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改革北大
庫屠左夫 發(fā)表在 參考文摘 華聲論壇 http://bbs.voc.com.cn/forum-49-1.html
發(fā)表時間:2011-4-29 07:57
作者:《見證親歷》欄目組 編
1918年,蔡元培在北大擔任校長時,住在北京東城區(qū)的東堂子胡同。蔡校長一生清廉,從未置辦過產(chǎn)業(yè),一直租住他人的房屋。如今,隨著時光流逝,這座本已十分簡陋的宅院早已變得面目全非。人們很難想象,一代學界泰斗曾在這里籌劃著北大的未來。
1918年的北京大學坐落在東城區(qū)的沙灘,而她的前身是創(chuàng)辦于百日維新期間的京師大學堂。當時的光緒皇帝曾對這所學校寄予厚望,希望她成為一所培育近代人才的高等學府。但是,慈禧太后發(fā)動的戊戌政變,卻打破了光緒的維新夢。隨著康有為、梁啟超逃離北京,“戊戌六君子”被斬殺菜市口,京師大學堂也被頑固派把持,演變成為培養(yǎng)封建官僚的機構。
開辦伊始的京師大學堂具有很強的封建性,很多學生甚至還是官員。北京大學歷史系
在民國初年,許多人仍然受科舉制度的影響,將大學看成是取得官吏資格的階梯。因此,北大校內(nèi)管理混亂,沒有多少學術氛圍。據(jù)說當時去“八大胡同”逛妓院的,多有北大的教員和學生,以致在北京城內(nèi)頗有些“名氣”。如此校風能否扭轉(zhuǎn),對蔡元培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實際上,在擔任北大校長之前,蔡元培曾經(jīng)多次考察歐洲的教育現(xiàn)狀。他發(fā)現(xiàn),提倡思想自由是歐洲各大名校發(fā)展學術的有效途徑。這段經(jīng)歷為他后來在北大確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校原則打下了基礎。
蔡元培是進士、翰林,他有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根底。在解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則的時候,引用了《中庸》的話,他說:“我在北大實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這可以用《禮記•中庸》里的話來說明,那就是‘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校原則下,北大校園內(nèi)出現(xiàn)了諸多各擅所長而又個性迥異的著名學者。既有像留著小辮子的辜鴻銘這樣的推崇儒家學說的學者,也有胡適、高一涵、劉半農(nóng)、錢玄同、李大釗、陳獨秀等一批思想激進的人物。
1918年的蔡元培異常忙碌。
為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他先后發(fā)起成立了一系列專業(yè)團體,涉及經(jīng)濟、法律、地質(zhì)、書法、繪畫、音樂、體育等領域。
據(jù)郭建榮講,進德會分為三種會員。甲種會員為基本會員,要求不嫖不賭不娶妾。在這三戒之上再加不吸煙、不喝酒、不吃肉,就是乙種會員。然后再加不做官、不當議員,就可以做丙種會員。因為蔡元培是發(fā)起人,所以北大教員、職工、學生大約一半以上,四五百人都參加了進德會。
1918年即將過去,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蔡元培仍然在忙碌著。
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學對全國高等教育影響深遠。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這樣評價蔡元培:比較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劍橋、牛津、巴黎、柏林、哈佛、哥倫比亞大學等等的校長當中,在某個學科上有卓越貢獻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個大學校長的身份,能夠領導一個學校,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起到轉(zhuǎn)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到第二人。
位于東堂子胡同的蔡元培故居本是一所十分簡陋的宅院,但是,幾個月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卻使它突然具有了一種特殊的地位。
蔡元培聞訊后大為震驚。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指望政府堅持立場已經(jīng)完全沒有可能了。當天上午,蔡元培召集傅斯年、羅家倫等學生代表到家里通告情況。然后,立即召開全校教職員會議討論形勢。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所有的歷史教科書上都有這樣一段對五四運動的評價:它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轉(zhuǎn)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的轉(zhuǎn)折點,它促進了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fā)展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
五四運動自當無愧于這樣的評價,而推動這場運動的先驅(qū)們也必將因此而載入史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