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世紀的歐洲和中東大地是大國崛起交替的時代,世界上第一個稱霸歐亞非三大洲的波斯大帝國被另外一個崛起稱霸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所代替。
本世紀,中東大地上的波斯帝國依舊處于衰弱之中,雖然波斯帝國曾利用古希臘各城邦互相混戰(zhàn)之際重新獲得了一些領土,但這依舊止不住波斯帝國最終走向衰亡的命運。同時,在古希臘地區(qū),雅典和斯巴達互相爭霸之時,古希臘的第三大城邦底比斯趁機崛起了。
因此,在前395年至前371年之間,底比斯開始向上世紀末取得古希臘霸權的斯巴達發(fā)起了強有力挑戰(zhàn)。經(jīng)過二十幾年的爭霸大戰(zhàn),底比斯最終成功地把斯巴達拉下了馬,登頂了古希臘諸城邦的霸主寶座。然而,底比斯坐了霸主的寶座也才剛十余年,又一場“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超級大幕即將上演了。
在古希臘眾城邦的最北部,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國:馬其頓王國,它趁古希臘各城邦互相混戰(zhàn)之際開始悄悄崛起了。前355年,馬其頓王國加入古希臘各城邦混戰(zhàn)的戰(zhàn)局,于混戰(zhàn)中偷偷的侵占了諸多領土,而當古希臘各城邦開始反應過來時,他們卻已阻止不住馬其頓王國擴張的步伐了。前336年,亞歷山大大帝即位,帶領馬其頓王國徹底征服了整個古希臘地區(qū)。前330年起,亞歷山大開始向亞非兩大洲進軍,滅亡了已衰弱不堪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古埃及地區(qū),向東一路攻打到了中亞和古印度地區(qū)。
至前324年,僅十余年時間,亞歷山大大帝便成功建立起了繼波斯帝國之后的第二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超級大帝國,版圖疆域十分遼闊,因此亞歷山大時期的馬其頓王國也被稱為亞歷山大帝國。然而,強大的亞歷山大帝國卻沒能持續(xù)太久,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后,帝國便開始分崩離析。最終,于本世紀末,亞歷山大帝國正式一分為三:分裂成了馬其頓王國、塞琉古王國和托勒密王國三個王國。
此外,在北非地區(qū),本世紀突然崛起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迦太基。迦太基最早是出現(xiàn)于公元前8世紀,隨后他們一直在與古希臘各城邦爭奪地中海的海權,最終他們與古希臘眾城邦分別分享了地中海西部和東部的霸權。進入到前4世紀,迦太基開始步入鼎盛時期,他們外無強敵,商貿發(fā)達,經(jīng)濟富庶。然而這一切在公元前3世紀時發(fā)生了改變,他們遇到了崛起擴張中的羅馬共和國,并與羅馬共和國先后爆發(fā)了三次布匿戰(zhàn)爭,最終于前146年被羅馬共和國滅亡。
在南亞地區(qū),古印度地區(qū)最強的諸侯國摩揭陀國本世紀也繼續(xù)強大起來了,他們持續(xù)對外擴張,逐漸統(tǒng)一了整個印度次大陸。前324年,這個幾乎統(tǒng)一了整個印度次大陸的摩揭陀國被稱為孔雀王朝,于是,印度古代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在東亞,前4世紀是華夏大地正式進入到戰(zhàn)國七雄互相爭霸紛爭的時代,也是各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前5世紀末至前4世紀初,魏國在魏文侯改革、李悝變法的大變革之后,率先從七雄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戰(zhàn)國初期最為強大的國家。在本世紀前60年的時間里,魏國北滅中山國、西取秦國河西之地,連敗齊、楚、趙等大國,一時之間睥睨天下傲視群雄。
公元前341年,魏國在馬陵之戰(zhàn)中敗于齊國,自此魏國開始衰弱下去了,戰(zhàn)國迎來了秦、齊、楚三國爭霸的時期。秦國是在商鞅變法后開始強大,楚國則是在吳起變法后開始強大,秦、齊、楚三國共同主導了本世紀末最后幾十年的戰(zhàn)國格局。而與此同時,上世紀還強勢稱霸中原的越國在本世紀卻開始逐漸衰弱滅亡了,前333年,越國被楚國大敗,領土幾乎被楚國占盡,不復存在。
因此,總得來說,本世紀是一個世界大國競相崛起的時代,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孔雀王朝都堪稱是世界級超級大帝國,各自稱雄一時。此外,迦太基、戰(zhàn)國七雄等多個區(qū)域強國也都紛紛雄起鼎立一方。如此多的大國崛起共同演義了公元前4世紀精彩紛呈的世界大國格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