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針灸治療眼病相關危險穴位解讀
針刺治療是一種比較安全、有效的療法,由于種種原因,也會出現(xiàn)一些意外情況,如暈針、滯針、斷針、出血等,因此在針刺時應當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過冷過熱;施針時有條件盡量讓患者采用仰臥位或俯臥位;避免空腹行針;對患者,尤其是初次接受針灸治療,精神緊張,體質虛弱的患者,應在針刺前做好解釋工作,解除思想顧慮及恐慌心理,幫助患者建立信心,更好地配合針灸醫(yī)師;施針過程中醫(yī)生應當隨時觀察患者的神態(tài),出現(xiàn)不適及時處理。
但是由于一些穴位的特殊位置,若操作時不注意,也可能在針刺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相對嚴重的并發(fā)癥,需要施針醫(yī)師給予充分的重視。以下主要介紹與眼病密切相關的幾個危險穴位的操作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及處理、預防措施等,以供臨床醫(yī)師借鑒。
(一)睛明
1.體表定位
目內眥的上外方凹陷中。
2.操作方法
患者閉眼,醫(yī)生左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右手緩慢進針,靠近眶緣直刺0.5~1寸,不可提插搗針,必要時可輕度原位捻轉。
3.臨床主治
視神經炎,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神經萎縮,視網(wǎng)膜出血性疾病,青光眼,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
4.針刺意外及防治 (1)出血:
內眥部血液循環(huán)豐富,因此出血為針刺睛明穴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在皮下組織,有來自眼動脈的眶上動脈及來自面動脈的內眥動脈的分支分布,伴行靜脈在瞼內側匯入內眥靜脈,同時因眼瞼皮下組織疏松,針刺時損傷這些血管會引起眼瞼瘀血瘀斑,重者局部明顯腫脹青紫;在眶內側壁中后部的前篩骨孔和后篩骨孔內有發(fā)自眼動脈的篩前動脈和篩后動脈,細小而深在,不易察覺搏動,且位置相對固定,如進針較深或針尖緊貼眶內壁,容易損傷此兩處動脈,引起明顯出血,患者自覺眼球突出,脹痛,眼瞼可有瘀血腫脹呈青紫樣外觀;針刺過深時可能傷及眼動脈,引起眼眶深部出血。
對于僅有眼瞼小片瘀斑的患者,可不予特殊處理。對于眼瞼腫脹淤青明顯的患者,首先進行冷敷,促進血管收縮,避免進一步出血。48小時后改為熱敷,促進瘀血迅速吸收。對于損傷深部血管,眼瞼血腫,脹痛突出者應立即給予止血敏或立止血等止血劑,必要時加壓包扎患眼,減少出血。出血穩(wěn)定后根據(jù)時間給予冷敷或熱敷治療。凡是針刺后出現(xiàn)出血的,無論出血量大小,均應注意安撫患者情緒,作好解釋工作。
要防止針刺過程中的出血,主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進針宜慢:因皮下組織疏松,活動度大,進針時可因組織的移動而避免損傷。②進針時適度對眼瞼組織加壓,可以減少出血。③進針不宜緊貼眶內壁,避免損傷深部血管。④先用棉球或棉棒輕壓局部后再出針,動作宜輕快,出針后用棉球或棉棒繼續(xù)壓迫局部2~3分鐘。⑤針刺時避免提插捻轉。
(2)刺穿眼球:
如在針刺時過分貼近眼球或進針過快,容易發(fā)生該并發(fā)癥,特別是在高度近視患者或既往有視網(wǎng)膜脫離等手術史的患者。
處理:對懷疑眼球刺穿的患者,應立即散瞳進行詳細的眼底檢查,小的視網(wǎng)膜破孔可以進行激光治療封閉裂孔,避免視網(wǎng)膜脫離的發(fā)生,視功能的損害。如未及時發(fā)現(xiàn),會發(fā)生視網(wǎng)膜脫離,視力嚴重下降或喪失,需要進行視網(wǎng)膜脫離復位手術。
避免眼球刺穿的發(fā)生,應注意:①進針時一定以左手向外輕推眼球,加大進針間隙,以安全進針。②進針位置不宜過分貼近眼球。③進針宜輕柔。④進針速度不宜過快:因眼球鞏膜壁十分堅韌,刺中時阻力較大,不易刺穿。
(3)眼肌損傷:
針灸醫(yī)師如不熟知眼部解剖,沒有避開眼肌,進針時可能損傷內直肌,引起外傷性眼肌麻痹,出現(xiàn)復視,斜視,眼球運動痛等。針尖太靠近球壁,又可能穿過內直肌誤傷其內的肌動脈,除出血滲入結膜下外,還會因內直肌血腫使其內轉受限。更有甚者,可能刺穿肌圓錐而刺入包繞眶內段視神經的富含致密微血管的三層鞘膜,造成鞘膜下血腫,直接壓迫視神經而損傷視力。
處理:
口服營養(yǎng)神經藥物,觀察,解釋。一般數(shù)日內可自愈。
預防:
熟悉眼部解剖,左手定位,避開肌肉謹慎進針,不可野蠻操作。
(4)其他并發(fā)癥:
①刺傷視神經:進針過深,超過45mm時,易刺中圍繞視神經孔的總腱環(huán)并累及視神經,患者出現(xiàn)眼冒金星感,頭痛、頭暈,甚至惡心,嘔吐等不適。此時應退針,對癥處理。②針刺過深,如損傷鼻側的睫狀后短動脈或睫狀后長動脈可引起出血,甚至引起色素膜的供血不足,壞死。③眼球左右橫徑最大處,即眼球赤道部,是鞏膜最薄弱之處,針刺時針尖過于向內偏斜,易刺破篩骨紙板,損傷篩竇。④針尖過分偏向后外方刺入時,針刺深度如超過50mm,可能透過眶上裂,損傷穿行其中的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展神經及眼神經,引起眼肌麻痹,斜視。如繼續(xù)深入則損傷海綿竇,造成顱內出血。
要避免上述并發(fā)癥,務必要注意針刺的深度及方向,不可盲目操作。深度越深,手法越重,危險性越大。
(二)承泣
1.體表定位
目正視,瞳孔直下,眶下緣與眼球之間。
2.操作方法
請病人患眼向前(坐位時)或向上(仰臥位時)正視,醫(yī)師目測在瞳孔直下,眶下緣與眼球之間。操作時囑患者輕閉眼,醫(yī)師以左手拇指向上輕推眼球或左手食指指腹將下瞼壓向下眶緣,緊靠眶緣緩慢直刺0.5~1.5寸。
3.臨床主治
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眼肌麻痹,面神經麻痹,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屈光不正,溢淚,瞼緣炎。
4.針刺意外及防治
(1)出血:在眶下壁中部,有一自后向前縱向走行的眶下溝,眶下動、靜脈由此經過。針刺時如果損傷眶下動、靜脈,可以導致比較嚴重的出血。如果進針過深,有可能刺傷走行在視神經外側偏下方的眼動脈,引起嚴重的出血。
處理:早期冷敷,48小時后熱敷,必要時進行止血劑治療及加壓包扎治療。
(2)針刺承泣穴時注意用手向上推開眼球,緩慢進針,不宜過于貼近眶下壁,不宜提插捻轉,不宜進針過深,超過1.5寸。
(3)刺穿眼球:針刺本穴時,注意推開眼球,預留進針空間,不野蠻操作,一般不會刺穿眼球。
(4)損傷眼眶深部結構:眼眶下壁較上壁短,進針過深,易損傷眶上裂中的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展神經、眼神經等結構,還有總腱環(huán)及視神經。針刺時注意不得深刺。
(三)上明
1.體表定位
眉弓中點(即魚腰穴)與瞳孔直對處直下,眶上緣下凹陷處。
2.操作方法
針刺時請患者閉眼,左手食指指腹輕向下壓眼球,操作者緊沿眶上緣與眼球上方之間空隙進針,針尖略向上傾斜,進針無阻力時可緩慢深刺達1寸。該穴不可提插搗針,但可適當原位捻轉或輕彈針柄以加強針感。
3.臨床主治
視神經萎縮,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炎及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等。
4.針刺意外及防治 (1)出血:
上瞼由淺至深依次為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提上瞼肌、眶脂體。皮下組織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又有豐富的動脈及伴行靜脈細分支。若誤傷這些血管分支,即使進針淺也可引起眼瞼皮下淤血。該穴深刺時若誤傷上直肌隨行的睫狀后長動脈,嚴重者可引起眶內出血。淺表皮下出血先冷敷,每日兩次;24小時后改為熱敷以促進出血吸收。眶內深部出血可在出血當天四頭帶輕壓包扎,口服云南白藥或三七片。熟悉該穴解剖關系,避免針尖緊貼眼球及禁忌提插手法可防治這類出血。
(2)刺傷視神經:
若刺中視神經,患者即有強烈放電感,眼前閃金星感,應立即退針,并安慰患者。避免刺傷視神經應注意兩點:①針刺時要緊貼眶上緣進針,切忌向下斜刺,進針深度不超過1寸。②操作醫(yī)生手下應有進針層次感,視神經由肌圓錐包繞,正如球后注射時,針尖通過肌圓錐時應有輕度阻力,即有一個落空感,提示貼近或刺向視神經,此時應立即退針。
(3)刺入眼球:
罕見情況下誤傷眼球多因操作粗暴,不熟悉解剖關系及患者眼球壁解剖變異等因素造成。眼球壁的鞏膜組織有一定的韌性和硬度,但在內分泌性突眼癥、病理性近視、青少年發(fā)育性青光眼因幼年長期高眼壓球壁伸展變薄、曾多次做過內眼手術及眶壁多發(fā)性骨折患者,其正常的組織結構變異,針刺時易誤傷眼球。防止的措施是:①請有經驗的醫(yī)生謹慎操作,針刺中嚴格掌握針尖方向,寧向上勿向下,遇阻力時退針改變角度。②眼球明顯變薄或膨大緊貼眶上壁的患者,避免針刺該穴。③一旦刺入眼球,應立即檢查眼底,除加用抗生素防止眼內感染外,在刺穿眼球處四周做冷凍治療,以防視網(wǎng)膜脫離;若發(fā)現(xiàn)眼內有視網(wǎng)膜針尖狀破口時可行眼底激光封孔。
(四)四白
1.體表定位
目正視,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處。
2.操作方法
直刺或向上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
3.臨床主治
頭痛眩暈,眼肌麻痹,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青光眼,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目赤腫痛,角膜斑翳,屈光不正,麥粒腫。
4.針刺意外及防治
主要是出血:因為針刺過深,直入眶下管,損傷其內走行的眶下動、靜脈所致。處理同前所述。防治措施主要是熟悉解剖結構,不要深刺。
(五)風池
1.體表定位
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凹陷中,即項后外側,平風府穴處。
2.操作方法
患者低頭伏案,針尖朝向對側眼內眥方向直刺0.8~1.2寸,此時針刺深面正對同側的寰枕關節(jié)。
3.臨床主治
耳鳴,耳聾,齒痛,面癱,腮腺炎,顳下頜關節(jié)炎,目痛,視神經疾病。
4.針刺意外及防治 (1)損傷延髓:
進針方向不正確,偏向對側眼外眥部,進針過深時依次通過枕下三角、寰枕后膜、硬膜等結構,故進針過程中有松軟-硬韌-突破-松軟的層次感,同時患者出現(xiàn)延髓損傷的癥狀,可有觸電感,感到恐慌,頭頸強烈疼痛,眩暈,惡心,嘔吐,心悸,汗出,精神異常等表現(xiàn),重者或搶救不及時者因延髓出血,出現(xiàn)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處理:立即退針,按照延髓損傷進行搶救。
(2)損傷椎動脈:
若進針時偏向同側眼的內眥部,深面則正對椎動脈。針刺過深時如損傷椎動脈,可見針的搏動,此時應立即退針并加壓數(shù)分鐘。如有出血征象,則予局部冷敷并密切觀察患者血壓,疼痛等征象。
針刺風池時要避免刺傷深部的延髓和椎動脈,必須牢記:①嚴格控制進針方向,針尖朝向對側眼內眥部,不得有偏移,以確保深層有寰枕關節(jié)的阻擋和保護;②絕不可過深進針超過1.2寸,以免穿透枕下三角。③避免提插捻轉。④針刺時密切觀察患者表現(xiàn),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及早退針,避免嚴重后果的發(fā)生。
(六)翳風
1.體表定位
耳垂后方,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2.操作方法
直刺0.8~1.2寸。
3.臨床主治
耳鳴,耳聾,齒痛,面癱,腮腺炎,顳下頜關節(jié)炎,目痛,視神經疾病。
4.針刺意外及防治
損傷大血管:包括其深面偏前方的頸外動脈、頸內動靜脈和深面偏向后方的椎動脈。一旦傷及這些大血管,會引起頸部大出血,導致嚴重后果。
預防大血管的損傷,主要是掌握適度的進針深度和角度,注意體會針感,一旦有搏動感,馬上退針并壓迫局部。同時觀察患者有無頭暈、頭痛、血壓下降等不適。
(七)肝俞
1.體表定位
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2.操作方法
斜刺0.5~0.8寸。
3.臨床主治
腹脹,脅痛,癲狂,痛癥,神經衰弱,月經不調,骨蒸,潮熱,青光眼,白內障,視神經炎,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視神經萎縮,瞼緣炎,角膜炎,角膜斑翳,結角膜干燥癥,翼狀胬肉,流淚,虹膜睫狀體炎等。
4.針刺意外及防治
主要并發(fā)癥為刺透胸腔,刺傷肺臟從而引起氣胸。患者有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表現(xiàn)。處理:立即起針,囑患者半臥位休息,安慰患者消除恐懼心理,同時給予必要的抗感染,鎮(zhèn)咳藥物,防止因咳嗽導致的肺部創(chuàng)口擴大繼發(fā)感染,加重病情。一般少量漏氣可以自行吸收,漏氣量較大者必須馬上給予胸腔閉式引流等對癥處理,以免發(fā)生休克,危及生命。
預防措施:醫(yī)師在針刺時應集中精神;選擇適當?shù)捏w位;控制進針方向:一般采用斜刺法,向脊椎方向進針,因為內側的肌肉相對豐厚,比較安全??刂七M針深度:以0.5~1寸為安全。如采用直刺法,深度以0.3~0.5寸為宜。
(八)腎俞
1.體表定位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2.操作方法
微斜向內直刺1~1.5寸,可溫灸。
3.臨床主治
遺精,遺尿,陽痿,月經不調,腰痛,耳鳴耳聾,視網(wǎng)膜出血性疾病,缺血性視神經病變,遺傳性視神經疾病,視神經萎縮,屈光不正,目眩,瞼緣炎,虹膜睫狀體炎。
4.針刺意外及防治
腎俞穴位層次較厚,一般針刺比較安全。主要并發(fā)癥是腎臟損傷。當針刺方向斜向外側,針刺過深時會損傷腎臟,引起患者針下疼痛,甚至整個腰部疼痛。此時應立即出針,輕者臥床休息,給予抗感染治療,重者需輸液、輸血治療,進行內科或外科相關處理。
防治措施主要是進針時以微斜向內的直刺法為宜,進針深度不宜超過1.2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