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思想學術界,常常會提到一句“內圣外王”的思想,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呢?為什么道家和儒家都都倡導呢?
“內圣外王”的思想,最早是由道家的莊子提出來的,語見《莊子·天下》:“是故內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fā),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span>
莊子說這段話的意思是,(學術界)各自為政,讓內圣外王之道受到壓抑,難以振作,故而天下各流派隨意分割學術,都把自己的學術觀點當作是正確的思想。
對此,莊子在該篇中又明確指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莊子所說的這句話,就是“內圣外王”之道,簡單來說,內圣就是通過修身省己,讓自己具有圣人那樣的美德(即儒家所倡導的仁德);外王就是通過修身省己,讓自己擁有治理天下的王者那樣的能力和本領。
莊子提出的“內圣外王”的思想,后來被儒家所吸收接納,并逐漸成為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個政治主張,即通過自身的修養(yǎng)并遵循王道來實現(xiàn)治理天下的政治抱負。
在儒家看來,要想實現(xiàn)王道之治,首先要修煉自己的內心,讓內心具有圣人的美德,只有內心修煉出圣人那樣的美德,才有可能實行王道那樣的國策。
何為“王道”呢?王道也是儒家提出的一種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主要與霸道相對。
儒家認為,統(tǒng)治者減輕人民負擔,遵循自然規(guī)律,讓治下的人們豐衣足食,雖死無憾,這就是“王道”。
王道是一個很大的范疇,大體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清明的社會政治;二是比較完善的倫理道德。
要想實行王道,還要求統(tǒng)治者有王者風范,所謂王者風范,指的就是統(tǒng)治者要有仁慈寬容之心,能夠辨別忠奸,懂得駕馭局面,在得意時能保持冷靜的頭腦,在遭遇挫折時能從容應對,并且具備組織和領導屬下能力的帝王。
道家和儒家共同推崇的“內圣外王”的思想,對后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種精神成為一些有識之士一生所遵循的道德信仰,即使他們的志向沒有“外王”的野心,但他們的行為卻時時在踐行著“內圣”的素質。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內圣外王”的思想,主要是作為一種理想而存在的,因為,王者大多不具備圣者的素質,而圣者也基本沒有機會成為王者,孔圣人也只是在后世才被尊為“素王”而已。
筆者認為,在歷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有“內圣外王”的素質,他虛心納諫,重用當初強烈建議太子李建成先下手擊殺自己的大臣魏征,又能發(fā)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感嘆,唐太宗既是王者,又有圣者的素質。
在歷代臣子中,清朝的曾國藩則把“內圣外王”的精神發(fā)揮到極致,他以圣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既恪守氣節(jié),又清廉正直,但他又從不以同樣的標準要求他人。
曾國藩在堅守自身道德的同時,又懂得如何盡可能去體諒別人、寬容別人,最終實現(xiàn)團結他人、利用他人,從而實現(xiàn)共贏的目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