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是常有的事,如何教育孩子就成了父母們頭疼的事情。有些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犯錯,二話不說就開始對孩子'長篇大論',然而枯燥無味的道理早已不是教育孩子的上策,父母要懂得變通。
夏女士和丈夫帶著孩子去景區(qū)游玩,正巧是暑假期間,景區(qū)來往的游客也比較多,可以用'人擠人'來形容。由于天氣太炎熱,夏女士便給孩子買了一個冰淇淋,想讓他消消暑。沒想到孩子剛剛拿到冰淇淋,便不慎將整盒冰淇淋打翻在身上,弄得衣服都是冰淇淋,非常地黏。
夏女士氣不打一處來,明明早就交代了孩子要小心點拿,他卻沒聽進去,實在不聽話。隨即,夏女士對孩子開啟了說教模式。只看孩子呆呆站在原地,一臉委屈到想哭的表情。但是夏女士不以為意,認(rèn)為他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是在博取同情。
丈夫看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便上前勸說。夏女士非但沒有停止,還在不停地和孩子講道理,讓他道歉。孩子的眼淚終于忍不住了,大哭著對夏女士說:'媽媽我錯了!媽媽對不起。'
至此,夏女士才停止,拉過孩子無奈地說:'媽媽這么做這也是為了你好。'然而,隨后的旅程中,孩子一直保持沉默,不再有歡樂的笑臉。其實孩子犯錯后,如果媽媽只會不停地和他講道理,這是低情商的表現(xiàn)。
很多父母會有這種錯覺,認(rèn)為只要和孩子講清楚道理,他就能改正,再不行就'打'一頓讓孩子長記性。但是父母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是否能聽進去。
如果孩子不認(rèn)同父母所說的'道理',自然不會按照父母說的做,只會在表面假裝附和。久而久之,孩子還會對說教產(chǎn)生厭煩,甚至演變成厭煩父母,喜歡和父母'對抗',故意做出一些錯誤的事,嚴(yán)重的還會毀了自己的人生。
1、 先讓孩子訴說內(nèi)心想法
當(dāng)孩子犯了錯,家長首先不是要去指責(zé)孩子,而是讓孩子說說為什么會選擇這樣做,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這樣有助于讓孩子明白自己做的事情,為什么屬于'錯'。
2、 不要當(dāng)眾讓孩子難堪
很多家長在人多的時候立馬指責(zé)孩子,一是因為實在控制不住情緒,二是認(rèn)為這樣能讓孩子長記性。但是這樣往往適得其反,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們也會受傷,所以家長在教育他們時,至少不要當(dāng)著眾人面前教育,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3、 善用換位思考
孩子之所以會犯錯,很大程度是因為不會考慮后果,也沒有考慮他人感受。家長應(yīng)該教會孩子換位思考,讓孩子站在另一個角度想想,比如可以問問孩子'人家這么對你,你會怎么樣?'。
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他們,所以父母既要正確教育孩子,在糾正孩子的錯誤時,也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哪些行為對孩子造成影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