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先導
我們從小學讀一年級開始,就在為考大學做著準備,問10個中學生他們的理想是什么,7個會回答“考一個好大學”。似乎在不知覺中,我們就形成了“考上好大學就是成功的標志”的觀念,人生的追求、目標不斷盤旋在名校之上,甚至很多學生“患上”的名校情結讓他們選擇了一次又一次地復讀、復考。
之前我們談論過,考不上好大學并不代表未來無望,那么反過來,考上一個好大學是否就萬事大吉了呢?
名校畢業(yè)生難就業(yè)案例頻出
衡量一個大學生的四年學業(yè)成功與否,就業(yè)狀況可以是其中一個標準。而進了一個名校卻并不能保證獲得好的就業(yè),甚至好大學畢業(yè)生找不到工作的事例已經(jīng)屢見不鮮。
是的,也許在十幾年前,大學的名氣確實可以給學生帶來金飯碗。但是隨著各大高校的不斷擴招,如今的許多就業(yè)單位除了考慮學歷,更看重的是自身能力。有的985、211學生在大學四年混著日子,成績保持及格水平,也不參加任何組織或項目,在畢業(yè)申請就業(yè)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并沒有拿得出手的能力或技能,反而被那些學校資歷不如的學生所取代。
名校學生仍有“一問三不知”
單是好大學的牌子并不能給學生豐富的知識,而未來的路程要走得好靠的也便是那些豐富的知識,無論是專業(yè)領域的還是常識領域的,只有學好了知識并能將其運用才能叫做真正的“萬事大吉”。
悲哀的是,即便是部分名校的學生到了畢業(yè)之際也不知道自己學了些什么,更別說是精通了。身邊不乏這樣的人:計算機專業(yè)的不會處理病毒、法學專業(yè)的違法違規(guī)、金融專業(yè)的不會投資、新聞專業(yè)的做不好采訪、外語專業(yè)的說不好這門語言等等,縱使在好大學,也能在一屆屆的畢業(yè)生中看到這些身影。
多名名校本科生在考研階段被淘汰
除了工作,本科生的另一條路便是繼續(xù)深造。截止去年,全國參加研究生考試的人已超過290萬,復試關更是卡得越來越嚴。在面試中,被刷掉的名校本科生不在少數(shù),大多的原因是個人的能力,有的學生認為進了名校就可以了,反而在校期間沒有看到什么書,也沒有精修自己的專業(yè),甚至連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也說不好。因此,有985、211學校學生在復試被刷下也是不足為奇了。
多名名校在校生被曝生活糜爛
無論是教育界的人還是社會上的其它人士,似乎都知道國內(nèi)高等教育“嚴進寬出”的普遍規(guī)則,這也是促使學生形成“進了好大學就萬事大吉”想法的原因之一。
這樣的“規(guī)則”顯然只適用于那些自律性相當高的學生,然而即便是能夠考上名校的學生也不一定能夠在大學的自由寬松氛圍下克制人性的懶惰,那么若持有“進了好大學就萬事大吉”的想法便就扼殺了自己在四年里學習知識的積極動機。
就在去年,華中科技大學將其過度放縱的18名本科學生降到了???,這幾名學生不僅沒有修滿學分,更是整日沉迷游戲、逃課成習,也不顧輔導員的勸告。能考進985院校的學生一定在高中是相當努力的,可真因為有了那樣的想法,讓他們在短短幾年時間成為了廢人。華科這樣的處置也是在用行動告誡高校的學生,即便進了好大學也仍需拼搏與努力,而不應該只是心安理得地消耗著過去的輝煌。
桂公子想告訴大家,考上好大學自然是好事,也能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平臺和資源,然而這些也只是輔助的作用,并非是使學生功成名就的保證書。即便它是寒窗苦讀十幾年的成果,卻也只代表著前十幾年的成就,而非決定了人生之后的幾十年的道路。真正能夠“萬事大吉”的時刻是當我們擁有了自己掌握的豐富的知識、技能、能力并能以此為自己和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之時。
所以,路還很長,請別因跨過了第一道門檻而停,去挖掘和利用它帶給你的機遇,去珍惜,去努力,去成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