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總是波瀾不驚面無表情,無悲亦不喜。平淡和寧靜籠罩著周遭,心平氣和的安逸著它的靜謐,以平淡抵礪著那份濃濃的相思,游戲于個人世界自樂,倒也相安無事。日暮西山,于街角處隨便刨兩口食,填充那碌碌饑腸使之盈滿而后自痹,安慰那汶汶皮囊使之滿足而后自安。晚飯畢則三餐亡,則皮囊困怠矣,則一日亡逝矣。還好尚能拾掇點時間留給大腦,游手翻翻書,好閑胡亂猜想一番,權(quán)當是慰藉精神,為其提供養(yǎng)分吧。旦復旦兮,無它,無過于此,今夜亦猶然也。閑翻著書,開放著音樂,自然之曲韻律水銀瀉地般洋洋灑灑宣泄而下,故作鎮(zhèn)靜,營造著一種靜謐怡然的氣氛。然執(zhí)書者似有翻閱光明經(jīng)之意,心不在焉,與這氣氛格格不入,白白枉費一煞情景也。
棄書而出,抬頭始發(fā)現(xiàn)一盤圓月高掛東天,原來不知不覺中又是月圓,不知道這已是本年度第多少次月圓之夜。城市的夜空并沒有鄉(xiāng)間那樣幽暗的深邃,看上去依稀泛著慘淡的白光,一點都不利索爽朗,臟兮兮的惹人討厭。這樣的背景,鮮有星光閃爍便不足為奇,皓潔的月光慵懶的拂弄著依然車水馬龍喧囂的城市,皓月未有眾星拱之,亦顯得孤獨寂寥,仿佛也在自得其樂吧。秋已深,蕭瑟秋風驟起,涼意習習,伴個短袖雖能站立但終究瑟瑟而栗,經(jīng)不住晚風擾拂。也有健碩行人伴著短袖悠閑的踱著八字,盡興享受著春城深秋的晚風。忽然有感而想到此時的故鄉(xiāng),即便再健壯如牛者也絕無耐力悠閑于北方深秋的夜風里,地域差異之甚,由此可略見一斑。這樣圓月映掩下的故鄉(xiāng)會是怎么樣呢?此刻深秋的北方怕早已是寒風煉人骨,蕭條荒涼一片??赡芤箍諘娜簧铄?,繁星點點,鮮有人在這樣的夜晚外出“享受”,萬家燈火圍爐喧鬧家人濟濟享受著天倫之樂吧。那一抹黃土地呢,這個時辰應當早已駛?cè)胄蒺B(yǎng)生息冬眠的軌道了吧:
那一抹黃土地
孩子在泥土里洗澡
爸爸在泥土里流汗
爺爺在泥土里葬埋
那一抹黃土地
養(yǎng)育了祖孫三代
還將養(yǎng)育下一代
……
冬兒里的黃土地銀裝素裹
那是上天的恩賜
獎勵它一年的辛勞
棉被下的它靜靜沉睡
為了來年的累累碩果
此時的她靜謐安詳
……
當春風拂面冰雪消融
小草兒吐出嫩芽
小鳥喳喳機器隆隆
播下了一顆顆希望
為秋的收獲整裝待發(fā)
此時的她生動活潑
……
當驕陽似火
兒女們揮汗如雨
小心呵護著那一個個希望
一陣陣風兒吹過
黃土地里麥浪翻滾
此時的她滿眼碧綠
……
當秋高氣爽
一個個希望實現(xiàn)
金黃的麥穗
不堪碩果之重的枝頭
兒女們忙碌著喜笑顏開
此時的她歡歌笑語
…………
忽而寒風凜冽飛雪飄零
黃土地又披上了銀裝
繼續(xù)履行著它的使命
然冬天到了春天就不遠了
周而復始
那又是一個個希望的開始
…………
那一抹黃土地
憨厚樸實永不急功近利
并蘊含無勞無獲的真理
而我也是它的產(chǎn)物
已被深深打上了它的烙印
學習它履行自己的使命
……
那一抹黃土地
總叫人踏實
……
夜?jié)u深,涼意愈發(fā)強烈。伴著晚風仿佛儼然又一次側(cè)身于那一片黃土地,感受她的氣息,聆聽她的教誨。幾何時也,與那片土地漸行漸遠,仿佛多年未曾再親自打理梳扮她。
回憶恍如開流堤壩,一經(jīng)開閘便橫流四野不能停止,壓得人喘息難當。獨在異鄉(xiāng),仿佛有一種強烈的被遺棄感,被時間和空間遺棄。余秋雨在《鄉(xiāng)關何處》中這樣寫道“任何一個游子在思念家鄉(xiāng)時都會有一種兩重性:他心中的家鄉(xiāng)既具體又模糊,具體如河灣,小樹,蒼苔,但如果僅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轉(zhuǎn)化為回鄉(xiāng)的行動,當真正回鄉(xiāng)又總是失望,一似激情澎湃的名詩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圖,意境頓覺消弭爾。他說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鄉(xiāng)的,即使偶爾回去也很快出走,走出卻又沒完沒了的思念。結(jié)果終于傻傻地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家鄉(xiāng)置在何處。日本學者松浦友久說李白一生要努力使自己置身于異鄉(xiāng)的體驗中,成了一個不停步的流浪者。余先生繼續(xù)說置身異鄉(xiāng)的體驗非常獨特,乍一看所接觸的全是陌生的東西,原來的自我一定會越來越模糊,終究被同化。然并非如此,異己的一切會從側(cè)面,反面誘發(fā)有關自己的思考,異鄉(xiāng)山水更會使人聯(lián)想到自己生命的起點。故此,越是置身異鄉(xiāng)越會勾起濃濃鄉(xiāng)愁,結(jié)果一生都在避著故鄉(xiāng)旅行,避一路,想一路。他還說諸般人生況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異鄉(xiāng)體驗與故鄉(xiāng)意識的深刻交糅,飄泊欲念與回歸意識的相輔相成。這一況味跨國界而穿越古今,作為一個永遠充滿魅力的人生悖論而讓人品咂不盡。在一般意義上家是一種生活,在深刻意義上家是一種思念,只有遠行者才有對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遠行者才有深刻意義上的家?!蔽蚁?,余先生這段精辟的見地已淋漓盡致的詮釋了人之常情鄉(xiāng)愁的緣故,深感同身受之。
鄉(xiāng)愁是遠行者對家的詮釋,為人生常態(tài),為旅行體驗,或許只有在這樣的鄉(xiāng)愁思緒下多愁善感者內(nèi)心才能得以給養(yǎng),然后有所提煉升華,不知此解妥否。圓月依舊皓皓乎掛于天際,鄉(xiāng)愁依舊濃濃乎縈繞耳畔。然月為何物,何至于望月感懷?
月本寰宇眾天體中之渺渺者,為地球之天然衛(wèi)星,假太陽之光而照亮黑夜中之大地。其光芒皎潔而不耀眼,其形態(tài)陰晴圓缺時時有之,此事物之固然也,本無合情于中。然其皎潔、陰晴圓缺之特質(zhì)恰與人間眾情頗為相似,故成為人們寓情于景,借物言志的對象,被歷代文人騷客所書寫,故今有大量流傳千古的名句佳詞為人們廣為傳頌。三國有曹孟德短歌行之“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币源吮磉_其求賢若渴之熱切心情;唐有張九齡之“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币源耸惆l(fā)對情人的思念,又有李白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币源吮磉_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然其中奇葩者當屬北宋蘇軾之“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此詞之佳句、意境及感情如水銀瀉地般流淌,此中有真意,妙不可言。以“月有陰晴圓缺”,烘托“人有悲歡離合”,告于世人事有必至,物有固然,此自然之道。進而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之豪情壯志。故異鄉(xiāng)之人,不必有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之慨嘆。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海為家,何憾之有哉。
……
夜已很深,晚風愈加猛烈,寒意愈濃,短袖怎奈子夜寒,打個寒顫瑟瑟而歸。推門而入,依然一個人的孤寂,音樂依然雄渾有力的播放著,似乎本就在映襯著這份孤寂。時針滴答已然指在了子時,新的一天在這樣皓潔的月光伴隨下開始。彼時晚秋夜風瑟瑟吹皺一絲鄉(xiāng)愁,此時晚風愈烈,然遭此排解,愁緒已然吹散,化作絲縷晚風飄去,飄向那怡然小鎮(zhèn),飄向那遠方故鄉(xiāng),飄向那曾駐足彌留的角落,飄向那些我深深關切的人們,道一聲:“愛你們,好好照顧自己,夜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