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吹雪
編者按:最近,根據著名網絡小說《風起隴西》改編的電視劇終于開播了。其背景就是整個三國階段對于隴右地區(qū)爭奪最激烈的孔明北伐時期。本文就從軍事地理的角度來介紹下蜀魏對于隴右地區(qū)的爭奪。
隴右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域
隴西地區(qū)最早被有效統(tǒng)治是在戰(zhàn)國中期秦獻公征討狄戎的年代,到了戰(zhàn)國末年秦昭襄王在隴右始置隴西郡,郡治狄道(今甘肅臨兆)。此時開始隴西郡的邊界得以明確。而隨著后來西漢陸續(xù)在西北開疆擴土,隴西郡已經不能單獨承擔漢軍深入漠北作戰(zhàn)的重要補給地,所以整個隴右地區(qū)也逐漸被統(tǒng)治者所重視。而隨著漢代州級行政區(qū)的確立,隴右地區(qū)便歸屬了雍涼二州。
雍州行政地形圖
從著名學者譚其驤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篇》中可以找到雍涼二州的地理區(qū)域,雍州的絕大部分區(qū)域是在狹義的“隴右”地區(qū):隴山以西(右),此區(qū)域地處黃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西邊是黃河天險,南倚秦嶺,東連關中平原。
而涼州則是在更廣義的“隴右”,也就是河西地區(qū)。此二州從漢代一直到曹魏總共設立過雍州九郡: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新平郡、廣魏郡、安定郡、天水郡、南安郡和隴西郡。以及涼州七郡:金城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ず臀髌娇?。
涼州行政地形圖
到了東漢末,曹操先是在建安十八年(213年),將涼州地域被并入雍州。由張既出任雍州刺史來管理隴右地區(qū),后魏文帝曹丕因為涼州多地的叛亂,只得把涼州單獨設州以便實行有效統(tǒng)治。而在民族構成上隴右地區(qū)則以漢、羌、戎部落“混居”為主。所以這樣的半農半牧地區(qū)可以為軍隊提供大量的糧草與戰(zhàn)馬。
魏國在隴右的布防
魏國最早在隴右布防的人應該就是張既,此人早年曾經跟隨曹操擊破過馬超。后來曹操在與后來在與劉備爭奪漢中的時候,還曾經調派過張既在雍州的部分軍隊南下,并在征討張魯和后來與曹洪共同擊敗劉備部將吳蘭的戰(zhàn)斗中表現出色。
這說明雍州的這支地方軍隊還是有很強的戰(zhàn)斗力的。而且雖然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爭奪戰(zhàn)中擊敗了曹操,但曹操從漢中撤退的時候聽從了張既的策略,將大量民眾遷到了隴右。因此隴右地區(qū)在曹操還在世的時候,兵糧就得到了很大的補充。
到了曹丕繼位后,在涼州的武威、酒泉、西平等郡發(fā)生了叛亂,曹丕只得將張既改封為涼州刺史,命他前去平叛。原雍州刺史一職,則由郭淮接替。張既到任后,迅速平定了叛亂。隨后整頓當地內政,并設立了烽火臺、城塞等軍事設施。到了220年以后,魏國才算是開始在涼州實行了有效統(tǒng)治。
94版三國郭淮劇照
因此,在雍涼二州,魏國的兵力并不算多。再按照魏國的軍隊總體布防來看,前線的重兵都集結在了荊州與揚州與東吳對峙,后方兵力則主要集中了冀州、洛陽、許昌等地。所以到了蜀漢北伐前夕,孔明對于在隴右地區(qū)用兵的兵力優(yōu)勢還是有很大的自信。
除了兵力外,雍涼最高統(tǒng)帥的人選曹丕也犯了很大的錯。本來曹丕在黃初二年(221年)讓宗室曹真統(tǒng)領了雍涼都督,但在黃初三年(222年)曹真被調去伐吳,魏國新設的雍涼都督居然是庸才夏侯楙。
94版三國夏侯楙劇照
而造成這樣的錯誤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誤判了蜀漢北伐的方向,曹丕在位時,總共有過三次用兵,分別是伐吳、伐吳、伐吳。因為此階段的蜀漢剛經歷了夷陵之戰(zhàn)的慘敗,(詳見《曹操敗赤壁、關羽走麥城,從軍事地理學分析,三國爭奪荊州的關鍵點在哪?》)所以曹丕把國內大部分兵力都用在孫權身上。甚至到了227年,(魏太和元年,蜀漢建興五年),孔明到了漢中后,魏國朝議上都認為就算孔明出兵,其主攻方向也應該是關中,而非隴右。
而面對滿朝文武對于蜀漢的輕視,雍州刺史郭淮則展現了清醒的一面。在孔明北伐前夕,為防備蜀軍,他曾經前往廣魏郡、天水郡、南安郡等地巡視,對此三郡加強了布防,這也孔明在后來的北伐中未能及時攻克天水郡,為魏國從關中調兵爭取了戰(zhàn)機。
孔明北伐前的路線選擇:重新掌握荊州的“可能”
蜀漢建興四年227年,孔明上了《出師表》然后就去了漢中。但是在一年之后才開啟了北伐,這樣的舉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個人:孟達。而之所以是孟達,是因為他占據了一個比較核心的地理位置:上庸地區(qū)。
上庸地區(qū)示意圖
上庸地區(qū)地處漢水、長江之間的武當山脈以西地區(qū),西南連漢中,東南接荊北襄陽,南通夷陵,正北面則是雍州的京兆郡,也就是長安的所在郡。所以在“天下之爭在荊州”的漢末三國時代,上庸的軍事地理價值不言而喻。而最早為劉備攻取此處的就是孟達。
但是關羽被殺之后,孟達因“坐視不救”而降了魏,曹丕便任命他為新城郡太守,轄房陵、上庸、西城(后改名魏興郡)。到了孔明平定孟獲之后便開始想要策反孟達。其原因就是對于出仕前就生活在襄陽隆中地區(qū)的孔明來說,上庸無疑就是自己的“后花園”,所以得到上庸無疑就是找到了一條最近的北伐路線。
因為如果孔明拿下了上庸,那么從漢中至荊州北部的水道就將被蜀漢掌握,這將極大增強運糧的便利性,這也為拿下荊北襄陽的增加了可能性。而襄陽要是被拿下,關羽丟失的荊州將有可能會重新被蜀軍控制。如此一來,孔明的“隆中對”中南北夾擊曹魏的戰(zhàn)略就得以展開。因此上庸的得失,也關乎到了孔明北伐的全局。
94版三國孟達劇照
但是當孟達要“造反”的消息被司馬懿得知后,孔明對于重新控制上庸以取得荊州這條路線的期待就只能是幻想了。因此當“隆中對”中“跨有荊、益”的路線中,荊州這條路徹底走不通以后,就只能走益州的路線了。
孔明的第一次北伐與街亭之戰(zhàn)
事實上孔明自己也知道憑益州一隅之地,想要一口氣完成北伐,根本不現實,所以只能采取了“隆中對”中“西和羌戎”的路線。他把首次北伐的攻擊目標定在了隴右地區(qū)便是明證。
益州北部
而孔明的第一次北伐可說是機會最大的一次了。此時不僅魏國在隴右部署的兵力較少,而且趙云的偏師,還在斜谷牽制了曹真從關中帶來的大量援軍。正因如此,孔明在進兵路線上選擇了祁山道,以此達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是在進兵之初卻并沒有攻陷魏軍在天水郡的第一道防線:祁山城。隨后孔明只得繞過祁山城北進,然后立刻就攻陷了南安郡,隨后安定郡除部分在隴東土地外,也被蜀軍攻陷。兩郡攻陷之后,蜀軍便開始在隴右大肆攻城略地,但是天水郡內的祁山城不被攻陷,這也對蜀軍的糧道造成了威脅,而且郡治上邽也被雍州刺史郭淮迅速控制。這也造成了蜀軍難以將已攻陷區(qū)域與連成一片。
再加上上邽的地理位置又位于渭水南岸。這既阻止了蜀軍繼續(xù)向渭水北岸發(fā)起攻擊。同時又護住了渭水河道,這才使得來自關中的補給不至于被蜀軍掐斷。也由此,隴右的魏軍終于撐到了張郃援軍的到來。于是孔明遣馬謖、王平、高翔前去迎戰(zhàn)張郃。然后雙方就開始了街亭之戰(zhàn)。
第一次北伐示意圖:畫圈的幾個為重要據點
那么,街亭到底在哪里呢?又為何會關乎全局?守街亭的人又為何是馬謖?
首先,關于街亭的位置有兩說,一說是渭水北岸陸路的關隴古道中的隴山道,另一說是渭水南岸水路的陳倉渭水道。既然現在沒有準確的回答,那么我們就從雙方的進兵路線做個推斷。
首先看下隴山的地形。隴山是自甘肅東部至陜西西部的南北走向山脈。東連關中西接隴右。而曹真交給張郃的任務是支援隴右,所以為了快速行軍,張郃所率的步騎肯定是要走大道,也就是山脈中的隴山道。此路段沿渭水、沂水進至隴關后,可直接支援還在與蜀軍作戰(zhàn)的上邽與廣魏郡。所以馬謖與王平肯定會在隴山道上阻擊張郃。
街亭之戰(zhàn)示意圖
而張郃由于是急行軍,所以帶的糧草肯定不會多,后續(xù)補給及前線所需肯定要靠水路的陳倉渭水道來獲得,而且郭淮進入上邽以后還使得廣魏郡的防守得到了鞏固,這樣一來,上卦與廣魏兩地就能從南北兩個方向“鎖”住陳倉渭水道。
所以孔明又派了高翔前去堅守此處,一來是封鎖張郃以及后續(xù)魏國援軍的糧道,二來也可以起到封鎖郭淮與張郃合兵的效果。因此街亭之戰(zhàn)其實是在兩個戰(zhàn)場,只不過孔明派三將分守兩地的目的是相同的:阻擊張郃,為前線繼續(xù)攻取上邽、廣魏郡、祁山城等地爭取時間。
接著是第二個問題:街亭為何那么重要?
街亭一戰(zhàn)對于魏國來說,如果隴山道被蜀軍控制,其西面的廣魏、安定,天水,南安,隴西雍西五郡就會孤立無援,那么魏國的雍涼二州遲早都會被蜀軍“收割”。而對于蜀軍來說,得到雍涼二州,就可以得到整個隴右地區(qū),那么首先國力可以增加,尤其是可以獲得戰(zhàn)馬,這樣可以改變立國于西南的蜀漢一直欠缺的騎兵的局面。
其次是可聯合吳國分別由西北、西南、東南夾擊曹魏。以此改變蜀漢在三國中的地緣劣勢。所以,街亭之戰(zhàn)不僅關乎北伐全局,更關乎三國的攻守形勢。
94版三國馬謖劇照
然后是第三個問題,為何是馬謖?
關于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蜀國的國力遠弱于魏國,特別是在夷陵之戰(zhàn)慘敗之后,這也使得孔明北伐之前能用的將領已經不多了。而北伐的關鍵是在于攻占隴右,所以能用的將領如魏延等人都去前線攻城略地了,守街亭的任務如果從前線抽調部隊,那會影響到攻占隴右的速度。而如果攻占隴右的速度放緩,那么守住街亭其實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因此孔明只得派出職業(yè)只能算是個“參謀”的人選。
但是關于阻擊戰(zhàn)應該怎么打,孔明也是告誡過馬謖的。當然,孔明也知道,張郃只是先鋒部隊,所以他不會指望馬謖可以擊退魏國所有的援軍。所以,即使馬謖拖住了張郃,等魏國后續(xù)援軍到達以后,馬謖肯定還是守不住的。
但問題是孔明只是希望馬謖盡量多守幾天,奈何馬謖偏要學韓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打法,結果被張郃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而后面的高翔面對郭淮與張郃的南北夾擊,當然就更守不住了。唯一慶幸的是,王平帶回了部分軍隊。
94版三國張郃劇照
這樣一來街亭徹底丟了,魏國的援軍也即將源源不斷地趕至。再加上祁山城、上邽、廣魏郡、隴西郡等地又久攻不下,蜀軍在雍州的攻勢也就無法持續(xù)了。到此,孔明的第一次北伐隴右就這么虎頭蛇尾地結束了。但是熟悉三國史的讀者應該會想起個人:姜維。那么姜維在被孔明招降前干什么去了呢?
其實姜維一開始打算跟隨天水太守馬遵一起,陪同郭淮退保上邽。但是馬遵走的時候居然沒有通知任何一個手下的官吏,其中就包括了時任中郎的姜維。等姜維詫異的發(fā)現太守居然跑了,只得追到上邽。等到了上邽,馬遵居然懷疑姜維是反賊,最后姜維無處可去這才投降了孔明。
第四次“北伐”:魏延的反擊
94版三國魏延劇照
孔明第一次北伐失敗的當年年底,魏國和東吳那邊發(fā)生了石亭之戰(zhàn)。為了配合此次作戰(zhàn),孔明沿陳倉道發(fā)起了第二次北伐,但收獲不大,只斬了王雙。第二年開啟的第三次北伐中拿下了曹操伐漢中時歸順的武都郡西部和陰平郡。之后不久魏國為了“報復”蜀國的北伐便派曹真、司馬懿伐蜀。但這次魏國的伐蜀遭遇了惡劣的天氣,仗沒打就退了回來。
94版三國曹真劇照
那么,第四次北伐呢?《三國志·諸葛亮傳》里其實并沒有記載孔明的第四次北伐,或者說雖然有第四次北伐,但出兵的不是孔明,而是在此次作戰(zhàn)中追擊郭淮的魏延。因為魏國的此次伐蜀,配合作戰(zhàn)的還有從從隴右地區(qū)出兵的郭淮。
只不過作為偏師,當曹真、司馬懿都退了,那郭淮也只能退了。那么既然退了,對于敢于“奇襲子午谷”的魏延來說,哪怕兵糧再少也沒有不追的道理。而要追擊,那么往哪里追?那要看郭淮從哪里來了。郭淮作為雍州刺史,駐地一直都在天水郡,所以魏延的追擊肯定是要一路追擊到天水郡,但是魏延與郭淮激戰(zhàn)地方確是在南安郡。
曹真伐蜀與魏延反擊示意圖
魏延選擇這樣的路線,主要是因為第一次北伐時,他就來過隴右,對于道路以及天水和南安的防御情況還算是熟悉。所以基于之前的經驗他也明白,想要攻克天水郡,就先要攻克祁山城,然后攻克上邽,所以攻克天水郡全境的難度其實非常大。那么在如此“孤軍”的條件下,與其攻擊防御能力強的天水郡,倒不如攻擊鄰近的防御能力弱的南安郡。
而作為雍州刺史的郭淮,剛跑回天水郡就只得再調頭趕往南安郡與魏延激戰(zhàn),最終在一個叫陽溪(谿)的地方被魏延擊破。而深入敵境的魏延即使野戰(zhàn)中勝了一場,也不可能停留太久,只不過他撤走的時候,順便把當地的糧草也收割一空。
孔明的再次北伐雍涼
蜀漢建興九年(231年),孔明收到兩個好消息:一是成功發(fā)明了“木牛流馬”(詳見《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到底是何物?》)。二是曹真病死,算上之前在石亭之戰(zhàn)被陸遜干掉的曹休,曹氏里已經找不出能同時統(tǒng)領關中與隴右的人了。所以,“五出祁山”的第二次雍涼北伐開始了。此時魏國找出來對抗孔明的人就是日后的晉宣帝司馬懿。
至于為何是司馬懿的原因則有兩個:一是司馬懿的駐地在南陽郡,那里離關中比較近,二是司馬懿之前還平定了孟達的叛亂,并一同加入過伐蜀的大軍,對蜀漢的攻守形勢比較熟悉。
益北雍南示意圖
面對更棘手的對手司馬懿,持重的孔明依然選擇了祁山道作為進兵路線。并且發(fā)起攻擊的第一處還是祁山城,司馬懿則在趕至長安后拒絕了張郃將部分兵力留守關中的建議。因為蜀漢就那么點兵力。
第一次北伐時攻擊隴右的同時,孔明還讓趙云分兵攻擊關中,這樣的直接后果就是派去守街亭的只能是“參謀”馬謖。試想如果當年是趙云守街亭,那么肯定不會被張郃“秒殺”,而且拖住魏國的后續(xù)援軍的時日也可以再久一些,孔明借此來完成隴右攻略的戰(zhàn)略構想是很可能實現的。
街亭遺址現場圖
所以司馬懿給張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先一步趕往街亭西面的略陽,因為守住略陽,就不用擔心蜀軍會像第一次北伐時一樣繞過上邽,在街亭截斷魏國從關中來的援軍,而且上次馬謖犯的錯,孔明不會再犯第二次,所以張郃必須在蜀軍還沒有從天水郡攻入廣魏郡以前趕至略陽。
劃圈的兩處就是略陽與街亭
而司馬懿的第二道命令就是令郭淮等從上邽南下,全力救援防守蜀軍的第一道防線:祁山城。只不過憑郭淮的那點兵力并不足以完成救援的任務。但是孔明也只是擊退了郭淮等人的援軍,面對祁山城還是沒能攻克,最后只得留一部分兵力繼續(xù)圍困,然后全軍北進向天水郡發(fā)起了攻擊。
這樣一來,雙方的目標都明確對準了上邽,因此搶的就是時間了。而搶時間的意思對于司馬懿來說就是盡快趕至上邽,對于孔明來說卻不是非要攻克上邽(當然能攻克最好),而是搶糧草,因為此時麥子熟了。
那么現在來算下路程:孔明在攻打祁山城的時候,司馬懿的后續(xù)大軍還在趕往隴右的陸上。再加上孔明此次的戰(zhàn)略構想并不是一次性攻克天水郡,所以蜀軍到了上邽以后,只是在收割糧草,并沒有繞過上邽繼續(xù)向東發(fā)起攻擊,而等到收割完糧草之后就主動“退兵”了。
而當司馬懿的關中大軍也趕至上邽的時候,蜀軍已經將上邽城外的糧草收割一空。見此情景,司馬懿立刻派牛金前去叫陣,結果發(fā)現孔明真的是“退兵”了。雖然司馬懿不知道孔明為何“退兵”,但既然敵軍退了,那就沒有不追的道理。最后一直“追”到祁山城附近的鹵城附近停了下來。
94版三國司馬懿劇照
而這正是孔明想要的結果。因為如果繼續(xù)在隴右與敵糾纏,那么關中的援軍就會源源不斷的趕來,這導致的結果將會和第一次北伐一樣:在某個地點截斷魏國援軍,然后搶時間攻克隴右,但是這樣的戰(zhàn)略已經被證明成功率并不高。
所以與其在隴右搶時間,不如將戰(zhàn)線放在祁山道的山區(qū)里。這樣一來可以發(fā)揮蜀軍擅長山地戰(zhàn)的優(yōu)勢,二來縮短自己補給線的同時,還能拉長魏軍的補給線。要知道,魏軍的大量糧草已經被收割完畢,郭淮在雍涼地區(qū)重新收集的糧草也經不起消耗,魏軍再想補給就得從關中運糧。所以孔明干脆便在祁山道的山區(qū)里構筑防線,準備打持久戰(zhàn)。司馬懿見此,也只得就地扎營然后也開始構筑防線。
但是,此時的魏軍已經拖不起,因此張郃對司馬懿的戰(zhàn)術產生了意見,他認為與其一直在山區(qū)里空耗,不如分兵迂回至蜀軍背后發(fā)起攻擊。但是這樣的建議再次遭到了司馬懿拒絕,最后魏軍的眾將士開始嘲笑司馬懿,司馬懿不得已只得裝病不出。直到第二年5月,魏軍再也拖不下去,只得發(fā)動了攻勢。
94版三國王平劇照
面對魏軍的攻勢,蜀軍也早就做好了準備,其中南面的王平面對的是張郃部的攻擊,此時算是兩人的第二次對陣了,之前的街亭之戰(zhàn)中,王平正是在最后階段收攏了蜀軍的潰兵,但是此番交戰(zhàn),王平率領的蜀軍“特種部隊”登場了:無當飛軍。(詳見《諸葛亮七擒孟獲的真相,《出師表》“五月渡瀘”后,蜀漢為何有了無當飛軍》)
在此軍的面前,張郃的猛攻并不見效,王平牢牢守住了陣線。而在北面,司馬懿的關隴步騎在山區(qū)里也根本不是蜀軍的對手,在魏延等人的猛攻下,魏軍大敗。此后雙方又對峙月余,蜀漢因為李嚴想要官位,孔明不肯給,所以故意不肯送糧,孔明在斷糧之后只得再次無奈的退兵。
蜀軍“退兵”路線與魏軍追擊路線,以及張郃中伏大概區(qū)域
得到蜀軍撤退的消息,司馬懿立刻下令讓張郃發(fā)起追擊,本來張郃并不愿意,無奈的是司馬懿才是主帥,結果張郃在祁山道的分支木門道東邊中了孔明的伏兵,被亂箭射死。至此,孔明北伐隴右的戰(zhàn)役結束了。而下次再進攻關隴則是要等到姜維的時代了。
參考資料:
《后漢書卷》
《三國志》
《水經注》
《水經》
《華陽國志》
《讀史方輿紀要》
《西和縣志》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chuàng)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吹雪
聯系客服