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感情中,由于男女思維的差異性,所以以感性為主的女性往往比以理性為主的男性更加容易迷失自我。
女人擅長營造一種浪漫的氣氛,心思細膩的天性使然,讓她們在一段感情中,也總是毫無保留地完全付出,不遺余力地對對方好。
只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一個人很容易在同一種程度下的好變得得寸進尺或者是麻木,繼而覺得對方的付出皆是理所當然。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好的愛情需要真心,同時更需要不違背原則的“小套路”,這樣才能使愛情既甜蜜,同時又可以讓參與者有一個良好的體驗。
所以,做女人,就要自私一點,無論你將來嫁給誰。
一個人的左手舉著一個500克左右的東西,這時,假如他的右手放置的是一個505克的東西,那么他對于左右手重量的感知不會有任何差別;如果他右手的重量增加到了510克左右時,這時他才會感覺到右手托舉會更加吃力一些。
一件衣服的原價是500元,打折促銷的力度一開始如果是一成,人們會買賬,但如果第二次促銷還是一折的力度,那么光顧的人就會很少,所以,如果想要達到吸引顧客的目的,就需要進行比之前力度更大的促銷。
這種現(xiàn)象就是心理學中的“貝勃定律”,在一件事物的刺激下,人們在逐漸適應了之后,就會降低對該事物的敏感程度,如果想要達到之前的效果,就需要加大事物的刺激性。
在兩性關系中,也同樣是這個道理,一個女人若總是無條件地付出,雖然一開始,男人會心存感激,但是時間久了,他就會覺得這是你應該做的,如果想要讓他感動,就需要你加大對他付出的力度。
只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欲望一旦開啟就注定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最后的結果只是對方尚未滿足,而你卻早已精疲力竭。
01)、作為宮斗劇的新星,《如懿傳》和《甄嬛傳》經(jīng)常被人拿來比較,雖然都是流瀲紫筆下的人物,雖然都有愛恨情仇,但是兩個人最后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甄嬛一路高升,最后擁有了可以讓自己擁有任何東西的權利,她站在紫禁城的最高處,看著周圍那些對自己俯首稱臣的人,這一刻,她是值得所有人仰望的最大贏家;
而如懿呢,雖然做了皇后,可是最后的結局卻是被剝奪了皇后冊寶,一個人在偏遠的宮殿里,一個人在病痛中,落寞地結束了一生。
有人說,甄嬛之所以能贏,是因為她雖然愛雍正,但她更愛自己,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她從來都沒有在愛情中迷失自己;
02)、而如懿之所以輸,是因為她太愛乾隆,以至于曾經(jīng)說過要愛自己一生的男人,跑到自己面前,向自己請教如何獲取另一個女人的芳心時,她沒有吃醋,沒有苦惱,她裝作什么都不在意的樣子去為對方排憂解難。
她以為曾經(jīng)那個白衣少年能夠懂得自己的付出,只是,人總是不會珍惜輕而易舉就可以擁有的,所以,她在愛情里迷失了自己,所以,她愛的人最終也辜負了她。
一個愛自己的女人,不會以男人作為全部的基準,她們會認真對待感情,但同時也更會認真對待自己。
對于男人來說,愛自己的女人才更有魅力,因為這樣無法全部得到,所以才能愈發(fā)地刺激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狩獵欲。
一說到“自私”兩個字,人們腦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損人利己的不好畫面,因此,“自私”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個貶義詞。
可是,在婚姻中,“自私”卻是一個最客觀的存在,它意味著兩個人在一個對等的狀態(tài)下運營感情,而不是因為過度地付出,讓一方變得高高在上,另一方變得卑微。
一個男人永遠都不會記得那個跋山涉水來看他的人,他只會記得自己曾經(jīng)跋山涉水去看的那個人,并不是那個人有傾國傾城之貌,亦或是弱柳扶搖之體態(tài),而是那個人曾經(jīng)花費了自己的心血,所以,她也就變得不一樣。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婚姻中,每個人都要付出代價,同時也要收回點什么,這是供求規(guī)律?!?/span>人的本質(zhì)是就自私的,所以,在愛情里也不例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