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秦三年、楚漢爭霸四年,在這七年里,沒有一座城池是劉邦攻下來的,沒有一個計謀是劉邦策劃的,沒有一場戰(zhàn)爭是劉邦指揮的;而項羽在巨鹿之戰(zhàn)摧毀了秦軍主力,楚漢爭霸時數(shù)次打的劉邦丟盔棄甲。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路人甲”,竟然在亂世中逐鹿天下,在垓下逼得“戰(zhàn)無不勝”的項羽烏江自刎,最終君臨天下。
出生低微的劉邦竟然戰(zhàn)勝了楚國名將后人項羽,直到今天都是世人喜歡討論的歷史話題。
劉邦——文不能書,武不能戰(zhàn),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敵蕭何,憑什么打敗項羽,開創(chuàng)兩漢四百年之基?
顯然出身、才能都不是劉邦稱帝的資本,從入主關(guān)中到楚漢爭霸,從馬上得天下到馬下治天下,劉邦究竟靠什么,一躍成為一代帝王?
為何“秉筆直書”著稱的司馬遷卻“不以成敗論英雄”,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他?
今天我們就就聊一聊漢高祖劉邦的崛起以及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籠絡(luò)人心,知人善用
古人云:為將者,沖鋒陷陣善用兵;為帥者,深謀遠慮善用將;為王者,知人善用盡其才。
我們看看“楚漢之爭”中三個關(guān)鍵人物就很典型:
項羽,勇猛無敵,大部分戰(zhàn)役都是親自沖鋒陷陣,平生大小70余戰(zhàn),除了楚漢之爭,未有敗績,這是猛將作為;
韓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僅背水一戰(zhàn)后人都不敢輕易模仿,十足的帥才;
而劉邦,沒學過帝王之術(shù),卻盡顯帝王風范,是天生的帝王之才。
睿智的帝王在用人方面,往往能籠絡(luò)人心,知人善任,用其所長。
據(jù)史料記載,圍繞在劉邦身邊的這些“開國功臣”最初看起來也都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蕭何原本是沛縣縣吏,后來成了相國;曹參原本是沛縣的監(jiān)獄小吏,后來屢建戰(zhàn)功,成了第二任相國;樊噲:樊噲原本是一名屠夫,名聲同劉邦一樣不怎么好;夏侯嬰原是車夫,作戰(zhàn)勇猛,最終封侯;灌嬰是販賣絲織品的,得以封侯;只有張良地位比較高,原在韓國連任過三朝宰相;韓信是無業(yè)游民,每天佩戴著劍,蹭吃蹭喝,口碑極差;陳平,窮困潦倒,后來拜相封侯;酈食其,人稱“狂生”,劉邦說客,出使諸侯國;周勃,原為人送葬的吹鼓手,后來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將。
這些人可謂“三教九流”之眾,若不是劉邦知人善用,可能他們一生都不會有機會留名青史。
那么,這些人有的地位比劉邦高、名聲比劉邦好,比如蕭何、張良,那又為什么要聽從一介布衣劉邦的號令呢?
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記載,秦二世元年,陳勝和吳廣揭竿起義,各地英雄豪杰群起響應,當時劉邦流亡在外,已擁數(shù)百之眾。
在這之前,因劉邦放走了驪山徒役,沛縣縣令捉拿了呂雉,是蕭何和曹參極力擔保才放了呂雉,盡管蕭何和曹參比劉邦級別高、口碑好,但是卻跟劉邦交情很好,否則也不會這般出力,這說明什么?劉邦早年就已經(jīng)懂得拉攏人心了。
原本沛縣縣令也想響應起義,結(jié)果出爾反爾后悔了,于是下令把城門關(guān)了,并準備捉拿蕭何和曹參。二人聞訊趕忙逃到了城外,劉邦聽聞,于是將一封信射進城中,鼓動城中百姓殺掉縣令,大家一起保衛(wèi)家鄉(xiāng)。 百姓對平時就對縣令很不滿,果然殺了縣令,并開城門迎進劉邦。
蕭何和曹參都有,擔心起義失敗累及家人,就竭力推舉劉邦為沛公,領(lǐng)導大家起事。 劉邦便順從民意,設(shè)祭壇,立赤旗,自稱赤帝子,很快義軍擴充到三千人。
雖然劉邦身上有典型的地痞流氓習氣,但是很是懂得籠絡(luò)人心,一個精明的政治領(lǐng)袖,在他的背后隱藏的卻是睿智高深的處世哲學。
用劉邦自己話來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p>
一段話,道盡了帝王馭人的真諦。
虛心納諫,克制自己
俗話說的好“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劉邦不僅知人善用,同時也肯虛心納諫、克制自己。
虛心納諫 克制自己
秦二世三年十月,劉邦破成陽,駐軍霸上。當劉邦的軍隊來到的時候,秦王子嬰穿著白色孝服,脖子上掛了一塊絲巾,跪在路旁向劉邦投降。
等劉邦到了秦國皇宮,當下決定今晚就住這了。
不難理解,劉邦本來就好酒色,這秦國皇宮里可是他喜歡的是應有盡有,換了是誰都會決定住下來。
但是,這時樊噲跑過來勸他:咱回去住軍營吧,這地方咱住不得。
劉邦不聽,非要住皇宮。
這時張良來勸了:沛公,您不要住在這里,過去這是誰住的地方?這是暴秦的君主住的地方,難道您想成為第二個暴秦嗎?
這一次張良的勸說劉邦聽了。
不僅聽了,還仿佛開竅了般下了三道命令:
一是,不殺秦王子嬰;
二是,約法三章,哪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他的不管;
三是,不受百姓犒賞勞軍。
這個舉動看著不起眼,但卻是一個了不得的舉動。就這個舉動,范增就認定劉邦將來會是項羽最大的敵人,也就有了后來鴻門宴下范增召來項公舞劍伺機殺劉邦的舉動。
范增對項羽說,據(jù)說劉邦這個人很喜歡酒色的,現(xiàn)在秦皇宮里有這么多他喜歡的東西,他居然不動聲色、秋毫無犯,能夠把這些東西都不放在眼里了,這個人志向一定很大,是絕不可以小看的??上В椨饏s沒有聽進去。
項羽進城后做了什么?殺掉仇人子嬰、焚燒秦國皇宮,最不可思議的是:城無遺類,也就是屠城,以至于沒有活人了。屠城不說,還“坑降卒”,人家投降了,項羽覺得不放心,挖一大坑,幾十萬人就活埋了,是連夜活埋。然后,拉著金銀財寶和美女,浩浩蕩蕩地開回了彭城。
古代皇帝用膳時,雖然一餐吃幾十個菜,卻“菜不過三口”,一旦吃夠三口,這菜就會被太監(jiān)端下去,這里面沒有皇帝愛吃的菜嗎?一定有,但是再愛吃也不能吃,得克制,多吃一口都可能暴露自己的喜好。
所以,手握生殺大權(quán)的帝王要比常人要懂得克制,項羽做不到,而劉邦卻做到了。
歷朝歷代都設(shè)有諫官或者言官,干什么的?專門數(shù)落皇帝不是的,職責就是直言以諫。
所謂"天子之耳不能自聰,天子之目不能自明"、"木從繩則正,君主從諫則圣"。
皇帝的權(quán)力是無上的,沒有人可以約束他,項羽做不到聽取建議,而劉邦卻做到了。
忍小博大,權(quán)衡得失
忍小博大
除了這些,劉邦還特別能忍。
劉邦正被項羽圍困滎陽生死存亡之際,韓信不去解圍,卻給劉邦寫了一封信。
寫的什么呢?韓信請示劉邦,能不能封自己做個假齊王。
劉邦看到信后大怒,跳腳罵道:“我被困在這里,日盼夜盼你來幫我解圍,你小子卻要自立為王!”
張良、陳平暗中踩住劉邦的腳,附耳竊語道:“我們現(xiàn)今形勢不利,管不了韓信自立為王,不如答應他,立他為王,讓他守好齊國。不然,會發(fā)生變故。”
劉邦一聽,瞬間反應特別快,緊接著改口,對著送信的人罵道:“大丈夫為諸侯,當就當真王,做什么假王!”
隨即,劉邦派張良帶著印綬到齊國,立韓信為齊王。并征調(diào)齊兵擊楚。
能如此忍氣吞聲,瞬間將暴怒化為無形,這種忍耐和收斂自如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權(quán)衡得失
在楚漢戰(zhàn)爭的最后關(guān)頭,劉邦的軍隊已經(jīng)打到了楚同境內(nèi),準備和項羽在垓下會戰(zhàn),這時其他那些人在觀望,韓信按兵不動,彭越按兵不動,英布也按兵不動。
這時候劉邦就問張良,說“子房啊,看來這個天下也不是哪一個人的,我準備勝利以后把天下給分了,你看分給哪些人比較合適?”
張良說,“一個彭越,一個英布,一個韓信。彭越和英布本來是楚漢之間搖擺的,現(xiàn)在傾向于漢;韓信本來是你手下的,現(xiàn)在他獨當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給他們的話,他們一定會合圍項羽的。
劉邦說,“好,那就跟他們約定,勝利以后哪些地方給誰,給了,都給他們,不在乎?!?/p>
結(jié)果這幾支軍隊全都來了,把項羽團團圍住,予以消滅。
這是劉邦具備上位者的大局觀,果斷權(quán)衡出了得失。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劉邦能夠一步一步走向勝利,最終君臨天下的原因,但是為何“秉筆直書”著稱的司馬遷卻“不以成敗論英雄”,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他?
劉邦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心狠手辣。
楚漢之爭時,劉邦趁虛而入打進了項羽的老巢彭城,還大吃大喝日夜擺宴。這項羽直接暴走了,帶著一班人馬殺回了彭城,就這么一班人馬也把劉邦打的極其凄慘,直接損失了近10萬人馬,尸體堵了一條河,差點全軍覆沒。
劉邦借著天氣的優(yōu)勢,勉強逃出重圍,往哪跑呢?一路往老家沛縣跑,惦記把家里人帶上。
結(jié)果到了沛縣沒找到呂雉和劉太公,只找到倆孩子,一個是后來的漢惠帝,一個是后來的魯元公主。
劉邦就把兩個孩子裝到車上,由他的車夫夏侯嬰趕著馬車逃命。
半路上,劉邦覺得車跑得太慢了,情急之下他把自己的兩個孩子推下車去了,夏侯嬰立即勒住馬跳下車,把兩個孩子抱上車。
跑了一段,劉邦又覺得還是太慢了,又把兩個孩子推下去了,夏侯嬰又跳下去把這兩個孩子抱上來。
一共三次,最后夏侯嬰說了,大王怎么能這樣?事情再緊急,我們不能把車趕快一點嗎?
劉邦這才不再把孩子推下車去,可見當時劉邦的情況狼狽到了什么程度,也可見劉邦這個人心狠到什么程度。
至于他的父親劉太公和他的老婆呂雉,當然做了項羽的俘虜。
項羽要挾劉邦,說要是他不聽話就把他爹煮了,劉邦居然說“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而呂雉,在楚軍中備受折磨,也被項羽當人質(zhì)來威脅劉邦,卻沒想到劉邦同樣無所謂。
同樣劉邦稱帝后,先后廢殺了臧荼、張敖、、彭越、韓信、英布等人都是曾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們,特別是那些異姓王。
不僅如此,他還對蕭何起了疑心。逼得他設(shè)法自污聲名以繹帝之疑,最后也差點不得善終。臨死前還打算殺了忠直的樊噲,因他是呂后的妹夫,擔心他助呂后作亂,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交給陳平,“平至軍中,立斬噲頭”,后因陳平的保護及劉邦駕崩才躲過一劫。
所以說,劉邦有帝王之才,也有帝王雄心,但是他只知道追逐權(quán)利,為人薄情,算不得英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