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有這么一位人才,深受曹操重用,卻不幸英年早逝,三國演義中并無此人,三國志中只有寥寥數(shù)語。他便是戲志才。
我第一次接觸這個人物,還是在游戲三國殺中。游戲中該角色是史詩武將,有三個技能:天妒、先輔、籌策。該角色的游戲插畫還是挺帥氣的。由于三國殺里在歷史上知名度越低的人物,設(shè)計出來就越強的緣故,我就猜想這個人物在歷史上知名度想必不會很高,要不然也不會出得這么厲害了。于是我便開始著手對該人物相關(guān)信息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結(jié)果不出我所料,知名度果然不高,不過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知名度低到史料中僅有寥寥數(shù)語的記載(這個特點和之前提到過的郭攸之、未提到的司馬良娣有點像)。總之,處處都充滿了一種說不出的神秘感,關(guān)于他有太多的謎團!
游戲中的戲志才我想以后在b站上好好聊一聊,現(xiàn)在且說正史中的戲志才。
人物簡介
戲志才(生卒年不詳),或志才為字,名不詳(一說名忠),東漢潁川郡(今河南禹州)人。經(jīng)荀彧推薦,成為曹操手下謀士。為人多謀略,曹操十分器重,不幸早卒。
三國演義中并無此人,三國志中只有寥寥數(shù)語。由荀彧推薦給曹操,被稱為有“負俗之譏”。死后,荀彧又舉薦了郭嘉。
史籍記載
“彧言策謀士,進戲志才。志才卒,又進郭嘉。”——《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先是時,潁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后,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yè)者,必此人也?!奔纬?,亦喜曰:“真吾主也?!薄度龂尽の簳す蝹鳌?/p>
“操每征伐在外,其軍國之事,皆與彧籌焉,彧又進操計謀之士從子攸,及鐘繇、郭嘉、陳群、杜襲、司馬懿、戲志才等,皆稱其舉?!薄逗鬂h書·列傳·鄭孔荀列傳》
“戲志才、郭嘉等有負俗之譏,杜畿簡傲少文,皆以智策舉之,終各顯名?!薄度龂拒鲝獎e傳》
人物設(shè)定
從漢末三國士族的交際原則來看,荀彧將他推薦給曹操,由此推斷他可能是士族弟子,因為士族是不屑與貧民相交的。
家族成員
鄭樵注云:“伏羲氏之后也。音羲,亦去聲?!段褐尽酚袘蛑静?,潁川人?!薄胺恕?,亦作“慮戲”,故《廣韻》亦曰:“戲,又姓,慮戲氏之后?!?/p>
戲志才先祖為伏羲氏,風姓。
藝術(shù)形象
影視形象
貌似沒有哪個影視作品內(nèi)有戲志才的出現(xiàn)唉,所以還是蠻可惜的哦。
文學(xué)形象
在小說《漢魏大風云》中,戲志才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
好了,以上就是這些了,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分析吧。
人物背景
其實我原本是想先分析生卒年的,但內(nèi)心糾結(jié)了很久,還是想在分析生卒年之前先分析一下人物背景。
我們首先聊一聊什么是人物背景。也許有人覺得人物背景就是出身,即某個歷史人物在未發(fā)跡時的狀態(tài):是草根平民(例:朱元璋)還是士族子弟(例:楊堅),是家境貧寒(例:朱買臣)還是四世三公(例:袁紹),是販私鹽(例:錢镠)還是在地方上為非作歹(例:甘寧)……不過筆者認為,人物背景包括出身,但不僅限于出身,出身只是人物背景的其中一部分。至于到底什么是人物背景,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就出身來講,史書上并無相關(guān)記載。戲志才可能是平民出身,也可能是官宦世家,對此我們也不能肯定哪一種結(jié)果是正確的,從漢末三國士族的交際原則來看,他是士族弟子的可能性較大。
分析人物背景,還得結(jié)合所處時代。戲志才所處的時代是東漢末年。很多人習慣性地把東漢末年稱為三國時期,三國一般被認為是曹丕篡漢稱帝(公元220年)到晉滅吳國(公元280年)之間的歷史時期,而東漢末年是指從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fā)到建安二十五年東漢滅亡之間(184年-220年)的歷史時期。戲志才死的時候曹操還活著,而曹操死后曹丕才建立曹魏政權(quán),因此對于戲志才所處的時代,用東漢末年來描述顯然更準確。不過很多人把東漢末年一并歸于三國時期里面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是“歷史遺留問題”了,那我就針對這個現(xiàn)象簡單地聊一聊(本來是不想浪費時間的,但是想想湊一湊字數(shù)也沒什么壞處):
這段時間內(nèi)軍閥割據(jù),彼此混戰(zhàn)。東漢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quán)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quán),因而造成群雄割據(jù)的局面。而這些割據(jù)勢力又有著不同的興起過程與發(fā)展脈絡(luò),反映出那個動亂時代的多元面向。
還記得以前有講過廢史立牧的歷史事件,就發(fā)生在東漢末年時期。都說東漢末年漢王朝名存實亡,我覺得不只是東漢末年,整個東漢(25年-220年)都以皇帝普遍年幼而著稱,外戚、宦官輪流掌握朝政。東漢末年,群雄割據(jù)、軍閥混戰(zhàn),類似于唐朝末年藩政割據(jù)、節(jié)度使權(quán)力過大等問題。在此時期,已經(jīng)初步形成了三國時的體系,促進了轉(zhuǎn)向三國的歷史趨勢,因此東漢末年往往被納入三國時期,還常常被當作三國時期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另外,雖然官方認定三國的起止時間為220-280,但是僅是狹義上的;廣義上講,東漢末年其實就屬于三國時期。三國的起止時間仍存有爭議,別的說法有184(黃巾起義爆發(fā))-220;188(廢史立牧)-220;189(董卓入京)-220……就連哪一年結(jié)束都有爭議,有說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結(jié)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故三國應(yīng)以265年為結(jié)束更為合理。(當然了,歷史考試的時候遇到判斷題“曹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還是要打?的)
為了區(qū)分,用了不同的樣式。好了,言歸正傳,出身和所處時代都講完了,接下來我想將戲志才與另外三位人物聯(lián)系在一起分析——郭嘉、荀彧、曹操。對三國感興趣的朋友們想必有聽說過一句俗語:“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然而,你可曾聽說過“戲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在離開袁紹后,從中平五年(190年)到建安元年(196年)前后總共賦閑了六年之久才被好友荀彧推薦給了曹操。曹操是很看重人才的,他所創(chuàng)作的《短歌行.其一》正是表明自己求賢若渴的心態(tài)和對人才的極度渴望。而且曹操欣賞的尤其是年輕的人才,從《短歌行.其一》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可以看出。而戲志才、郭嘉又剛好是風流倜儻、秀外慧中的這一類青年才俊,因此受曹操器重便不難解釋了。只可惜二人都英年早逝,想必曹操心里也不是滋味吧。荀彧這個人物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剛才已經(jīng)說了很多關(guān)于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廢話了,因此現(xiàn)在不想多說什么了。不過經(jīng)他推薦的郭攸、鐘繇、郭嘉、陳群、杜襲、司馬懿、戲志才等人都成了曹操的手下,這下你該懂了吧,很多人才都是他推薦給曹操的,也就是說他是很有識人之明的,不難猜想曹操肯定是很信任他的,不然也不會將他推薦的人委以重任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荀彧推薦了一個司馬懿,是不是變相地導(dǎo)致了曹氏集團的衰亡呢?(滑稽)荀彧在戲志才死后才推薦了郭嘉,導(dǎo)致郭嘉賦閑了六年之久,就此來看,我想戲志才的才能應(yīng)該不會居于郭嘉之下才對。再說了,曹操為什么要在戲志才卒后才寫書信給荀彧叫他推薦人才?難道戲志才在世的時候不可以嗎?很顯然,郭嘉效力于曹操只是作為戲志才的替身品存在而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