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陽散火湯
方 名:升陽散火湯(瀉火之劑)《脾胃論》方
總 結(jié):火郁
編 號:006
組 成: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風(fēng)、獨活、炙甘草、生甘草、人參、白芍
主 治:
1.治肌熱表熱,四肢發(fā)熱,骨髓中熱,熱如火燎,捫之烙手。
2.此病多因血虛得之,及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于脾土,并宜服此。
歸 經(jīng):此手足少陽藥也(三焦、?)
方 義:
1.柴胡以發(fā)少陽之火為君。
2.升、葛以發(fā)陽明之火,羌、防以發(fā)太陽之火,獨活以發(fā)少陰之火為臣。此皆味薄氣輕,上行之藥,所以升舉其陽,使三焦暢遂,而火邪皆散矣。
3.人參、甘草益脾土而瀉熱,芍藥瀉脾火而斂陰,且酸斂甘緩,散中有收,不致有損陰氣而佐使也。
又附方:陶節(jié)庵升陽散火湯:(《傷寒六書·殺車槌法》方)人參、白術(shù)、茯神、甘草、陳皮、麥冬、當(dāng)歸、芍藥、柴胡、黃芩,加姜、棗,金器煎。治傷寒叉手冒心,尋衣摸?,譫語昏沉,不省人事。
煎服法:每服五錢,加姜、棗煎。
升陽散火湯
藥物組成:柴胡(去蘆)2錢,連翹2錢,僵蠶(姜汁炒)2錢,防風(fēng)(去蘆)2錢,桔梗3錢,鼠粘子3錢,蟬蛻7只(去頭翅足),山豆根1錢,射干1錢,薄荷1錢,荊芥1錢,人中黃1錢,皂角刺3針(煨)。
處方來源:《白喉全生集》。
方劑主治:白喉初起,熱邪尚在表,白見于外關(guān),或薄或小,淡紅微腫,略痛,聲音響亮,牙關(guān)飲食稍礙,口干,頭悶?zāi)棵?,舌苔與小便微黃。
用法用量: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