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窯青釉弦紋瓶】
宋/高31厘米口徑10.4厘米足徑11.3厘米
瓶洗口內(nèi)斂,細長頸,斜肩,扁圓腹,圈足。通體凸起弦紋七道。胎體潔白。里外滿釉,圈足內(nèi)亦施釉。釉面開片,釉色粉青,溫潤如天然美玉。足底胎、釉交接處泛火石紅色。器身弦紋凸起處的釉層在高溫熔融狀態(tài)下垂流變薄,隱露白色胎骨,更加襯托出青釉之美。
此瓶形體端莊挺拔,裝飾簡練,堪稱宋代龍泉窯青瓷中質(zhì)量上乘之作。
【龍泉窯青釉貫耳弦紋瓶】
宋/高31.5厘米口徑10厘米足徑11.7厘米
瓶撇口,長頸,溜肩,垂腹,圈足。頸兩側(cè)對稱置管狀耳,俗稱“貫耳”。頸部在耳的上下各凸起弦紋兩道,腹部陰刻弦紋兩道。里外及圈足內(nèi)均施粉青色釉,釉層凝厚,潔凈無疵。圈足底邊無釉,露出灰白色胎骨。
宋代龍泉窯以燒造青釉瓷而聞名于世。這件貫耳瓶造型仿古代青銅器,不但形體較大,而且釉色純凈,堪稱難得一見的代表宋代龍泉窯制瓷水平的佳作。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宋/高17.5厘米口徑5.7厘米足徑6.3厘米
瓶盤口,細長頸,折肩,筒形腹,圈足。頸部兩側(cè)各置一鳳耳?;野咨?,通體施青釉,釉面開片紋,釉色美若青梅。
南宋時龍泉窯工匠為使青瓷釉的質(zhì)感更美,發(fā)明了石灰堿釉,這種釉不同于以往光亮透明的石灰釉,而是呈溫潤失透狀。窯工們通過多次上釉來增加釉層的厚度,燒成后釉色呈現(xiàn)堪與天然古玉相媲美的粉青、梅子青等色,將我國青釉瓷的燒成技術推向一個新的境界。在厚釉失透的情況下,北宋龍泉青瓷上盛行的刻、劃花裝飾已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堆塑和浮雕技法。
鳳耳瓶是南宋龍泉青瓷中的名品,傳世不少,說明這種器型當時深受人們喜愛。
【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刻花纏枝花卉紋梅瓶】
宋/高26.6厘米口徑5厘米足徑8.5厘米
瓶小口出邊,短頸,溜肩,肩下漸收斂,圈足。通體施青白色釉,腹部刻劃纏枝花卉紋,裝飾花紋區(qū)域之上、下各暗劃弦紋一道。從胎、釉特征看,這是一件宋代景德鎮(zhèn)窯產(chǎn)品。
此梅瓶造型比宋、金時期北方耀州窯、定窯、磁州窯燒造的形體修長的梅瓶略顯粗短。所刻花紋在勻凈的青白釉映襯下,若隱若現(xiàn),給人以恬靜素雅之美感。
宋代景德鎮(zhèn)窯青白瓷以盤、碗、執(zhí)壺類器較為多見,瓶類器較少見。這件梅瓶胎質(zhì)潔白細膩,釉質(zhì)潔凈瑩亮,用手指輕輕叩擊,聲音清脆。雖歷經(jīng)千年,但仍完整無損、光致茂美,殊為難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