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介紹讀書方法的書都沒有說到位,甚至根本不適合讀書人借鑒。有些讀書方法很繁瑣,也很機械,并不一定有效,而有些讀書方法很籠統(tǒng),也不會見效。那么,為什么讀書方法不明確呢?
讀書本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并不能強求一致,也不能用統(tǒng)一的思想來約束。讀書就是讀書,不是經商做買賣,不能只是算計著賠賺。有收獲當然是好的,沒有收獲也不能強求。畢竟,書籍市場良莠不齊,各種書的水平有高有低,所謂的好書不一定適合所有讀者,而讀者喜歡的又不一定是好書。以至于很多讀者認為適合自己的才是好書,不適合自己的就一定是不好的書了。其實,書籍就好像滿桌子的菜肴,難以滿足所有食客的胃口,所謂眾口難調就是這么回事。
讀書有方法嗎?或許有吧。很多人都信奉讀書方法,有強調讀書環(huán)境的,有強調內心修為的,有強調每天進步的,還有強調別人幫助的,強調讀書分類的,強調索引互證的等等,不一而足。人們真的按照那樣的讀書方法去讀書,會發(fā)現并不一定適用,甚至成了某種拘束,而不是某種有效率的讀書方法。而自己認為好的讀書方法就算是好方法了,不敢茍同別人的讀書方法。
或許,自己認為好的就是好的,就好像認識世界一樣,自己認為對的就是對的,其實也不一定對。自己認為好的讀書方法只是適合于自己的方法,體會比較深,也自認為能顯出效率,而對于別人的讀書方法就總是覺得隔著一層,不能有效實行了。要想弄明白讀書方法個性化的道理,就要先弄明白讀書的目的。
讀書有很多目的,有為了求知的,有為了獵奇的,有為了研究的,有為了消遣的,有為了追男女朋友的,有為了求職的,有為了演講的,有為了做官的等等,目的很多,選擇的面也就變得很寬廣。但對于單一目的的人來說,讀書就要選擇單一方面的書來讀,不會廣泛閱讀,當然,個人的閱讀經驗以及能力也制約書籍的選擇。有的理科生不讀文學名著,文科生不讀理科的理論,文科理科生都不讀哲學,或者只是背一兩句名言就算是懂哲學了。當然,還有一輩子只看專業(yè)書的,卻不會廣泛涉獵,觸類旁通??梢哉f,讀書的目的制約著書本的選擇,也制約著讀書方法的選擇;書本不同,讀書方法也不同。
讀課本,要標明重點,以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讀理論書,要弄清楚知識框架和雛邏輯關系,以免“迷路”;讀文學書,可以從語言、結構、人物、情節(jié)等因素入手,開展多角度閱讀,以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讀藝術類書籍,可以放松一些,放飛思維,廣泛運用聯想和想象,激發(fā)自己的藝術思維。當然,讀名家的書也不可全信,以免被洗腦。名家名作只是被一些人選編的,也是被意識形態(tài)允許的,當然會有所偏頗,要批判地閱讀和吸收。至于一般的書,消遣類的讀物,只要是時間充分,可以拿來閱讀,即便在廁所里,在炕頭上都可以拿出來讀一讀,讀到哪里算哪里,也算是開卷有益了吧。
讀書目的不同,讀書方法也不同,讀書人的水平不同,讀書方法也不同。讀書人有文學素養(yǎng)比較高的,讀文學類圖書就感觸深刻,還能寫讀后感,要是讀數理邏輯,基本上就是一竅不通了,而讀數理邏輯比較深入的人,讀文學類圖書就覺得有些淺薄,廢話連篇,說了半天說不到點子上,也就不喜歡閱讀了。只有中學閱讀水平的讀者并不能完全讀懂哲學著作,即便不是哲學系的大學生也仍然不能完全讀懂哲學著作,不能對某個哲學家作出深刻的理解,甚至不能對某個自己喜歡的哲學家作出深刻理解。大學專業(yè)分科越細致,就越容易導致大學生讀書的偏狹,越容易導致讀書方法的偏狹。
讀書方法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強制某些人用統(tǒng)一的讀書方法來讀書。讀書是個人的事,和別人無關。即便有人介紹書籍,介紹讀書方法,甚至直接對某本書進行個人化解讀,以求獲得別人的人認同,也只是一種經驗的交流,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經驗或真理。讀書是私人化的事情,也是人們帶著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獲得知識的一種途徑,并且可以持續(xù)發(fā)展。于是,很多介紹讀書方法的書一般都不會大賣,也不會對人們形成什么影響。人們更相信自己的讀書經驗和方法,甚至有些自負,終究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的建議。即便很多人讀書效率很低,不會有什么太多的收獲,也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的指導。
那么,讀書方法就成了一種不明確的東西,成了人們說出來卻不一定被別人接受的東西。如此一來,讀書方法就是個人化的經驗積累,也是個人能力和知識文化水平的集中體現,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用偉人的讀書方法統(tǒng)一諸多方法,更不能只是閱讀市面上流行的書,名家的書,還要讀一讀歷朝歷代的禁毀書,或許會有很多的發(fā)現。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