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的文字發(fā)到心理群,里面引用了清朝三代帝師翁同龢(hé)的對聯(lián),但是錯用了一個“需”字,“每臨大事‘需’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剛好被李克富老師看到,群里回復“每臨大事有(需)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一字之差,天地懸隔?!辈㈦S即艾特我一個笑的表情。
也很巧,我在看手機,就這么看到了。
這句話我是很久前看到的,當然一看就很有感覺,“太心理味道了”,就認真記憶,不過總是搞暈,記憶不周全。
后來自己很多涂鴉文字里引用這句話,一次次查詢,總算是可以記住大體了,這次因為感慨“先判斷再應對”的知道做不到,根源也有不夠沉住氣的深意,想到這句話就隨手用上了。
但是不知道自己用錯這個錯字,也就是無知狀態(tài)了。
無知者無畏,一向如此。
李老師這個回復,真是及時雨,醍醐灌頂的感覺,不是因為提醒錯了一個字,而是后面點明這八個字,“一字之差,天地懸隔?!?/span>
細細體會,果然如是,因為真的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對聯(lián)意思就是我們常說的遇事冷靜、穩(wěn)重、沉住氣,當我們做不到時候,想想人家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坦誠回想,我們都有情緒失控時候,幾乎都有過體驗,這點不難共鳴。
其實,就心理意義而言,這就是情緒管理的要緊處,做到情緒管理的高手,定然心有穩(wěn)重磐石。
這個磐石就是理性!
也就是我們不斷強調的“先判斷再應對”,“先理性再感性”,“先搞明白是什么再考慮怎么辦”!
看似遇到事情保持冷靜是情緒管理,本質還是認知管理,也就是說情緒發(fā)泄是本能,遇到突發(fā)事情驚慌失措是正常反映,但是只有經過許多事情磨煉,才知道唯有冷靜才是應對途徑。
更準確些說,做到冷靜是“逆人性”。
因此,當我們強調“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時候,要知道這僅僅是知識,是道理,是理論,變成可以使用的理性指南需要體驗,對于很多人來說還需要不斷的體驗。
只有體驗后的知識,才會變作有用的理性,所謂見多識廣,閱人無數,所謂人須在事上磨,就是強調體驗的作用。
用個例子說,知道辣椒辣是知識,唯有吃一口辣椒才知道辣的滋味,也就是偉人說過的,“要知道辣椒滋味只有親自嘗一口”。
“需”靜氣和“有”靜氣,一字之差,不難看出前者是希望,愿望,向往,后者則是現實,行動,擁有。
我們人人有需要,馬斯洛需求理論告訴我們,起碼有5種層次需要,可是大多數人止步于生理與社會需求,尤其心理問題者牢牢被不安全感需求糾纏,難以實現正常的愛和尊重的需求。
需求變成現實,相當于知道能做到,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前面說過非常非常困難。
當我們把冷靜與理性作為目標時候,不能僅僅是希望而要視作已經存在。這就是天地懸隔。
這又涉及期望效應理論,等等。
區(qū)分與細化“需和有”,更大意義在于澄清作用,也是保持覺察意識,讓我們牢記這個理性提醒,“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