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不清的姑娘,才假裝大方
親戚要創(chuàng)業(yè),問朋友借錢,因為不是小數(shù)目,他想了一晚上,還是決定不借。如果是在能力范圍內,不愁吃不愁喝,資金周轉通暢,他說自己還是可以考慮的,但是想到創(chuàng)業(yè)的資金基本是無底洞,自己手頭也不闊綽,能推就推了。
別人問你借錢大概會有兩種結果:拒絕,他心里埋怨你;答應,自己心里忐忑。
你是討好別人,還是該委屈自己呢?
假裝大方借錢的人,之后就會有無數(shù)個忐忑的日夜糾纏著他,用債主的腦回路來咀嚼、反芻借錢這件事:我要不要讓他還錢,他會不會還?能不能還?什么時候還?
朋友說不希望自己因為借了錢,成了一個債務苦主,天天揣摩人性。
有一次魯豫在采訪里談到借錢觀:“把錢借給別人,我不借,我會給,我把錢給你,還不還并不重要,我不期待。但如果你把錢還給我了,對我來說是意外之喜,如果你不還,也在預料之中,我不會等待,不會懷疑,更不會無緣無故地對人生、對人性變得失望。真的,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去考驗人性,挑戰(zhàn)自己?!?/p>
深以為然。
自己有余力,并不期待別人能還錢,這種借錢心態(tài)才不擰巴不黑暗,還能維持友情??墒侨绻髅髯约阂膊粚捲?、也不想借,卻假裝大方地答應,天天等著朋友還錢,有時候還忍不住催款時,也許離友盡的時刻不遠了。
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但是錢一旦借出去,問別人還錢,就成了不仁不義。
借錢的原則是救急不救窮,不假裝大方,坦誠面對自己,比違心借錢后,日夜揣測別人還不還錢輕松多了。
害怕拒絕別人就會在彼此的心里留下不可磨滅的裂痕,大概就是我們不敢拒絕的原因吧。
就像我另一好友,同學要買房,在微信上問她借幾萬塊,她自己要供房也要養(yǎng)小孩,糾結了幾天后還是決定放款。她說自己就這么多積蓄了,并不是很想借,但是不借,好像又不近人情,擔心被同學拉入黑名單。
她這樣的姑娘,大概就是嚴歌苓說的,心太軟的人。別人拒絕她或她拒絕別人,都讓她在心里病一場。抓住她的心軟,就等于捏準了她的七寸,很容易成為別人的援助大戶。
也許心軟又假裝大方的人,以為身上有好人卡護體,就能得到別人的喜歡。
可是,有些事情,別人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別人一給,你就要,不懂得拒絕,其實也難得到別人的尊重。
就像《少年的你》里,被魏萊霸凌的女生,唯唯諾諾地討好她,換來的不過是冷漠和殘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