句只在應和“以‘道’求‘道’無為而得‘道’”的思想。出門遠行求“道”有刻意之嫌,不合于“道”。當一個人在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和人生閱歷之后進入一種近乎“冥想”的思維狀態(tài)時,往往會有一種感覺,一切存在都是自己思維的結果,如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一樣。其實,這是對一種極致的思維狀態(tài)的描述,好像宇宙中只有“道”與“我”,并不代表說話人真的否定觀察、體驗和實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老子說“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笔ト巳绾翁師o為之事和行不言之教呢?按老子的觀點,那就是聽任萬物生長而不加以干涉。生萬物但不據(jù)為己有,育萬物但不仗恃己力,成就萬物而不自居有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離開他。注意,老子反復強調這一觀點,在不同段落都有這樣的說法。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边@段話意思有些跳躍,先說“天地不仁”,所以圣人不仁。圣人是天地(“道”)的化身,自然也把百姓當做祭壇上用草扎成的狗,讓他們自生自滅,這樣反而能激發(fā)人們的生命活力。再把天和地之間比喻成風箱,說它它內部空虛,但是永不匱乏;它越鼓動,就越產生更多的風。最后說一個人說話太多,往往使自己走投無路,倒不如像風箱那樣保持內心的虛靜,將話放在心中。

老子說“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老子善于用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小事來說大道理。本段話他先說,善于行走的不會留下痕跡;長于言談的沒有任何瑕疵;善于計算的不必借助于籌碼;善于關閉門戶的,不用木閂別人也打不開;善于打結的,不用繩索別人也解不開。再說,圣人善于人盡其才,因而沒有無用之人;善于物盡其用,因而也就沒有無用之物。這叫做藏而不露的智慧。進一步說,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不善人則是善人的借鑒。不重視自己的老師,不珍惜自己的借鑒,即使是聰明人,也會變糊涂。這就是精微玄妙的道理??芍^層層遞進,由淺入深。

老子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崩献佑^念中的圣人就是這樣做的——深知雄強之道,卻能安處柔弱之位,做天下的溪谷;做天下的溪谷,就能常德不離身,回歸嬰兒般的純潔。深知清明之德,卻能安處幽昧之地,做天下的榜樣;做天下的榜樣,就能長葆美德而無過失,回歸宇宙之原初狀態(tài)。深知榮耀之理,卻能安處卑屈之地,做天下的深谷;做天下的深谷,就能常德完足,返璞歸真。真樸的狀態(tài)分散就成為具體的物,圣人依循這一原則,就能領袖群倫。因此,大手筆的制作,是不需要刻意雕琢和損害原材料的。

老子說“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蝗f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痹诶献有睦?,圣人就是行大道的人——大道普遍存在?。∽笥疑舷聼o所不到。萬物依靠它生存而它不推辭,成就了功業(yè)它也不據(jù)為己有。它沒有貪功的欲望,可以說它很渺??;萬物歸附它它卻不自以為主宰,又可以說它很偉大。因此圣人始終不以偉大自命,故能成就它的偉大。

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边@是老子第二次說“和光同塵”之類的話了,那里是論“道”,這里是說“德”,論修德之人如何才能超凡入圣——要謹言慎行,莫夸夸其談。塞住貪欲,堵住奢靡;收斂銳氣,消解紛爭;調和光芒,混同塵垢。這就叫做玄妙大同。達到了這種境界,就誰都無從與他親近,也無從與他疏遠;誰都無從讓他得利,也無從讓他受害;誰都無從令他高貴,也無從令他卑賤。因此他得到天下人的尊重。

老子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崩献臃磸徒沂咎扉L地久的緣故,是因天地不求自己的生存,所以能持續(xù)生存下去。根據(jù)這個道理,圣人不求居在眾人之前,反而站到眾人之前;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反而得以保全生命。這不是因為他不自私嗎?反而使其成就他自己的私。

老子說“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崩献舆@段話講“大與小”和“難與易”的辯證法,指出如何才能做到“天下無難事”。他先從“道”的為與不為的關系說起——所作為的,是沒有作為;所從事的,是無所從事;所品味的,是恬淡無味。根據(jù)這個原理,把小看做大,把少視為多,用德行去回報怨恨。解決難題宜從容易處入手,成就大事宜從細小處開始。天下難事,一定要從容易處做起;天下大事,一定要從細微處開端。所以圣人始終不自以為偉大,因此才能成就他的偉大。輕易作出承諾的,一定很少能夠兌現(xiàn);把事情想得太容易的,一定會遭遇很多的困難。圣人總把事情設想得困難些,所以永遠沒有辦不成的事。這中間插了一句“報怨以德”邏輯上顯得比較突兀,或許因為“以德報怨”是解決“冤冤相報”這種難事的根本途徑。

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崩献佑行┻z憾地說,我的言論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天下人卻沒有辦法理解,也沒有辦法施行。不同的主張各有宗旨,不同的行為各有根據(jù)。正因為人們互相間不理解,所以沒有人理解我。理解我的人很少見,能效法我的人就更顯珍貴了。老子自己給自己畫像: 圣人總是外穿粗布衣服,懷內揣著美玉。這很像“陽春白雪,和者蓋寡”之嘆,表現(xiàn)了老子“高處不勝寒”的孤獨。

老子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崩献硬恢挂淮蔚芈?lián)系“德”談如何辯證地看待知與不知的道理——知道卻不自以為知道,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缺點了。有道的圣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正是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與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庇型ぶ?。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意思是,真言不是美語,美語不是真言;善良的人不巧言令色,巧言令色的人不善良;擁有真知的人不賣弄自己淵博,賣弄自己淵博的人不擁有真知。圣人不存占有之心,盡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實;盡量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裕。自然的法則,是利成萬物而不加傷害。圣人的行為準則,是施惠于人而不與之爭利。這段話是整篇《道德經》的結束語,回歸到人之道就是天之道的主旨上來,揭示全文的中心思想。

第四節(jié). 老子論天下

老子論天下,包括平天下和治天下?;疽x是尊“道”者平天下,圣人治天下。既然圣人就是“道”的化身,那么就該按照道的性質與特征治理天下。所以老子推崇“無為而治”,反對一切“人為的”“有為的”和“以為的”治理天下的理念和方法,包括仁政、禮教、法制等都在老子的反對之列。

一. 平天下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萬法歸宗,九九歸一。再復雜的道理,到極致處都是最簡單的。所以老子用求知和悟道相比較來說明悟道的道理和方法——求知,每天要有增加;悟道,每天要有減少。減少再減少,達到不妄為的境界。如果能夠做到無為,亦即不妄為,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所以取得天下要靠不妄為。那些執(zhí)著于有所作為的人,是不能取得天下的。

老子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崩献用枋鐾舻玫秸叩臓顟B(tài):天清明;地寧靜;神靈驗;谷充盈;萬物勃勃生長,侯王首領天下。由此推之,天若不能保持清明,恐怕就會崩裂;地若不能保持寧靜,恐怕就會崩塌;神若不能保持靈驗,恐怕就會耗散;谷若不能保持盈滿,恐怕就會枯竭;萬物若不能生長,恐怕就會滅絕;侯王若不能成為好的榜樣,恐怕就會垮臺。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低為基礎。因此,侯王自稱為孤、寡人、不轂。這不就是以卑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稱譽是沒有稱譽。因此,不要華美如玉,也不要堅硬如石。這是在從正反兩方面教導那些平天下的王侯將相,如何得道、得到的狀態(tài)和得道的好處。他打了一串比方,其中說到“神得一以靈”“神毋已靈將恐歇”。一般都理解為神靈,但如果理解為人的神智也說得通。況且,這里僅僅是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一種狀態(tài),我以為不能成為老子是有神論者的證據(jù)。

老子說“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其祭祀不輟。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边@頭兩句說的是“道”有善建和善抱的特點,子孫持守“道”則祭祀不絕(代指繁衍不息)。以道修身,德行就會純真;以道齊家,德行就會有余;以道治鄉(xiāng),德行就可長久;以道治國,德行就會豐厚;以道平天下,德行就會普及。老子說,他就是靠通過觀察自身來觀察他人,觀察自家來觀察別家,觀察本鄉(xiāng)來認識他鄉(xiāng),觀察本國來認識別國,觀察今日的天下認識過去和未來的天下知道天下大事的。這是老子首次系統(tǒng)地列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即遵從“道”來做這一切事。

老子說“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老子大力宣揚“道”的好處——大道蔭萬物,是善良人的法寶,也是不善良的人的依靠。這句話與“天地不仁”相呼應,即“道”是沒有主觀意志的,它不會區(qū)別對待善人和不善的人,換句話說“大道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很了不起的思想??!他說,美妙的言辭能得到別人的響應,高尚的行為可以得到別人尊重。人就算有不善的,大道又怎么會舍棄他們呢?所以人們擁立天子,設置三公,即使在四匹駿馬所駕的座駕之前獻上巨大的寶璧,也不如安安穩(wěn)穩(wěn)地進獻這個大道。古人為何重視這個大道呢?不正是說:有求即能獲得,有罪即可免除嗎?老子的意思是“大道有大用”所以大道才為天下人所重視。不過,這個“古之所以貴此道”中的“古”未必有一個實際的對象,泛指而已。表現(xiàn)出老子心里對“古”(這里應該是指遠古)的向往。

老子說“勇于敢者則殺,勇于不敢者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意思是,勇于敢作敢為會惹禍被殺;勇于自我克制反能活命。這兩種做法一個有利,一個有害。上天憎惡什么?誰知道呢?自然的法則是,不斗爭而善于取勝,不言語而善于響應,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于籌劃。自然的羅網廣大無邊,雖疏疏落落卻無任何遺漏??傊婪o邊。一切聽從“道”,就會不戰(zhàn)而勝。

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邪?”老子把自然的法則比喻成拉弓,削減有余的而補益不足的。而人做事往往相反,是削減不足來滿足有余。削減有余補充供給不足,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圣人有所作為而不仗著自己有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這是他不想表現(xiàn)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老子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闭匀舴础!崩献舆€是用水來比喻弱能勝強的道理。但他認為,天下沒有人不懂,卻沒有人能踐行。所以圣人說:承擔國家的屈辱,叫做國家的君主;承擔國家的禍患,叫做天下的君王。這些正言聽起來如同反話一樣。

老子說“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罪莫厚于甚欲,咎莫于欲得,禍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北径卧捈斜憩F(xiàn)老子的反戰(zhàn)思想——若能治國有道,就可以馬放南山;若不能,那戰(zhàn)馬就只能在戰(zhàn)場外的郊野產馬駒。沒有什么罪過比貪欲更大,沒有什么過錯比貪得無厭更大,沒有什么禍患比不知足更大。所以,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就會永遠的滿足。

老子說“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于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這段話,反應了老子用兵的思想——首先反戰(zhàn),不得已而戰(zhàn)時達到目的即可,達到目的后就不能再逞強——用“道”來輔佐國君的人,不仗恃武力逞強于天下。窮兵黷武必有報應。軍隊所到之處,荊棘叢生;戰(zhàn)亂之后,一定會出現(xiàn)荒年。故此善用兵者,只求達到目的,并不依靠兵勢逞強。達到目的后,別自負,別夸耀,別驕傲,也不要自以為是,達到目的是迫不得已的事,事后別再逞強。事物過強必衰,逞強這事違背大道,因此就會過早地消亡。

老子說“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北径卧掃M一步闡明了老子的用兵思想,反戰(zhàn)的意味更加濃烈——直接指出,武力是不吉祥的東西,人們都厭惡它,所以心懷大道的人不接納它。君子平時居處以左側為貴,而用兵時卻以右側為貴。不吉祥的武力不是君子的工作,迫不得已而使用它時,最好淡然處之。取勝了也不要得意,如果得意那就表明你喜歡殺人了。喜歡殺人的人,不可能成取得天下之志的。吉慶的事情以居左側為尊;兇喪的事情以居右側為尊。軍隊中副將常居于左側,主將常居于右側。這是說,作戰(zhàn)是當喪禮來處置的。戰(zhàn)爭中殺人眾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去面對,打了勝仗也要用喪葬的禮儀來對待戰(zhàn)死者。

老子說“將欲歙(xi)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北径卧捒梢砸暈槔献颖ā胍寣κ质諗浚环習呵易屗鼜垞P;想要削弱對手,不妨暫且使它增強;想要毀滅對手,不妨暫且抬舉它;想要剝奪對對手,不妨暫且給予它。這叫做微妙、明通的道理。柔弱的勝過剛強的。魚離不開水,國家的利器不可以輕易拿給別人看。

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边@段話,老子講以弱勝強的道理——活人身體是柔軟的,死人尸體是僵硬的。草木活著的時候也很柔軟脆弱,死了以后就干枯變硬了。所以,堅硬的東西屬于死亡一類,柔弱的東西屬于生存的一類。因此,兵勢強大就會滅亡,樹木高大就會摧折。所以,強大的居于劣勢,柔弱的處于優(yōu)勢。我們理解這句話,絕不能理解為“不做強軍建設,反而處于優(yōu)勢?!彼v的是,戰(zhàn)略上取守勢,強也示弱的道理。

老子說“用兵者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笔侵^行無行,攘無臂,執(zhí)無兵,乃無敵矣。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崩献佑帽已浴拔也桓抑鲃舆M犯,而寧愿采取守勢;不敢前進一寸,而寧愿后退一尺?!庇∽C自己的觀點。他說,這就叫做有陣勢像沒有陣勢;要奮臂像沒有臂膀;有兵器像沒有兵器;這樣就無敵了。沒有比輕敵更大的禍患了,輕敵將會令我失敗。所以,當雙方實力相當?shù)臅r候,悲憤的一方可以獲勝。這段話,他講了一個輕敵必敗、哀兵必勝的道理。

老子說“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是謂配天,古之極也?!币馑际牵朴谧鰧浀娜瞬怀缟形淞?;善于戰(zhàn)斗的人不輕易發(fā)怒;善于克敵制勝的人不與敵人正面沖突;善于用人的人對人態(tài)度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利用別人的力量,這叫做順應天意,這是自古已有的最高準則。

綜上可見,在老子的理想中,要平天下,用“德”不用力。即,天下之大,有德者自居之。但老子也不是一個一味回避現(xiàn)實的人,所以他也承認一個國家還是需要武裝力量的。但他明確表態(tài)他反對戰(zhàn)爭,反對主動出擊,贊同被動防御。如果不得已要用兵的話,他的意見是適可而止,達到目的即可。而且達到目的后還不能夸耀、自滿、繼續(xù)用強。他還給出了一些具體的用兵策略。例如,國之利器不可示于人;不可輕敵;哀兵必勝;將欲歙(xi)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予之。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等等。

二. 治天下

老子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圣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老子是告誡統(tǒng)治者,重是輕的根本,靜是躁的主宰。君主要像圣人一樣,行事老成持重,而不能輕率浮躁。他問,為什么大國的君主,卻還要以輕率的態(tài)度治理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p>

老子說“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hui)。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這段話,老子極力強調“不可為”——想要治理好天下,用強制的辦法是不能成功的。天下是神圣之物,不可強行改變它。企圖強行改變它,必定會失?。黄髨D強行控制它,必定會失去。要尊重天下萬物包括人的本性,學習圣人去除走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的措施與法度。

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具體說如何做到“不為”呢?老子說,不推崇杰出的人才,以使人民不爭奪名利;不偏愛稀有的珍寶,以使人民不淪為盜賊;不顯耀能夠誘發(fā)貪欲的東西,以使人民的心思不被擾亂。因此,圣人治理國家的原則是,簡化人民的思想,充實他們的肚腹,弱化他們的精神,強健他們的筋骨。總是要讓人民處于沒有知識和欲望的狀態(tài),并且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制造事端。只要遵循無為的原則,就沒有治理不好的地方。這段話中,為后人不解的是他的“愚民政策”。按此說法,難道人民像一群動物一樣活著?那么統(tǒng)治者呢?也和人民一樣呢還是更加肆無忌憚呢?下面一段他回答了這個問題。

老子說“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安有不信。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崩献訉y(tǒng)治者的要求是,治理國家,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人民只知道統(tǒng)治者的存在;次一些的,人民親近他、贊譽他。再次一些的,人民畏懼他;更次一些的,人民回過頭來侮辱他。一個人若是不守信用,就會有人不信任他??梢姡献硬⒉皇钦娴摹坝廾瘛?,他的本意是統(tǒng)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民,而要順其自然。他說,古時候統(tǒng)治者與人民愉快相處,不隨便發(fā)號施令。等到大功告成,萬事順利,百姓都認為: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繼續(xù)告誡統(tǒng)治者該怎么做——換個方式理解這段話,即講所謂的仁義,是因為廢棄了大道。社會充滿詐偽,是因為或許崇尚智巧。成天把孝慈掛在嘴邊,原來是家庭失和。國家呼吁忠臣,是因為政治陷入昏亂。反過來理解,如果統(tǒng)治者堅守大道,也就無所謂仁義,如果不提倡智巧也就沒有奸詐,如果六親和睦也就不必喊孝慈,如果國家清明也就無所謂忠臣。

老子說“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這段話和上一段一樣,老子提醒統(tǒng)治者哪些是不應該的“有為”呢?那就是智圣、仁義、巧利。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福利。拋棄仁義,人民就能重新變得孝敬與慈愛。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就會銷聲匿跡。圣智、仁義、巧利這三個方面,都是用來文飾的,不足以拿來治理天下。所以應當使百姓的思想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雜念和欲望,摒棄仁義、圣智的浮文,以免于憂患。

老子說“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他告誡統(tǒng)治者,少說話才是合乎自然規(guī)律的。就像天地造成狂風暴雨都不會一直持續(xù)一樣。天地尚且不能持續(xù),何況人呢?修道的人與大道合為一體;修德的人與德行合為一體,失去“道”“德”的人,就要承擔失去的后果。與大道融為一體的人,大道會幫助他;與德行融為一體的人,德行會成就他;失去“道”“德”的人,“道”“德”也會聽任他走向失敗。誠信不足的人,就會有人不信任他。

老子說“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崩献痈嬲]統(tǒng)治者,“道”永遠是無名的,處于真樸的狀態(tài)。它雖然微小不可見,但天下沒有誰能使它服從自己。君王若能依照“道”的原則治理天下,天下的百姓都將自動歸順。天地間陰陽之氣交合而降下雨露,人們不必君王下令就能自發(fā)將其均衡分配。萬物生發(fā),于是產生了各種名稱;名稱確定下來之后,就應懂得適可而止。懂得適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險。大道與天下的關系,就好比川谷流入江海。

老子說“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崩献痈嬲]統(tǒng)治者,守住大道之象,天下人都來歸附。都來歸附而不互相傷害,就和平安寧。音樂和美食,可吸引路過的客人駐足。用言語來表述大道,則淡而無味。看它卻看不見,聽它卻聽不到,運用它卻是永無窮盡。

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老子告誡統(tǒng)治者,大道永遠無所作為,卻又沒有它做不到的。君王若能遵循大道,萬物將會自我化育。自我化育時若有人產生有所作為的念頭,我將用無名的真樸狀態(tài)去安定他。萬物在無名的真樸狀態(tài)下行事,將會變得沒有欲念。萬物沒有欲念而又清靜淡泊,那么天下就會自己安定下來。

老子說“圣人恒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意思是,圣人總是沒有自私的意念,常以百姓的意念為自己的意念。對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對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可使人人行善。對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使人人守信。圣人治理天下的時候,總是收斂欲念,使天下人的心思歸于渾樸。百姓本都專注于使用自己的感官、聰明、智巧,圣人使他們全都回歸嬰孩般純真的狀態(tài)。這段話中,最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是“圣人恒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狈g成今天的語言就是“統(tǒng)治者沒有自己的利益,為老百姓的利益而工作就是自己最大的利益?!?/p>

老子說“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老子不客氣地批評那些不顧百姓死活的君主,罵他們是強盜。他說,假如我稍微有所認識,就會順著大道行進,只是擔心會誤入歧途。大道十分平坦,可人君卻喜好走邪路。朝廷里很是腐敗,田地間一片荒蕪,倉庫中空空如也。而人君還是身著華服,腰懸利劍,酒足飯飽,搜刮民脂錢財有余。這就叫做強盜頭子,根本就不是正途??!

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崩献影炎约旱闹螄篮捅P托出——用堂堂正正的方法來治理國家,用奇謀詐略來指揮作戰(zhàn),用不擾害百姓的辦法來治理天下,才能取得成功。他的依據(jù)是:天下禁忌越多,百姓就越貧窮;百姓的利器越多,國家就越混亂;百姓的技巧越多,歪門邪風就越增長;法令越繁苛,盜賊反而更多。所以圣人說:“我無所作為,百姓就自我化育;我愛好清靜,百姓就自己端正;我不張羅折騰,百姓就自然富足;我沒有過多欲望,百姓就自求淳樸?!?/p>

老子說“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崩献永^續(xù)告誡統(tǒng)治者,人君政施寬厚,人民自然淳樸忠誠;政施苛察,人民就會狡詐不仁。災禍啊,幸福依傍著它;幸福啊,災禍隱伏在它里面。誰知道它的變化有沒有終點?福禍沒有確定的標準。正??稍僮?yōu)榉闯?,善良可再變?yōu)樾皭骸H诵牡拿曰?,由來已久了。因此,圣人端莊方正而不傷人,棱角分明而不害物,直率而不無所顧忌,明亮而不光芒耀眼。這段話中“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是經常被人們引用的名句,它揭示了禍與福的辯證關系。老子崇尚“寬政”反對“苛政”的態(tài)度極為鮮明。

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崩献涌芍^言之諄諄——治理百姓,事奉上天,沒有比愛惜更重要的了。正因為愛惜,可以說是早有準備;早有準備,就能不斷積累德行。不斷積累德行,就沒有什么不能克服的;沒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不可估量的力量,他才可以擔負起治理國家的重任。掌握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才可以使國家長治久安。這是加深與穩(wěn)固國之根基,以求長生久存的道理?!皢荨奔础皭巯А?。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敝卫泶髧?,就像煎烹小魚一樣。用大道來治理天下,那些鬼就不能顯靈了。鬼都不顯靈,也就沒有“鬼之靈”干擾人了。不僅鬼之靈不會干擾人,圣人也不會干擾人。鬼和圣人都不干擾人,因此自然的稟賦就都回到人民身上了。這段話成為一些人的口頭禪的是“治大國,若烹小鮮?!钡3J躯W鵡學舌而已,并沒有理解老子說話的原意。老子的意思還是一貫的,那就是無為而治,用道治理天下。這段話是老子唯一一次用到“鬼”這個詞,這里的鬼是名詞。而“神”這個詞應該是動詞“顯靈”,后面幾個“神”是名詞“鬼之靈”。意思是,若以道治天下,連鬼都不會傷人。這顯然是一種夸張的說法。

老子說“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靜勝牡。為其靜也,故宜為下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則大者宜為下?!崩献舆@段話論大國與小國的關系——大國如同居于江河的下游,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充當天下江河百川匯集之地。雌柔常以安靜守定而勝過雄強,因為安靜才可處于下位。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忍讓,就能取得小國的信賴;小國對大國謙卑恭敬,就能見容于大國。所以,有時大國靠謙下而取信于小國,有時小國因謙卑而取信于大國。大國不要過分想網羅小國,小國不要過分想歸附大國。這樣兩者都能實現(xiàn)各自的愿望,而大國尤其應當謙下忍讓。老子的這個意見對今天的大國與小國的關系也具有指導意義。我們提倡的“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老子這里似乎可以找到依據(jù)。

老子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這是告誡統(tǒng)治者治國要居安思危、謹小慎微——局面安定時易于把握,事情尚無跡象時易于圖謀;事物脆弱時易于破除,事物微細時易于化解。要在事情尚未發(fā)生時就處理妥當,要在禍亂尚未出現(xiàn)時就控制到位。合抱的參天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苗長成的;九層的巍峨樓臺,是從堆積土塊開始的;千里的行程,是從腳下走出來的。任意妄為將會招致失敗,執(zhí)著強求將會使希望落空。因此,圣人無所作為,也就不會招致失??;無所執(zhí)著,也就不會使希望落空。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即將成功時失敗。如果在最后階段,能像開始時那樣謹慎,也就不會失敗了。因此,圣人想要追求的就是沒有欲望,不苛求那些稀有的珍寶;想學的就是別人所不想學的知識,來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以此助成萬物自然稟性的狀態(tài),而不妄加干預。

老子說“古之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边@里的“明”指偽詐,“智”指奸詐,“愚”指淳厚。意思是古代有道之君,不是教導人民偽詐,而是教導人民淳厚。人民之所以不好管理,是因為他們偽詐、奸詐,心機太多??總卧p、奸詐來治理國家,那是國家的禍患;反之,那是國家的福氣。懂得了這一反一正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明白了治國的法則??偸翘幱诿靼追▌t的狀態(tài),就叫做最高的德性。這個最高的德行深不可測,遠不可及,與萬物一起復歸于真樸,這樣之后才能完全順乎自然規(guī)律。老子同情人民,但他強調的不是滿足老百姓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發(fā)揮百姓的聰明才智而是相反。之所以如此,老子認為人民的最高利益不是物質上的享受,也不是精神上的富有,而是安定的生活——實其腹、暖其身、安其居、樂其俗。

老子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边@是老子一貫的治國思想,統(tǒng)治者要像江海學習——甘居百川的下游,讓百川歸往。圣人若想居于人民之上,一定要言辭謙下;若要居于人民之前,一定要退身于后。如此,圣人位居人上,人們不覺得有負擔;居人前,人們不覺得有妨礙。于是,天下人都愿意推戴而非嫌棄他。最后這句“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正是老子的名言。

老子說“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崩献痈嬲]統(tǒng)治者,人民不畏懼統(tǒng)治者的權威,意味著人民要開始反抗了。他要求統(tǒng)治者不要打擾百姓的正常生活,不要阻塞百姓的謀生之路。只有不壓制人民,才不會招來人民的厭惡。他說,統(tǒng)治者要學習圣人,了解自己卻不自我表現(xiàn),愛惜自己卻不自視高貴。應舍棄“自見、自貴”的錯誤做法,采取“自知、自愛”的正確態(tài)度。

老子說“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崩献臃謩e揭示人民陷于饑餓,難以治理,輕視死亡都是由于統(tǒng)治者吞吃賦稅太多,太喜歡有所作為,奉養(yǎng)過于豐厚。他提倡不要太貪生,不要過分追求生活享受。對老百姓的同情溢于言表,對統(tǒng)治者的告誡不厭其煩。

老子說“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借據(jù)的存根),而不以責于人。故有德司契(借據(jù)),無德司徹(稅收)。夫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边@段話表達了老子對底層人民的深切同情,他反對高利貸盤剝,反對苛捐雜稅,但他只寄希望于統(tǒng)治者通過“執(zhí)左契而不以責于人”的無為而治“和大怨”而無,無異于緣木求魚。他用情過深以至于說出“夫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边@樣矛盾的話。天道無親,何以獨與善人呢?

老子說“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边@是老子對心目中的理想社會的描述。按老子的描述,小國寡民,結繩記事,這幾乎回到了原始社會,他的小國幾乎等于部落,各部落之間還老死不相往來??梢远词褂衅骶咭膊恢摱嗝吹拇致?,也很難造出像樣的舟車,所謂甘食美服也甘美不到哪里去,所謂安居樂俗也不過是安心地住在洞穴過著原始共產主義生活。顯然,老子所處的時代即便禮樂崩壞,社會動亂,也比他理想中的社會先進許多。那么,老子真的想讓人們回到原始社會嗎?這的確是讓許多讀《道德經》的人難解的問題。其實,我們考察一下老子所處的時代雖然其文明程度高于原始社會許多,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民眾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奴隸們更過著非人的生活。老子自己作為當時國家管理圖書的一名負責人可能衣食無憂,但他卻無力解救受苦受難的廣大人民群眾。他只能描繪出一個令人向往的桃花源似的小國寡民世界。問題是這個世界是他深信不疑的,因為這是從他信奉的神圣的“道”推演出來的,不是他想當然臆造的。只要這個天下的統(tǒng)治者是圣人(即道的化身),那么在他們無為而治的治理下,就只能是這種小國寡民的社會模式。其實人類有一個帶共性的心理傾向,即當人們苦于解決不了社會的現(xiàn)實問題時,往往就把目光投向遙遠的古代。中國人常常歌頌“三皇五帝”個個都是賢明的君主,孔子也把周公旦時代看成是最理想的社會心心念念要克己復禮。希臘神話傳說也認為遠古是人類的黃金時代,依次是白銀時代、青銅時代、英雄時代和黑鐵時代,一代不如一代。老子把目光投向更古老的原始社會,也就不難理解了。

下篇: 老子其人

人說文如其人,《道德經》是老子留下的唯一一篇作品。那么通過閱讀《道德經》,能不能讀出老子其人呢?能。

第一章. 老子是哲學家

說老子是哲學家,這沒有異議?!兜赖陆洝肪褪且黄蠹夜J的經典的哲學著作。我們知道,所謂哲學,探究的基本問題就是對世界的本源的認識,即世界觀問題。無論哲學領域門派有如何的眾多,按世界觀分類只有兩個,就是人們熟知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唯心主義世界觀。老子的世界觀是唯物主義的呢?還是唯心主義的呢?要說清楚這件事并不容易。

大家知道,產生于東漢末年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把《道德經》奉為道教經典,把老子奉為祖師爺。但另一方面,道教也繼承了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和戰(zhàn)國以來的神仙方術。這就給老子本人抹上了一層神秘主義色彩,披上了唯心主義者的外衣。為了撩開這層云遮霧障,我們只有回到老子這唯一的文本《道德經》的字里行間去了解老子的本來面目。

縱覽《道德經》,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洋洋五千字凡九九八十一章,沒有提到一個遠古時代的被人們歌頌的帝王將相的名字,也沒有提到夏商周中任何一個朝代,更沒有提到任何中國古代的神話人物。只有一處出現(xiàn)“帝”這個字,即“象帝之先”。一般人翻譯為“像是天帝出現(xiàn)之前”,其實是不是老子的原意還很難說。根據(jù)我們的象形文字的造字法,“帝”這個詞最初指“花蒂”。所以為什么“帝”不可以理解為“蒂”呢?進而為什么不可以理解為“有”即“萬物之母”呢?“無中生有”“無”就是那個“天地之始”即“道”不就是“象帝之先”嗎?而老子說“無”和“有”其實是同一個東西,那么這個“象”理解為“似乎在”即“似乎在萬物之母之前”不也順理成章嗎?辨析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說《道德經》里沒有出現(xiàn)過任何一個超自然的造物主,也沒有神仙皇帝。

有人說,老子也提到鬼神,說明老子認為鬼神是存在的。正如本文《上篇》中分析的那樣,老子對“神”這個詞最多的用法法是用作形容詞,表示“神秘、玄妙”的意思。然后就是名詞,如“神得一以靈”這里翻譯成“得到道的人神智會顯得更靈光”也是合乎邏輯的。再就是用作動詞如“其鬼不神”連接前后文,意思是“如果依道治國,鬼都不會顯靈來傷人?!倍沂怯玫健皞恕边@種負面行為。所以這不過就是老子作文的一種修辭手法罷了。并不意味著老子認為有鬼神之類的超物質形態(tài)的存在。整篇文章中,“神”用作“名詞”或“動詞”的地方只有兩處,“鬼”字的出現(xiàn)只在一處。另外,如果老子真的認為“神”是一個比“人”更高一級的存在,那么他的文章應該還有一部分“神經”和“道經”“德經”并存。然而“神”根本不在老子的思想中,連跑龍?zhí)椎牡匚欢紱]有。

有趣的是,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這個和中國古代神話“混沌之初”多相像?。〉麉s沒有選用“盤古開天地”的說法。也就是說,盤古這個有名的神話人物并沒有入老子的法眼?!坝形锘斐伞闭f明宇宙“混沌初開”時就是一團物質而不是別的。這不是很像當下物理學界流行的宇宙誕生的“大爆炸理論”嗎?難道兩千多年前的老子與現(xiàn)代物理學家心有靈犀?其實,最說明問題的還是他“天地不仁”的論斷。這句話足以說明“道”(這里用天地代指)是一種物理性的存在,它沒有意志、沒有思想、沒有情感,仁愛、孝慈、禮儀對“道”而言毫無意義。所以他多次說“道”對萬物都是一樣的,沒有區(qū)別。他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來表達他對“道”極度深邃奧妙的贊嘆,通過眾多自然現(xiàn)象和生活實例來象征、比喻“道”,幫助人們認識“道”的特征,把握“道”的秉性。盡管老子本人對“道”達到極度信仰的程度,但是他從來沒有給“道”賦予過“神性”。其實老子明白,既然自然是一種物質的存在,那么“道”本質上就是物質的性質的表現(xiàn),是物質運動、變化的一種內在的因果關系和邏輯屬性。按我們今天的認識,老子說的“道”就是自然規(guī)律,它決定著一切物質的產生、變化、運動和發(fā)展。自然規(guī)律本身不是物質實體,它不可能作為實物對象被人們感知,即通俗所言的看不見摸不著,隱藏在所有事物的背后,猶如神龍。但它也不是毫無征兆,人們還是可以通過觀察、體驗、實踐找到它的蛛絲馬跡。現(xiàn)代科學已經揭示出了許多大自然遵循的物理定律如“質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等,都是自然規(guī)律的一種表現(xiàn)。哲學意義上,辯證唯物主義揭示的客觀規(guī)律比自然規(guī)律的含義更為廣泛。

依據(jù)以上種種基于《道德經》文本的分析,說老子是唯物主義哲學家,是中國自然哲學的奠基人,應該是恰如其分的。

那么,他懂辯證法嗎?我們看到《道德經》里列舉了許多包括陰陽、正反、高低、強弱、美丑、進退等等生活中的實例,指出了這些相互對立的事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特點。本文《上篇》中也多次贊揚老子懂得辯證法,是生活中運用辯證法的高手。但是,他沒有從理論上系統(tǒng)的完整地揭示辯證法的實質,沒有形成關于唯物主義辯證法的知識體系。所以,只能說老子是一位有辯證思想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盡管如此,在他的那個時代他已經是站在真理的峰巔的人了。即使到了今天,他的光芒仍然光耀著世界,《道德經》仍然是我們汲取智慧的源泉。

第二章. 老子是倫理學家

從《上篇》可以看出,老子純論“道”的文字并不多。有些看起來是在論“道”其實是說“德”。之所以說他是倫理學家,是他的關于“德”的理論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其基本架構是: 人是自然之子,所以人和其它一切事物一樣,其性質必須符合“道”的規(guī)定性,“道”是什么樣子,那么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動的機理及行為方式就是什么樣子。人只有按照“道”所規(guī)定的方式去思想和行動,才符合自然規(guī)律。人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思想和行為的總合就是人的“德性”。因此,“德”在性質和結構上和“道”是同構的。老子理想中的圣人便是具有最高“德性”即“玄德”的人,圣人又被老子稱為“上善”。我們應該注意到老子沒有列舉一個具體的圣人,換句話說,在老子的心目中只要是具體的人都是有缺陷的,包括被中國人贊美的那些古代圣賢都算不得老子心目中的圣人。老子的所謂圣人就是“道”的化身,圣人的一舉一動都自然是符合“道”的規(guī)定的?!暗馈眲?chuàng)生萬物,但從不居功,不試圖主宰萬物。所以圣人即便做了許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也從不居功,也不試圖做人民的主宰。“道”無聲、無色、無形,從來不顯示自己存在,所以圣人也低調、從不顯擺自己比別人高明。“道”居下、收斂,所以圣人謙卑、甘居人后。“道”無為,卻生養(yǎng)萬物,所以圣人無為,必無不為。“道”樸實無華,所以圣人敦厚、節(jié)儉?!暗馈比崛?,所以圣人從不用強……在老子看來,人的道德規(guī)范已經被“道”規(guī)定好了,人們沒有必要再自作聰明另搞一套,什么仁義呀、禮儀呀、法制呀等等,按老子的意思都是“不道德”的,只會給人類帶來災禍。老子特別強調“無為”,他說“道法自然”即“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自然”。從行為學角度講,“自然”即作為行為主體的“道”,它什么都不做,即“無為”?!盁o為”和“自然”同質異名。然而從“無為”的效果看“道”卻創(chuàng)生萬物,即“無不為”。因此,圣人的最高德行就是“無為”自然會產生“無不為”的效果。按老子的意思“修德”等于“悟道”?!靶薜隆钡倪^程叫“修身養(yǎng)性”,這本身就是人的“德行”的一部分。一般人認為,修身養(yǎng)性應該是需要下功夫去“悟道”的過程,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老子也用了很大篇幅講修身養(yǎng)性。但老子卻說修身養(yǎng)性也要“無為”,如果一個人刻意去為得“道”而作為,這本身就違反了“道”,所以是不可能成功的。

老子從單一的概念“道”出發(fā),推演出“無”和“有”、“陰”和“陽”,然后“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有些像歐幾里得的“公理體系”——用一組簡單的元名、元誼,推演出一個理論系統(tǒng)。 他又用同構的方法建構了一套“德” 的理論系統(tǒng)。

老子的這套學說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民族性格。所以,中國人一貫把謙遜、內斂、誠樸、敦厚、無私、善良……作為美德。

三. 老子是政治理論家

如何平天下和治天下,也是《道德經》的一個及其重要的話題。某種意義上,這還是他撰寫《道德經》想要達到的最終目的,教化天下人尤其教育統(tǒng)治者應該如何遵“道”而行。

上一節(jié)我們指出,老子的“道”和“德”是同構的,即“做人之道”是“自然之道”在人類社會的一個摹本。這里我們還不難體會到老子的另一個看法: “德”乃“道”之用,即“德”是人們把“道”的原理、法則等規(guī)定性用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個結果。也就是說,我們?yōu)槭裁匆裱暗馈蹦??因為只有它才可以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各種問題?!暗馈笔墙鉀Q問題所依據(jù)的原則,“德”是依據(jù)道制定的解決各類社會問題的方法。

老子的理想是圣人治國。但現(xiàn)實生活中,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絕大部分不是圣人,甚至都不是圣人。所以老子關于平天下和治天下的話都是說給統(tǒng)治者聽的。

他講了很多,比如統(tǒng)治者該如何甘居人下,如何謙虛,如何控制貪欲,如何教導民眾,如何用自己的德行影響民眾等等。但歸根結底還是如何做到無為而治。

我們之所以說老子是政治理論家,是因為他這套學說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治國理政的知識體系,有自己的內在邏輯結構。理論基礎還“道”,即人是自然之子,那么人性自然被“道”所規(guī)定,人尊“道”而行,也就是踐行“德”,才是最大的“德”,才符合最高的自然法則。所以,老子認為治國理政必須堅持“以德治國”。所有的治國理政的方法都出自于“道”落實于“德”。

我們之所以說老子是政治理論家,還因為他沒有機會去實踐他的理論,他也沒有具體治國的實際經驗,也不屑于從遠古及當時的統(tǒng)治者那里去汲取可用的經驗。所以,他只能做理論家,沒有辦法做實踐家。由此想到與老子相近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家。他也構想了一個“理想國”,他也設想“哲學王”治國,也只做到理論家而沒機會做實踐家。柏拉圖的“理想國”與老子的“圣人治國”東西唱和,這的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這里順便提及,老子是軍事理論家。盡管篇幅不多,但充分展現(xiàn)出他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的軍事思想。老子反對戰(zhàn)爭,但從現(xiàn)實出發(fā)也承認國家擁有武裝力量是必要的。他也知道,平天下、衛(wèi)家國還是需要用兵的。所以他提出了許多用兵原則和方法。在《上篇》中已經提到可稱為“老子兵法”的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政治理念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漢朝初年,從漢高祖道漢景帝四代皇帝都明確用道家思想治理國家,讓人民休養(yǎng)生息,有效地醫(yī)治了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積累了國家財富,為成就漢武帝的大漢雄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朝初年唐太祖和唐太宗兩朝也明確地提出用道家思想作為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才有了后面的貞觀和開元之治,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上一個繁榮昌盛的高峰。老子的“無為而治”用現(xiàn)代話語解讀,就是要盡量限制政府的權利,防止公權力過于強大影響到老百姓的私權,防止苛政和暴政對老百姓的侵害。政府要充分釋放社會活力,為人民群眾發(fā)揮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營造寬容的社會環(huán)境。品讀《道德經》續(xù)

第四章. 老子是慈善家

用悲天憫人形容老子的慈善思想應該恰如其分。他關懷的不僅是人類,還有宇宙。天地山川、魚蟲鳥獸都是他關懷的對象。

老子當然不是用金錢做慈善,他通過宣揚“道”做慈善。他之所以信仰“道”是因為“道”表現(xiàn)出最大“慈愛”與“善良”?!暗馈鄙B(yǎng)萬物,而且公正無私,維持著宇宙的和諧運行。盡管“道”沒有思想、沒有意志、沒有情感,但“道”的“無不為”卻符合了老子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格”,所以他把“道”的秉性全部投射到圣人身上。換句話說,老子用“道”寄托了自己大慈大愛的理想情懷。

在《道德經》 的字里行間,他傾注了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的無限同情。他想解救他們,但卻無能為力,他唯一的辦法就是告誡統(tǒng)治者尊道守德。他用圣人的標準要求統(tǒng)治者,他希望統(tǒng)治者能愛護人民,不要用高利貸盤剝人民,不要用苛捐雜稅壓榨人民。他希望統(tǒng)治者以身作則,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對人民行不言之教,真心善待人民,不要用假仁假義去蠱惑人民去追名逐利,不要用嚴苛的法律限制人民的自由。

在他的心里,人民最大的利益就是生活安定,沒有天災,沒有人禍。所以他反對戰(zhàn)爭,反對苛政、反對統(tǒng)治者不恰當?shù)摹白鳛椤?。統(tǒng)治者的作用就是維護社會安定、和諧、自然。他的一句“圣人無恒心,以百姓之心為心”振聾發(fā)聵,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幾乎是在詛咒那些作惡的統(tǒng)治者,把他們比著強盜,說他們不得好死,天道會懲罰他們的。說這話時,他的情緒已經超越理性,忘記了“道”的物理本性。這正是老子可愛可親的一面。

老子把自然作為最高準則,表現(xiàn)了他對整個宇宙都寄予了他的激情與關愛。他深刻地揭示了人和自然的關系,雖然沒有直說“天人合一”,但他事實上把每個人都視為一個小宇宙,都是大宇宙的一個“分形體”。在老子那里,人崇尚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是受人類自身利益驅使,而是一種宇宙法則,人必須遵守。他的這一思想,對于我們今天創(chuàng)建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也具有指導意義。

第五章 老子的歷史局限性

任何歷史人物,都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他既有超越性又有局限性。 談一個歷史人物的局限性,并不損害這個人物的歷史地位。正確地客觀地認識歷史人物,才能更好地學習他,也是對他最好的尊重。

前面四章,我們說的都是老子的歷史超越性,即老子的道家思想是超越歷史的。在他所處的時代僅僅依靠人類感覺器官的感知,就能夠悟出如此深厚的自然之理,并用概念的方式做近乎系統(tǒng)的描述 ,沒有被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的、神話傳說的、神仙方術的東西所迷惑弄出一個什么超自然的神來,而是揭示了一個物理化的自然規(guī)律“道”來,這就是他超時代的最偉大的貢獻。他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過程,活脫脫地呈現(xiàn)出一個現(xiàn)代科學研究的雛形,沒有天才的思想、敏銳的觀察和深切的體驗是做不到的。

他把“道”的作用推崇到極致,深刻地揭示了“道” 的性質和作用并把它推廣到人類社會。然而他的“局限性”正好表現(xiàn)在這里。自然規(guī)律對人類社會當然具有制約性與規(guī)定性,人不可能超越自然規(guī)律自行其是,人是自然的產物嘛!但是,人又是一種特殊的自然產物——有生命,而且是已知的生命形態(tài)中最高級的生命。老子的“道”是自然之道,即是非生命的無機世界的運行規(guī)律,把它無條件地推廣到人類社會,顯然忽略了“生命”世界的特殊性,這個特殊性就是生命具有“生命意志”——一切生命體都有延續(xù)自己生命存在的主動意志,這是生命體和非生命體最大的不同。歷史上也有類似的事件發(fā)生。比如把力學規(guī)律簡單地推廣到人類社會,把人體簡單地視為一部機器。又比如把進化論簡單地推廣到人類社會形成所謂達爾文主義。事實證明,這種把自然規(guī)律簡單地推廣到人類社會,是不科學的,有時是有害的。

老子把“無為而治”推到極致,認為這是“道”的至理,自然也是治國理政的最高原則。而“無為”一詞又很容易被片面地解讀為“什么都不干”,把百姓視為“芻狗”,任其自生自滅,而忽略了“無不為”這一面,這就為那些無所作為,不關心百姓痛癢的統(tǒng)治者制造了借口。

老子對人民的最大利益的理解也顯得過于單一,僅僅是安全、有吃、有穿、有所居等最基礎的物質層面,而沒有注意到精神層面。甚至要求統(tǒng)治者“絕圣棄智”,可見他有時也只站在統(tǒng)治者立場上,為統(tǒng)治者“方便統(tǒng)治”而設計政治制度。

最后,他描述的理想社會居然是“小國寡民”,老百姓只滿足于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沒有更多的欲望,自然就沒有反抗的欲念。這個“小國寡民”的社會是他的“無為而治”的理論邏輯推理必然結果,顯然它不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利益。

人,作為現(xiàn)存已知的最高生命形態(tài),不僅有一般生命體的生命意志——以最大的努力 生長、發(fā)展和繁衍,而且與其它生命不同的是不是被動地適應環(huán)境而是主動地改造環(huán)境。人的意識不是被動地反映客觀世界,還要能動的改造客觀世界,并把這種改造作為自己生命的意義。所以,人類不僅有物質需求,還有基于物質需求的精神需求。而且隨著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斷增強,人類的欲望也在增加。某種意義上,發(fā)展刺激欲望增長,欲望增長刺激發(fā)展,形成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互動態(tài)勢。所以,老子所說的控制欲望只能在一定意義上發(fā)揮作用,不能做成近乎于“禁欲主義”的東西。因此,可以認為老子對人的特殊性認識是不足的,有一種一廂情愿的理想化色彩。

老子對人類社會的結構的認識也是不足的,他所處的時代是西周的分封制時代,周天子統(tǒng)治的地盤就是天下,和分封的諸侯國就是老子心中的國家。再往前考察,只能是更加原始的奴隸社會和原始部落社會。他的理想社會理想就是在這幾種社會形態(tài)基礎上形成的。他對現(xiàn)實是不滿意的,這一點與孔子一樣。把目光投向過去,也和孔子一樣。只不過老子追溯的更遙遠,更古老。老子心里,社會就是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二元結構,所以他一心只研究如何教育統(tǒng)治者成為圣人,如何教育百姓成為安于現(xiàn)狀的知足的被統(tǒng)治者,大家都按照“道”做人,大家都做有“德”之人,就會相安無事。

另外,前面已經提到老子是一位具有辯證思想的樸素的唯物主義者。也就說明他的辯證思想是不徹底的,辯證法并沒有完全成為他的《道德經》的指導思想。他只注意到自然規(guī)律對人的規(guī)定性,沒有注意到人有主觀能動性。所以他反對“有為”,在這點上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分道揚鑣。儒家,特別強調人要有所作為,要立言、立功,要有志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老子反對仁義,儒家恰好把“仁”作為自己的核心思想,宣揚“仁義禮智信”。從一定意義上講,儒家思想正好是道家思想的一個補充。他們一個側重于自然法則的作用,一個側重于人的意志作用??梢姡兰液腿寮以谥匾暋叭恕边@一點上是共同的,但在“如何做人”上發(fā)生了分歧。當然,儒家理想的世界也是有缺陷的,它側重于人的本性中“善”的一面,而忽略了“惡”的一面,這一點老子倒是注意到了。后來的荀子也注意到了,法家思想補充了這個不足。但是,道家、儒家和法家又都只重視了個人與社會的道德方面和社會制度方面的建設,忽略了科學技術,墨家在這方面做了補充。所以,諸子百家各有所短,各有所長。它們一起建設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庫。這正應了老子的思想,不完美就是完美。老子思想的不完美正是其魅力所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道德經全文翻譯
《老子》《道德經》全文和譯文
《老子》白話今譯
老子德論
老子名言及注解集錦(80句)
《道德經》譯解(下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