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案類家具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有虞氏的時代,當時稱為俎,多用于祭祀,案的名稱在周代后期才出現(xiàn),宋高承選《事物紀原》載:“有虞三代有俎而無案,戰(zhàn)國始有其稱?!弊雷拥拿Q在五代時方才產(chǎn)生。現(xiàn)今可考的八仙桌至少在遼金時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明清盛行,尤其是清代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頭百姓幾乎家家都可以尋到八仙桌的影子,甚至成為很多家庭中唯一的大型家具。
1、八仙桌的起源
在中國的傳統(tǒng)家具中,“方桌”無疑是人們居家生活中最常用的家具之一。
而因為大的方桌每邊可坐二人,四邊可圍坐八人(猶如八仙),所以民間往往把它叫做“八仙桌”。
從北宋時期椅子確立起正統(tǒng)地位后,作為高足家具的方桌開始慢慢流行,取代了之前的"食床",作為家庭就餐之用。
后來,八仙桌慢慢與條案、太師椅一起組合為中堂,被置于廳堂最核心的位置。
過去的人家,一進廳堂的正門,視線的正中基本都是正面靠墻放一個大條案,條案的前面擺一張八仙桌,在八仙桌的兩邊各放一把太師椅
2、為什么在中堂組合的正中放置八仙桌?
一方面是因為八仙桌的外形大氣穩(wěn)定,方正牢固,符合中國人傳統(tǒng)的審美觀念。
同時,中堂是接待客人的正式場合,而八仙桌在太師椅的前面能伸出來一塊,當主客分別坐在兩邊的太師椅上時,雙方的手和茶杯都可以擺在桌子上,比較方便舒適。
另外,主客分坐八仙桌兩邊,側(cè)身轉(zhuǎn)頭交流,減少了正面直視的對立談判感,也符合中國人的傳統(tǒng)禮節(jié)。
3、八仙桌名字的由來
而關(guān)于"八仙桌"一名的來歷,雖然在傳說中和八仙過海的“八仙”有關(guān),但可能它更多的是說明可以圍坐八個人,代表了它的尺寸。
常見的方桌有大小不同的尺寸,民間一般把一面可坐兩人的大者俗稱為“八仙桌”,每面可坐一人的小者稱“四仙桌”,同時,也有把每面坐兩個有點擁擠、坐一個有點寬松的方桌稱為“六仙桌”。
在這三種叫法中,"八仙"和"四仙"基本上是沒有爭議的,而關(guān)于“六仙桌”則有較多不同意見。
根據(jù)《國語詞典》釋義:“六仙桌”,是一種比八仙桌小、比四仙桌大的方桌。
但是,在四面正方的方桌圍坐六個人,似乎不易安排入座。
所以,雖然很多人把大小介于八仙、四仙之間正方形桌子稱為“六仙桌”,但也有些人把長方形桌子稱為“六仙桌”。
而在另外一些業(yè)內(nèi)著作中,長方形的桌子并不屬于方桌,而是根據(jù)長寬比例分別稱為:半桌、接桌、酒桌、條桌、畫桌。
包括王世襄、張德祥等古典家具專家,在著作中對"六仙桌"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的意見也并不一致。
而區(qū)分方桌的尺寸標準,有人認為八仙桌的標準尺寸為100厘米見方,四仙桌的尺寸為80厘米見方。
而一份古典家具的教程資料則認為:"八仙桌"的桌面大致在110厘米見方;"四仙桌"的桌面大致在86厘米見方。
當然,這種尺寸劃分標準并不是絕對的,我們對此有所了解即可,因為一來很多方桌桌面的尺寸在標準之外或介于兩者之間;二來這種劃分僅為一家之言或約定成俗,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比如在北京銀座的拍賣會中,一件長寬分別為74厘米的方桌就介紹為“六仙桌”:
另外,關(guān)于八仙桌的常見形制,基本可分為無束腰直足、有束腰馬蹄足、一腿三牙等三種
任何一條腿都和三個牙子相接。三個牙子即兩側(cè)的兩根長牙條和桌角的一塊角牙,故稱為"一腿三牙"
明清時期及之后的很長一段的時間里,除了因赤貧到?jīng)]有經(jīng)濟能力的,基本上每個家庭基本都會置辦一張八仙桌。
之所以八仙桌能夠如此普及,除了它極強的實用性之外,從造型和結(jié)構(gòu)上來看,它的流行也有著很大的必然性。
一張八仙桌,承載了我們對家的回憶,承載了許多家庭的一次次團圓。
它讓記憶不再虛幻,也讓歷史不再遙遠,記憶和歷史的那一份溫情,似乎也變得觸手可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