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蘇五皮飲》治蕁麻疹,蘇葉解表,杏仁降氣,五皮利水(桑白皮,大腹皮,陳皮,茯苓皮,生姜皮),疙瘩白風寒效好。疙瘩紅風熱用浮萍+蟬蛻
.一個病人渾身瘙癢,一抓就一條血痕,從手背一直抓到腳下去,治了大半年都是清熱解毒除濕還有活血的一些藥,甚至連最厲害的全蝎、蜈蚣都吃過,風還趕不走,毒還不能減輕。
一看舌頭那么淡胖,才知道他平時還吃海鮮、雞蛋、牛奶,我叫他立馬把這三樣斷掉。
然后給他開四君子湯加荊芥、防風、丹參、菖蒲八味藥。
吃了7劑后,沒有癢過,大半年都沒有再癢過。
后來吃了魚蝦又再癢。照這個方子吃,還是不癢。
為什么?脾虛用四君子,血不行則風不去。丹參、菖蒲能行血開竅,把風趕出去。荊芥,防風呢?能夠祛風止癢。所以8味藥就是治療脾虛,慢性蕁麻疹的妙藥。
【用法】水煎,一日服3次,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治療蕁麻疹,發(fā)疹時四肢不溫,脘悶納呆,神倦身困重,口膩,腹脹便溏泄,舌淡苔白膩,脈沉滑。
地膚子可去瘙癢,加入苦參效更奇,再用三分芥穗炭,此方功能無正敵。
加減法:
熱盛加入生石膏,身癢無汗薄荷療,便結(jié)還用酒軍瀉,腹瀉黃連可和調(diào)。
每味藥物的用量:一般藥物每味都用四錢。
用量小的藥物:芥穗炭三分 通草錢半 薄荷錢半 酒軍錢 黃連錢半
用量大的藥物:生石膏兩 茅根五錢
蕁麻疹俗名叫鬼風疙瘩,發(fā)病時皮膚上起疙瘩,刺癢難忍,全身以至于頭面部都可以出現(xiàn)。
這種病是由于人體的血分中有濕熱,呼吸了花粉類的東西或吃了魚蝦等食物引起。
西醫(yī)認為是一種過敏反應,只是單獨的從外界的過敏原因來治療,發(fā)病時只是治以苯海拉明、撲爾敏等等脫敏藥物,往往反復發(fā)作,不能徹底,原因是沒有強調(diào)人體的內(nèi)在因素,這種對食物的片面看法,則為形而上學。
所以治療這種病一定要抓住血分濕熱這個主要原因,給以化濕清熱的藥物,或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濕熱的主要現(xiàn)象除皮膚瘙癢外,可以見到舌苔白或黃,脈象多見滑數(shù)。
蕁麻疹方:麻黃4克,連翹12克,大黃4克,蟬衣9克,赤芍10克,威靈仙9克,蛇蛻5克,甘草4克。
主治:蕁麻疹、風疹。
如為腸寄生蟲引起者,加檳榔6克,川楝子9克,效果更好。
【驗方2】 土茯苓15克,薏苡仁10克,米醋適量。以上3味加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驗方3】 金銀花50克,花椒、明礬各20克,香樟木6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去藥渣,將藥湯倒入盆中熏浴,待不燙時浸浴患處。具有祛風、收斂、止癢等功效。
【驗方4】 防風9克,烏梅6克,甘草3克。3味加水煎湯服用。
【驗方5】 薄荷10克,龍眼干15粒。2味加水煎服,每日2次。
【驗方6】 使君子9克,山楂12克,玉米須10克。3味加水煎,1次服完。
【驗方7】 經(jīng)霜冬瓜皮20克,黃菊花15克,赤芍12克,蜂蜜少許。將前3味水煎,加入蜂蜜,代茶飲,每日1劑,連服3劑。
【驗方8】 香樟木30克,蠶沙15~30克。以上2味加水煎煮,去渣熏洗患部。
【驗方9】 地膚子12克,防風、獨活、荊芥、白芷、赤芍、川椒、桑白皮、苦參各9克。以上9味加水1500毫升煎沸,熏洗周身,洗時宜保暖避風。
【驗方10】 連翹10克,赤小豆10克,白鮮皮10克,苦參15克,蟬蛻6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蕁麻疹俗稱風疹,病因有多種,很多蕁麻疹患者都沒有確定的發(fā)病原因。治療蕁麻疹并不難但是復發(fā)概率非常高,復發(fā)時主要是身體瘙癢、身上長包。關(guān)于治療蕁麻疹的中成藥有哪些,主要是潤燥涼血,補益止癢的藥物,蕁麻疹非常難痊愈,蕁麻疹患者最重要的就是要遠離過敏原和增強體質(zhì)。
1、防風通圣丸
成分:白術(shù)、甘草、川芎、白芍、當歸、桔梗、連翹、黃芩、石膏、梔子、滑石、芒硝、薄荷大黃、防風、荊芥穗、麻黃。
防風通圣丸的功效:解表,清熱,解毒。治療風疹蕁麻疹。
2、膚癢顆粒
膚癢顆粒的功效:活血祛風,除濕、止癢。治療皮膚瘙癢、過敏瘙癢、蕁麻疹。
3、膚疾洗劑
膚疾洗劑的功效:止癢,活血,祛瘀。治療皮膚瘙癢,過敏、濕疹、蕁麻疹,外用洗瘙癢處,止癢。
4、克銀丸
克銀丸的功效:清熱,解毒,祛風,止癢。治療皮膚瘙癢蕁麻疹、血熱風燥型銀屑病。
5、爐甘石洗劑
成分:爐甘石及其他添加物。
爐甘石洗劑的功效:止癢,保護肌膚。治療蕁麻疹瘙癢,紅腫,還能治療皮膚曬傷。
6、消風止癢顆粒
成分:甘草、石膏、荊芥、木通、地黃、當歸、亞麻子、蒼術(shù)、地骨皮、蟬蛻、防風。
消風止癢顆粒的功效:止癢,燥濕,清熱。治療丘疹性蕁麻疹,常常因為過敏導致的皮膚大范圍張紅疹,紅疹會變成水泡。
7、復方青黛丸
成分:南五味子、焦山楂、綿萆薢、馬齒覓、土茯苓、綿馬貫眾、建曲、白鮮皮、丹參、白芷、紫草、蒲公英、烏梅、青黛。
復方青黛丸的功效:涼血,清熱,解毒。治療血熱導致的皮膚瘙癢,身上大面積起紅色大包的蕁麻疹。
8、蕁麻疹丸
成分:當歸、菊花、蒺藜、何首烏、紅花、苦參、升麻、黃芩、亞麻子、荊芥、土茯苓、威靈仙、赤芍、三顆針、川芎、薄荷、白鮮皮、防風、白芷。
蕁麻疹丸的功效:祛風、除濕、止癢。是專門用來治療蕁麻疹的藥物,以及皮膚瘙癢。
9、金蟬止癢膠囊
成分:甘草、廣藿香、青蒿、地黃、地膚子、連翹、蟬蛻、蛇床子、白鮮皮、白芷、龍膽、黃柏、苦參、黃芩、梔子、金銀花。
金蟬止癢膠囊的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是治療濕熱導致的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
10、當歸苦參丸
成分:苦參、當歸及其他添加物。
當歸苦參丸的功效:祛濕,涼血用來治療血熱導致的蕁麻疹。
結(jié)語: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都了解了關(guān)于蕁麻疹中成藥有哪些,以及10種治療蕁麻疹中成藥 ,希望大家能正確選擇治療蕁麻疹的藥物,治療蕁麻疹一定要內(nèi)外同時用藥。
生活中,蕁麻疹也是一種讓人很困擾的皮膚病,該病癥常常影響大家的日常生活,那么大家知道蕁麻疹應該怎么治療嗎?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特效民間偏方治療蕁麻疹:
金銀花12克,地膚子、芥穗各9克,大黃10克,厚樸、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貝劑,分2次服。本方清熱散風,適用于蕁麻疹。
生地10克,當歸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烏10克,黃芪12克,防風、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本方養(yǎng)血益氣,疏風止癢,適用于血虛受風所致的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三
荊芥穗10克,防風9克,金銀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黃芩10克,蟬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本方辛涼解毒,疏風止癢,適用于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四
玉米須15克,已發(fā)酵好的酒釀l00克。將玉米須放人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鐘后撈去玉米須,再加酒釀,煮沸食用。本方適用于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五
香樟木、晚蠶砂、徐長卿、敗醬草、核桃葉各30-創(chuàng)克,紫蘇120克。將藥任選一種煎水,乘熱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本方適用于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六
熟地9克,當歸、白芍各20克,首烏、黃芪各30克,防風、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蟬蛻10克,荊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本方出自《山東中醫(yī)雜志》1989.8期,適用于頑固性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七:黃芪10克,白術(shù)、防風、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棗9克,浮萍6克,白蘚皮10克,荊芥穗9克,陳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本方調(diào)和營衛(wèi),益氣固表,對蕁麻疹有效。
第一部分:蕁麻疹中西醫(yī)簡述及六經(jīng)辨治引言
蕁麻疹,是臨床上很常見的一個皮膚病,俗稱風疹塊。由于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xiàn)的局限性皮膚病。西醫(yī)對這個病的治療,我們可以看看2014年版本《中華醫(yī)學會皮膚病性病學指南》。這個指南里面指出:一線治療用藥,首選是第二代非鎮(zhèn)靜或低鎮(zhèn)靜的抗組胺藥,治療有效后,逐漸減少劑量,以達到有效控制風團發(fā)作為標準。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慢性蕁麻疹療程一般不少于一個月,必要時可以延長至3到6個月,或者更長時間。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西醫(yī)治療蕁麻疹,主要是以有效控制癥狀為標準。在這個指南里面,也順便提到了中醫(yī)中藥,認為中醫(yī)療法在治辨證治療蕁麻疹中,有一定的療效,需辨證施治。這是國內(nèi)的這個指南。我們也可以看到歐洲的指南,如英國的《慢性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治療指南》,也提到非鎮(zhèn)靜類抗組織胺藥,并不能縮短慢性病變癥狀的持續(xù)時間,在一個較早期的研究中顯示,這類藥物顯著的癥狀緩解率為百分之三十一,一個較新的研究顯示,同樣的緩解率為百分之四十四,這可能是新推出藥物的療效更好??偟膩碚f,西醫(yī)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都不是特別的好。
那么中醫(yī)治療這個病的療效怎么樣呢?以我個人的臨床經(jīng)驗來看,我所有的病人都是一來就停西藥,用純中醫(yī)治療,我個人沒有做嚴格的統(tǒng)計,但是自己感覺,應該有80%的病人都能夠達到顯效以上的效果,應該還是不錯。那么中醫(yī)治療蕁麻疹,我們權(quán)威的當然是教材了,但是教材對蕁麻疹的辨證論治主要是分型論治,我們可以看看中國高等院校中醫(yī)藥教材的第九版,它是分為四型論治,一個是風寒束表證,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加減;一個是風熱犯表證,用消風散加減;一個是胃腸濕熱證,用防風通圣散加減;一個是血虛風燥證,用當歸飲子加減。這種分型論治是不是比較符合臨床呢?教材這種論治我們可以看到,其實跟中醫(yī)臨床,還是有距離的。因為它只把臨床的復雜的情況,分為四型論治,遠遠不能滿足臨床的需求,這種分型論治,不等于我們的辨證論治,這實際上只是一個對于大學本科生的基本要求,并不等于說我們臨床上一定要按這個要求去做。我們真正的中醫(yī)的辨證論治,套用《傷寒論》的話,就叫“觀其脈癥,知犯何逆,隨癥治之?!边@才是我們中醫(yī)辨證論治的核心。那么《傷寒論》提出這個“觀其脈癥,知犯何逆,隨癥治之”。這個就是中醫(yī)辨證論治的一個核心,所以我們通過研讀《傷寒論》呢,用六經(jīng)辨證的方法來論治蕁麻疹。我根據(jù)個人臨床經(jīng)驗認為,效果是相當好的。實際蕁麻疹在臨床上的辨證論治非常的豐富,我明顯的感覺到,如果把蕁麻疹的辨證論治,掌握的非常的熟練的話,那么對皮膚病的這個辨證論治,應該來說是掌握到了一個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你蕁麻疹辨證施治掌握的好的話,其他的皮膚病相對來說辨證論治的思維,應該來說也是非常熟練了。
我們既然今天講的是六經(jīng)辨證治療蕁麻疹,但是六經(jīng)辨證治療蕁麻疹,在《傷寒論》里面沒說過,《傷寒論》里面幾乎很少講蕁麻疹,怎么用六經(jīng)辨證去治?如果我們只是死板的照搬里面的條文,去發(fā)掘哪些條文治療蕁麻疹?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是用不上,很多條文都套不上。所以我們要掌握六經(jīng)辨證的思路,從哪個角度去考慮,所以我們首先要掌握六經(jīng),其次的話要辨準方證。掌握六經(jīng),就是說,首先要弄清楚,它是在三陽,還是三陰?來了一個蕁麻疹的患者,如果按六經(jīng)辨證的話,你首先就要判斷它是在三陽,還是三陰?在三陽:再把它細化是太陽、少陽?還是陽明?在三陰:再把它仔細分為在太陰、少陰?還是厥陰?然后還分清楚它們之間是有并病,還是合病,這些狀態(tài)。這些東西弄清楚以后,最后,我們再考慮是落在哪個方證上面。比如說這個患者,你考慮病是在太陽,太陽的話是太陽表證,那么太陽表證的話,你能夠選出一個合適的方出來嗎?還不夠。太陽病的方還是很多的,比如說比較典型的像麻黃湯、桂枝湯。那么如何解決辨到了太陽,還不能處方的問題呢?《傷寒論》就是一個方證辨證。方證辨證,就是你要把每個方的適應癥掌握好。
第二部分:三陽辨治
麻黃湯是什么樣的適應癥?桂枝湯是什么樣的適應癥?麻黃湯是太陽的傷寒,桂枝湯是太陽中風,那我們對太陽傷寒和太陽中風,就要非常熟悉。比較典型的區(qū)分就是一個無汗、一個有汗,其實還包括其他的內(nèi)容,包括一個惡寒,一個惡風;一個脈浮緊,一個脈浮緩或者浮弱等等。這些東西我們把它都區(qū)分開來了,那么選擇麻黃湯和桂枝湯才有效果。我舉個例子,比如說患者身體起風團,瘙癢,伴惡寒或者惡風1周,來診。無汗,口中和,這個口中和就是口中沒有其他異常的味道,無口酸、口苦、口干,有發(fā)熱或者沒有發(fā)熱。那么通過這個案例我們來看,它應該屬于一個什么狀態(tài)?它就是一個太陽表實的狀態(tài),這個是麻黃湯證。但是,是不是到此就結(jié)束了呢?我們其實還有一些證據(jù)可以考察,比如說如果這個患者舌體胖大,舌苔白潤,那么是不是夾有水飲呢?如果是夾有水飲,那我們可能就不用麻黃湯,而是用小青龍湯。所以這些都在具體辨方證的時候,就對這個信息都要掌握好。剛才舉的是一個風寒表實的,如果一個病人,蕁麻疹風團,瘙癢,但是它是一個惡風的,汗出,口中和,發(fā)熱或者未發(fā)熱,或者是脈浮緩或者浮弱,那么肯定就是一個桂枝湯癥。但是如果在以上的基礎(chǔ)之上,又有明顯的汗出、明顯的惡風,那有可能就是桂枝加黃芪湯了。那么在這個基礎(chǔ)之上,如果患者明顯的形體肥胖,肌膚疏松,膚色白,明顯的惡寒,或者疲倦狀態(tài),那有可能就是夾有水飲,用防己黃芪湯可能會更好,這些都要辨清楚。那么還有一種類型,它也屬于太陽表證,也有惡寒或者惡風,汗出不明顯,微汗出或者沒有汗出,口中和,出現(xiàn)這種急劇的發(fā)作或慢性蕁麻疹急性發(fā)作,那么這種情況下就很有可能應用到桂枝麻黃各半湯,而這個方在臨床上,應用的機會還是相當多的。我們很多醫(yī)家,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來治療蕁麻疹,往往就是取它的條文“因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這樣一個條文來選擇。其實我個人認為,單憑這一句條文來選擇桂枝麻黃各半湯的話,有效率不會特別高,因為我們考慮桂枝麻黃各半湯為什么能治療蕁麻疹?并不是說,因為它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得不得小汗出,我們是通過什么樣的信息來抓住的,這個才是最關(guān)鍵的。那么桂枝麻黃各半湯應用于臨床上時,這個患者必須有一個表證,而且是風寒表證,而不是風熱表證。風寒跟風熱不一樣,桂枝麻黃各半湯證沒有熱,肯定是口中合,那么患者就必須要有惡寒或者惡風的表現(xiàn),哪怕有一點點,都是說明他有惡寒或者惡風。如果一個急性蕁麻疹發(fā)作,沒有任何的惡寒或者惡風,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是沒有理論依據(jù)的。所以選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我們辨證的著眼點在哪里呢?可以發(fā)熱或者不發(fā)熱,無汗或者是微微的有點汗,但是汗出不暢這種狀態(tài),脈應該是浮的,所以必須具備有一些惡寒或者惡風,這個是關(guān)鍵,還有一個就是口中合,不然的話辨證就沒有著眼點。這個口中和很關(guān)鍵,他沒有口中的其他的異常感,如果這個患者有口干,那就說明它已經(jīng)入陽明了,我們可以適當用一些石膏,或者用葛根,葛根也可以入陽明,或者直接就改用葛根湯或者麻杏石甘湯都是可以的,那么已經(jīng)就不是桂枝麻黃各半湯證了。在臨床上,桂枝麻黃各半湯不但可以治療急性蕁麻疹,也可以治療一些慢性蕁麻疹。對一些慢性反復發(fā)作的蕁麻疹,有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荊芥、防風來代替麻黃,實際上就變成一個荊防桂枝湯。這個荊防桂枝湯,在臨床上也用的比較多,效果比較好。對一些年輕的女性,特別屬于當歸芍藥散那種體質(zhì)的女性,反復發(fā)作的蕁麻疹,我在臨床上,往往把這個當歸芍藥散和桂枝麻黃各半湯合用,麻黃往往改成荊芥、防風來代替,就變成荊防桂枝湯合當歸芍藥散合方,這個效果非常好。那么在這里我就提醒大家一點,就是這個當歸芍藥散的體質(zhì),現(xiàn)在很多患有慢性蕁麻疹的年輕女孩子,往往有里虛寒證?;颊咂綍r比較怕冷,手腳冰冷,膚色也白,這樣的一個狀態(tài),里虛寒證,但她發(fā)作蕁麻疹的時候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蕁麻疹發(fā)作的時候,覺得皮膚很熱,喜歡涼快,喜歡吹涼風、吹空調(diào);另外一種情況是一發(fā)作的時候,不喜歡吹涼風,不喜歡吹空調(diào),喜歡暖和,也有惡風,我剛才講的桂枝麻黃各半湯,或者是荊防桂枝湯合當歸芍藥散,它是治療這兩種類型中的哪一種呢?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只能治療第二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不適合的。第一種類型就是患者平時容易怕冷,怕吹空調(diào),但是她在發(fā)作蕁麻疹,癢的很厲害的時候,她就不怕冷、不怕風了,反而喜歡吹風吹冷,吹風吹空調(diào),局部覺得皮膚灼熱,這個時候你如果用當歸芍藥散合桂枝麻黃各半湯原方,效果就不會那么好,就不會見效,這個非常關(guān)鍵。實際上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臨床中,如何收集信息的問題。我看到在臨床中有不少的醫(yī)家,在辨治蕁麻疹的時候,信息的收集不是特別清晰。像這種類型的患者,平時怕風、怕冷、怕空調(diào)和蕁麻疹正在發(fā)作瘙癢很厲害的時候有沒有怕風、怕空調(diào)混淆不清。所以一定要把它分清楚,如果平時怕風、怕冷、怕空調(diào),但是發(fā)作的時候反而不怕了,就說明有表熱,這個時候不是表寒,所以桂枝麻黃各半湯是不能用的,如果要用,必須要加清散表熱的藥,比如說銀花、連翹,這個非常關(guān)鍵。由于這個桂枝麻黃各半湯臨床中用的機會比較多,我就詳細講了這么多。(未完待續(xù))
蕁麻疹是一種病因極為復雜的疾病,而且目前來說這種疾病是很難徹底根治的,但只要能避免接觸過敏源,大多可自行緩解。蕁麻疹發(fā)作時,一般是使用藥物進行治療,那么蕁麻疹吃什么藥最有效呢。
一、蕁麻疹吃什么藥最有效
治療蕁麻疹的藥物包括中藥和西藥,西藥主要有抗組胺藥、糖皮質(zhì)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抗組胺藥使用得比較多,比如撲爾敏、苯海拉明、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等,這些藥物可以比較快速地控制蕁麻疹患者的病情,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其中以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最多。中藥對于蕁麻疹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雷公藤、虎耳草、芝麻根、桑葉、薄荷、防風和麻黃等中藥材就常用于蕁麻疹患者的辨證施治。
二、治療蕁麻疹的中成藥
1、蕁麻疹丸
蕁麻疹丸是用白芷、防風、薄荷、赤芍和土茯苓等中藥材所制成,具有清熱祛風、除濕止癢的功效,常用于風濕蘊膚或風熱犯表所引起的蕁麻疹,可以緩解蕁麻疹和濕疹等疾病所引起的皮膚瘙癢。與蕁麻疹丸具有類似功效的中成藥還有防參止癢顆粒、消風止癢顆粒、膚癢顆粒和荊膚止癢顆粒等。
2、荊防顆粒
荊防顆粒是用荊芥、防風、川芎、羌活和獨活等中藥材所制成,具有散風祛濕、發(fā)汗解表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風寒束表所引起的蕁麻疹。這種藥物還常用于風寒感冒。與荊防顆粒具有類似功效的中成藥還有桂枝顆粒和辛芩顆粒等。
3、參苓白術(shù)丸
參苓白術(shù)丸是用茯苓、山藥、白術(shù)、白扁豆和人生等中藥材所制成,具有健脾益氣、祛風勝濕的作用,可用于治療風濕蘊膚所引起的蕁麻疹。這種藥物還常用于食欲差、便溏等癥的治療。與參苓白術(shù)丸具有類似功效的中成藥還有香砂六君丸、健脾胃和歸脾丸等。
4、潤燥止癢膠囊
潤燥止癢膠囊是用何首烏、桑葉、苦參、生地黃和紅活麻等中藥材所制成,具有祛風止癢、養(yǎng)血潤燥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血虛風燥所引起的蕁麻疹,緩解皮膚瘙癢、痤瘡等癥。與潤燥止癢膠囊具有類似功效的中成藥還有濕毒清膠囊、烏蛇止癢丸和消銀顆粒等。
5、兒膚康搽劑
兒膚康搽劑是用蘆薈、白芷、苦參、地膚子和白鮮皮等中藥材所制成的外用藥,具有清熱除濕、祛風止癢的作用,可用于兒童蕁麻疹、濕疹等疾病的輔助治療。蕁麻疹的外用中成藥還有甘霖洗劑、川百止癢洗劑、除濕止癢洗液、冰黃膚樂軟膏和丹皮酚軟膏等。
結(jié)語:蕁麻疹吃什么藥最有效,目前來說比較常見的是西藥類的抗組胺藥。中藥對于蕁麻疹也有很好的功效,建議患者在中醫(yī)辨證后進行中藥治療,另外也要主動避免接觸各種致敏因素,比如寒冷、精神緊張和昆蟲叮咬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