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留言說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失敗,各種方法用盡,孩子還是沒能變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對此,我想說的是,好的家庭教育必定有優(yōu)秀的父母,這個優(yōu)秀未必是體現在職業(yè)、收入、學歷等方面,而是在孩子身上“用心”的程度。
道理其實很簡單,誰都懂,只是大多數家長都沒能做到,今天就來講講家庭教育中的三個關鍵詞。
陪伴
“父母再忙也要想法陪孩子”
一個父親是當地很著名的企業(yè)家,很忙,不是請人家吃飯,就是人家請他吃飯,跟自己的女兒沒有很多接觸。
孩子上了小學后,因為參加新教育實驗,新教育實驗的老師會定期給孩子父母親寫信,每周一封信。其中一項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不僅是母親讀,父親也要讀。
這個父親5年里和孩子一起讀了184本書。他說一開始沒感覺,讀了一個月之后,發(fā)現閱讀比喝酒有意思得多,就開始主動拒絕應酬,跟孩子一起讀書。
他說:“這5年里,孩子上了小學,我上了大學?!焙髞硭⒆釉谝黄馃o話不談,而媒介就是書。
為什么我推崇家長同孩子一起閱讀呢,因為父母同孩子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發(fā)展。
西方心理學有個很有意思的研究發(fā)現,孩子的詞匯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詞匯直接相關。
而讀書少帶來的副作用就是淺顯,父母平時談論文學談論政治,孩子可能今后會對文學對政治感興趣;父母整天抱怨雞毛蒜皮,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緒。
閱讀
“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朗讀手冊》引用了一首詩:“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童年的興趣總是在不經意間被激發(fā)的。我的閱讀興趣起初來源于睡前媽媽給我講的故事,到上學識字后,變成了書柜里的一套帶圖的《十萬個為什么》、《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等等。
現在想來,當時閱讀寓言故事時,其實根本讀不懂深意,但就是覺得有趣,因此才有了后來我讀的一本又一本的書。
習慣
“成功的教育背后一定有好習慣”
朱永新曾經寫過一篇《父親的禮物》,他的父親給他最大的禮物就是讓他養(yǎng)成了早起的習慣,每天早晨5時起床寫毛筆字。
我們知道,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除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對自己的飲食嚴格控制,形成良好的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也是如此。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
研究發(fā)現,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21天不斷的訓練,家長的任務就是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END——
http://www.sohu.com/a/241615911_100135945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