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二伏。
二伏也叫中伏,在北方有句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說的是老百姓過三伏天的習俗。所謂“伏”,是指“藏伏”,也就是“避暑”之意。過去人們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減少外出以避暑氣,順便應著時令來點口福。
那為什么會選擇在二伏期間吃面呢?還要從國人遙遠的面食史說起。
最早的實物面條是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他們在2002年10月14日在黃河上游、青海省民和縣喇家村進行地質考察時,在一處河漫灘沉積物地下3米處,發(fā)現(xiàn)了一個倒扣的碗。碗中裝有黃色的面條,最長的有50厘米。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該物質的成分,發(fā)現(xiàn)這碗面條已經有約4000年歷史。
面條最初被稱為“餅”,“水溲餅”、“煮餅”便是中國面條先河?!帮?,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引:劉熙《釋名》),其意指用水將面粉和在一起所做出的食品均稱之為“餅”,“面條”一詞直到宋朝才正式通用。
唐朝宮廷要求冬天要做“湯餅”,夏天則做“冷淘”(即如今的冷面)。元代出現(xiàn)了可以長期保存的“掛面”。明代又出現(xiàn)了技藝高超的“抻面”。
清代最有意義的是“五香面”和“八珍面”的出現(xiàn),而且在乾隆年間又出現(xiàn)了方便面的前身:耐保存的油炸的“伊府面”。
時至今日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吃食習慣仍在延續(xù),面條也早已成為大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而且在炎熱的夏季,面條相對容易消化吸收,各種不同做法的面條,是夏天人們增進食欲的利器。
當然,說到吃面可不是北方人的專利,全國人面都愛吃面,蘭州人離不開牛肉面,什么大寬,韭葉子,毛細……都是吃面時要掌握的知識點;陜西的面條像褲帶,也讓全國人認識到了“biang ”字;到了北京,不得不提的是炸醬面,蘇州則是講究大清早去吃頭湯面,杭州下館子不吃片兒川怎能行?……
那話說回來,今天二伏,您要來碗什么面?
太多選擇不吃什么好?
那肉叔給你提個醒~
在夏天,要說最過癮的不過是一碗涼面。雞絲涼面也是南北方比較有共識的一道面食,北方人愛吃麻醬,澆頭可以是醇香的麻醬,不喜麻醬的南方朋友,那澆頭是紅油的雞絲涼面可別錯過。
西紅柿雞蛋身為國民菜,百搭也不無道理,配米飯是下飯神器,作為鹵澆到面上也是一門藝術,一碗看著就食欲大增的西紅柿雞蛋打鹵面,如果不介意還可以撒些香菜,嗯……小食材的大味道。
身在北京的肉叔對自千里之外的延吉冷面,也很是情有獨鐘。延吉冷面集鮮香、酸、辣、甜、咸,五味中和,面條筋道爽滑,有紅有白好吃又好看,大熱天兒來一碗,入口直至沁人心脾。吃完顧不上擦嘴,仰脖灌上一口冷面湯,渾身激靈打一個冷戰(zhàn)!才是酷暑的正確打開方式。
山西刀削面眾人皆知。鹵肉的,牛肉的,加雞蛋,加豆腐干的......每當不知道吃什么的時候,大腦的下意識反應肯定是“來碗刀削面吧!”
“清醺肥菏,自成馨逸,湯沈若金,一清到底”,這是被譽為“華人談吃第一人”的美食家唐魯孫對蘭州牛肉面的評價。
現(xiàn)如今在滿大街的面店里,找到一家純正的牛肉面,真是如獲珍寶的感覺。
燴面是河南名吃,口味很多,其中羊肉燴面最為美味。講究用中藥材煲湯,再配以黃花菜,木耳、粉條等配菜,就著糖蒜,越吃越有滋味。如果要肉叔在二伏選吃什么面,河南燴面肯定是第一位。
前一段時間,肉叔給大家安利全國面條的時候,還有粉絲指出來“怎么沒有我們的鍋蓋面”,那這次一定會有鍋蓋面的姓名!
據說鎮(zhèn)江有三怪:“香醋擺不壞、肴肉不當菜、面鍋里面煮鍋蓋”。鍋蓋面用的面條是“跳面”。所謂“跳面”,就是把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似雜技,反復擠壓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條。
……
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魚大肉吃的多了,也不會覺得吃一頓餃子或者是面條是改善生活,但是“頭伏餃子二伏面”的傳統(tǒng)卻一直流傳至今。
你家那二伏都吃些什么呢?
參考資料:
[1] 《一面一世界》 崔岱遠著 P003
[2] 《中國人吃面簡史》十堰廣電網 2019.10.12
中國肉類協(xié)會出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