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習慣益終身”,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學生事半功倍。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幫助其樹立好的學習習慣?下面看看這位從教多年的老師寫下的經驗。
1.記憶的習慣。
可以讓學生采取一分鐘記憶法,把記憶和時間聯(lián)系起來,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力,還能培養(yǎng)其注意力。一分鐘寫多少字,讀多少字,記多少字,時間明確的時候,注意力一定好。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注意力是關鍵。一定要把學習任務和時間聯(lián)系起來,通過一分鐘注意、記憶來培養(yǎng)學習習慣。
2.讀的習慣。
讀中外名著或偉人傳記,與高層次的思想對話,每天讀一、兩分鐘,有好處。學生這個年齡可塑性大,偉人的感染力、教育力,遠遠超過咱們這些當老師的,學生與大師為伍、與偉人為伍的時候,很多教育盡在不言中,一旦形成習慣,學生會終生受益。
3.演講的習慣。
讓學生會整理、表達自己的思想,演講是現代人應該具有的能力。
4.寫日記的習慣。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天天寫一篇日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日記形式不拘,自由靈活.可長可短,隨心所欲,無拘無束,時間一長便形成了習慣,不但鍛煉了文筆,還能培養(yǎng)的學生的毅力,同時還能記載個人成長史,一舉多得。
5.定計劃的習慣。
凡事預則利、不預則廢。學生要根據個人情況制定長期和短期的學習計劃,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目標。比如可以把學習時間分段,根據學習內容,為每個時間段規(guī)定具體的學習任務,并要求自己必須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一個具體的學習任務。這樣不但減少乃至避免學習時走神或注意力渙散的情況,有效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在完成每個具體學習任務后,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時間段的學習中去。
6.預習的習慣。
老師要把講的時間讓出一部分,還給學生,讓其先預習要學的內容,研讀、理解并應用預習提示、查閱工具書或有關資料進行學習,對有關問題加以認真思考,把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以便課上有重點地去聽、去學、去練。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比如江蘇洋思中學的案例,教師“只講四分鐘”,結果后進生明顯進步,秘訣就是預習、自己學的習慣。
7.適應老師的習慣。
一個學生同時面對各學科教師,長短不齊、在所難免。一方面我們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師的能力水平,適應學生;一方面不能馬上把所有的老師都提高到一個適應學生要求的地步。所以學生也要適應老師,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huán)境。不同層次的老師,學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內、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適應,與老師共同進步。
8.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習慣。
學習要嚴肅認真、多思善問?!岸嗨肌本褪前阎R要點、思路、方法、知識間的聯(lián)系、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等認真思考,形成體系。“善問”不僅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還要虛心向老師、同學及他人詢問,這樣才能提高自己。而且,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有所創(chuàng)造,敢于合理質疑已有的結論、說法,在尊重科學的前提下,敢于挑戰(zhàn)權威,要做到決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問題。要知道“最愚蠢的問題是不問問題”,應該養(yǎng)成向別人請教的習慣。
9.自己留作業(yè)的習慣。
老師留的作業(yè)不一定同時適應所有的學生,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老師要和學生商量,讓學生做到腳踏實地、學有所得。老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作業(yè)要適量,只有學生可以接受,學生才能適應教育。
10.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每次考試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學生,如何整理錯題?扔掉的分數就不要了,這次30分,下次40分,這就是偉大的成績。找到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知識點研究一下提高的辦法。整理錯題集是很多學生公認的好習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