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真實的存在
2008-01-06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9565801010087g1
禪修所要努力的方向是見到真實的身心,只有身心的真相顯現時,修行者才能從心理的最深處明了真理,與此同時,心得以從煩惱中解脫。這就是說,只有見到真實的身心存在,修行者才能從煩惱中真正得到解放。
佛陀教導的禪修就是探究真實的存在,佛法中所稱的真實存在即是終極真理的代名詞。修行者進行這樣的深奧探究,首先需要從身心的真相開始。佛陀在《大念住經》中教導的修習目標是身、受、心、法四大類,這意味著修行者只要觀察這四大類目標,就可以體悟身心的真相;而當修行者看到身與心的真相,他就可以把自己從煩惱中解放出來。當然,在修習時,戒與定的修習是在修慧之先,它們二者的修習為后來的修慧打下基礎。
佛教的修習帶給修行人巨大的利益,而無須修行者放棄什么。有人教導佛教的修行必須要出家,或要放棄一切希望,或讓修行者沒有未來,沒有想法與精神動力,這都是完全錯誤的修行理念,不符合佛陀在世時所教導的修行精神。佛陀教導的修習方法是“內在的觀察”(毗婆舍那),除了向內觀察之外,不需要再做別的事。只需要觀察,在觀察當中,修行者的思想觀念將發(fā)生一系列地變化,煩惱逐漸會減少——這就是修習佛法的利益。
也有人教導要完全的地對人類絕望,或不要想任何事情,或者只想別人,不想自己,這些都是對佛法修行的誤讀。佛陀教導的修行方法只是面對真實的存在,對其進行如實的觀察,認清它們的本來面目;在此觀察過程中,修行者無須拋棄什么,而內在的變化是自然生起的。
內在變化是什么呢?首先,你會感到思想與感知會慢慢地變得清明,對事物的理解會逐漸加深,而對他人的寬容度也會增加。你無須刻意,你只需觀察,這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展現。其次,你會感覺到心理上的愉悅在增加,自在感在增加,這不同于物質富有所帶來的滿足,這種自由自在的感覺也許是人人所追求的美好境界。雖然可能在修行的某一進程中,煩惱的情形會有反復,但總的趨勢是修行者越來越有活力,越有自在感,越感覺到內在的輕松。修習的最終目的是,煩惱終將從修行者的內心完全消失。
修行是一種藥物,它在不知不覺中對修行者的心理進行治療,使修行者的心理趨向健康與完美,這種心理狀態(tài)即是沒有煩惱的境地。有人可能會低估“斷除煩惱”的意義,但具有豐富人生經歷的人會認為其意義非凡。內在沒有煩惱,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境界,佛法正是引導修行者到達這個完美之地。
如是 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