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當所有人都以把重心放到外人身上時,那么親人也就只能靠邊站。
當初看到這番話的時候,其實就很疑惑,這世上怎么會有人那么傻,對外人極好,而對家人不好呢?
其實,這世上之事無奇不有,這生活之人也都是各種各樣的。自然會有一些人的品性,會出乎我們的意料。
在中國文化里面,其實就有著“愛親敬親”的傳統(tǒng)。愛護親人,尊敬親人,這是一個人基本的人倫做法,也是一個人心懷善德的表現。
可是,如今卻有一些人,他們不尊重家人,也不看重血緣親情,而是把感情的重心放在外人身上。
在網絡上,曾有網友說過這么一句話,與親人相比,外人要實在很多。
這番話一出,立即就引發(fā)了眾多網友的評價。在很多人看來,這個人就是“不孝無德”之人,沒有親情。
可是,真的如此嗎?其實,當我們看待一個人,或者說看待一件事的時候,是不能夠僅僅從某一方面去看待的,這會有失公允。
要知道,那些對外人客氣,而對親人態(tài)度極差的人,往往存在這四種扭曲的心理。
為何一個人會對外人好,而對親人不好呢?
最為直接的一個說法就是,這些被親人傷害過的人,他們都對親情產生了陰影。而在待人處事這個方面,他們會選擇轉移感情。
轉移到誰的身上呢?那就是轉移到外人的身上。
想想看,外人是不會輕易地傷害一個人的,除非這個人和他們有著極強的利益聯系,或者說有著較為巨大的深仇大恨。
而親人,卻是會容易傷害到身邊人的。
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就是人之“刺猬效應”的心理在作祟。
親人之間的關系過分緊密了。于是乎,這雙方之間也就容易發(fā)生矛盾,從而互相傷害,互相損害那較為平淡的親情。
對于那些被親人傷害過的人來說,他們是會選擇和親人交好呢?還是喜歡和外人交好呢?
對于這個問題,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一個較為明確的答案。
在生活中,我們都聽說過這么一個詞,那就是“欺軟怕硬”。
當人遇到較為弱小的人時,那么這個人肯定會欺負他,而不會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
相反,如果這個人遇到一個比自己強大,甚至自己還摸不清底細的人,那么這個人肯定會選擇裝慫。
這種情況,恰恰就發(fā)生在某些人身上。
這些人,他們沒有考慮到家人的想法,也沒有體會到家人的良苦用心,便直接憑著一時的脾氣去欺負親人。
為何他們不敢欺負外人呢?因為他們不知道外人的實力,自然也就不敢輕舉妄動。
更何況,在某些時候,和外人的關系那是難以修補的,而與家人的關系卻是可以恢復的。
所以,這些人就帶著“窩里橫,外面慫”的原則去做人,根本沒有把家人的好放在心上。
曾有心理學家說過,越是自卑的人,越是會用盲目的沖動和自信去掩蓋自己的自卑。
可以說,那些對外人客氣,而對家人態(tài)度極差的人,都是一些自卑的人。
而他們自卑的原因,就是他們在外面受了不少的苦,看盡了別人不少的臉色。于是乎,他們便變得不自信。
曾遇到過這么一個男人,他在外人面前就是唯唯諾諾的老好人。可在家人面前呢?就是一個脾氣暴躁者,喜歡拿家人來出氣。
有一次,他的妻子便問他:“你那么喜歡拿家人來發(fā)脾氣,難道內心就不會感覺慚愧嗎?”
男人只回了這么一句話:“每一次看到你們的所作所為,我都忍不住想指責你們,有可能連我也控制不了這樣的情緒?!?/span>
這種情緒的失控,就是源于人沒有地方來充分發(fā)泄自己的怨言。沒有辦法,他也就只能發(fā)泄到親人的身上。
這樣的行為,會讓人逐漸變得輕重不分。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當中,大多人都在無休止的工作中失去了自己的感情,而眼中只剩下利益。
當物質化的情緒和感性化的親情結合起來之后,那么一切的矛盾就會悄然萌發(fā)。
就像是我們跟親戚之間的關系,其實永遠都處不好。
因為親戚就是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他們除了會在你有錢的時候抱你大腿之外,在其余的時間里,他們都會拋棄你,甚至會裝作不認識你。
當我們面對這些人的次數多了,自然就不會有任何的感情波動。
于是乎,人們便慢慢地活成了“冷漠”的模樣。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人越活越薄情。
薄情的人,他們有可能是對毫無關系的親戚薄情,有可能會對外人有一絲期待。
在他們看來,親戚之間要講人情,要講利益,實在是太累了??珊屯馊私煌?,該感情就感情,該利益就利益,這是很單一的。
所以說,對外人客氣,而對親人態(tài)度極差的行為的根源,其實是人之心理和人之利益。這一切,都是這世道發(fā)展的扭曲。
文/舒山有鹿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