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國的千古圣人,他們的思想深度,無人能與之比肩,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一點也不為過。
為什么我標題要把老子和孔子并列呢?這不僅基于二人具有同樣高度的思想界和哲學界的地位,還因為二人的關(guān)系有著一段特別的淵源。
【古之學者必有師】
老子實名“李耳”,春秋時期楚國人。年長于孔子,當時在周朝廷任“守藏室之史”,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相當于國家圖書館的館長。
當然,作為“館長”,老子本身具備淵博的知識。同時,又有“繼續(xù)深造”的便利。所以,老子諳于掌故,熟于禮制,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且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
孔子生活的時代,秩序混亂,禮崩樂壞,人們的精神和道德品質(zhì)正呈加速度墜落??鬃討n國憂民憂社會,樹立崇高理想,決心扶正當下社會秩序這棵“歪脖子樹”。他決定赴周都城“鎬京”(今陜西長安西北灃水東)向老子請教“禮制”。
為什么非得去鎬京學習“禮制”呢?因為周朝是一個“禮樂社會”。對于分封、嫁娶、喪葬等社會生產(chǎn)、生活各個方面,都有一套嚴密而又完善的禮樂制度,關(guān)于“尊卑”、“君臣”、“父子”等關(guān)系都有明確的規(guī)范。人們在這樣的精神架構(gòu)下生活,秩序得到維持,倫理得到傳承,平安有序。周王朝也憑著這套禮樂制度穩(wěn)定維持著對國民的統(tǒng)治。
而當時書籍、學識被官方“壟斷”,民間無法辦學。朝廷藏書自然是最豐富和最完整的。所以,孔子不辭辛勞,從魯國來到鎬京,向老子請教“禮儀”。
照這樣說起來,孔子就是老子的學生了。當然,這并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開班授課”的師徒關(guān)系。但按照中國人的情懷,“一日為師,終身為師”,所以就有“孔子是老子的學生”的說法。
【“仁、義、禮、智、信”Vs“道可道,非常道”】
既然題目提到老子和孔子的“人生觀”,那么我們有必要先了解老子和孔子的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政治主張是什么?
孔子創(chuàng)立了儒家思想。儒家的核心是“仁”。主張君臣、父子、宗族、鄰里等關(guān)系,施行“仁愛”,和睦相處。但上下有序,尊卑有別,人們應該遵守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以“仁、義、禮、智、信、孝、悌”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儒家的經(jīng)濟思想是“重義輕義”;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性相近,習相遠”、“有教無類”、“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span>
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鼓勵學生不應留戀故土,而應該“遠游”,通過游歷四方而增長知識,以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他自己也是這樣“身體厲行”的。他周游列國,向各國君主推行儒術(shù)。他歷時14年,先后游歷了齊國、陳國、衛(wèi)國、楚國、蔡國、晉國、宋國……魯國是起點,也是終點。
孔子做的最高官職是魯國的“大司寇”,代行“國相”之職。僅僅處理政事三個月,魯國民風大為改善——巿場不再有欺行霸市、漫天要價等現(xiàn)象;路不拾遺;賄賂等惡行基本絕跡。
齊國為魯國的鄰國,看到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下,一天天強大起來,擔心若孔子繼續(xù)執(zhí)政下去,魯國日后必有資格稱霸。便使詭計送美人、寶馬等給魯國君,逼迫孔子離開了魯國。
孔子不僅自己謀求官職,還鼓勵學生謀取功名。只有有了社會地位,才能有效地向各國國君推行儒家思想,才有“進諫”的機會。
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
子貢:曾任魯國和衛(wèi)國的“國相”;子路:衛(wèi)國大夫;宰予:齊國大夫;子游:武城縣令;子夏:始為莒縣縣令,后成為魏國開國君主魏文侯的老師……
孔子和老子雖然為師徒關(guān)系,但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觀點竟然截然不同,甚至沒有多少“交集點”。
老子創(chuàng)立了“道家思想”。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是《論語》,而道家的思想則傾注在《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的開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一下子就提出了一個最高境界的哲學概念??础独献印?,你要沉下心來,仔細咀嚼。不然,你會覺得云里霧里,不知所云。
老子認為天、地、人等宇宙萬物是連貫成一個整體的,突破了古代哲學以政治和倫理為軸心的局限。老子認為“道”是先于天地生成的。他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觀點與中國最早提出的“天人合一”相吻合,對中國古代的各個領(lǐng)域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思想的最大“閃光點”是“樸素的辯證法”。認為宇宙萬物都存在著相互矛盾的兩個對立面,但在一定的條件下,又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皠偵跻渍邸?、“否極泰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種觀點在戰(zhàn)爭、對抗當中,也能得到很好的運用,比如“以柔克剛”、“敗中求勝”、“絕處逢生”等。
老子認為:“道”的本性是自然的,他提出了“天道自然”的觀點,認為天地運行是自然的,不假外力的。人也應該一樣,必須消除主觀和外在的干涉,任其自然發(fā)展。
在政治上,老子提倡“無為”而治。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小國寡民”的社會。
他認為由于人們的過度欲望,百姓于是相互爭奪,導致法令繁多、拚命追求知識、講究虛偽的仁義道德等,社會秩序才會混亂。
老子認為:“道”、“德”、“仁”、“禮”、“義”自覺遵守,不要刻意。那么,真、善、美的人和事物自然就會越來越多,而丑的、惡的就會遠離我們而去。
說白了,“小國寡民”就是老子的理想社會。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各人把自己的事做好了,社會就好了。不要替他人咸吃蘿卜淡操心。不要把自己的主觀加予別人,不要試著以外力作用于別人,別人自有別人的成長,何必替古人擔憂?大家最好互不相擾。
【“周游列國”處處碰壁Vs“逍遙歸隱”】
既然說持孔子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家思想,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過程、人生價值,以及會有不同的人生歸宿。那么,我們先來看看孔子和老子二人不同的人生歷程、人生價值和人生歸宿吧!
孔子離開魯國后,第一站是衛(wèi)國,與魯國同樣的俸祿——“俸米六萬斗”。但是,有人向衛(wèi)靈公讒言,孔子從此受到監(jiān)視,行動無法自由??鬃优乱粋€閃失便獲罪,離開了衛(wèi)國。
孔子到陳國,被誤認為是“仇人”,而遭到匡地人的圍攻??鬃优梢粋€弟子去陳國權(quán)臣那里去當差,才得以放行。
在宋國,司馬桓魋砍掉他們演習禮儀賴以休息的大樹,并想殺死孔子??鬃佑谑请x開了宋國。
……
孔子在前元前489前,度過了生死一劫。孔子游歷到陳、蔡交界時,楚國發(fā)來邀請。為防孔子被楚國重用,陳、蔡兩國都派人將孔子和他的弟子一行圍困在荒野之中,長達七天。
干糧逐漸耗盡,到最后稀粥也已經(jīng)見底。追逐的學生一個接一個地離去。連孔子自己這時都在懷疑:我這樣對嗎?我這樣行嗎?
終于捱到了楚昭王派人帶兵接去了他,他與眾弟子才有幸地沒有餓死在荒野。
孔子就是這樣執(zhí)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顛沛流離,風餐露宿。鄭國有人同子貢說:“你的老師猶如喪家之犬”。
孔子向各諸侯國君推行儒術(shù)失敗后,他又回到了魯國。但他推行儒術(shù)的火焰仍未熄滅,信心從未動搖。
他回到魯國后,不再出仕,專心教書育人,著書立說。編纂《論語》,研習《周易》,將《詩經(jīng)》、《尚書》、《禮記》、《樂經(jīng)》作為教材。希望有朝一日弟子們將儒術(shù)發(fā)揚光大。
孔子生命最后的時光是孤獨的。他的許多學生都已學成出仕。他最鐘愛的弟子顏回突然病死,陪伴他時間最久的子路死于宮殿政變中,他唯一的兒子也先他而去。前元前479年的一天,子路來看望病重已久的孔子,孔子潸然淚下,“你為何來的這么遲???”。七日后,中國思想界、哲學界一顆巨星殞落了。
而老子呢?在我們今天大多數(shù)人看來,是非常幸福的。
老子之前在做“守藏室之史”的生活自不必說了,幾乎全部的“工作”就是譽寫、整理之類的,若有人來“借閱”,他只要找出那本典籍就行了,其他閑暇時間就是享受生活了。
可是,老子也有“倒霉”的時候。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fā)生了爭奪王位的“內(nèi)戰(zhàn)”,歷時5年,最終以王子朝失敗而告終。王子朝因失敗而怨怒,便席卷周室典籍逃奔去楚國。老子也因“看管失責”而被罷免。
對老子罷免并不解當權(quán)者的“恨”,還對他加以迫害。老子只得“自隱無名”,流落四方。
從此,老子對仕途沒有了興趣,發(fā)誓不再染指政治,希望找到一個安靜的、與世無爭的僻靜處度過余生。
后來,他西行去秦國,經(jīng)過函谷關(guān)(今河南靈丘縣西南)時,關(guān)令尹知道他將遠走隱去,惜其才,勸道:“何不把您的智慧、知識留給后人?”于是老子寫下了《道德經(jīng)》,全文5000字。
此后,老子騎著青牛飄然而去,世人不知所終。引得無數(shù)文人墨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或揣測,或猜想老子的最終去處。還猜什么猜呢?就兩個字不就行了嗎?——隱居。
【剖析“孔子推行儒術(shù)失敗的根源”與“老子創(chuàng)立道家的土壤”】
孔子為向各國推行儒術(shù),先后歷經(jīng)14年,周游列國,許多國君關(guān)閉城門,避而不見。更有甚者,將他驅(qū)逐出國。他們認為儒家思想不好嗎?非也!他們心里都崇敬孔子,對他敬若神明,都希望自己的子民能象孔子一樣,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做一個情操完美的人,遵禮守秩,互仁互愛。
但是,孔子為什么在當時又很不受歡迎呢?春秋末期,早已禮崩樂壞,國君追求的是權(quán)力、貪欲、稱霸,誰還會有“閑心”在“仁”上下功夫呢?在當時,最受歡迎的是“兵家”和“縱橫家”。儒家思想根本沒有市場。所以,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下,孔子向各國君推行儒家思想注定是要失敗的。
而老子的道家,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春秋未期,諸侯爭霸,秩序混亂,戰(zhàn)爭頻仍,百姓生活動蕩不安。此時統(tǒng)治階級更加緊了對人民的殘酷剝削。不管是戰(zhàn)勝國,還是失敗國,受苦受難的最終還是老百姓。
在此情況下,人民迫切要求安靜修養(yǎng)和減輕剝削的愿望,追慕和向往那遠古的原始社會。在那個社會,人們沒有爭斗,沒有陷害,有的只是齊心合力與自然界斗,與禽獸斗。
所以,老子的“任其自然,與世無爭”為主旨的道家思想便被視為最寶貴的精神食糧。
【各人立場Vs本人觀點】
既然標題是“我們普羅大眾該持孔子還是老子的人生觀?”那么,本節(jié)就是重點,前文都是“引子”。
我標題已經(jīng)說了:“選擇不同,你的人生命運、人生價值和人生結(jié)局都會大不一樣”。你可要先想清楚,再做選擇喲!
有沒有“官方立場”?沒有!你的人生你做主!
不過,本人想試著分析對兩種思想觀點選擇的考慮。
其實,儒家也好,道家也罷,都影響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無所謂高下之分,也不存在優(yōu)劣之別,儒家有儒家的光芒,道家有道家的智慧。都是圣人們及后來者經(jīng)過長期的生活領(lǐng)悟的智慧結(jié)晶,都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但是,兩種思想的“受眾”卻不一樣。就是同一個“受眾”,當他所擁有的條件、所處的環(huán)境等不同時,選擇也會不一樣。
儒家思想主張“仁愛”,愛家人、愛鄰里、愛社會、愛國家,這就需要抱著一顆“熱心”。為使幼有所學,老有所依,鰥寡孤獨得到關(guān)愛。當政者就要施行仁政。百姓也應遵禮守儀。全社會都要動員起來,我們都是其中一份子。
這樣,我們都立志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有貢獻的人。我們都會有理想、有抱負,積攢力量,以便能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樣,我們時時鞭策自己,積極上進。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得到了提升。
道家講究“清靜無為”、“與世無爭”,也未嘗不可。畢竟,這種觀點更利于生活的穩(wěn)定,“田園生活”也是一種寫意的人生。功成身退、退居幕后也成為美談。
社會是個大染缸,白的、黑的、紅的……什么顏色都有。別輕易涉入其中,弄得自己不黑不白的,惹了一身臊。
不做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事,只要將自己做好,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親人、對得起社會,自己心安理得也已足矣。
但是,持這兩種人生觀的人,都要把握好“尺度”。不然,也會走偏,步入岔開了的軌道。
由于儒家是“以為天下人謀福祉為己任”,所以,就會時時鼓勵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有時難免身累、心累。特別是當能力達不到時,或事情的發(fā)展方向與自己的預期不符時,就會或怨天尤人,或過度自責。
于是他們或從頭再來,或加倍努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可是,事情除了主觀努力,還會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
此時,成敗得失并不是首先考慮的。他們享受過程,注重精神與氣節(jié),即使碰得鼻青臉腫,摔得頭破血流。就象孔子,窮其一生,心中只有“仁義”二字。
道家講究“清靜無為”,凡事少管閑心,不關(guān)心社會,盡量少與他人扯上“關(guān)系”。但是,如果走過了頭,就是走上“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岔路。
這個社會就會變得冷漠。困難時得不到援手,危險時看不到幫助。這個社會,能力總是會有強有弱,有大有小。
況且,自己一生中也總會有霉運臨頭的時候。到那時,你希望有人來幫助你嗎?人都有“同理之心”,可當初你有能力幫助別人時,為什么不伸出援助之手呢?
今天,我們這個社會存在著“扶與不扶”的惡習。這一方面是那個惡婦開一個壞頭,另一方面,也是對道家的濫用和曲解。
本人觀點:
其實,這并非本人個人觀點。中華民族已經(jīng)選擇了答案。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已經(jīng)告訴我們:儒家是主流,我們身體里都是流著儒家的血液。2000多年的封建統(tǒng)治,都是以儒家作為統(tǒng)治人民的思想工具。中華兒女都是以儒家思想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你們可能會說:“你前文不是說道家也有孕育的土壤嗎?”對!我說了。存在即合理。當你有能力時,就奮斗進取,對他人仁愛,為目標和理想而拚搏,為社會、為國家貢獻力量。
當你力量不夠時,或者處于低落時,不妨靜下心來,隨遇而安,順其自然,不必空懷抱負,空談理想。追求安穩(wěn),清心寡欲,過著安逸的日子,也是幸福的一生。
但是,當你有能力時,還是希望你投入社會。也許,重道的人圖個清閑自在,重儒的人不免勞心費神。然而,只有儒術(shù)占主流時,這個社會才會進步,若道家為主流,這個社會就會退化。
一個國家需要英雄。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是沒有希望的,是沒有前途的。
文章最后,還是用儒家另一位圣人——孟子的話作為結(jié)尾吧!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朋友們,你們會作何選擇呢?本人建議:大家都選擇孔子的儒家思想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