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在齊楚皆弱之后,著手東伐,大施遠交近攻之策,先攻三晉。周赧王四十年(公元前275)攻魏都大梁,斬韓援軍4萬,迫韓歸順;次年,于大梁北斬齊魏聯(lián)軍4萬;再次年,趙出兵救魏,兩國聯(lián)軍進攻韓地華陽,被秦師南北夾擊,損兵15萬,魏割南陽求和。此時趙國惠文王當政,賢臣有平原君、藺相如,良將有趙奢、廉頗等,可謂君明臣賢,國力強盛,于是秦趙之間,演成幾次空前慘烈的大戰(zhàn)。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秦軍越過韓地上黨,突襲趙之要塞閼與(山西和順縣西)。此為趙都邯鄲西方門戶,趙遂于次年命趙奢救援。趙奢以為,雖然閼與事危,但秦兵新至,其勢甚銳,宜先懈其警覺,然后相機擊破。故出邯鄲30里即扎營駐軍28天,佯裝不予救援,利用秦國間諜給秦軍造成錯覺,而后以兩天一夜的急行軍,趕到距閼與50里之地扎營。秦聞趙軍突至,倉促率軍來攻。趙奢嚴陣以待,并派萬余卒占據(jù)北山,奪取制高點。秦軍至,奪北山不得,趙奢乘機"縱兵擊之,大破秦師"。是役,趙奢以"示緩及先據(jù)要地"戰(zhàn)術(shù),取得大勝。次年,秦再次襲擊,無功而返。
秦鑒于兩次勞而無功,繼續(xù)實施其遠交近攻戰(zhàn)略,連年進攻韓魏,至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降服魏國,并取野王(河南沁陽),將韓攔腰斬斷,使其上黨與本土相離。韓欲獻上黨議和,不料上黨郡守馮亭反將之獻趙,以求趙援助。秦聞訊大怒,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初,乘趙設(shè)防未固之時,興兵奪上黨。趙派廉頗領(lǐng)兵30萬相抗,據(jù)險扼守長平(山西高平)。秦兵占上黨后,便進攻長平趙軍前哨,趙失一裨將與四尉,損失頗大。廉顧見數(shù)戰(zhàn)不利,秦強趙弱,便不理秦師數(shù)次挑戰(zhàn),只堅守不出,戰(zhàn)事陷于僵局。秦攻無對手,便施反間計,謂秦最怕趙奢之子趙括,廉頗怯敵且欲降秦。趙孝成王中計,派"紙上談兵"的趙括接替廉頗。秦昭襄王聞訊大喜,密令白起為將。8月,趙括至,不行守策,全師出擊,白起詐敗而退,卻以兩支奇兵共3萬人斷其后路,形成嚴密的包圍。秦王為全殲趙軍,征發(fā)15歲以上男丁赴長平之北,斷趙援軍及糧運。9月,趙軍斷糧已46日,趙括分兵四組,輪番突圍,皆不得脫。絕望之余,親率精銳突圍,被亂箭射殺。趙軍失帥,全師40萬人投降,白起"恐其為亂",僅釋放240名未成年之童兵,余者全部坑殺。至此,為時近一年的長平大戰(zhàn)結(jié)束。秦于此役,施反間計,運用誘敵出擊、分割包圍、聚而殲之的戰(zhàn)術(shù),前后斬首45萬,重創(chuàng)趙國。白起隨即分兵三路,準備乘勝滅趙。趙韓恐懼,派蘇代游說秦相范睢,范睢恐白起成功而位居己上,便進諫秦王:秦兵疲勞,請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王聽從。白起中途罷兵,怨恨范睢。
秦因趙不如約割六城,反而聯(lián)合齊、楚、韓、燕,準備合縱攻秦,便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9)9月擬命白起為將,率兵攻趙。但白起抗命,謂趙國此時國力恢復,"結(jié)親燕魏,連好齊楚,積慮并心,備秦為務(wù)",故不宜攻趙。秦王不聽,改用王陵率軍圍攻邯鄲,卻損兵折將,連連受挫。秦王再令白起領(lǐng)兵,白起托病不出,只好用王龁(hē)代替王陵,并增兵10萬。王龁在邯鄲外圍與趙守軍相持八九月之久,毫無進展,傷亡甚眾。秦王見久攻不下,第三次起用白起,白起"不忍為辱軍之將",仍不肯前往,被逼自殺。
邯鄲被圍,趙以避免決戰(zhàn)、固守疲敵、外聯(lián)盟國、合縱破秦的持久防御方針,誠為良策。但在爭取盟國方面,卻舉步維艱。各國懼于秦兵雄威,都觀望徘徊,不敢救援。趙向齊借糧,齊不敢與;平原君率毛遂等赴楚求救,楚王怕惹火燒身,推脫出兵,后因毛遂以楚曾蒙受秦占鄢郢、焚楚王祖墳等恥辱相激,楚王怒,方命春申君黃歇領(lǐng)兵北上;魏派晉鄙率兵10萬救趙,秦王威脅:"吾攻趙,旦暮且下。諸侯敢救之者,吾將于拔趙后先移兵擊之"(《史記.魏公子列傳》)。魏王即令晉鄙駐軍于鄴(河北臨漳),等候觀望。魏相信陵君無忌通過魏王寵姬如姬竊得兵符,赴鄴椎殺拒交兵權(quán)的晉鄙,選精兵8萬,直赴邯鄲。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12月,秦再增兵,派鄭安平率兵增援,與王龁合力圍攻。魏楚聯(lián)軍至,連敗秦師。趙亦精選敢死隊3000配合出擊,內(nèi)外夾攻,大破秦師,王龁率殘卒敗退汾城,鄭安平率卒2萬降趙。聯(lián)軍乘勝進至河東(山西西南),逼秦退守河西。
趙經(jīng)長平、邯鄲兩戰(zhàn),主力喪盡,再無力獨擋秦師,造成六國皆弱秦獨強之勢。秦乘此時機,以短短36年時間統(tǒng)一了中國。
邯鄲戰(zhàn)后,秦為并吞六國,仍施其"遠交近攻"之戰(zhàn)略,即遠交齊國,先滅韓魏,斷六國合縱之脊,而后各個擊破的方針。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公元前246—前210)親政,著手實施統(tǒng)一計劃。
秦東進的正面之敵是三晉,為使趙不能援韓魏,秦乘趙燕互相攻伐之機,自奏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始,連續(xù)攻趙,其中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平陽一戰(zhàn),斬趙軍10萬,后為趙名將李牧(公元前 —前229)所阻。李牧雖連勝二戰(zhàn),但損兵數(shù)十萬,僅存邯鄲,再無力援助他國了。
于是秦轉(zhuǎn)而攻韓,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派內(nèi)史騰率兵伐韓,俘韓王安,韓滅。
次年,秦施反間計,使趙王殺李牧,并乘趙地震、旱災(zāi),派王翦伐趙,攻克邯鄲,俘趙王遷,僅趙公子嘉率宗族數(shù)百人逃到代郡(河北蔚縣),自立代王,趙基本滅亡。
秦破趙,兵臨燕境,燕國勢危,燕太子丹遂于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派荊軻刺殺秦王,未成。秦王即派王翦伐燕,于易水大破燕軍,攻克其都薊(北京西南),燕王僖逃往遼東。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命王翦之子王賁伐魏,圍其都大梁,因城堅難破,遂引黃河、鴻溝之水灌之,三月后城崩,魏王假投降被殺,魏亡。
秦破三晉后,即南向滅楚。討論派兵時,年青將領(lǐng)李信以為20萬即可,老將王翦則說非60萬不能克。秦王以為翦老怯敵,命李信率軍20萬伐楚,卻被楚將項燕大敗而歸。秦王知錯,改用王翦,于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發(fā)兵60萬攻楚。王翦用屯兵練武、堅壁不戰(zhàn)、麻痹敵人、以逸待勞的戰(zhàn)略,相持一年,逼楚軍"引而東退",而后乘勢猛擊,滅其主力,直趨楚都壽春(安徽壽縣),俘楚王負芻。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再攻克楚江南之地,楚亡。
滅楚當年,王賁率師掃除燕趙殘余,攻下遼東,俘燕王僖,隨即兵伐代城,俘代王嘉,趙燕徹底滅亡。
此時齊國,君昏臣奸,"不修攻戰(zhàn)之備,不助五國攻秦"(《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直至五國滅亡,始"發(fā)兵守其西界"。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秦命王賁率滅燕之師南下攻齊,兵不血刃,取70余城,兵抵臨淄,齊王健"不戰(zhàn),以兵降秦"。
自此,六國皆滅,秦囊括天下為一統(tǒng),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國家。戰(zhàn)國時代至此終結(jié)。
秦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殊非易事,是綜合運用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的結(jié)果。
首先,秦用商鞅變法,歷代堅持,國富兵強;用軍功爵制鼓勵士氣,將士勇戰(zhàn);用司馬錯之計,開疆拓土,并吞巴蜀而據(jù)天府之饒;在人力物力上為打擊六國奠定了雄厚的基礎(chǔ)。并能乘魏東敗于齊、霸業(yè)衰歇之機,收復河西,遂擁山河之固,進退皆宜,造成東進的有利勢態(tài)。
其次,針對六國合縱,以連橫反擊,威逼利誘,軟硬兼施,每每奏效,使之不能長期聯(lián)合攻秦。
再次,施以各個擊破、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近攻三晉,始終把三晉作為主要打擊對象。韓魏為"天下之中樞",先攻此兩國,即可斷六國合縱之脊,使楚不能北援燕趙,燕趙不能南下救楚,遂達到分割四國、各個擊滅的目的。
最后,"因敵制勝",作戰(zhàn)指揮原則靈活,善以反間計奏效;每有大舉,即把外交戰(zhàn)與軍事戰(zhàn)熔于一爐,綜合使用,先行分化、再施打擊。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運用極為靈活。這些皆為并吞六國之利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