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蕁麻疹,中醫(yī)稱之為癮疹,其中有赤疹者,忽起如蚊蚋啄,煩癢極者,重沓壟起,搔之逐手起。又有白疹者,亦如此。赤疹熱時即發(fā),冷即止。白疹天陰冷即發(fā)。
精彩文章
蕁麻疹是一種全球性疾病,無種族差異,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發(fā)病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其臨床表現主要為風團或血管性水腫,西醫(yī)治療以第二代抗組胺藥及糖皮質激素為主。
中醫(yī)稱之為癮疹,《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云:“此證俗名鬼飯疙瘩,由汗出受風,或露臥乘涼,風邪多中表虛之人”。中醫(yī)根據其不同特點將其分為風熱犯表、風寒束表及血虛風燥三種證型。
風熱犯表型蕁麻疹風團鮮紅,灼熱劇癢,遇熱則皮損加重;伴發(fā)熱惡寒,咽喉腫痛;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其癥狀熱像突出,治療以疏風清熱為主,方用消風散。消風散見于《外科正宗》,方含荊芥、防風、當歸、生地、蟬蛻、知母、苦參、牛蒡子,石膏、木通等。《傷寒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也可用于治療這一證型。民間有一驗方,單用浮萍或浮萍合用徐長卿治療蕁麻疹,也是通過疏風清熱達到治療目的。《神農本草經》記載浮萍功效為“主暴熱身癢,下水氣,勝酒,長須發(fā),止消渴",以其既能辛涼發(fā)汗解表,又能利尿通淋。
風寒束表型蕁麻疹風團色白,遇風寒加重,得暖則減,口不渴;舌質淡,苔白,脈浮緊。其癥狀有明顯的遇熱緩解,治療也以疏風散寒為主,方用桂枝湯或桂枝麻黃各半湯。經方家胡希恕先生常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治療蕁麻疹,以荊芥、防風代替麻黃,加白蒺藜等藥物。益母草洗浴亦可以治療風寒束表型蕁麻疹,《神農本草經》載其功效為“主癮疹癢,可作浴湯”。
無論風寒束表還是風熱犯表證型的蕁麻疹,其治療都已解表透邪為目的,對緩解或消除已發(fā)蕁麻疹風團或水腫常有奇效,但反復發(fā)作的蕁麻疹則需明確有無表氣虛弱等問題。后學竊以為《備急千金要方》對蕁麻疹的概述最為精妙“風邪客于肌中則肌虛,真氣發(fā)散又被寒搏,皮膚外發(fā)腠理開毫毛,淫氣妄行之則為癢也。所以有風疹瘙癢,皆由于此”,治療表虛之人的蕁麻疹則需要在解表透邪的同時加用黃芪、白術、防風等藥物。
血虛風燥型蕁麻疹風團反復發(fā)作,遷延月久,午后或夜間加??;伴心煩易怒,口干,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脈沉細。因疾病遷延不愈,損傷血份,故治療以養(yǎng)血祛風潤燥為主,方用當歸飲子。當歸飲子見于《重訂嚴氏濟生方》,方含荊芥、防風、當歸、生地、川芎、白芍、黃芪、何首烏、白蒺藜、甘草等,主治心血凝滯,內蘊風熱,皮膚瘡疥,或腫或癢,或膿水浸淫,或發(fā)赤疹瘩瘤。
此外,南方民間尚有一驗方,單味路路通煮水代茶飲或煎藥作浴湯治療蕁麻疹,想其之所以有效也是借助了路路通的通透之性,路路皆通,腠理也開通暢吧,如此便有了透邪解表的功效。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