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疆域囊括了北方和東北地區(qū),西與西夏、蒙古接壤,南與宋朝對峙。建立于公元1115年,亡于公元1234年,國祚119年,傳6世10帝。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金朝的歷史。
公元1115年,統(tǒng)一女真諸部的完顏阿骨打登基稱帝,建立金朝,定都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完顏阿骨打即金太祖。金太祖廢除了舊有的部落聯(lián)盟制,建立勃極烈制,由皇帝和少數(shù)國相級別的高級核心官員共議國事。同年金軍攻取遼黃龍府,遼天祚帝親自率軍前去征討,再次被擊敗,天祚帝逃跑,金軍由此士氣高漲,乘勝奪取了遼朝大片土地,遼亡金興已成定局。
公元1116年,渤海人高永昌占據(jù)遼朝東京(今遼寧省遼陽市)起兵反遼,并稱帝建國。不久后高永昌在遼軍的鎮(zhèn)壓下向金求援。金太祖以增援為名派兵占領(lǐng)了遼東京,并命高永昌取消帝號,歸附于金。高永昌不聽,繼續(xù)率渤海軍與遼作戰(zhàn),金軍作壁上觀,最終趁遼朝和渤海國兩敗俱傷之際出兵,高永昌兵敗被俘,遼東半島盡歸金朝。
公元1117年,金軍兵分兩路攻占泰州、顯州,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相繼投降。同年北宋撕毀與遼的盟約,發(fā)兵北伐,并秘密與金朝商議聯(lián)合攻遼事宜。
公元1118年,金太祖借與遼議和之機修整軍隊,雙方使者往來十余次。
公元1119年,遼朝冊封完顏阿骨打為“東懷國皇帝”。金太祖拒絕受封,并對群臣說“遼人屢敗,遣使求和,只飾虛辭,作為緩兵之計,當(dāng)議進討?!庇谑莾蓢勁衅屏?,再起戰(zhàn)端。
公元1120年,金軍攻陷遼上京(今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至此遼朝一半疆土都被金朝攻占。同年宋金兩國達成盟約,約定:金取遼中京大定府,宋取遼南京析津府,遼亡后,宋將原給遼之歲幣轉(zhuǎn)納于金國,金同意將燕云十六州之地歸宋。史稱“海上之盟”。
公元1121年,遼將耶律余睹投降金朝,金太祖得以進一步了解到遼朝國內(nèi)空虛,便決定再次伐遼。同年金太祖下詔說“遼政不綱,人神共棄。今欲中外一統(tǒng),故命汝率大軍以行討伐。”明確以統(tǒng)一中外,奪取遼朝所有土地作為此次出征目標。
公元1122年,金軍攻陷遼中京(今內(nèi)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天祚帝被一路追趕逃至西京(今山西大同)。同年四月,金軍攻占西京,進而招降天德、云內(nèi)、寧邊、東勝等州,天祚帝率殘部流亡陰山。六月,金太祖親自率軍從上京出發(fā)追擊天祚帝,大敗遼軍,歸化、奉圣、蔚州相繼投降。十二月,金軍向遼南京燕京(今北京市)進發(fā),北宋應(yīng)金所邀,也出兵北伐,與金軍一起對遼形成合圍之勢。奈何宋軍戰(zhàn)斗力太弱,連處在強弩之末的遼軍都打不過,最后還是金軍率先攻克了燕京城,至此遼朝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五座京城全部淪陷,遼政權(quán)迅速瓦解。
公元1123年,金太祖履行盟約,將太行山以南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順州、景州、薊州歸還給北宋,并答應(yīng)在北宋出犒軍費的條件下將云州地區(qū)也歸還給北宋,并許諾先將朔州、武州、蔚州三地歸還。但還沒來得及執(zhí)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就駕崩了,終年55歲,在位8年,其弟完顏晟繼位,即金太宗。
公元1124年,金太宗為了聯(lián)合西夏滅遼,便將下寨以北、陰山以南的遼地割讓給了西夏,西夏則對金稱藩。同年金朝主將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反對將山西地割讓給宋,但金太宗考慮到這是先帝的命令,并且此時不宜得罪北宋,便堅持遵守了與宋盟約。
公元1125年,遼天祚帝在逃亡途中被金軍俘獲,遼朝滅亡,而西夏又已對金稱藩,金朝西部和西北部再無后顧之憂,金太宗便開始積極準備對宋作戰(zhàn)。同年十月,金太宗以北宋收留叛金降宋的遼將張覺為由發(fā)動滅宋之戰(zhàn),兵分兩路南下。西路軍由完顏宗翰率領(lǐng),從云中(今山西太原)出軍攻打太原;東路軍由完顏宗望率領(lǐng),從平州(今河北盧龍)出軍攻打燕山府。金軍勢如破竹,西路軍輕取朔、武、代等州,圍困太原;東路軍進抵燕山府,收降宋將郭藥師,隨后在郭藥師的帶領(lǐng)下移軍直撲東京。
公元1126年,金軍進攻東京,被東京留守李綱擊退。隨后宋金議和,達成“靖康和議”,約定:宋向金供奉500萬兩黃金、5000萬兩白銀、1000萬匹絹帛,另馬、駝、驢、騾各萬頭;北宋皇帝尊金朝皇帝為伯父;宋割讓中山、太原、河間三鎮(zhèn)給金;宋以宰相、親王為人質(zhì),護送金軍渡河北撤。然而宋廷輕信和議,開始放松警惕,李綱等主戰(zhàn)大臣也相繼被貶,主和派占據(jù)上風(fēng)。同年八月,金軍再度南下,東西兩路軍很快會師東京城下。宋欽宗只得親自前往金營議和,被金人扣留。
公元1127年,金軍攻破東京城,將徽欽二帝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擄走北上,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為了統(tǒng)治中原地區(qū),金朝扶持原北宋宰相張邦昌為帝,建立偽楚政權(quán)。但張邦昌膽怯愚忠,等金軍北撤后就立即請元祐皇后垂簾聽政,并派人奉迎康王趙構(gòu)即位,僅存在一個月的偽楚政權(quán)就此滅亡。同年五月,趙構(gòu)在南京應(yīng)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稱帝,建立南宋。金太宗多次派完顏宗弼等將領(lǐng)率軍南下,與宋軍作戰(zhàn)。
公元1129年,金軍多次追擊趙構(gòu)未果,開始撤軍北還,沿途遭到了南宋軍民的沉重打擊。
公元1130年,金軍歸師在長江黃天蕩東西水域遭到宋軍截擊,損失慘重,主將完顏宗弼差點被宋將韓世忠俘獲。同年七月金太宗冊立南宋降臣劉豫為大齊皇帝,建立偽齊政權(quán),統(tǒng)治北宋故地。
公元1135年,金太宗完顏晟駕崩,終年60歲,在位12年,本欲傳位給兒子完顏宗磬,但遭到宗室和大臣的反對,最終傳位給了金太祖的嫡孫完顏亶,即金熙宗。金熙宗繼位后首先就對掌握軍權(quán)的完顏宗翰明升暗降,表面上升完顏宗翰為太保、尚書令、領(lǐng)三省事,但卻免去了他都元帥之職,以相位易兵柄,這使得完顏宗翰完全喪失了兵權(quán)。
公元1137年,金熙宗殺了完顏宗翰的親信尚書左丞高慶裔,完顏宗翰因此憤郁而死。熙宗便順勢廢除了完顏宗翰支持的偽齊政權(quán),于汴京設(shè)行臺尚書省。
公元1138年,金朝在完顏宗磐、完顏宗雋、完顏昌等主和派大臣的呼吁下,與南宋達成第一次和議,約定:宋對金稱臣納貢;金將侵占的河南、陜西等地賜予宋,但宋不得隨意廢置金原來任命的河南、陜西官吏;金歸還宋徽宗與顯肅皇后的梓官,放回高宗生母韋氏;實施“南人自南,北人自北”的方針,兩國各自將寄籍的官吏、軍民遣歸原籍。史稱“天眷和議”。
公元1139年,金熙宗依靠完顏宗弼、完顏宗干、完顏希尹等人誅殺了完顏宗磐、完顏宗雋、完顏昌等人,掌握了朝政大權(quán)。主和派倒臺后,金朝立刻撕毀和約,再次發(fā)兵攻宋。同年金熙宗頒行官制及換官格,確定封國制度,并規(guī)定百官的儀制與服色,史稱天眷新制。
公元1140年,金軍南征異常順利,河南、陜西等地不過月余皆落入金人手中。趙構(gòu)不得不再次啟用岳飛對抗金軍。各地百姓和義軍得知岳飛揮師北伐后紛紛響應(yīng),岳家軍連戰(zhàn)連捷,但趙構(gòu)不顧抗金的大好形勢,連發(fā)十二道金牌催岳飛班師回朝。
公元1141年,金朝與南宋簽訂“紹興和議”,約定:宋向金稱臣,由金冊封趙構(gòu)為皇帝;兩國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guān)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每年向金供奉銀25萬兩、絹25萬匹。
公元1145年,金熙宗頒行千余條皇統(tǒng)新律,大部分都是依仿的宋朝律令,此舉加速了金朝的封建化,推動了金朝進一步接受漢文化。
公元1148年,金熙宗的得力干將完顏宗弼去世,此后金熙宗便開始荒廢朝政、沉湎酒色,甚至暴虐殺人,導(dǎo)致自己眾叛親離,朝政腐敗。
公元1149年,右丞相完顏亮發(fā)動兵變,將金熙宗刺殺后自立為帝。金熙宗完顏亶終年30歲,在位14年。
公元1153年,完顏亮遷都燕京,改稱中都。
公元1161年,完顏亮欲統(tǒng)一天下,發(fā)兵六十萬兵分四路全面攻宋。就在金軍進展順利之際,完顏亮的從弟完顏雍趁機于遼陽府稱帝,即金世宗。消息傳到前線后金軍軍心動搖,已無斗志。但好面子的完顏亮堅持要先取南宋再北上與完顏雍抗衡,結(jié)果在采石磯被宋軍擊敗,戰(zhàn)船全部被燒毀,金軍不得不移駐瓜州渡江。打了敗仗的完顏亮更加覺得丟了面子,他勒令將士說“三日渡江不得,將隨軍大臣盡行處斬”,結(jié)果激起了兵變,完顏亮被殺,終年39歲,在位12年。
公元1163年,金世宗擊退了宋孝宗發(fā)動的“隆興北伐”,南宋被迫與金議和。
公元1165年,金宋簽訂“隆興和議”,約定:金宋兩國皇帝以叔侄相稱;改“歲貢”稱“歲幣”,銀、絹各減五萬,為二十萬兩匹;宋割唐、鄧、海、泗、商、秦六州與金。
隆興和議的簽署開啟了金宋兩國四十余年的和平局面,金世宗也開始將精力投入到治國理政方面,他勤政節(jié)儉、選賢治吏、輕賦重農(nóng)、尊崇儒學(xué),使得金朝國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yè),開創(chuàng)了“大定之治”的繁榮局面。金世宗也因此被譽為“北國小堯舜”。
公元1189年,金世宗完顏雍駕崩,終年66歲,在位28年,其孫完顏璟繼位,即金章宗。金章宗生長在“大定之治”的繁榮盛世時期,自幼對祖父金世宗的文韜武略耳濡目染,對儒家文化的學(xué)習(xí)更是融會貫通,繼位后繼續(xù)推行仁政,并效法北魏孝文帝全盤漢化改革,讓金朝徹底封建化。
公元1206年,南宋發(fā)動“開禧北伐”,金章宗命胡沙虎為都統(tǒng),平章政事仆散揆領(lǐng)行省于南京,成功擊退宋軍。南宋不得不再次與金議和。同年蒙古部孛兒只斤鐵木真統(tǒng)一大漠南北,建立大蒙古國,群臣為其上尊號為“成吉思汗”。
公元1208年,金宋簽訂“嘉定和議”,約定:金宋為叔侄之國;宋增歲幣至銀三十萬兩,絹三十萬匹;金放棄新占的大散關(guān)和濠州等地,兩國邊界恢復(fù)到紹興和議之時,但宋需賠付金軍三百萬兩軍費。同年金章宗完顏璟駕崩,終年40歲,在位19年,其叔完顏永濟在元妃李氏、宦官李新喜、平章政事完顏匡的安排下繼位為帝。
公元1210年,成吉思汗宣布蒙古脫離金朝管轄,正式停止對金朝的供奉。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率軍南下攻金,蒙金大戰(zhàn)就此拉開帷幕。同年八月野狐嶺之戰(zhàn)爆發(fā),這是決定蒙古與金朝命運的一戰(zhàn)。此戰(zhàn)成吉思汗指揮十萬蒙古大軍擊敗五十萬金軍。金國損失了二十余萬軍隊,余眾也四散而逃,從此再也沒有能力抵抗蒙古鐵騎。
公元1213年,蒙古大軍侵入金中都,金權(quán)右副元帥胡沙虎不僅不領(lǐng)兵御敵,反而耽于田獵,疏于軍務(wù),最后直接率軍包圍皇宮,發(fā)動兵變,殺了完顏永濟。完顏永濟終年45歲,在位5年。隨后胡沙虎擁立金世宗之孫完顏珣為帝,即金宣宗。同年蒙古大軍幾乎攻破了所有河北郡縣,金朝僅剩中都、真定、大名等十一城未曾失守。
公元1214年,金宣宗遣使向蒙古求和,成吉思汗得到金朝優(yōu)厚的奉獻后退駐魚兒泊。為避蒙古鋒芒,金宣宗選擇遷都汴京,僅派太子鎮(zhèn)守中都,此舉引發(fā)河北軍民不安。
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以金帝南遷為由再度伐金,成功攻陷了中都,占領(lǐng)了河北地區(qū)。
公元1217年,金宣宗以南宋不納幣為由發(fā)動攻宋戰(zhàn)爭,意圖“北失南補”。二十萬金軍猶如餓虎撲食一般向宋軍展開猛烈攻勢,連克光山、羅山、興州等數(shù)城,在樊城、棗陽、光化軍、大散關(guān)以及西和、階州、成州等地與宋軍糾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戰(zhàn)爭形勢開始對金軍不利,宋軍收復(fù)了不少城池,并開始反攻。與此同時西夏也與蒙古聯(lián)合開始與金作戰(zhàn),遼東地區(qū)的契丹耶律留哥趁機反叛,一時之間金朝烽煙四起,領(lǐng)土急劇縮水。
公元1224年,金宣宗完顏珣駕崩,終年61歲,在位11年,其子完顏守緒繼位,即金哀宗。金哀宗在位期間勵精圖治,與南宋和西夏重新修好,一同對抗蒙古,奈何大勢已去,無力回天。
公元1227年,蒙古滅亡西夏,金朝西境門戶大開,蒙古也開始全力伐金。
公元1232年,金軍與蒙軍大戰(zhàn)于鈞州三峰山,蒙古以四萬人大破金軍十五萬。此戰(zhàn)讓金朝最后的主力喪失殆盡,亡國進入倒計時,南宋也看清形勢,下定決心聯(lián)蒙滅金。隨后蒙古大軍迅速包圍金都汴京,金哀宗最終在汴京城內(nèi)瘟疫四起、糧食緊缺的情況下出逃歸德,蒙軍一路窮追不舍。
公元1233年,歸德形勢惡化,金哀宗從歸德逃往蔡州。同年南宋出兵與蒙古軍隊會師于蔡州城下。
公元1234年,被困蔡州數(shù)月的金哀宗不愿當(dāng)亡國之君,傳位給了族叔完顏承麟,即金末帝。結(jié)果傳位大典還未完成,宋蒙聯(lián)軍就攻破了蔡州城,金哀宗完顏守緒旋即逃到幽蘭軒自盡殉國,終年36歲,在位10年。金末帝完顏承麟急率兵出門迎敵,死于亂軍之中,終年32歲,在位不足一個時辰。立國119年的金朝宣告滅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