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事有個長輩,是個會做蛋糕的漂亮阿姨。
年齡才剛到不惑,離婚證、結婚證卻各攢了5本。
還都是跟同一個人。
仿佛只有通過不斷的分離、復合,才能找到相愛的動力與意義。
用同事的話說就是,“他們每次一領結婚證,就是新一輪吵架的開始。”
結離5次,確實不常見。
但如今,擁有一段美好而長久的親密關系,似乎真的成了很多人“求而不得”的奢望。
我們缺乏的到底是“遇見”,是“練習”,還是“經(jīng)營”?
愛是天賦,還是后天可以習得的?
作為一名在知乎上擁有103萬讀者的心理咨詢師,陳海賢堅定地表示:愛最需要的,是學習。
被數(shù)十萬付費用戶稱為“親密關系專家”的他,接待過來自全國各地的家庭與伴侶,在處理了數(shù)不清的親密關系的難題后,發(fā)現(xiàn):親密關系對人來說如此重要,而我們太多人對于如何經(jīng)營它一無所知。
今天,壹心理原創(chuàng)視頻節(jié)目《人生七年》攜手陳海賢,一起來聊聊:愛,需要學習。
“婚姻怎么選都是錯的,好的婚姻永遠是將錯就錯?!?br>
“婚姻不將就,是我們對人生最大的講究?!?/span>
關于婚姻,我們總是聽到兩種看似很有道理,卻又相互矛盾的聲音。
以至于在處理情感危機時,心中的天平總是瘋狂搖擺——
究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留在關系里更好,
還是要“快刀斬亂麻”,給彼此未來更多的可能?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分清“將錯就錯”中的“錯”是什么,而“將就”的底線又在哪里。
如果對方涉及暴力、賭博等嚴重問題,或干脆與你的人生目標完全不一致,那么“絕不將就”、及時止損,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
而如果是曾經(jīng)相愛,只是在漫長而瑣碎的生活當前,無法對婚姻保持信心的伴侶們,“將錯就錯”才是走向共贏的手段。
這里面的“錯”,來自于他們認為,對方不再是“對的人”。
一旦覺得對方“不對”,便無法感知并付出“愛”。
而“將錯就錯”倡導我們停止在婚姻中尋找“對的人”,讓兩個“錯的人”,學著找到“對的方式”來愛彼此。
“親密關系要求我們,始終用’我們’,而不是’我’的視角來思考問題?!?/em>
在陳海賢的新書《愛,需要學習》中,就有這樣一對夫妻。
結婚時,妻子的經(jīng)濟條件和工作都比丈夫更好。
婚后,妻子擔心自己的工作有變動,丈夫的收入撐不起這個家,于是總是嫌丈夫不夠上進。
出于對未來的擔心,她經(jīng)常說:“你應該更努力一點,要有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比如三年要怎么樣,五年要怎么樣.......”
但丈夫卻總說:“我有自己的節(jié)奏和計劃,你不要總強迫我干這干那?!?/span>
錯的是誰?
其實,都沒錯。
妻子認為自己期待丈夫改變的行為,是在為家庭考慮,所以妻子會想:明明我提出的要求這么合理,也是為了這個家好,你為什么不接受?
可丈夫卻覺得妻子給自己定KPI的行為太過嚴苛,他不僅不愿意完成,有時候甚至連這個KPI本身都不想承認,這才讓妻子非常抓狂。
所以,在這個妻子眼中,丈夫就是“錯的人”。
而她之所以將對方定義為“錯”,并非因為她的丈夫真的做了什么錯事,而是他沒有達到妻子心中,對于“理想丈夫”的期望。
如果妻子抓著這份理想的執(zhí)念不放,就會持續(xù)向伴侶傳達這樣的一個信號——“你并不是我理想中的伴侶?!?/strong>
而丈夫則會長期感受不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視,自然也不愿意回應妻子的訴求。
惡性循環(huán)便這樣開始了。
我們總是帶著完美濾鏡,從戀愛走入婚姻。
直到爭吵與分歧,讓雙方都覺得自己“看錯了人”。
這時,“將錯就錯”的智慧就體現(xiàn)出來了。
它讓我們學著打破高度理想化的眼光,接納真實的對方。
畢竟,放下“我”的執(zhí)念,才能轉向“我們”的視角。
只有當真實的自己被看見、被尊重時,改變才有可能發(fā)生,共贏才有可能實現(xiàn)。
就像故事的最后,妻子放下了頭腦層面的“理想老公”,接納了這位收入不如自己的另一半。
而在妻子的“緊箍咒”停下來后,奇妙的改變也發(fā)生了:
過去對定計劃倍感抗拒的丈夫,如今反而愿意和她一起看書、聽課,討論未來了。
爭吵是很多親密關系破裂的導火索。
有些人在上段情感中深受爭吵所傷,于是在步入新關系時,為了避免爭端,開始習慣性回避沖突。
而后果是,不僅會壓抑了自己的需求,甚至可能被對方扣上“冷暴力”的帽子。
陳海賢告訴我們,沖突其實并不可怕。
學會“有效吵架”,不僅不會讓關系疏遠,反而會“越吵越親密”,“越吵越分不開”。
這是因為,在親密關系里,我們從來都是“對人不對事”。
事情只是我們用來表達關系的載體,而我們背后的需求是否在爭吵后被對方所看見、所讀懂,才是決定一段關系是“越吵越遠”,還是“越吵越親密”的關鍵。
畢竟在親密關系的溝通中,我們總是在反復在確認這些信息:
你愛我嗎?你關注我嗎?我對你重要嗎?
我的需要你會回應嗎?
你認可我、包容我、接納我嗎?
如果得了到確認,人們就會很安心,覺得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也愿意為對方妥協(xié)。
如果沒有,就會感到失落和憤怒,甚至抓著一件小事,就能跟對方死磕到底。
“我承諾不跟你爭輸贏,要么我們都輸,要么我們都贏?!?/span>
就像陳海賢在咨詢中遇到的一對夫妻:
妻子對丈夫說:“我希望你能陪我逛逛街,說說話,但你不是在外面和朋友鬼混,就是在家里抱著手機玩游戲,你對家庭有一點責任感嗎?”
丈夫也很生氣:“那你呢?我工作這么忙,壓力這么大,你體諒過我嗎?那幾天我連續(xù)加班到半夜,有時候晚飯都沒有吃,別說你給我弄點宵夜了,連一聲問候都沒有?!?/span>
妻子冷笑一聲:“人總是要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的?!?/span>
丈夫更生氣了:“好,你既然這么說,那日子沒法過了。”
對話至此,妻子覺得丈夫是個沒有家庭責任感的“缺席者”,丈夫則覺得妻子是個不懂包容只知抱怨的“怨婦”。
聽起來,雙方都都覺得自己很占理,絲毫不肯退讓。
而陳海賢則聽懂了二人的“弦外之音”——
妻子希望丈夫能多陪自己逛街、聊天;丈夫期望妻子多給自己體諒、溫暖。
他們的需求本如此簡單,卻包裹了太多的批評與不必要的指責。
“我們要知道,所有的憤怒背后都站著一個東西,叫做悲傷?!行幊场谋举|是看到自己和對方憤怒背后的悲傷,并且挖掘和回應悲傷背后的需要?!?/span>
在陳海賢的引導下,剛剛咄咄逼人的妻子,變得扭捏起來。
她扔掉了因憤怒而產(chǎn)生的指責,向丈夫說出了自己最真實的需求:“你能不能多陪我逛逛街,跟我多說說話呢?”
而這次,她得到了對方爽快的回應:“當然,以后我一定多陪陪你。”
親密關系中的愛,源自我們的依戀本能。
它讓我們尋找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愛人,渴望從愛人身上獲得親近和回應。
但在親密關系中,除了愛,還會激發(fā)另一種驅動力,就是“怕”。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愛讓人有了盔甲,也有了軟肋。
而對“不被愛”的恐懼,經(jīng)常會讓我們把伴侶放在對立面上。
要么是走出關系,要么是雖然處于關系中,卻把對方視作“敵人”,任何一份差異,都被視作是對自己的攻擊。
陳海賢接待過這樣一對夫妻。
丈夫想要脫產(chǎn)學習心理咨詢,妻子則擔心經(jīng)濟重擔由此會落在自己身上。
于是妻子向丈夫表明了自己的擔心,但還是表示如果丈夫想要去,她會支持丈夫。
這本是一次既表達了自己觀點,又給出了協(xié)商結果的溝通。
然而丈夫卻非常生氣。他說:“我不想你這么勉強,你一勉強我就生氣?!?/span>
丈夫口中生氣的勉強,其實就是把差異視作不支持,如果不能夠理解并認同妻子的觀點“可以與自己不同”,這份“不被支持”的感受,就會上升為伴侶對自己的“威脅”。
本該是利益共同體的戰(zhàn)友,就這樣變?yōu)榱藬橙恕?/strong>
“親密關系在每個階段都會遇到特定的問題,有能力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就是一段好的關系?!?/span>
對此,針對親密關系常見的三個階段,陳海賢也給出了幾條關鍵建議:
1) 戀愛期:打破對彼此的理想化想法,看見真實的自己與對方。
2)關系建立期:形成良性配合模式,建立商量事情的協(xié)同機制。
3)新生命到來期:保持夫妻的共同空間,不要讓工作替代親密關系的慰藉。
“愛就是你要容忍失望,同時還愿意愛對方。人的內心有很多需要,而現(xiàn)實是婚姻無法滿足所有的需要。如果不能接受這一點,就會變成頭腦中的巨大失望。而只有接受,才能給彼此更大的空間。無論怎樣,伴侶都是你的戰(zhàn)友。你們遇到的問題,才是你的敵人?!?/span>
原生家庭、個人認知、溝通方法.....
親密關系是一個宏大的課題,有太多因素在發(fā)生作用。
而人們對愛的定義和需要,在各個時間段也各不相同。
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哪個階段的愛,都不是單方面的索取和付出,而是兩顆心的互相靠近。
正如陳海賢所說,在親密關系中,只有理解能帶來理解,只有愛才能帶來愛。
在十幾年的咨詢師生涯中,他見過了數(shù)不清的悲歡離合,有迷途知返、破鏡重圓;也有愛侶離散、身心俱疲。
但陳海賢發(fā)自內心地想告訴大家的是:親密關系就是一場值得的冒險。
“所有的冒險故事都可能有危險,但這些危險不是重點,戰(zhàn)勝這些危險所獲得的成長才是更重要的。
沒有人可以給你任何保證,你可以選擇讓這個故事開始,也可以選擇不開始。
只是,如果選擇了不開始,你就會錯過一些東西?!?/span>
更何況,這場冒險之旅不是只有你一個在走,也許走著走著,你就穿越了自己的欲望、驕傲、憤怒、索取,從“我”,走到了“我們”。
那時候,就是你真正開始享受這段旅途的時刻。
祝每個勇敢者都能享受這段浪漫旅程!
世界和我愛著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