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儒道兩家學說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較重要的概念,如“仁”“禮”“義”“無為”等,并能有自己的體會。
2.對儒道兩家學說的影響及其互補性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3.理解課文的主要思想,熟讀、背誦一些片段。
單元介紹
本單元的“經(jīng)典原文”和“相關讀物”所選的文章出自先秦時期儒、道兩家的經(jīng)典論著,即《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其中《論語》《孟子》《老子》兼具政治哲學和人生(倫理)哲學的性質,實用理性色彩較重,《莊子》(指內篇)則基本屬于人生哲學,著意探討的是如何實現(xiàn)精神上的超越、達到一定人生境界的問題,浪漫色彩濃厚。它們都是在先秦這塊豐厚的土壤里生長出來的,距離現(xiàn)實有遠有近,但不可否認它們都是對社會現(xiàn)實的回應。
春秋時期,西周那種邦國分封制度(周天子分封諸侯,各諸侯國朝奉周天子,為王室效力)已被打破,周王室地位衰微,無力掌控、約束各諸侯國。各諸侯國致力于武力征伐,爭強圖霸。最初的霸主國尚有意于維護周天子的地位,抵御外族入侵,和諸侯國訂立盟約,使天下較長時間保持和平。后起的霸主國已失去這種精神,完全以爭奪土地、擴張勢力為目的,天下爭戰(zhàn)不斷,動蕩不安。春秋后期,諸侯國的數(shù)量已大大減少,只剩下十幾個。而諸侯國內部的矛盾又凸顯出來,不少諸侯國的國政被國內公族、卿大夫掌握,公族、卿大夫和國君之間矛盾尖銳,甚至出現(xiàn)了國君被逼出逃、臣子弒君篡國的事情。到了戰(zhàn)國時期,周天子更是名存實亡。幾個實力強大的諸侯國都想通過戰(zhàn)爭吞并其他國家,統(tǒng)一天下,它們之間爆發(fā)的戰(zhàn)爭規(guī)模更大,殺人更多。此外,各國還紛紛通過“變法”來富國強兵,而推行變法的領導人物大多是法家(有政治家、軍事家等)。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老子和他基本同時而略早。關于為政,孔子最看重的是“禮”。所謂“禮”,不僅指日常生活中、宗廟祭祀活動中的禮儀、禮節(jié),還包括個人行為規(guī)范以及人與人之間、各個階層之間所應遵循的規(guī)范。在孔子心目中,西周的“禮”已經(jīng)很完備了,因此他主張取法周禮。從這種思想出發(fā),孔子認為為政應以“正名”為先,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守其“禮”,社會則能重新走上正軌。很顯然,孔子“正名”的思想,是鑒于當時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的現(xiàn)實而發(fā)的。孔子也講“仁”,不過“仁”更是作為對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要求而提出來的。對于從政者,他提出要“愛人”,要“身正”,即講求“德治”。
老子提倡以“無為”之道治國,要求統(tǒng)治者無事、無欲、好靜,順乎萬事萬物的自然本性而為,讓天下百姓也復歸于“樸”“靜”,像嬰孩一般無知無欲。與此相聯(lián)系,老子反對戰(zhàn)爭。他說:“夫兵者,不祥之器。”還說:“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這可以說是他對當時動輒發(fā)動戰(zhàn)爭的統(tǒng)治者的勸告。
老子反對提倡“仁義”和“禮”,說:“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因為在他看來,“仁義”并不是人的天性中本然具有的東西,而“禮”則完全是外在的虛文,適足以助人作偽。(有學者認為,老子、孔子、墨子當時所討論的仁義、尚賢等問題,都是周代行之已久而為春秋時代的人所廣泛議論的論題。因此,《老子》抨擊“仁義”,未必就是直指儒家。)和“無為”思想相適應,在個人立身處世上,老子也強調柔弱、謙下、自足、不爭,認為唯有這樣才能全身遠害。
孟子生活在戰(zhàn)國中期,莊子大約與他同時。孟子發(fā)展了孔子德治的思想,提出“仁政”“王道”的學說,要求統(tǒng)治者愛民、保民。在社會理想上,他比孔子上推得更遠,以唐堯、虞舜為榜樣。對于不顧老百姓的死活的好戰(zhàn)者,孟子痛罵道:“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莊子心目中理想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圣人,他們逍遙于四海之外,不肯做人間的君主,完全不受外物的約束,超脫一切利害關系,因此一切東西也都傷害不了他。莊子更關心的是一己的生命和精神如何獲得安頓的問題。他要求齊同萬物,物我不分,超脫榮辱、禍福乃至生死,還要把“仁義”、智慮甚至自己的存在都忘掉,以此達到那逍遙的境界。
儒道兩家思想,在后世因為種種歷史原因,成為中國古代社會里影響最大的兩種思想。它們有相互對抗之處,也有可以相互貫通之處。后代不少學者為了使儒家或道家思想更完善,在注解儒家著作時往往參照道家思想,反之亦然,如魏晉時期郭象和南宋時期朱熹即如此,這樣也促進了儒道兩家思想的貫通和融合。儒道兩家思想存在的差異有相互制衡之效,并為人們提供了多樣選擇,使人們可以各取其長,而其貫通融合之處又使得它們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并不是涇渭分明、冰火兩極的,而完全能共存共生,共同影響和指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下面試略作分析。
在政治層面上,儒家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在漢代發(fā)展出了“三綱五常”的政治學說。強調等級秩序固然能使國家穩(wěn)定,但對人的行為和精神也是很大的束縛。道家要求君主“無為”,甚至取消君主的存在,否定“仁”“禮”,等于去除了加在個體身上的一道緊箍咒。
在個人如何立身處世上,儒家強調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并宣揚“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進取精神;孔子自己一直積極尋求能為世所用的機會,老子、莊子對入仕則取蔑視、逃避的態(tài)度。儒家另一方面還主張國家“有道”則出仕,國家“無道”則安于貧賤,決不放低姿態(tài)、阿世求榮,這一點孔子和老、莊有相通之處。
儒家還很重視個人修養(yǎng),孔子講“仁”,孟子講“仁義禮智”。莊子則認為所謂“仁義”是通向“大道”境界的障礙,所以,應該徹底忘掉“仁義”,游心體道,從而達到與天地同一、和宇宙萬物并生的逍遙游境界。莊子的逍遙游境界,重視對現(xiàn)實生活世界的超越,要求精神上解除一切束縛,心靈和宇宙達到冥合之境,這對于個人超脫世俗功利,使心靈獲得一定的慰藉,乃至培養(yǎng)藝術創(chuàng)造力,無疑更有好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