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講一個人做事比較保守,循規(guī)蹈矩,不愿拋頭露面,不會發(fā)表過于激進的言論,遇到問題往往選擇明哲保身時,往往會說:“這個人太中庸了”,其實,中庸這個詞放在這里是錯誤,原因我們對中庸的誤解太深了。
當(dāng)代社會對中庸的理解往往是這樣的,例如是誰都不得罪、和稀泥的老好人 兩邊都討好、毫無原則的騎墻派;再不就是得過且過、隨遇而安……其實這都是對中庸的誤解。
《中庸》作為四書之一,講的是天下大道,而不是明哲保身的小道。真正的中庸,不是碌碌無為、保守,墨守陳規(guī)。說得明白些,中庸就是做事做人說話恰到好處。它的意思,在《中庸》這本書里面就講得很明白:“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這本書開篇從三句話引出中庸之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也就是說中庸是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中庸是宇宙的本來狀態(tài)。人的可教育,達到天地人三位一體,就在于能中和,也就是中庸。
孔子認(rèn)為“中庸”是非常難以企及的境界,“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意思就是說君主可把國家的利益分配得當(dāng),士大夫可以辭掉爵祿、老百姓可以赴死而不怕,即使這樣,要達到中庸的境界也是不可能的。
雖然中庸之道很難,但是我們也不能放棄,因為 “道不遠人”,中庸之道廣大而隱微,普通百姓只要由衷修行亦可有所成就,但深入修養(yǎng),即使圣賢亦有所不能之處。
因此說,中庸之道,不是一朝一夕之舉,而是時時、處處都能符合中和之道,在日常生活中,是指在每件事上、每一個當(dāng)下,都能依良知而行、循天理而為,知行合一,做到仁義禮智信……做到這些,我們就在通向中庸的修行之路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