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來源與演變
郝,由赤字與邑部組成,赤是其本義之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赤字是由大、火組成的會意字,其本意是大火?;鹧娉嗉t,故引申為紅色。凡火皆有明著之象,微火僅顯熒熒之弱力,大火則示赫赫之強勢,赤表示大火也。按古代五行學(xué)說,南方屬火,其色為赤。在古天象中有南方之星,其中一顆最紅最亮、光明顯耀的星稱為赤。在遠古伏羲氏時代有郝省氏部落,郝省氏是郝氏族的前身,位于中央伏羲氏的南方。這是一群崇拜大火和紅色為氏族原始圖騰的部落,其中一支以赤為其氏族的族徽和名稱,所居之地稱為赤,建立了城堡稱為郝,其后發(fā)展為姓。
漢族郝姓主要源自郝省氏。
伏羲氏亦稱太昊、太嗥,其輔佐有郝省氏,亦作郝骨氏,一說郝省氏為伏羲氏之弟。總之,伏羲氏時代有郝省氏部落,處于伏羲氏的南方,系東夷的一支;風(fēng)姓。商朝后期帝乙時,郝省氏的后裔子期被封于郝鄉(xiāng),今陜西周至縣東,后北移山西太原東北,子孫以邑為氏。郝氏的歷史至少有3100年以上。
第二支系自外族。郝姓大家族中融人了大量的外族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郝姓是漢晉時期的匈奴人,郝姓是匈奴的大姓,包括盧水胡、支胡、稽胡等均有郝姓。三國時河北東北地區(qū)關(guān)內(nèi)外的鮮卑族烏丸人中,郝姓也為大姓。晉朝時西南的叟族中也有郝姓;直到唐朝,郝姓仍為南蠻叟族的大族。北宋西夏國黨項族也有郝姓。元朝時蒙古族都嚕姓改姓郝,清朝時蒙古族姓哈勒努特氏族集體改姓郝,清時滿洲八旗也有郝姓,世居沈陽。這些外族郝姓隨著時間的推延多數(shù)同化為中國北方的漢族郝姓,因此郝姓的分布幾乎集中在華北和東北地區(qū)。
先秦時期,郝人活動于陜西,后北上山西、內(nèi)蒙古,東移河北,繼續(xù)東移到膠東半島。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東北地區(qū)為主要的活動地區(qū),晉未有一支南下移民安徽。隋、唐、宋時期郝姓由河南、山東等地向四川和江南散播,到明、清時江南地區(qū)郝姓的分布更為廣泛,但郝姓的主力仍在北方。
郝 | 宗族先賢
歷史上重要的郝姓人物有:戰(zhàn)國秦國上卿郝晏;西漢上谷太守郝賢;三國魏將軍郝昭;南朝梁江夏太守郝回;隋朝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郝孝德;唐朝宰相郝處俊;宋朝畫家郝澄、郝士安、郝銳;元朝學(xué)者郝經(jīng);明朝南京兵部尚書郝杰,學(xué)者郝錦;明、清之際李自成農(nóng)民起義軍將領(lǐng)郝?lián)u旗;清朝經(jīng)學(xué)家兼訓(xùn)詁學(xué)家郝懿行;當(dāng)代第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郝慶山。
郝 | 歷代名家單字字帖
鄔 |來源與演變
鄔,地名。春秋時有二鄔:一在晉地,太原鄔縣,故地在今山西介休東北。另一住鄭地,故地在今河南緱氏鄔聚。鄔人以烏鳥為氏族原始圖騰,烏鳥即烏鴉,也稱老鴰、老鴇。烏鴉反哺,稱為孝鳥,全身羽毛烏黑而稱烏鳥;因鳥的叫聲,而稱烏鴉。鄔人以氏族長期居住之地稱烏地,建立了城堡稱鄔邑,最終出現(xiàn)鄔姓。
漢族鄔姓有兩大支:妘姓和姬姓。
第一支系自壇姓。顓頊之裔,吳回之后,陸終第四千求言,別封于鄔,故地在今河南偃師西南,其后以邑為氏。
第二支系自姬姓。春秋時晉獻公四世孫奚,為晉大夫,食采于祁,故地在今山西祁縣其后有祁氏。至?xí)x頃公時,晉大夫祁盈家臣鄔臧,其先食邑于鄔,故地在今山西介休東北之鄔城店,因以為氏。公元前514年,鄔臧與祁勝通室(換妻),被祁盈抓住殺死,晉頃公殺祁盈并滅族,分祁氏之地為七縣,其一為鄔,封司馬士彌牟為鄔大夫,子孫以邑為氏。姬姓鄔氏的歷史至少有2500多年。
鄔姓氏族中很少融人其他民族的血液,一脈相傳,直到清朝初期,滿洲鑲白旗中出現(xiàn)鄔氏。
先秦時期,鄔姓氏族勢小力弱,發(fā)展十分緩慢,主要在山西、河南一帶活動。
鄔 | 宗族先賢
鄔姓歷代被載入史冊的重要人物有:春秋時孔子弟子鄔單;北宋政和進士、廣州僉判鄔大昕;明朝洪武進士、廣東按察僉事鄔修,嘉慶進士、應(yīng)天府尹鄔璉;清朝畫家鄔希文。
鄔 | 歷代名家單字字帖
毛澤東敬世江安 |來源與演變
安,安定、安諍之義,是一會意字。甲骨文的安字,是房子內(nèi)跪坐著一位面向左的女子。金文和小篆的安字,結(jié)構(gòu)與甲骨文相同,也是屋內(nèi)有一女子??瑫妥兂涩F(xiàn)在的安字了。古人用女子安靜地在家操持家務(wù),表示天底下不會有戰(zhàn)爭,也沒有災(zāi)禍,社會安定,生活安穩(wěn)、人身安全。所以安的本義是安定。安人以此為氏族崇拜的愿望,作為氏族名和姓氏。
漢族安姓主要有兩支:偃姓和安息國。
第一支出自偃姓。相傳先秦時有安國,故地在今山西夏縣西,安國是帝堯之賢臣皋陶之封邑,其后裔遂以國名為氏。因其后人沒有顯赫者,此支安姓不見經(jīng)傳。
第二支出自西域。古安息國在今阿富汗北部布哈拉地區(qū),具有中東的血統(tǒng),可能含有先秦華夏人的血液。東漢時安息國王遣王子入朝,王子名清,博學(xué)多才,對佛經(jīng)很有研究,他最終放棄王位繼承權(quán),出家修行,長居洛陽,以國名為姓,遂留中國,取漢名為世高。自此以后,凡來自西域安息國、康居(也稱康國)的人,留居中國者多以安為姓,成為中國西北漢人的一部,這支安氏是組成當(dāng)今安姓的主要成員,此安姓的歷史有2000年了。
安姓的血系一直比較復(fù)雜,自西域人成為北方安姓主流以后,外族的血液融人一直沒有間斷過:北魏時河南鮮卑族的安遲氏改為安姓。唐朝的突厥胡人,后來成為柳城的安姓望族,安祿山就出自這支。唐時回鶻人、五代時沙陀人、吐谷渾人、奚人等均有安姓。明朝時菲律賓蘇祿東王于歸國途中在德州病逝,其二位王子因守墓留中國,改姓溫和安,今山東德州的安姓多出自此。明、清時期,北方的蒙古人、回回人、滿洲人都有改本民族姓為安姓者。西南地區(qū)的彝人、云貴川地區(qū)的土司、土人在改流歸土中改用漢姓,安姓也是主要的姓氏。
先秦時期,安姓很少為人所知。進入東漢以后,安姓主要活動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區(qū)。唐朝,是安姓發(fā)展比較快的時期,但因安祿山之亂,河南一帶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有所減少。
安 | 宗族先賢
歷史上安姓的重要人物有:東漢佛教盤一家安世高;北朝北魏高陽公安同;唐朝九姓商胡安門物,代國公安金藏,東平郡王安祿山;五代后唐成德軍節(jié)度使安重榮;宋朝知樞密院、詩人安惇;元朝集賢殿大學(xué)士安祐,宰相安童;明朝詩人兼畫家安紹芳,萬歷進士安希范;清朝收藏家兼書畫鑒賞家安岐,著名太監(jiān)安德海;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人事部長安子文。
安 | 歷代名家單字字帖
徐伯清安 |來源與演變
安,安定、安諍之義,是一會意字。甲骨文的安字,是房子內(nèi)跪坐著一位面向左的女子。金文和小篆的安字,結(jié)構(gòu)與甲骨文相同,也是屋內(nèi)有一女子。楷書就變成現(xiàn)在的安字了。古人用女子安靜地在家操持家務(wù),表示天底下不會有戰(zhàn)爭,也沒有災(zāi)禍,社會安定,生活安穩(wěn)、人身安全。所以安的本義是安定。安人以此為氏族崇拜的愿望,作為氏族名和姓氏。
漢族安姓主要有兩支:偃姓和安息國。
第一支出自偃姓。相傳先秦時有安國,故地在今山西夏縣西,安國是帝堯之賢臣皋陶之封邑,其后裔遂以國名為氏。因其后人沒有顯赫者,此支安姓不見經(jīng)傳。
第二支出自西域。古安息國在今阿富汗北部布哈拉地區(qū),具有中東的血統(tǒng),可能含有先秦華夏人的血液。東漢時安息國王遣王子入朝,王子名清,博學(xué)多才,對佛經(jīng)很有研究,他最終放棄王位繼承權(quán),出家修行,長居洛陽,以國名為姓,遂留中國,取漢名為世高。自此以后,凡來自西域安息國、康居(也稱康國)的人,留居中國者多以安為姓,成為中國西北漢人的一部,這支安氏是組成當(dāng)今安姓的主要成員,此安姓的歷史有2000年了。
安姓的血系一直比較復(fù)雜,自西域人成為北方安姓主流以后,外族的血液融人一直沒有間斷過:北魏時河南鮮卑族的安遲氏改為安姓。唐朝的突厥胡人,后來成為柳城的安姓望族,安祿山就出自這支。唐時回鶻人、五代時沙陀人、吐谷渾人、奚人等均有安姓。明朝時菲律賓蘇祿東王于歸國途中在德州病逝,其二位王子因守墓留中國,改姓溫和安,今山東德州的安姓多出自此。明、清時期,北方的蒙古人、回回人、滿洲人都有改本民族姓為安姓者。西南地區(qū)的彝人、云貴川地區(qū)的土司、土人在改流歸土中改用漢姓,安姓也是主要的姓氏。
先秦時期,安姓很少為人所知。進入東漢以后,安姓主要活動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區(qū)。唐朝,是安姓發(fā)展比較快的時期,但因安祿山之亂,河南一帶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有所減少。
安 | 宗族先賢
歷史上安姓的重要人物有:東漢佛教盤一家安世高;北朝北魏高陽公安同;唐朝九姓商胡安門物,代國公安金藏,東平郡王安祿山;五代后唐成德軍節(jié)度使安重榮;宋朝知樞密院、詩人安惇;元朝集賢殿大學(xué)士安祐,宰相安童;明朝詩人兼畫家安紹芳,萬歷進士安希范;清朝收藏家兼書畫鑒賞家安岐,著名太監(jiān)安德海;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人事部長安子文。
安 | 歷代名家單字字帖
常 |來源與演變
常,在古時與裳同為一字,從巾尚聲。人穿的下身裙裝稱裳,亦稱常,這是本義。而人穿的上身服裝稱衣。后來,裳和常二字的用法發(fā)生了歧變。裳仍保持原來的意思,即裙。常則引申為常規(guī)、經(jīng)常、永恒之義,又上升為專門指法典和倫常等,代表古代帝王的旌旗稱為常,是一面繡有日和月圖形的旗幟,表示帝王的地位與天地曰月同存永恒。凡執(zhí)掌此旌旗的官職稱司常。在古戰(zhàn)車上所樹的戟也稱常,表示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常備武器。執(zhí)掌和繕制日月圖形旗幟的氏族,稱常氏族,他們十分崇拜常,并以為氏族圖騰和族名,常人所居之地遂稱常,建立的城堡稱常邑,所臨之河稱常水,所建之國為常國,最終出現(xiàn)常姓。
常姓的淵源主要有四大支:古常國、姬姓(山東常邑)、姬姓(江蘇延陵)和羋姓。
第一支出自古常國。相傳黃帝時代已經(jīng)存在常侯國,黃帝之臣常先、常儀均為古常國之后裔。常姓的歷史雖十分悠久,但常姓在夏商時代的活動沒有任何資料,古常國的后代失去了音信。僅在春秋時留有一點痕跡,春秋時莒國有常儀靡之地,在今山東莒縣北,或為常儀族所居過的地方。
第二支出自姬姓。周武王滅商后,封其同母弟封于康,稱康叔封,康國在今河南禹州西北的夏王少康的古城。周成王時轉(zhuǎn)封于衛(wèi),史稱衛(wèi)康叔,衛(wèi)國先建于商朝國都朝歌城郊,今河南淇縣東北。衛(wèi)康叔的支庶子孫食采于常,在今山東滕州東南,子孫遂以邑為氏。姬姓常氏的歷史至少有3000年。
第三支源出姬姓。吳國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太伯和仲雍,吳王封其支庶子孫于常,也就是吳先祖曾居住的延陵古城,即今江蘇常州,子孫遂以邑為氏。
第四支源出羋姓。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常氏。到北宋時,為避真宗趙恒的名諱,改天下所有恒姓為常姓。其實恒、常兩姓原本一家,同出一祖宗。
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國的常姓同外族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從西漢起不斷有外族血液流入,外族的常姓是組成我國常姓的重要成分,歷史上發(fā)生的主要事件有:兩晉時期的山越族,隋時西域鄯善右族均有常氏。宋時恒氏因避真宗恒之名諱,改為常氏。到清朝時滿洲八旗姓瓜爾佳氏、常佳氏均集體改姓常氏。隨后的蒙古人、回回人都有改本民族姓為漢姓常,這些北方地區(qū)外族常姓人群與漢族混居,逐漸地融合同化成了漢族。
先秦時期,常姓活動在山東、浙江一帶。兩漢時期,常姓西移經(jīng)河南達山西、四川。三國兩晉時,四川和河南形成了常姓主要的生息地。同時常姓挺進甘肅,在隋唐時期成為望族。到唐宋時期,常姓已經(jīng)散播到江南各地。
常 | 宗族先賢
常姓歷代重要人物有:西漢將軍?;?;東晉史學(xué)家常璩;三國魏大司農(nóng)常林;南宋大臣常挺;明朝大將常遇春,散曲家常倫;清朝伊斯蘭教經(jīng)學(xué)家常志美;當(dāng)代畫家常書鴻,藝術(shù)史論學(xué)家、藝術(shù)考古學(xué)家常任俠,無線電工程學(xué)家常迥。
常 | 歷代名家單字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