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氣相求的概念及哲學基礎
1.1同氣相求的概念 同,即相同。這里多指不同的事物在某一點上相同。同氣,即通過對事物進行“取象”或“運數”的定性、定量分析而確定的同一類事物。有學者認為其機制是“以類族辨物法”。
相求的涵義有三:
一是作用、性能上的相似性、親和性、趨向性和相關性;
二是轉化發(fā)展過程中順應協調相一致性;
三是事物量的互補相助性等。綜上所述,同氣相求即指通過對事物進行“取象”或“運數”的分析而確定的同一類事物,在某一方面存在親和召感、互補順應、協調一致的聯系和作用。
1.2同氣相求的哲學含義
“同氣相求”一詞始見于《易·乾卦·文言》,其文指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薄兑住ゅ柘隆は獭吩唬骸岸飧袘韵嗯c?!边@種宇宙中同類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感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呂氏春秋·十三·應同》進一步解釋:“類固相召,氣同則和,聲比則應。鼓宮而宮動,鼓角而角動。平地注水,水流濕。均薪施火,火就燥。山云草莽,水云魚鱗;旱云煙火,雨云水波。無不皆類其所生以示人?!敝赋鐾愂挛镏g具有相互招求、相互應答之勢。
宋代張載《正蒙·動物》說“:物無孤立之理……非同異,有無相感,則不見其成?!薄墩伞でQ》又指出“:以萬物本一,故一能合異,以其能合異,故謂之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萬物,所受雖不同,皆無須臾之不感?!闭f明二物有感,必能相含。
宋代胡宏也指出天地之氣相互感應是自然規(guī)律,一旦感應失調,就會發(fā)生自然災害。其在《釋疑孟·仕》中指出“:天氣感乎下,則地氣應乎上,一有感而不應,則為水旱寒燠之災?!痹凇抖踢z書》卷十五中,宋代朱熹指出“:天地之間,只有一個感應而已,更有甚事?”指出事物之間的感應、相求為宇宙萬事萬物的基本規(guī)律。
綜上可知,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宇宙之間萬事萬物具有相互感動、相互吸引、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廣泛聯系,而這些聯系的中介環(huán)節(jié)即是氣。萬物療法公眾號提示這一以無形之氣將整個宇宙空間連接成一個整體的認識,既是對《莊子·天下》“通天下一氣”觀點的發(fā)揮,也是對《淮南子·泰族訓》之“萬物有以相連,精侵有以相蕩”學說的闡發(fā)。
2、同氣相求思想對中醫(yī)學的滲透
由于中醫(yī)學初創(chuàng)于先秦秦漢時期,這種“同氣相求”的樸素思想便滲透到中醫(yī)學理論之中,并在理論解釋和臨床應用上得到了廣泛發(fā)展,從而形成了中醫(yī)學“同氣相求”的思維方法。明清時期馬蒔、葉天士、陳修園、張志聰、徐靈胎等醫(yī)家相繼提出了“同類相感”、“以類相從”、“同氣相需”等觀點,張景岳甚至提出:“蓋陰陽之道,同氣相求”,從而把“同氣相求”這一思維理念上升到陰陽理論的哲學高度。
2.1氣一元論是同氣相求的理論基石
氣一元論認為,氣是宇宙的本原,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庇种^:“積陽為天,積陰為地。”《素問·天元經大論》指出“: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陰氣濁重,降而凝聚,成為有形之物,構成了繽紛的大地;陽氣輕清,升而化散為無形的太虛,形成了蒼茫的天宇。天地陰陽之氣上升下降,彼此交感而形成天地間的萬事萬物。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本乎天者,天之氣也。本乎地者,地之氣也。天地合氣,六節(jié)分而萬物化生矣。”因此可以認為,天地萬物的生成、變化、消長的根源在于氣,在于氣的運動變化。大循環(huán)指灸導引術提示同類的事物之所以會發(fā)生作用、影響乃至感應,其根源在于它們都是由氣所構成的。這種“氣一元論”的思想也成為同氣相求的理論基石。編輯萬物療法
2.2五行歸類模式使“同氣相求”具體化
“五行就方法而論,是一種分類方法”。中醫(yī)學將這一分類方法運用于人體研究過程中,創(chuàng)立“四時五臟陰陽”整體模式,將自然界之時間、空間、五色、五味、五聲、五谷、五畜、五菜、五果,人體五臟五腑、形體官竅、情志體液等皆納入五行構架中,使之成為有序的統一體。
在五行歸類中,多采用“取象比類”或“推演絡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形態(tài)、性質和作用,分別歸屬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五行歸屬,在這種五行歸類中,自然遵循了同氣相求的規(guī)律。道家繩療提示五行歸類把人與自然界聯系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也把這一整體化分為五個部分。因此,五行歸類使中醫(yī)學中同氣相求理論更加具體化、條理化,中醫(yī)藏象學說也因此而提出了五大系統的學術理論。
2.3同氣相求在病因學中的體現
同氣相求的理論不僅構建了五行體系,用于解釋人體的組織結
構、生理功能,還多用來闡釋中醫(yī)學對病因的認識。特定的時空,產生特定的病邪。如春天多風邪為病,夏天多熱病及暑病,長夏多濕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寒病。
另外,六淫的致病特點很多就類同于六氣。如自然界的風流行而變化,風邪的特點即為善行而數變;冬天天寒地凍,航道不通,所以寒邪的特點為寒性凝滯而疼痛等。
特定的病邪作用于特定的個體及特定的臟腑、組織、器官,影響人體特定的物質和功能,產生特定的疾病和傳變。如《素問·金匱真言論》曰“:八風發(fā)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fā)病……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于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臟,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痹偃纭帮L傷肝,暑傷心,濕傷脾,燥傷肺,寒傷腎”“,陽邪從陽,必傷衛(wèi)氣”“,風則傷衛(wèi),寒則傷營”。“風為陽邪易襲陽位,濕為陰邪易襲陰位”等。
2.4同氣相求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在脈象上,如脈應四時應:“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余;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睆娬{脈氣與四季之氣同氣,便有相應協調活動的同氣相求。“五色內應五臟,青屬肝木,白屬肺金,腎屬黑水,紅屬黑水”,為五臟與五色同氣相求。同樣,臨床上癥見面見青色,喜食酸味,脈見弦象,可以辨為肝??;面見赤色,喜食苦味,脈見洪數,可辨為心病。
2.5同氣相求理論指導臨床
臨床醫(yī)家根據同氣相求的理論,提出了許多實用有效的治療方法,大大拓展了藥物的功效和使用范圍。
2.5.1以臟養(yǎng)臟中醫(yī)學在臨床治療時,常采用動物的臟器來調補人體之相應器官,以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該療法在“五十二病方”中已見端倪,如雞血療法等。在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以臟養(yǎng)臟
療法得到了具體的運用和泛化,《千金要方》設食治篇論食治原理,可謂中醫(yī)臟器療法最早的集大成者。中西醫(yī)匯通派的代表人物張錫純先生正式提出“臟器療法”一詞。如以豬脬治療膀胱之遺尿,黃狗腎治療腎陽虛衰之陽痿,豬血、羊肝治療血虛,豬骨髓補腦益智,鹿筋、虎骨強筋堅骨等。毋庸置疑,這種以臟養(yǎng)臟的方法正是同氣相求思想的具體應用。編輯萬物療法
2.5.2指導藥物歸經理論
歸經是中藥性能之一。雖遍見于歷代本草著作,但尚無統一的確切定義,而且眾醫(yī)家對其概念理解各持己見。綜合各家之見,并結合實驗研究,可將“歸經”二字理解為:“歸”,有選擇、趨向、定位的意思“;經”即臟腑和經絡的概稱,是空間位置、系統和功能的綜合。某藥歸某經,就是藥物有所選擇對其所歸臟腑經絡的功能有較大程度的影響,而對其他臟腑經絡功能影響程度較小或沒有。
正如徐靈胎所言“:因其能治何經之病,后人即指為何經之藥?!痹谥兴幍臍w經理論中,有些中藥就是根據同氣相求的思維方法所產生,如青黛色青入肝經,丹參色赤如心經,黃土色黃入脾經,石膏色白入肺經,黑豆色黑入腎經。
2.5.3闡述藥物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藥物在人體的作用趨勢,不同性質和質地的藥物,其作用趨勢也遵從了同氣相求的規(guī)律。如以質地而言,花葉和質輕的藥物,大都能升而浮,如辛夷、荷葉、升麻等;這類藥物多入上焦可治上焦疾病,或引氣血而上行。子實及質重的藥物大多為沉降,如蘇子、枳實、熟地黃、磁石等,此類藥物多入下焦,可治下焦疾病,或引氣血下行。誠如李東垣所言:“輕清成象(味薄者茶之類),本乎天者親上;重濁成形(味厚者大黃之類),本乎地者親下也?!币虼藚氰┰凇稖夭l辨·治病治法》中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span>
2.5.4闡釋藥物的功能
有些藥物的功能與同氣相求思維關系密切。如銀杏葉被廣泛用于抗衰老,其理論根據可能與銀杏為中生代的活化石、其生命力旺盛有關;穿山甲能軟堅散結在于這種動物本身就能掘洞穿山;合歡花能疏肝解郁在于花兒能移情悅心;霜桑葉能清肺止咳在于霜本性寒。
至于五子衍宗丸能補腎種子,與這五味藥均為種子關聯緊密。而清宮秘方玉容散能美白養(yǎng)顏,所選藥物為白牽牛、白蘞、白細辛、白及、白蓮心、白茯苓、白芷、白術、白僵蠶、白附子、白扁豆、白丁香、珍珠等。
因此有學者指出:“皮以治皮,節(jié)以治節(jié),核以治核……子能明目,藤蔓者治筋脈,血肉者補血肉,各以其類也?!眳氰┝⑶鍖m湯(玄參心、蓮子心、竹葉卷心、連翹心、犀角尖、麥門冬連心)“以心治心”療熱入心包,當代名醫(yī)趙炳南創(chuàng)“多皮飲”(地骨皮、五加皮、桑白皮、干姜皮、大腹皮、白鮮皮、牡丹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川槿皮)“以皮治皮”治療慢性蕁麻疹等。
上述治療方法無疑大大拓展了中醫(yī)藥的治療范圍。萬物療法公眾號提示著名科學家楊振寧指出:“科學絕對不是只有邏輯,只有邏輯的科學只是科學的一部分,而且在討論科學的創(chuàng)造性的時候,這部分并不是最重要的。”
因此,筆者認為,由于中醫(yī)學采取了“同氣相求”這種非邏輯的思維方法,所以中醫(yī)臨床上更加重視臨床效果,而并不太在意中醫(yī)理論本身與臨床效果之間的邏輯關系,這樣就克服了在當時技術條件落后所帶來的發(fā)展限制,從而為中醫(yī)藥贏得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