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前的1974年,河南郟縣。一位來自該縣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人民公社吳堂大隊17歲的女知青,在年底舉行的全縣知青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上作了典型發(fā)言。
今年8月我曾來到這里,在邱莊村知青點旁邊的一家民宿住了一晚。那個有著很長名稱的公社現(xiàn)已改為“廣闊天地鄉(xiāng)”。從民宿步行20分鐘,就可到達這位女知青當年生產(chǎn)生活的吳堂大隊板場村。板場村的邊上就是汝河。
這位下鄉(xiāng)插隊僅8個月就被評為積極分子的女知青在發(fā)言中說,來到農村前,自己想象中的農村,有驚心動魄的階級斗爭,可是一到公社,眼前呈現(xiàn)的卻是“銀光閃閃的汝河,寬闊的河灘,碧綠的原野,粉紅色的桃園”。
知青程紅
拉架子車的知青們(右三為程紅)。
名叫程紅的這名女知青,在村里擔任了鐵姑娘隊隊長。她用架子車拉磚石、送大糞,在田里種玉米煙葉、在洪水泛濫搶修汝河大堤的勞動中,看到的竟是鄉(xiāng)村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
多年后,她在報紙上發(fā)表的一篇文章中說,“我曾游過祖國的許多名山大川,但都不能使我產(chǎn)生在汝河邊所涌出的這份情思,這份激動?!?/span>
或許,正是這次農村生活經(jīng)歷,奠定了她鐘情鄉(xiāng)野、崇尚自然的人生志趣。
她在自己研究美國自然文學的第一本專著《尋歸荒野》中這樣寫道:
“在人的一生中,他應當跟尚在記憶之中的大地有一次傾心的交流。他應當把自己交付于一處熟悉的風景……他應當想象自己親手去觸摸四季的變化,傾聽在那里響起的天籟?!?/span>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公社吳堂大隊的知青程紅,后來成了首都經(jīng)貿大學的教授程虹。
在下鄉(xiāng)三年后的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了。當年她就考上了洛陽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到這個學院的三系學習英語。
在這里,她把自己名字由“紅”改為“虹”。
畢業(yè)后,她到清華大學進修。
正是在這個時候,經(jīng)朋友介紹,她與北京大學團委的李同志相識。
與李同志結婚不久,轉業(yè)后的她放棄了去婦聯(lián)工作的選項,來到北京經(jīng)濟學院(現(xiàn)首都經(jīng)貿大學)外語系當了一名大學英語教師。之后又到中國社科院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一凡。2000年,她獲文學博士學位。次年,44歲的程虹晉升為教授。
美國瓦爾登湖。曾隱居在此的美國自然文學先驅梭羅,在湖畔的小木屋里,寫出了自然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瓦爾登湖》。
2004年深秋,研究美國自然文學的程虹教授第二次來到了這里。在其所著的《寧靜無價》一書中,她記錄了這次在瓦爾登湖的情形,描述了瓦爾登湖深秋的景色:
沿著湖邊小道,程虹教授來到一百五十多年前梭羅生活的小木屋。站在木屋旁邊“朝圣”的人們堆起的石堆前,她的目光越過鋪滿松針的山地,只見“一池碧水,幾只飛鳥,滿目秋色,還有輕輕的浪聲與風聲……我想,這應當是瓦爾登湖的本色?!?o:p>
“梭羅一生中,似乎都在尋求一種與自然的最淳樸、最直接的接觸。他幾乎放棄了世人所追求的一切——財富、名利和安逸。實際上恐怕他也很少懂得世間人們習以為常的歡樂與享受,因為他像愛默生所說的那樣,一生都在追求那種常人望而卻步的美。”
程虹教授繼續(xù)寫道,“當原始的自然與簡樸的歡樂漸漸地離我們而去時,人們似乎更加懷念梭羅”,而“用現(xiàn)代的眼光重新審視梭羅的人生、著作及理念,會使我們原本浮躁的心態(tài)得到某種程度的寧靜?!?/span>
1995年,作為訪問學者的程虹來到了美國布朗大學。在這里,她初次接觸到美國自然文學的研究,并結識了研究講授自然文學的英文系阿曼德等教授。通過阿曼德教授,她又與美國生態(tài)文學批評領軍人物、內華達大學英語系教授斯科特·斯洛維克教授建立了聯(lián)系。
當時,自然文學在國內還鮮為人知。程虹教授認為,自然文學是以文學的形式,喚起人們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諧共存的意識,激勵人們去尋求一種高尚壯美的精神境界,同時敦促人們去采取一種有利于身心健康、又造福于后人的新型生活方式。
而作為新大陸的美國,其特殊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及其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迅猛,決定了其國民對土地那種特別的情感與聯(lián)系。不同于古老的東方和歐洲,這個年輕的國家沒有歷史文化的積淀,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生機勃勃的自然,從而使自然文學順理成章地在這片土地上產(chǎn)生并興起。因此,自然文學在美國最富代表性。
訪學回國后,程虹教授開始潛心研究美國自然文學。她也因此被稱為國內研究美國自然文學第一人。
在從事教學科研的同時,2000年,程虹教授完成了以美國自然文學為研究對象的博士論文《自然與心靈的交融》。在這篇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專著《尋歸荒野》,于2001年在三聯(lián)書店正式出版。
《尋歸荒野》是國內首部系統(tǒng)評述美國自然文學的開山之作。在書中,程虹教授對美國自然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做了清晰的梳理,對自然文學理論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對自然文學的詩學特征和美學價值作出了準確獨到的分析和論述,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自然文學理論觀點。
她在《外國文學》《讀書》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多篇研究自然文學的論文。后來,又應邀在《文景》月刊上主持《重讀自然》專欄,對美英自然文學的名家名作進行梳理和評述。
2009年,程虹教授出版了《寧靜無價》一書。這是一本評述英美自然文學中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的著作。收入書中的文章,除了作者在《重讀自然》專欄上發(fā)表的外,還有在《外國文學》、《文藝報》等報刊上發(fā)表的同類題材的文章。對這些文章分門別類進行編輯后,形成了主題分明的不同篇章。程虹教授說,這本書中所收錄的文章“都是出于我的喜愛寫就的”,她真誠地“渴望與廣大讀者分享我的愉悅”。
程虹教授在序言里寫道:“在現(xiàn)代社會中,唯一能夠與燈紅酒綠、人心浮躁的現(xiàn)代都市相抗衡的是沉默無言、由來已久、蘊意深長的自然界。而在現(xiàn)代文明中,人們渴望的也是在匆忙中保持心中的那份寧靜?!麄兊淖呦蚧囊埃瑢嶋H上是一種精神上的回家旅程,一種尋根的跋涉。他們的走向自然,走向外在,實際上則是走向自我,走向內心。他們尋求的是一種不被繁華的物質世界所動的內心之平靜?!?/span>
她說,“《寧靜無價》想喚起的不是某種具有教化意義的環(huán)保主義激情,而是想與讀者一起分享寧靜之樂趣,一些從細微之處所體驗到的哲理?!?o:p>
到大學任教不久,程虹老師翻譯了一本名為《遵命大臣》小說。李同志騎著自行車,帶著翻譯的書稿來到位于東單的一家出版社,問編輯能不能出版。多年后編輯仍然記得,李同志非常謙虛、樸實。第二次來出版社時,文質彬彬的程虹老師也一起來了。后來,這位編輯和李程伉儷多有往來。他說,程虹“不張揚,本分”,她希望過一種自然、簡單的生活,一心做翻譯和教學。
曾去李程家中拜訪的這位編輯說,兩人都是對生活要求簡單的人,當時他們在團中央機關宿舍的家中十分簡陋,幾乎沒什么家具。
在曾任《讀書》雜志副主編的李學軍眼中,程虹教授“是一個純粹的學者,嚴謹、規(guī)范,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里發(fā)言,不嘩眾取寵”。李學軍編發(fā)過程虹教授的一些文章,是她的譯著“美國自然文學經(jīng)典譯叢”的責任編輯,編輯出版了她著譯的五本書籍,包括她的第一本專著《尋歸荒野》。
她經(jīng)常和程虹教授一起交流一些觀點和讀書心得。對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工作態(tài)度,“她會為了一個詞一句話的最好表達來回推敲,也經(jīng)常征詢我和其他人的意見,她的著作譯作都是這樣慢慢磨出來的。”
在奔走兩地的時候,程虹教授繼續(xù)自己的教學科研工作。她的教學受到學生的喜愛,曾兩度被學生選為“我心目中的十佳教師”,獲得過學校及北京市各種教學榮譽獎勵。
從2002年開始,她著手翻譯自然文學的一些經(jīng)典作品。出版社決定把這些作品組成“美國自然文學經(jīng)典譯叢”。杰出的自然文學作家約翰·巴勒斯的《醒來的森林》是她的首譯。隨后,程虹教授又翻譯出版了愛默生-梭羅獎獲得者亨利·貝斯頓的經(jīng)典之作《遙遠的房屋》。
翻譯這些書時,也正是她一邊教書持家、一邊奔走兩地的時候,一些譯稿都是在探親的火車上閱讀原著、反復斟酌,回家后再記錄下來的。她把這些工作稱為與自然文學作家的心靈對話,“漸漸地,我竟習慣了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靜下心來”。
接下來翻譯的另一本經(jīng)典之作是《心靈的慰藉》。該書記述了作者特麗·T·威廉斯陪同自己身患癌癥晚期的母親,在大鹽湖走過人生最后一程的經(jīng)歷。作者將自己及其家族的經(jīng)歷、美國西部大鹽湖及熊河鳥類保護基地的特殊環(huán)境聯(lián)系在一起,用一種獨特的寫作方式將人與自然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展示在人們面前。
在譯該書的同時,程虹教授也遇到了與作者相似境況。在五年多的時間里,她也一直在照顧家中身患癌癥的老人,陪伴老人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譯叢的第四本《低吟的荒野》2012年出版后,獲首屆呀諾達生態(tài)文學獎。程虹教授將10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給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圖書館“美國生態(tài)文學書庫”,用以支持學校生態(tài)文明教育和自然文學教育教學活動。歷經(jīng)10年的叢書畫上了完滿的句號。
在訪學回國的時候,布朗大學的阿曼德教授把一本艾米莉·狄金森的詩集送給程虹教授。在后來的著譯中,程虹教授常常引用艾米莉·狄金森的詩句,其中有一句是:
撰文 原鄉(xiāng)小農
版式 何允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