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不聽話,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還關系到孩子的性格形成、品德塑造、心理健康乃至人生發(fā)展與成功的大問題。因此,每個父母都必須下決心去把孩子這種不聽話的壞習慣糾正過來。孩子不聽話是父母最頭痛的事情。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在不斷地用語言、行為和故事對孩子進行教育,但是有的孩子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這往往使得父母非常惱火。
其實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原因和目的的,孩子們也一樣。不知父母們想過嗎?孩子為什么不聽話?知道了原因,再適當?shù)剡M行引導,必然能夠更加有效地糾正孩子的不聽話行為。
一般來說,孩子不聽話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1、任性:我想干啥就干啥
任性是孩子的一種不正常心態(tài),許多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往往通過任性來要挾大人。孩子養(yǎng)成這種壞習慣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當孩子向父母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時,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恰當。不是通過耐心說服教育,而是橫蠻地加以拒絕。孩子沒有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心愿不能實現(xiàn),理所當然就會任性;另一方面是因為家庭中的成員對待孩子的任性處理方法不一致。比如當孩子表現(xiàn)得很任性的時候,媽媽可能會出于溺愛孩子而盡量護著孩子,而爸爸則想糾正孩子這種壞習慣而嚴厲拒絕。最后的結果往往是不了了之。孩子毫發(fā)無傷,于是,孩子因為有了靠山,往往會變本加厲地任性。
作為父母,一味地縱容孩子就等于害了孩子。孩子會以為通過任性的手段,父母就會滿足他所有的要求,因此變得更加為所欲為。而且,在過分任性中長大的孩子,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變得自私、無理,不懂得與別人合作。
2、貪玩:我要一次玩?zhèn)€夠
每個孩子都喜歡玩,玩,本是孩子的天性。不過,很多孩子玩得過分,玩得沉迷,這就有害而無益了。所以,有句古話叫“玩物喪志”。很多父母正是擔心孩子玩物喪志而頭痛不已。有的父母干脆采取強制方法剝奪孩子玩的權利,但這同時也使孩子產(chǎn)生與父母對立的情緒,以至于更厲害的不聽話行為。
貪玩對孩子危害巨大:一方面功課馬馬虎虎;另一方面還會染上撒謊、曠課等壞毛病,甚至走向犯罪。比如過分迷戀游戲機,就使一些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他們一開始只是玩一玩而已,后來是越玩越上癮。向父母要錢,父母不給,向同學借錢也借不到了,于是就想辦法去騙、去偷,從而走上犯罪道路。即使沒走上犯罪道路,過度貪玩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孩子的學習及身體健康。
孩子過于貪玩的主要表現(xiàn)為:貪戀電視或電腦游戲;只重視體育活動,忽視學習;盲無目標地侃大山;逃學甚至接惡作劇……孩子一門心思就在玩上,上課不專心聽講,課后不做作業(yè),放學后書包一扔,抬腳就走了,天不黑不回家。
3、厭學:看見課本我就煩
不聽話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厭學與善學、樂學相克,厭學無疑會扼殺、阻礙孩子學習的熱情與欲望,束縛和困擾孩子美好的心靈,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孩子一旦厭惡學習,那么要想讓他們自覺主動地學習,便成為一句空話,他們會采用各種方法逃避學習,逃避父母和老師的監(jiān)督,視學習和學校如洪水猛獸。這樣,即使父母不斷地命令他學習,他都不過是應付了事,更別指望他主動地去求知了。所以,厭學是孩子學習的最大“克星”,也是造成孩子不聽話的主要原因之一。
厭學有輕重之分:偶爾對某項作業(yè)、某門學科或者對某位老師、某個學校產(chǎn)生不滿,這是較輕微的厭學;經(jīng)常性地對某項作業(yè)、某門學科或者對某位老師、某個學校產(chǎn)生厭煩,并偶爾伴有一些如頭痛之類不舒服的生理反應,這是中度的厭學;習慣性地對某項作業(yè)、某門學科或者對某位老師、某個學校產(chǎn)生厭惡,經(jīng)常伴有頭痛、嘔吐等不良的生理反應,這是較嚴重的厭學。
4、自負:普天之下我最牛
自負是以超越真實自我為基礎的一種自傲態(tài)度,是一種不良個性的具體體現(xiàn)。它與自卑相似,都是源于對自己的不正確認識,不同的是,自負者是過高地評價自己,他們仿佛通過放大鏡來看自己的長處,甚至視缺點為優(yōu)點,而在看別人的時候,則總是容易貶低他人的優(yōu)點,夸大對方的不足。自負的孩子也經(jīng)常會過于相信自己,從而產(chǎn)生很多父母眼中的“不聽話”行為。
古人云: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驕傲自大必然會對孩子的發(fā)展產(chǎn)生消極影響。驕傲自大的孩子常在自己的周圍樹起一道無形的“城墻”,形成與外界的隔膜,這使他們的心胸變得很狹窄。他們雖能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往往沒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而只滿足于眼前取得的成績。
驕傲自大的孩子也往往很難和同學們友好相處,因為他們總是以高人一等的態(tài)度對待人或喜歡指揮別人,不能做到平等相待。驕傲自大的孩子情緒也不穩(wěn)定,當人們不理睬他時,他會感到沮喪;當他遭到失敗和挫折時,又會從驕傲走向悲觀、自卑和自暴自棄,否定自己的一切,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
5、逆反:我的騷動的青春期
逆反心理是一種固執(zhí)偏激的思維習慣,它使孩子不但無法客觀地、準確地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反而會采取錯誤的方法和途徑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當一個孩子首次用逆反心理待人處事時,就代表著他想要界定自己的一項企圖,也就是說,在他自己與其他人之間筑起一道界線。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想出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反駁父母、老師的教誨。在這種反抗的同時,不聽話行為也就產(chǎn)生了。
孩子無論出于什么原因不聽話,父母都要牢記,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錯誤,而不是施展我們的權威,讓孩子必須聽我們的。父母弄明白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從原因上找對策,找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糾正方案,最終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