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本品為??浦参锷5母?。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寒。入肺經(jīng)。
【功效】瀉肺平喘,行水消腫。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肺熱咳嗽,喘逆痰多等癥。
本品能瀉肺熱而下氣平喘,故適用于肺熱喘咳,如喘咳而兼身熱者,常與地骨皮、黃芩、生甘草等配合應(yīng)用。
2.用于面目浮腫、小便不利等癥。
桑白皮有利尿消腫作用,用治面目浮腫、小便不利等癥,常與生苡仁、茯苓、澤瀉、車前子等配合應(yīng)用。
【處方用名】桑白皮(洗凈,曬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方劑舉例】瀉肺散:地骨皮、桑白皮、生甘草、粳米。治肺熱喘咳。
【藥用】本品為雛雞孵出后留下的卵殼內(nèi)膜。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
【功效】潤肺,止咳。
【臨床應(yīng)用】用于久咳氣急,失音等癥。
本品功能瀉肺,對肺虛失音之癥,有開音作用,常配合玉蝴蝶、胖大海、生甘草等同用;對于久咳氣急,本品又有止咳作用,常配和枇杷葉、麥冬等同用。
【處方用名】鳳凰衣、雞蛋膜(洗凈,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八分至一錢五分,煎服。
【附藥】1.雞蛋殼:即雞蛋的蛋殼,或孵出小雞后的蛋殼。有制酸止痛的作用,適用于胃痛、吐酸水的癥候。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研粉吞服。
2.雞子黃:即新鮮雞蛋的卵黃。性味甘平。功能養(yǎng)陰、寧心、補(bǔ)脾胃。適用于陰虛不寐,胃逆嘔吐,產(chǎn)后虛利等癥。一般用量為一枚至二枚,沖服。熬油可擦熱瘡,外用適量。
【藥用】本品為胡頹子科植物胡頹子樹的葉。
【性味與歸經(jīng)】酸,平。入肺經(jīng)。
【功效】收斂止咳。
【臨床應(yīng)用】用于肺虛咳嗽、氣喘等癥。
胡頹子有收斂肺氣耗散之功,適用于咳嗽、氣短、哮喘等癥;對久咳肺虛者,尤為合適,可配合黨參、山藥、五倍子等同用。
此外,本品還有祛濕、止血的作用,可用于風(fēng)濕痛、黃疸、水腫、泄瀉,以及吐血、便血、咳血、崩漏等癥。對于痔瘡腫痛,亦可用之煎湯熏洗或坐浴。
【處方用名】胡頹葉、潘桑葉(洗凈,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二錢至三錢,煎服?;虮焊裳蟹勰┩谭看宋宸种烈诲X,外用適量。
【附藥】1.胡頹子:即胡頹子樹成熟的果實(shí)。性味酸平。功能止瀉??芍胃篂a。一般用量為一錢至三錢,煎服。
2.胡頹根:即胡頹子樹的根。性味酸平。功能止血、解毒消腫。適用于咯血、咽喉腫痛。一般用量為三錢至四錢。又可外用煎湯熏洗,治皮膚瘡癬。
【藥用】本品為莧科植物千日紅的花序。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
【功效】止咳平喘,平肝明目。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咳嗽,百日咳,哮喘等癥。
本品有止咳平喘作用,對于咳嗽痰多,或咳嗽氣急,或百日咳,或哮喘等癥,都可應(yīng)用。
2.用于眼目昏糊等癥。
本品又能平肝明目,對于眼目昏糊,亦可應(yīng)用。
【處方用名】千年紅、千日紅(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藥用】本品為天然碳酸鈣鐘乳狀的巖石。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溫。入肺、腎、胃經(jīng)。
【功效】溫肺助陽,化痰平喘。
【臨床應(yīng)用】用于肺虛勞嗽,咳痰喘急,以及乳汁不通等癥。
本品性味甘溫,入肺能溫肺化飲,可治肺虛勞嗽;入腎能壯陽納氣,可以治療陽虛冷喘;入胃能益氣通乳,可以治乳汁不下等癥。
【處方用名】鐘乳石、滴乳石、石鐘乳(生用或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按語】《本草綱目》在本項(xiàng)下,有“鵝管石”的釋名。不過現(xiàn)在市售的鵝管石有兩種:一種為管狀而中空的鐘乳石的長尖端部份,稱“鐘乳鵝管石”,另一種為珊瑚蟲類笛珊瑚的石灰質(zhì)骨骼,稱“珊瑚鵝管石”。其臨床應(yīng)用,一般認(rèn)為與鐘乳石的功效相同。
【方劑舉例】鐘乳丸《張氏醫(yī)通》:鐘乳石、麻黃、杏仁、甘草。治冷哮痰喘。
【藥用】本品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的花冠。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有毒。
【功效】定喘,止痛。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哮喘氣促。
洋金花平定氣喘作用比較顯著。治療哮喘,有定喘作用,用于煎湯內(nèi)服,必須掌握用量,因其有毒,故一般很少作為湯劑?;騿斡帽酒非薪z,約一8分,作為煙卷或放煙斗中燃吸,但不可多用。本品只適宜老年或中年人哮喘無痰的病癥;兒童忌用。
2.用于胃痛。
洋金花有麻醉作用,因此止痛的功效較為顯著,治療胃痛,每用一分,煎湯,分二至三次飲服。
此外,近年來有用本品作為外科手術(shù)麻醉劑的報(bào)導(dǎo)。
【處方用名】洋金花、風(fēng)茄花(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分,煎湯或做煙吸。本品毒性較強(qiáng),內(nèi)服用量切不可過大,以免中毒。
【附藥】1.曼陀羅莖葉:及曼陀羅的地上部份。功能麻醉止痛,可用于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癥。既可內(nèi)服,也可采新鮮者,搗爛外敷。一般用量為一分至二分,煎服。切忌用量過大,以免中毒。外用適量。
2.曼陀羅種子:即曼陀羅果實(shí)中的種子。具有止痛作用,可用于胃痛、風(fēng)濕痹痛。一般用量為十至十五粒,煎服。切切不可吞服,以免中毒。兒童忌用。
一、化痰藥有溫化寒痰、清化熱痰之分,止咳平喘有宣肺、清肺、溫肺、斂肺之別,故應(yīng)用時必須根據(jù)病情,選擇相適應(yīng)的藥物進(jìn)行治療。
二、化痰藥與止咳平喘藥各有所長,如痰多喘咳,兩者可以配伍同用。
三、凡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藥,須根據(jù)病情適當(dāng)配合應(yīng)用:如兼有表癥宜配解表藥同用;兼有熱癥宜配清熱藥同用;兼有寒癥宜配祛寒藥同用;咳痰夾血可配合止血藥同用;肺虛痰盛可配健脾藥同用;肺虛久咳,可配補(bǔ)肺藥同用;肺氣不納之虛喘,又可配補(bǔ)腎納氣藥同用。
四、由于痰熱引起的驚癇,痰濕引起神昏、癲癇以及痰濕入絡(luò),肢體酸痛麻木等癥,在應(yīng)用化痰藥時,可分別配合息風(fēng)藥、開竅藥或祛風(fēng)藥同用。
五、為加強(qiáng)化痰藥的功效,可適當(dāng)配合具有利水滲濕、理氣等功效藥物同用。用于久咳無痰,可適當(dāng)配合收斂肺氣藥物。
六、凡燥痰、燥咳、肺陰不足或咳痰夾血,不宜應(yīng)用藥性溫燥之品。
七、凡外感咳喘初起或痰壅咳喘者,不宜應(yīng)用斂肺止咳藥。
1.化痰:茯苓(利水滲濕藥)、橘皮、枳實(shí)、瓜蔞皮、佛手、香櫞(理氣藥)
2.消痰:射干(清熱藥)
3.潤肺化痰:瓜蔞仁(瀉下藥)
4.清肺化痰:掛金燈(清熱藥)、石葦(利水滲濕藥)
6.化痰散結(jié):澤漆(利水滲濕藥)、白僵蠶(平肝息風(fēng)藥)
7.宣肺止咳:桑葉(解表藥)
8.清肺止咳:瓜蔞皮(理氣藥)
9.潤肺止咳:飴糖、蜂蜜(補(bǔ)虛藥)
10.平喘:麻黃(解表藥)、地龍(平肝息風(fēng)藥)
11.納氣平喘:磁石(安神藥)、補(bǔ)骨脂、胡桃肉、紫河車(補(bǔ)虛藥)
12.化痰止咳:旋覆花(理氣藥)、側(cè)柏葉(止血藥)
13.袪痰止咳:石胡荽、牛蒡子(解表藥)、白毛夏枯草(清熱藥)、車前子(利
水滲濕藥)、遠(yuǎn)志(安神藥)、虎杖(祛風(fēng)藥)
14.化痰止咳平喘:萊菔子(消食藥)
15.袪痰逐飲:牽牛子(瀉下藥)
16.袪痰利咽:巴豆(瀉下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