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如果說,希臘人的圖騰是月桂,日本人的圖騰是櫻花,俄羅斯人的圖騰是伏特加,那中國人的圖騰就是月亮。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strong>
我們雖然與古人隔著千年時空,但斗轉星移之間,卻也有許多事物讓我們心意相通,比如,一碗杜康美酒、一輪天邊明月,或是一首望月之詩。
中國的詩人對月亮有著極為特殊的情感,據(jù)統(tǒng)計,在《全唐詩》近五萬多首詩里,關于月亮的詩就有五千多首,是詩歌當中最大的一個門類。因此曾有人笑稱,如果一個詩人從來沒有寫過一首望月之詩,那他就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詩人。
是啊,我們頭頂上那輪穿越千年的明月,曾目睹過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也蘊含著悟不透的圓缺之道。
千百年來,無數(shù)詩人寄情明月、望月抒懷,給我們留下了“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壯志豪情;留下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靜清雅;留下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寂落寞,留下了“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的拳拳憂思;更留下了“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的幽怨深情……
然而,世間雖有無數(shù)關于望月的名詩佳句,但我們卻始終繞不過一個人、一首詩。因此有人感慨說:“為人不識張曲江,看遍明月亦枉然?!?/span>
曲江,是韶州的一個地名,也就是今天的廣東韶關。古代很常見,古人對那些取得極大成就、擁有極高名望的人,多會以其郡望,也就是這個人的故鄉(xiāng)相稱。例如,唐宋八大家當中的柳宗元祖籍河東,韓愈世居昌黎,因此后人分別稱他們?yōu)榱訓|、韓昌黎。
那張曲江是誰?大唐名相張九齡是也!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曾經(jīng)評價張九齡是:“當年唐室無雙士,自古南天第一人!”為什么張九齡會得到這么高的評價呢?要知道,唐代的廣東并不像今天這么繁華富裕,在當時,兩廣地區(qū)可是整個大唐帝國經(jīng)濟、文化最落后的地方,也是“蠻荒之地”的代名詞。
如果說,當時江浙一帶的學子,生活在名校林立、圖書館博物館樣樣齊全的大都市;那么,兩廣地區(qū)學子面臨的環(huán)境,別說名校了,有間像樣的教室,教材不需要幾個人共用,都算是謝天謝地了。
而年方弱冠的張九齡正是來自這片文化荒漠。據(jù)說,在他高中進士的那一天,有好幾個落榜者憤憤不平,聲稱本場考試必有貓膩,否則為什么會讓一位來自廣東的“南蠻”中舉呢?
不過,區(qū)區(qū)流言蜚語,又豈能擾亂張九齡那顆七竅玲瓏之心?對于他來說,進士及第只是一個傳奇的開始。在他考中的第二年,當時的宰相、文壇領袖張說正在貶官途中,路過韶州,見到張九齡的文章,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后來,張九齡順利通過吏部考試,成為秘書省校書郎;在職期間,恰逢李隆基親自策問天下名士,張九齡再次穩(wěn)定發(fā)揮,順利升遷。
雖然他在政治生涯中,因為直言敢諫得罪過權貴,但承蒙玄宗李隆基、宰相張說的賞識和提拔,還是步步高升,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不僅如此,張九齡身上還始終伴隨著一種攝人心魄的風姿氣度。據(jù)說,他去世后,但凡有人向唐玄宗推薦宰相人選,唐玄宗總要問上一句:“這個人的風度能比得上張九齡嗎?”
張九齡得貴人賞識,也善于提攜后輩,這其中就包括王維和孟浩然。張九齡做宰相時,王維送去一首題為《上張令公》的干謁詩,相當于現(xiàn)在的自薦信。張九齡讀罷此詩,非常欣賞王維的才華, 于是就向唐玄宗推薦了王維,很快,王維就被任命為中書省的右拾遺。
孟浩然雖然沒有王維那么幸運了,一生無緣仕途,但也因為張九齡的賞識,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那時候年近50的孟浩然仍然獨居襄陽、洛陽、吳越等地,過著寄情山水的閑散生活。
他寫了一首比《上張令公》更有名的干謁詩——《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此時的張九齡剛從宰相位置上退下來,便把他招攬到自己的幕府,也算是在孟浩然坎坷的求職路上點燃了一抹亮色吧!
可以說,既善于打理政務,又樂于提攜后輩的張九齡,是大唐盛世的最后一抹絢麗余暉。在他身后,一抹自幽州而起的血色,為這燦爛的盛世鍍上了一層不祥的色彩。從此,開元之治便轉向了天寶之亂。
張九齡雖然堪稱國之柱石、社稷良臣,然而,這位“詩人宰相”實在是太正直、太高潔了??v觀中國歷史,那些品行清正的賢臣,往往斗不過面厚心黑的權臣,在殘酷的政治斗爭中難逃黯然落敗的下場。張九齡也是如此,他的敵人是歷史上有名的奸相李林甫。
李林甫雖然不學無術,但頗有心機,做事陰險狡詐。他經(jīng)常裝作與別人促膝談心,用花言巧語引誘對方,說出自己曾犯過的錯誤。斬獲情報的他一轉身就跑到唐玄宗跟前打小報告。因此,朝中大臣評價他說:“李公雖面有笑容,而肚中鑄劍也”,這也是“口蜜腹劍”這個成語的出處。
而李林甫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他善于欺上。滿朝大臣都知道他是個奸臣,只有唐玄宗一個人不知道,甚至還打算任命李林甫為副相,就在他為此事征求正相張九齡的意見的時候,張九齡冷冰冰地說:“宰相的好壞,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如果用人不當,國家就會遭殃。像李林甫這樣寡德少才的人當宰相。我擔心今后國家會因此而遭殃。”
結果,不僅玄宗沒有買賬,李林甫更是懷恨在心。常言道,“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在步步驚心的官場中,被這樣一個奸佞小人惦記上,可不是一件好事啊!果不其然,沒過幾年,張九齡就在相位爭奪戰(zhàn)中,敗給了以奸險善諛著稱的李林甫,還被唐玄宗貶到了離長安城千里之遙的荊州去。
話說張九齡的話并非危言聳聽,唐玄宗很快就會嘗到錯誤判斷的苦果。張九齡在朝理政時,尚能直言勸諫,反對任用李林甫,預言安祿山“貌有反相,不殺必為后患”;貶官在野之后,他對奸人亂政也無能為力了。
雖然張九齡天生樂觀、生性曠達,但無端被貶、目睹盛唐危機四伏,難免會有些心灰意冷。所幸,在這個涼薄的世界上,還有一劑可以排憂解悶的良方,那就是詩歌!于是,心中憤憤不平的張九齡,很快就寫出十幾首《感遇》,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這樣寫的: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這詩乍一讀很有意境,但如果你聯(lián)想到張九齡此刻的人生際遇,然后再多咂摸幾遍,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首詩分明是傲嬌的張九齡寫給唐玄宗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這豈不是在說:我這么一個有才有德,像蘭花一樣高雅的名士,才不稀罕給你做宰相呢!
此詩一出,立馬被文人所傳唱。當然,真正讓張九齡的詩名流芳百世、成功躋身詩壇第一梯隊的,卻是另外一首詩。
那是一個涼風習習的秋夜,張九齡剛被貶官沒多久,胸中郁郁,正獨自坐在窗前喝著悶酒,突然,一輪金黃色的明月緩緩從水中升起,一直升到高高的夜空中。張九齡不顧屋外寒露清冷,匆匆披上一件單衣,走出門外仰首望月,不由看得癡了:想必此刻,天下人共賞的都是這同一輪明月吧,但卻不知當年的故人,此刻是否安好呢?念及此處,張九齡不由在院子里緩緩踱步,曼聲長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我們常說“詩如其人”,一個人所作的詩,必然要與他的身份相稱。我們無法想象,一個皇帝會寫出“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的詩句,我們也無法想象,一個游俠會寫出“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的詩句,我們更無法想象,一個官員會寫出“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詩句。
如果說,“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帝王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英雄詩,那么這首《望月懷遠》,就是一首宰相詩,在沖和雅正的詩句背后,隱隱傳出黃鐘大呂之聲。
詩的首聯(lián)“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頗具盛唐氣象,張九齡將明月置于浩瀚蒼茫的云海之間,在雄渾開闊的氣象之下,蘊含著深沉幽遠的情思。其實,對月寄相思的寫法古已有之,南朝詩人謝莊就曾寫過“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詩句,而后來的蘇軾也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佳句,其中蘊含的思念之情,與張九齡這兩句詩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真可謂是“萬里此情同皎潔”了。
到了頷聯(lián),張九齡突然筆鋒一轉,將百煉鋼化作了繞指柔,“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這輪自海上升起的明月,引發(fā)的是詩人心中亙古不變的相思之意。句中的“竟夕”就是一整夜,詩人整個晚上都在思念遠方的故人,以至于輾轉反側、孤枕難眠,無可奈何,只能去怪罪這讓人無心睡眠的漫漫長夜了。
不知你有沒有經(jīng)歷過相思之苦呢?若是用情至深的話,恐怕這一宿都會輾轉無眠。既然睡不著,不如出去走走,于是就有了頸聯(lián)的“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一句。詩人借著皎潔的月光,吹滅了桌上的蠟燭,披上單衣走出門外,渾然不覺衣衫已被清涼的露水打濕。
就這樣,全詩寄托的思念之情,被一環(huán)一環(huán)地推上了最高潮: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詩人自己所見、所感、所思,有什么辦法,能讓遠方的那個人也心有戚戚呢?于是尾聯(lián)的“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這皎潔的月光,還有這清涼的露水,都無法捧到你面前,罷了罷了,還是回屋睡覺去吧,希望今夜你可以入我的夢,讓我與你在夢中共訴衷腸。
當然,如果你只是把這首《望月懷遠》看作一首關于兒女情長的愛情詩,那你就未免太小看張九齡了。
當年,三閭大夫屈原在《九章·思美人》中首創(chuàng)了一種象征手法。在這首長詩中,屈原把楚懷王比作一位美人,用愛情關系來比擬君臣關系。屈原試圖用這種委婉曲折的表達方式,來寄托自己對君主的希冀,以求重新得到君王的眷顧,進而實現(xiàn)心中的政治理念。這種被稱為“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后來就成了詩人們常用的一種藝術手法。
很顯然,張九齡對這種手法并不陌生。前面我們說到,他曾在《感遇》詩中寫過“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這句詩明顯帶有“香草美人”的象征寓意,用香草代指自己高潔的品德,而用美人比喻遠方的君王。那么,在這首《望月懷古》當中,那位讓詩人“竟夕起相思”的情人,是否也代表著張九齡對唐玄宗的希冀呢?
注:干謁詩是古代文人出于自薦而作的詩。由于唐代科舉制度的正式建立,詩賦取士制度的逐步完善,干謁之風在唐代蔚然興起,隨之而來的就是干謁詩歌的大量出現(xià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