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性格分很多種,有“沉著冷靜型”、“活潑熱情型”,也有“中規(guī)中矩型”……還有一種“話嘮型”。
其實這里的“話嘮”并不是貶義詞,而是一種形容說話頻率的狀態(tài)。為了描述得更直觀,來介紹幾個場景:
場景一:媽媽給孩子換尿不濕
安靜的家中,媽媽在給孩子換尿不濕,雖然孩子只有幾個月大,但是媽媽仍是用柔柔的聲音對孩子說:“呀~寶貝,咱們換尿不濕啦!把小腳腳舉起來,對~擦一擦是不是很舒服?我們再把新的尿不濕穿起來,左邊的腳腳給媽媽,右邊的腳腳給媽媽,真棒!穿好啦!”
場景二:超市里購物的父子
超市里爸爸推著兒童車,孩子坐在車里,爸爸說:“寶貝,我們現(xiàn)在在超市里,這里都是蔬菜,你看這是黃瓜,這是茄子,還有這個是洋蔥!我們一起摸一摸……你看那里還有很多水果,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香蕉、牛油果、奇異果、火龍果、榴蓮,好多好多水果呀~那里還有大魚,我們一起去看看……”
光是看文字,就覺得以上兩個場景很有愛了,不管是“話嘮爸爸”還是“話嘮媽媽”,大家都能看出他們對孩子的愛,那么孩子也必然能感覺到爸爸媽媽的愛。
除了能感受到愛,這些“話嘮型”父母的孩子,還會有哪些特點:
1、語言能力更強
孩子的語言系統(tǒng)建立和所處的環(huán)境有緊密的聯(lián)系,“話嘮型”的家長給孩子更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并且能給孩子更多的詞匯量。長期的耳濡目染加詞匯量的積累,這些孩子的語言系統(tǒng)建立得一定比別的孩子更早更快,簡單說就是說話會比同齡人稍早,語言能力更強。
語言一定是建立在動作的基礎上的,比如之前舉例的“超市里的父子”,這類父母更愿意帶孩子到處轉轉,接觸不同的人和事物。孩子接觸的多,就不會出現(xiàn)太“怕生”的現(xiàn)象,所以性格上不會內向甚至自卑。 2、性格更外向
3、安全感更足,配合度更高
能時時刻刻感受到父母愛的孩子,內心一定是富足的,他們不會通過哭泣的方式來向父母索要愛和關注,因為他們能確定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這就是所謂的“安全感”。安全感也是信任的來源,一旦建立了信任,任何事情都變得事半功倍了!配合度自然也就高了!
不是提倡每位家長都變成“話嘮”,是想告訴各位家長,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最關鍵的兩個因素——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和豐富的詞匯量。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語言是一個個語句組成的,而語句是一個個單詞組成的,而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溝通、多交流,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語言能力優(yōu)秀的孩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