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質敵意和攻擊:憤怒沉浸的中介作用
攻擊是指傷害其他個體的行為反應和傾向,攻擊發(fā)生時,受害者總是試圖避免被傷害的。攻擊不僅對受害者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對于攻擊者本身的心理和社會適應也有不好的影響,此外,攻擊對社會也會造成負面影響。
因其廣泛的負面影響,攻擊一直受到社會和研究者的關注,而在漢斯出版社《社會科學前沿》期刊中,有論文也將關注攻擊的影響因素,并對不同影響因素如何影響攻擊的機制進行探索。
該文的研究目的為檢驗憤怒沉浸是否在特質敵意和攻擊行為的關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結果顯示特質敵意和攻擊具有顯著的正向關系,且二者之間的關系是通過憤怒沉浸的中介作用實現(xiàn)的。這與以往研究結果是一致的,以往研究表明,憤怒沉浸能夠中介敵意歸因偏向和攻擊之間的關系,而敵意歸因偏向是高特質敵意個體的認知表現(xiàn)。
研究為特質敵意到攻擊行為的心理路徑提供了實證數(shù)據支持,提出了一個新的中介變量——憤怒沉浸,擴展了關于人格特質和攻擊行為關系的研究。研究結果支持人格特質通過影響個體的內部狀態(tài)(憤怒沉浸)影響個體的攻擊水平,支持和發(fā)展了一般攻擊模型。此外,研究結果對實踐和教育也有一定的啟示:
學校和社會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際態(tài)度和行為,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人格特質,減少消極人格特質(如,特質敵意)的形成,這有助于減少日常生活中個體的消極認知,從而減少個體的攻擊行為;我們應該關注學生在經歷憤怒事件之后的認知方式,特別是高特質敵意的個體,在他們經歷憤怒事件之后要幫助他們分散注意力,減少對憤怒事件的關注和回想,幫助他們正確分析憤怒事件產生的原因,減少憤怒沉浸。以往研究表明,通過認知訓練,幫助個體在敵意情境下,自我激活積極認知,可以抑制敵意信息對個體攻擊行為的影響。因此,訓練學生在經歷了憤怒事件之后思考積極的信息可能是減少攻擊產生的有效方法。
雖然本文為特質敵意、憤怒沉浸和攻擊三者間的關系提供了實證支持,但仍存在一些局限:該文的研究對象為在校大學生,且樣本量有限,之后的研究需要增加樣本量,并且在其他樣本中重復驗證本研究的結果;該文使用橫斷面數(shù)據探討特質敵意、憤怒沉浸和攻擊三者之間的關系,然而橫斷面研究無法確定變量之間預測的方向,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使用縱向設計,以確定變量之間關系的方向;研究使用自評問卷,然而自評問卷可能受社會贊許性效應的影響,比如,被試可能會低報自己的攻擊性,為了更加準確的驗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使用實驗設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