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榮。這一集的主題是少說話最自然,要介紹《老子·第23章》。它的內(nèi)容還是跟圣人的修養(yǎng)有關,或是擴大來說,里面提供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考慮的選擇。前半段講的是自然界的情況,提醒我們自然界有它的限制。人當然也有限制,所以必須做選擇。
我們先把原文讀一遍,《老子·第23章》: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
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它的白話意思我們先說一下:少說話,才合乎自己如此的狀態(tài)。所以狂風不會持續(xù)吹一早上,暴雨不會持續(xù)下一整天。是誰造成這種現(xiàn)象呢?是天地。連天地的特殊運作都還不能持久,何況人呢?所以,積極求道的人,與道同行;修德的人,所認同的是有德;失德的人,所認同的是無德。認同有德的人,道也會獲得他;認同無德的人,道也會失去他。統(tǒng)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就不信任他。
這里可以分兩個層次來看。前面幾句談到天地,而最后這一句我們曾經(jīng)看過,就是《老子·第17章》說過的:統(tǒng)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就不信任他。全章所說的還是有關圣人作為“悟道的統(tǒng)治者”的表現(xiàn)。
一開頭說到“希言,自然”。有關言論,老子倒是立場非常清楚。我們已經(jīng)看到第三次這個詞的組合了。第一次是在第2章,老子說圣人“行不言之教”,以不說話的方式去教導百姓。第二次是第17章,講“悠兮其貴言”,就是非常珍惜他要說的話,不輕易說話?,F(xiàn)在這里第23章說到“希言”,很少說話。這個“言”從圣人來說,是指頒布政策法令,以及直接指示一些做法。
對統(tǒng)治者來說,為什么要這么謹慎呢?因為人在說話的時候,一定是表達他的某種意愿。也就是說,不可能一句話說出來之后,沒有任何要求或目的。你表達出來之后,聽的人了解了,要達成你所說的內(nèi)容,就會出現(xiàn)壓力。以此作為標準去要求的話,大家都很辛苦。隔一段時間去檢討,百姓沒做到怎么辦?百姓會想:是不是要陽奉陰違?表面上配合你說的,事實上不見得這么做。所以,為政不在多言,而在于具體上去從事你該做的事。孔子教學生的時候也說過“先行其言,而后從之”。你先去做,然后再去說。所以這一章一開頭就說:少說話,合乎自己如此的狀態(tài)。
接著就舉例了,讓你看看天地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我們在前面念過一句話叫做“天長地久”,但是在這邊就直接告訴你“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也就是狂風暴雨是自然界特殊的狀態(tài),那是偶爾出現(xiàn)的,不會持久的。誰造成狂風暴雨的呢?天地。所以他這邊強調(diào):連天地的特殊作為也不能持久,就好像統(tǒng)治者發(fā)布許多政令,有各種新的規(guī)定,好像狂風暴雨一樣,那是不能長久維持的。他為什么總是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好像要積極去統(tǒng)治百姓,做一些自認為好的作為呢?所以隨后就要說,天地尚不能長久,何況是人呢?
接著談到人生的問題了,你要效法的是什么?你俯仰之間,看到天地,它們都是保持自己的樣子。所以這邊說“希言,自然”的“自然”,我們第二次看到。前面看過了“百姓皆謂我自然”,當時我們也說,“自然”在《老子》里面特別是指“自己如此的狀態(tài)”。就是任何東西保持自己的樣子,就是“自然”。這個“自然”絕不是指天地萬物這樣的自然界。《老子》書里面“自然”這個詞出現(xiàn)五次,都是指自己的樣子。所以,少說話,就是合乎自己如此的樣子。你多說話,就代表你想要改變眼前的這一切,所以你才會有特殊的作為,就好像狂風暴雨一樣。
后半段就把“道”提出來了。所以他說:積極求道的人,與道同行。這是有關一個大的目標,要積極行道。那你的選擇是什么呢?選擇是兩種:第一種是修德的人,認同的是有德;而失德的人,認同的是無德。這個“德”什么意思呢?我們學《老子》已經(jīng)很清楚了,這個“德”就是宇宙萬物都從道而來,“德”就是萬物從“道”所獲得的各自的本性。
換句話說,宇宙萬物是沒有不按照本性在生存發(fā)展的,但是只有人不一樣。因為人作為萬物之靈,一方面有他的本性;但另一方面,他的本性里面恰好就是,他有能力認知,也有能力去意愿,所以這種認知與意愿可能出現(xiàn)偏差。所以,人間所有的問題都是人自己造成的。自己造成的,就要自己設法解決。
解決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兩個:第一個方法是去修德,就是修養(yǎng)我天生的本性,讓他順著道所安排的方向去發(fā)展。也就是少說話,順勢而行,不與人爭這些。而另一種選擇就是所謂的“失德的人,認同的是無德”。這代表什么呢?代表你認為天生的本性不夠,所以你要在人類自己所制造的相對的價值觀里面,追求更高的成就。這代表你認為原來的本性和稟賦是不夠的。最后你就算是成功了,也離開了道。
所以他會說:認同有德的人,道也會獲得他;認同無德的人,道也會失去他。所以重要的是:你是要走在求道的路上,還是要背離它呢?這就是人生的兩種選擇。事實上,人生的選擇本來就是正與不正,或?qū)εc不對兩條路。不可能有一條路既不是對也不是不對,沒有那回事。尤其在古代社會,人的生活與觀念相對都比較單純,你選擇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問題是,人的自我的本性是可得可失的。你選擇“德”,維護本性與稟賦,順著道的安排去走,那是一條路。而另一方面,你可能選擇失去這個“德”,就是我在人間尋找相對的價值,去追求這樣的價值,結(jié)果就失去了原有的本性。
所以,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選擇所造成的,重要的是有沒有分辨本末與輕重。所謂的“本”當然是指我的本性,也就是道所安排的;而所謂的“末”是我在人間的具體作為,那就是你相對的觀念所造成的?!拜p重”也是一樣,孰重孰輕在《老子》里面非常清楚。
我們把后面的幾句再簡單說一下。“德”是指“萬物得之于道者”。所以,“同于德者”是指順著萬物的本性與稟賦去行動。這里當然是指人而言,因為只有人才可能選擇要不要順著道去走。至于“同于失者”,則是倒行逆施,有如飄風驟雨,成了失德或無德,不能長久維持,結(jié)局會自取滅亡。所以前面講到狂風暴雨,那是一個比喻,要讓人知道:天地也要順著道的要求,平平淡淡才能天長地久。如果有特殊的作為,來一個狂風暴雨,雖然一時顯得熱鬧,但不能長久維持,最后還是要回到原來的途徑上。
宇宙萬物沒有選擇的機會,所以問題不大,始終可以保持某種平衡,而人就不一樣了。所以這一章還是針對圣人的修煉來說的,要想修煉成為圣人,就在于選擇。你是要拼命說話,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顯示自己比別人更高明;或者是你選擇少說話,能夠安于自己如此的狀態(tài)。最后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一生說了很多話,大部分都是表達各種想法,想得到世間的成就,其實我們最應該追求的是道。道家就認為,得道者忘言,會忘記怎么說話。所以為什么要少說話?因為真正悟道的人會發(fā)現(xiàn),他所說的話是多余的。所以不要自作聰明,還不如多觀察、多欣賞自然界本身的規(guī)律,以及它造成和諧的效果。
所以,所謂的“順其自然”,它是需要某些智慧的。一方面看出來萬物自己本來的樣子;而另一方面,對于人的生命要從長遠的、開闊的角度去了解,就不會執(zhí)著于一時一地,非要怎么樣去轟轟烈烈不可。你多所造作的話,最后只能產(chǎn)生不理想的后果。
在這一集里面,我們介紹的是《老子·第23章》。前面四個字“希言,自然”就很有啟發(fā)性。也就是說,少說話,才合乎自己如此的狀態(tài)。當然人是不可能不說話的,所以說話的時候就要問:我說的話是不是內(nèi)心真正體會到的?說出來之后,聽的人是不是能夠了解得恰到好處?如果沒有把握,還不如貴言,珍惜這些言語。哪一天當了領導,就把規(guī)則定好,這時候可以不言,因為一說話就代表還有特別的想法。
所以老子這些觀點你不能只從表面上去看。只從表面看的話,不是太消極了嗎?你活在世界上都不說話,那怎么跟別人溝通呢?所以重要的是:你要溝通什么內(nèi)容?溝通的目的何在?如果是講求道的話,道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等于是我們都在道里面,很多事情不用刻意去說,不用刻意去做,它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應該有的結(jié)果。所以少說話,相對的就會認真扮演自己應該有的角色。這么一來,該做的事還是做成了。
在這一集里面,我們學到了要從效法天地著手,效法的人是指圣人。這里也指出圣人是怎么修煉的,他要追求的是悟道,那么就是兩個選擇:一個是選擇與德配合,一個是選擇與失去德配合。結(jié)果還是要看最后的驗證,誠信如何,看看這效果能不能夠得到充分的肯定。
【課后思考】
少說話,是合乎自己如此的樣子,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深受啟發(fā),認為自己要練習少說話。少說話不是不說話,而是你說的話,是不是在適當?shù)臅r間、適當?shù)牡胤?、對適當?shù)娜苏f出某些必要的話,也就是言之有物。這樣一來,才能達成它的效果。并且,與其說很多話,還不如你先去實踐,把你說的做出來之后,身教勝于言教,可能效果更好。這方面請你思考一下,看看有什么心得?想聽聽你的意見。我是傅佩榮,謝謝。
注:傅老師講解內(nèi)容與文稿略有出入,以課程音頻為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